更新於 2024/03/10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常見男女婚後家庭的內在心理位移(上)

兩人相處越久越容易疲乏嗎?
兩人結婚之後,應該是甜蜜生活的開始,「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但是實務上發現並不是如此,反而常常是婚姻久了,雙方各自有各別的世界,更有甚者,會像我的老師跟我講過的,先生坐在課廳看報紙,心中想著另外一個女人;而太太在飯廳中吃東西,心中也想著另外的小鮮肉.兩人身體雖同處一室,但心理卻在各自的兩個空間,沒有交會。這是為什麼呢?難道兩人相處的時間越長,不是累積兩人情感的厚度嗎?兩人相處越久越容易疲乏嗎?
當生下孩子後,關係就開始有了微妙的變化,心理也開始位移
依筆者對許多家庭的觀察和對自身經驗的反思, 筆者歸納如下:兩人婚後當下大部分是甜蜜的。因為彼此的眼睛都還注視著對方,也敏感於方的需求,所作所為都會為伴侶著想。但是大部分的情況是,當生下孩子後,關係就開始有了微妙的變化,心理也開始位移了。那是因為當女性懐孕時,除生理上劇烈變化之外,她的眼睛不僅注視伴侶,有很大的注意力是注視肚子中的孩子,男性大概一輩子也很難體會這種心態,尤其是像「母愛」的品質,若是男性不能理悟到要像「同隊隊友」(參看「我們還是同隊隊友嗎?」一文)般,成為太太的親密夥伴,互相扶持,那麼他就會大大的感覺太太的愛分心了,分給了肚中的孩子,但男性這麽一想下去,馬上會覺得不應該,「自己居然和自己小孩吃醋」,就感覺到難以說出口的被忽略感,他表現出來的,就是「被動」及想持續証明自己在家中還是「主要人物」,有權力的人。筆者曾諮詢過一位對孩子不當管教(即俗稱打小孩)的父親,他之所以發怒管教孩子,是因為小二的孩子動了他專屬位子上的茶杯位置,他告訴我說,只有那個專屬位置的空間,他可以自由支配,家中其他空間他都「讓出」給小孩及老婆了,孩子動他專屬空間的茶杯,老婆還不制止,還說孩子不懂,在家裏,他已退讓這麼多了,自己專屬的一小塊空間也不被尊重,他當然要好好「管教」小孩,教小孩什麼是別人的東西,有錯嗎?這位父親暗中不自覺地把孩子視為和他「搶奪」太太的競爭者,他又說生下小孩後,媽媽總是疼孩子,以孩子的需求為第一,也不太管他的需要。他又說整個家是他在賺錢,家和家俱都是他出錢買的,卻得不到老婆小孩的尊重。各位讀者,有沒有感覺到這父親的怨氣呢?
夫妻之間的感情由濃轉淡的關鍵點,常常是第一個孩子出生之後
心理學曾描述過伊底帕斯情節,簡單地說是小孩長大了,發現他所愛的母親,其實有另一個更強的競爭對手,即是父親,因無力對抗他,轉而認同他。這是精神分析所告訴我們的,筆者要說的是,若從父親的角度來看,他是被小孩所競爭了,瓜分了太太(母親)的愛心,而有心裡深處的不平衡感,這個微妙的不平衡感,通常不會被說出來,而以扭曲的方式呈現出來。
所以,筆者觀察到,夫妻之間的感情由濃轉淡的關鍵點,常常是第一個孩子出生之後,夫妻之間沒有建立禍福與共、相互配合的夫妻伴侶關係,先生有時會覺得孩子妨礙了夫妻的很多親密面向,轉而潛在的生氣。日本媒體曾報導過一則消息,大抵是夫妻多年期間,丈夫都是有意地忽略太太的說話,不跟太太說話,沒有人知道為什麼,在電視台的協助下夫妻才又重啟對話,究其因是先生某一次認為太太過於重視孩子的需求甚於自己,一氣之下便不跟太太講話,久而久之,成了一種慣性。
位移的開始
筆者要表明的是,筆者觀察到許多結婚後的新家庭,在第一個孩子出生後,先生的心理開始位移了,他把自己和太太中抽離出來,而把老婆孩子湊在一起,如此本來的家庭是「夫-妻」緊密結合,轉變成「夫-妻和子」一起,更有錯亂者,因為太太得不到先生的愛,孩子的心理位置跑到了父親(先生)的位置,承接了母親很多是太太角色的埋怨,孩子因而和母親一起埋怨父親。這是筆者常見的婚後夫妻心理位置位移的狀況。
要避免這種內心理位移,筆者將在另一篇敍述。
(本文同時刊登在「關鍵評論網」)
點擊有劃底線的字即可連結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