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在學校的時候,我總是無法依照師長給的指令去做那些被要求的事,有時我喜歡挑戰長輩們說的「一定要」而用自己的方式達成那些被要求的事。除了考試考不好拿不到好分數外,我都可以用自己的方法,達成所有的被要求,並且是以更快速更有率的方式,從中理出一套邏輯順序,所以也甚少被長輩覺得「這孩子為什麼老是唱反調」,畢竟我事情做得快也完成了,久而久之課業不出眾的我,還是經常需要成為老師們的跑腿,任由我自己決定要用什麼樣的方式完成交辦事項。
開始工作後,覺得上班比上學有趣多了,不需要讀那些用不到(也訓練不了腦子)的東西,也不必「一定要」依循師長的要求非得用笨方法做事,「學習」反而變成一件相當有趣的事情,除了「溝通」沒學好外,從成為社會新鮮人那天開始,就經常偷偷學別人工作上能用上的專業,比如說現在糊口的所有技能,從設計繪圖、排版印刷、編輯校對⋯⋯種種種種目前賴以為生的專業能力,全都是邊工作邊學習並且像在學校一樣,會去蕪存菁的找出最有效率(最有腦子)的步驟,不要花費任何一丁點不必要的時間。
一起合作數年有革命情感的朋友,也多半都是追求速度與效率的人。但說「只追求速度」這件事那倒不是,我們偏向比較願意替工作流程找出「最順暢」的模式,不是為了節省時間去壓榨別人,而是用行雲流水般的,工作進行到哪裡,下一個接手人的或下一個步驟都可以輕巧的被接上,而我們本身的工作能力與專業知識也能在每一個階段接下應該由自己處理的事項。
也許是在我們的教育體制裡,經常性地限縮學習的思考,「你就是這樣做就對了」使得大多數人沒有舉一反三的能力,有些人固守「一定的規則」不懂變通,有些人懶得去思考總想著「反正別人都這樣」在進了職場後也沒有「學習」的動力。
「反正事情能做完就好,別人都這樣做我就也這樣做;以前都是這樣的,為什麼現在要改?」這樣的心態在職場上比比皆是,即使有人提供了「更快速的方法」,也有數位化能將工作流程化繁為簡,卻有很多人停在原地,不願意「自主學習」更省時省力的方式工作,而使自己經常事倍功半的加班加到死!
例如:看著excel表格拿計算機出來加總是怎麼回事?用電腦不會利用搜尋取代、表格轉文字或文字轉表格的方式去整理亂七八糟的表格,還一格一格剪下複製貼上是為什麼?排版有段落格式可以使用,不學好如何設定,還要一段一段去設格式是為什麼?
三十歲以前,很多工作所需的知識不會是正常的,你甚至需要花很多下班時間去把那些能替自己節省時間的技巧學起來,用在日後加速自己的工作效率,不要年過三十、四十的下班時間都用來加班處理那些你在三十歲以前「不想學的」、能在工作上大大幫助自己的知識技巧,然後再成日抱怨「工作都做不完」這種鳥事。
把工作混進生活裡切分不開來是成年後最大的惡夢了吧!(上學也有放學可以玩樂的時候呀!)也許有些人真心喜歡自己工作的項目(例如有些編輯真的愛書成痴,下班還是以看書稿為樂)而將生活塞滿了工作,但為了「沒有效率」的工作模式而把工作帶進了生活,不只會使人對工作沒有熱情,成天感到厭世,還會使自己越來越容易抱怨人生,因為成天卡在那些「做不完也做不快」的事情裡,也無法擁有相對的成就感,更沒有多餘的時間去生活,再從生活中獲得不同的想法而有更多的創造與想像。
所謂「學習更有效率的工作方法」,其中一項就是加強自己的專業知識,除了專業本身原有的準則以外,也要在時代的變動中,擅用更新的應用,特別是在數位時代上可用來縮減時間的方法。
不要羨慕別人「有時間去做很多想做的事」,你需要先思考「為什麼我工作完了都不想動了?」很多時候是因為在工作中,你耗去太多「沒有效率」的時間,再用加班時間去補回做不完的事,等到你做完那件事的時候,你也沒有太多時間可以休息,也沒有力氣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不要抱怨加班加到死了!去找找自己工作上是不是缺少了什麼專業知識拖垮自己拿來生活的時間;去想想還能把什麼東西學起來連同工作步驟流程都做有邏輯的整併,讓自己在工作之餘還有很多餘裕去做想做的事,你就不會覺得工作是一件多麼厭世的事!
時間很多時候是自己找出來的,學習有效率的工作的方法,是需要你好好檢視自己的!
P.S
我記得我離開台北搬回南部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我的求職條件裡列了一條「希望可以『不要常態性加班』使我找不到工作。」(居然沒有一間公司有自信保證自己不讓員工「不要常態性加班」)成為自由工作者以後,我拿來賺錢的時間不比上班族短,但效率比「去公司上班」更好,用最短的時間把事情做到最好,才有更多的時間可以休息及去做其他的創作(然後再把它們變成錢)我也便不覺得那些能替我賺到錢的事情是工作了,它們全都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各種發想!
圖:20230125輕軌一日遊,Canon EOSM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