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10/10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觀察系列#3 廣度 vs 深度

提醒

⚠️ 注意,本篇不是在講神經網路(Neural Network),是在探討人的學習

動機

有看過尼爾前面的文章大概會知道,尼爾多數文章都會離不開「學習」的主題,不過更多時候,會以「自我成長」來包裝(?)但必須強調,尼爾也只是一個職場的小菜雞,年紀來說也不算什麼很有經歷的人,並不是以過來人的身份在傳授知識,只是把在學習跟成長的過程中,所產生的想法跟大家分享。

主題:深度 vs 廣度

選擇的產生
通常會需要「選擇」要往廣度還是深度學習的情境,多半是你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但對於達成目標的努力路徑是陌生的。舉個例子,假設你在學習打籃球,「廣度」練習的做法可能會是練習運球、投籃、體能鍛鍊、看影片學習戰術。但假設你的目標是要參加一個三對三鬥牛比賽,然後日期很近,你短時間內沒辦法把這些都練得不錯,可能比較好的做法是專練防守或者專注練習某一個區域的投籃,而這就會是「深度(精度)」的學習。

那該怎麼選?
接下來可能一整段都是廢話(誤)
必須很坦白的說,這個問題沒有一概而論的正確答案。基本上得是判斷你的目標,甚至不是只有短期的目標,也要分配一些權重去考量到長期的目標。拿初階軟體工程師找工作為例好了(抱歉我只能舉這種例子XD):短期目標是拿到offer,而中長期目標可能是能力有很不錯的成長,在未來拿到一個更好的薪水,或者進入自己更喜歡的地方工作。倘若我為了衝刺短期目標,特意去練習某一份職缺所要求的技能,花很多時間把履歷修得很漂亮,Tech Stack搞得很廣很fancy,但花的這些時間能轉換成未來可用的技能的比例卻不高,那可能就會形成短視近利困境。

並非你所想
再來,尼爾也發現,有時候當一個人在做深度學習的時候,反而會得到一些想法和觀點,而這些觀點居然可以幫助你很有效的做廣度學習,反之亦然。
如果你覺得說:哦我現在要求職,我得做點廣度學習,然後看了一些知識點等等,「或許」沒有真正的幫助,但或許你把那段時間拿去做一些深度的學習跟理解,反過來在面試的時候,解釋一些東西,或對方拋給你廣度的東西時,你反而能夠迅速理解並吸收,進而達到對方想要的回應。

小結

這只是短文分享,內容並無牽涉較學術的討論,或長篇大論的完整觀點。因此尼爾做個「簡單」的結論:「廣度 vs 深度」你可以視為一個假議題,又或者奧秘,太過於糾結應該怎麼選擇,反而會困住自己的腳步。保持彈性、頻繁的調整自己的步調與作法,會比無腦的加深或拓寬,總體來得更穩健更有幫助。另外,也記得建立一個把自己當作價值投資的觀念,長期持有而非炒短線,即使現在沒有賺很多(收穫不如預期的好),但不斷的調整進步,長遠來看,你會走在正確的道路上,而未來的你,將會很感謝過去的你保持彈性。

後記 1
保持彈性的部分可以去看啟發系列#1 藍色監獄,或直接去看藍色監獄這部作品,裏面的主角成長、學習、突破的關鍵,就是不斷地質疑、打破自我,並重新建造新的自我。

後記 2
如同小結裡說的,廣度深度都很重要,因此選擇哪一個其實是個假議題。更重要的是,你有沒有清楚自己的目標,以及自己的能耐到底在哪邊。哪些是你不能拋棄的,哪些是你想要突破的話,必需要捨棄的。
可複製的成功不一定要犧牲,但也不一定有什麼價值。 然而,你真正的成長突破,通常需要大破大立、置死地而後生。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