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種商管類書籍或課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接觸了一些商管類書籍和課程,說到底似乎都沒什麼太大收穫或得到什麼新知。大部分都只是換個方式再說一次人們普遍認同的事情,像是對工作要有熱情,從中找到意義,或是對人生要有規劃,發揮出個人價值等等。舉一些經驗案例,說一些聽起來很厲害的話。唸出來、抄下來,或是簡化成看似好玩的互動遊戲,讓人好像真的能應用所學。但仔細一想很容易就會發現一點都不好玩,意義也不深刻,之後忘記也很理所當然。如果沒有提供足夠的理由,那些很厲害的話就好像圍繞在耳邊的洗腦金句,還刻意押韻。

  當然不是說完全沒有用,我相信有的時候自己也會需要沉浸在這種積極正向、告訴你這麼做更好或是你可以更好的氛圍裡。但更多的時候,刻意花時間去讀一本書或是去上一堂人擠人的課,是想得到新東西的。需要新的工具和方法、新的思維模式和觀念、新的設計和腳本。這個「新東西」漸漸變成我評價很多事物的標準,不管是書籍、電影還是課程,如果沒有新意,便很快感到無聊。

  總而言之,最近讓我感到乏味的書籍有:

  1. 《高效領導者的工作好習慣:真正的強勢管理,來自43個反直覺的關鍵原則》
  2. 《NLP之父3天改變你的一生》
  3. 《DISC識人溝通學》

  認為值得翻閱的書籍有:

  1. 《刻意練習》

  認為值得一讀的書籍有:

  1.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
  2. 《間歇高效率的番茄工作法》
《間歇高效率的番茄工作法》書封
來源:墊腳石

  《刻意練習》值得翻翻,書中部分例子和實驗蠻有趣的,但也只認真讀了前面四分之一,後來就覺得無聊了,原因同上。另外,因為喜歡紀錄和回饋,《間歇高效率的番茄工作法》給予較高評價,該書簡單易懂,提供新的工具解決時間管理問題。至於《也許你該找人聊聊》,對於喜歡故事、對心理諮商過程感興趣的人來說,這本書會很適合你,戲劇張力十足、心理學知識深入淺出、由短篇組成,讀起來沒有壓力。可能因為由「故事」組成,所以比較沒有那種商管類書籍或課程的問題。

【延伸閱讀】

《被討厭的勇氣》(上):「否定心理創傷」是一種邏輯語言的暴力

《心流》(一):你可能聽過,卻從未讀過的一本書

《論重複》(一):在重複中創造,在創造中重複

avatar-img
16會員
81內容數
關於永續,關於閱讀,一點生活雜談,一點點創作,和哲學世界裡的甲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台灣女子簡阿貞 的其他內容
  本文分三個部分「楊逵:從社運到筆耕」、「時代:共存榮的假象」及「女性:被嫁出的財產」。第一部分概述楊逵投入社會運動的契機,以及爾後轉入文學創作的原因;第二部分簡述故事脈絡,勾勒作品描繪的時代氛圍。第三部分看作品中被迫讓出(嫁出)的財產,為前述問題提供可能詮釋。
  本文分三個部分「楊逵:從社運到筆耕」、「時代:共存榮的假象」及「女性:被嫁出的財產」。第一部分概述楊逵投入社會運動的契機,以及爾後轉入文學創作的原因;第二部分簡述故事脈絡,勾勒作品描繪的時代氛圍。第三部分看作品中被迫讓出(嫁出)的財產,為前述問題提供可能詮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因為從大一暑假開始看課外書,大概已經滿了一年了,這幾年來閱讀有帶來些成長,想要列出幾點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 這裡說的書是課外書,而且是以工具書為主,也就是知識型和方法類的書 案例和故事 在書中,方法和觀念是最重要的,而故事或案例則是用來解釋或輔助說明,那麼如果你已經對這些方法和觀念有理解透徹
Thumbnail
市面上的生產力書籍大多專注於專案規劃和時間管理,但忽略了能量有限這一點。本書討論了工作品質的重要性大於工作時間長度,並介紹如何透過間歇性心流獲得好好休息。
Thumbnail
《第五項修練》是一本企管經典書籍,提出了建立學習型組織的三種方式,並探討了管理制度對組織內個人思考能力的壓制。本書使人反思組織中的平庸與熟練之無能,並呼籲讀者正視心智模式,激勵實現個人與團隊共同願景。文章內提供了《第五項修練》的購書連結。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了很多關於面對未來人生未知困難的建議,以及如何藉由讀書來磨練智慧、獲得工作力和變現力。書中也結合了企劃書的概念,探討暢銷書的心理狀態和經濟活動的關聯,提供了富有洞見的資訊。這些內容對於關注個人成長和商業領域的讀者來說都非常有價值。
Thumbnail
這本書是之前我大約1月的時候看的,對於讀書和工作問題有些迷茫,然後看到這本書名,聽說這本書銷量還不錯,因此就看了這本書,期望從書中得到一些想法 這本書分為六個章節,其中五個章節是在談論有關工作,最後一個章節則談論到讀書,下面整理幾個書中內容,最後再寫寫我的心得
整本書幾乎沒有贅語,但是精簡的介紹後面又銜接了範例對白,所以不會顯得太平淡。這也是我努力的目標——因為我廢話真的很多,是該精省一點(囧)
Thumbnail
作者提供充滿自身實務案例的書籍,並分享個人慘痛經驗以及在職場中避開困境的建議。對所有職場人士都具有啟發意義,強調培養自我遠見、重複做一件事、尊敬對手、堅持目標、以及跨領域學習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進入新年的一月,許多人開始制定新年計畫清單,也有些人反省自己在工作上的狀態。本文分享作者的找回熱情相關書單,以及對於工作意義的探討,並期盼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工作意義。
Thumbnail
讀過蠻多商業、自我成長的書,有些書裡作者已提供明確的步驟與方法,有些則以原則或概念為主,但對讀者來說,沒有去實作/執行/運用,讀完能產生對自己的助益有限。 打算建立一個「不只是讀過就算了」的書單,挑些主題來規劃自己的實作計畫,也會找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成立實作支援社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因為從大一暑假開始看課外書,大概已經滿了一年了,這幾年來閱讀有帶來些成長,想要列出幾點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 這裡說的書是課外書,而且是以工具書為主,也就是知識型和方法類的書 案例和故事 在書中,方法和觀念是最重要的,而故事或案例則是用來解釋或輔助說明,那麼如果你已經對這些方法和觀念有理解透徹
Thumbnail
市面上的生產力書籍大多專注於專案規劃和時間管理,但忽略了能量有限這一點。本書討論了工作品質的重要性大於工作時間長度,並介紹如何透過間歇性心流獲得好好休息。
Thumbnail
《第五項修練》是一本企管經典書籍,提出了建立學習型組織的三種方式,並探討了管理制度對組織內個人思考能力的壓制。本書使人反思組織中的平庸與熟練之無能,並呼籲讀者正視心智模式,激勵實現個人與團隊共同願景。文章內提供了《第五項修練》的購書連結。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了很多關於面對未來人生未知困難的建議,以及如何藉由讀書來磨練智慧、獲得工作力和變現力。書中也結合了企劃書的概念,探討暢銷書的心理狀態和經濟活動的關聯,提供了富有洞見的資訊。這些內容對於關注個人成長和商業領域的讀者來說都非常有價值。
Thumbnail
這本書是之前我大約1月的時候看的,對於讀書和工作問題有些迷茫,然後看到這本書名,聽說這本書銷量還不錯,因此就看了這本書,期望從書中得到一些想法 這本書分為六個章節,其中五個章節是在談論有關工作,最後一個章節則談論到讀書,下面整理幾個書中內容,最後再寫寫我的心得
整本書幾乎沒有贅語,但是精簡的介紹後面又銜接了範例對白,所以不會顯得太平淡。這也是我努力的目標——因為我廢話真的很多,是該精省一點(囧)
Thumbnail
作者提供充滿自身實務案例的書籍,並分享個人慘痛經驗以及在職場中避開困境的建議。對所有職場人士都具有啟發意義,強調培養自我遠見、重複做一件事、尊敬對手、堅持目標、以及跨領域學習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進入新年的一月,許多人開始制定新年計畫清單,也有些人反省自己在工作上的狀態。本文分享作者的找回熱情相關書單,以及對於工作意義的探討,並期盼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工作意義。
Thumbnail
讀過蠻多商業、自我成長的書,有些書裡作者已提供明確的步驟與方法,有些則以原則或概念為主,但對讀者來說,沒有去實作/執行/運用,讀完能產生對自己的助益有限。 打算建立一個「不只是讀過就算了」的書單,挑些主題來規劃自己的實作計畫,也會找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成立實作支援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