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年齡與一類盛事說起。
你記得自己在9歲時,有哪一件事讓你歷歷在目,至今仍深刻難忘不已?
你記得自己在9歲時,有哪一個讓你有滿滿幸福感,充滿成就感的時刻?
你記得自己在9歲時,有哪些特別體驗或經驗,有助塑造成為現在的你?
通常在每年的三、四月,國際、亞洲、本地有哪些類近的盛事?
今年的三月有美國奧斯卡金像獎、亞洲電影大獎,四月有香港電影金像獎。
這些盛事有哪些共通點?
「電影」。
想起電影,你會想起甚麼?
精彩曲折的劇情?難忘多元的鏡頭?流暢自然的剪接?深刻突出的造型?細膩動人的演技?
如果說,由9歲孩子籌組的電影劇組,拍攝一套3分鐘的電影作品。你覺得可能嗎?我們與大埔浸信會公立學校,合辦「小學電影節:WE Are電影大聯盟」,在四天的時間與空間中,陪伴全級四年級的孩子,經歷化不可能為可能的解難生命教育體驗。
===
一、教育現場可如何對焦未來世界的需要?
——「以19世紀的課程,20世紀的老師,去教一班21世紀的學生?教育需要改變。」(曾俊華)
與學校合作舉辦是次活動的生命教育機構課程總監林秋霞老師表示,教育現場需積極回應未來世界的發展需要。
「世界經濟論壇提出2025年未來十大工作技能中,本港的教育制度,有多大程度上對焦未來世界的需要?這實在值得我們深思。」
林秋霞老師列舉「十大未來技能」的四個範疇:
- 在【#解決問題】方面,包括「分析思維和創新推理」、「解決問題和構思」、「解決複雜問題」、「批判性思考和分析」、「創造力、獨特性和主動性」
- 在【#自我管理】方面,包括「主動學習和學習策略」、「堅毅精神、抗壓及變通」
- 在【#與人合作】方面,包括「領導力和社會影響力」
- 在【#科技與發展】方面,包括「科技使用、控制與監督」、「科技設計和電腦編程技術」
她補充說,
「小學電影節嘗試提供未來導向的課程及活動,重點培育孩子的右腦。在右腦起的時代,不只知識是力量,感性亦是重要力量。未來世界需要有創造力、同理心、能觀察趨勢,為事物賦予意義的人才。」
因此,四天的活動以「十大未來技能」的四個範疇為焦點,層層遞進帶領全級四年級學生,化身為電影劇組成員,以團隊形式製作一段以「我們」為主題的三分鐘電影作品,從而帶出「成長帶來的改變,不是突變,而是漸變」的生命教育信息。
- 第一天:構思主題 (應用【科技與發展】中的科技使用,以具AI功能的工具及程式為教學素材,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
- 第二天:撰寫劇本 (應用【與人合作】中的群體影響力,讓每個崗位的成員各展所長,主動發揮影響力)
- 第三天:開展攝製 (應用【解決問題】中的解決問題和構思,刻意設置困難情境,以開啟及發展創造力及解難力)
- 第四天:放映賞析 (應用【自我管理】中的堅毅、抗壓及變通,成為懂得欣賞自己及別人,持續學習及分享的人才)
===
二、為甚麼要讓孩子做又大又難成的事?
——「人生不是贏在18歲,應該給孩子做大事的經驗,給孩子高層次的快樂。」(葉丙成)
在活動的第一天,一位擔任「導演」的孩子,4E潘品智同學對全級同學的提醒:
「不是一次又一次,而是人生只得一次的經歷,錯過了就沒有了。」
「回想起我自己要剪輯一段影片,從取材、剪輯、文字等部分,算起來也要花幾天的時間,然後還要不停修改,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神。所以我的確掛心小朋友能否在四日內,順利完成製作全組的電影作品。即便如此,我們仍覺得很值得嘗試,我們大人也是跟孩子一起學習,一起經歷。」
吳滿堂副校長坦言,小學電影節的難度是前所未有的,活動前夕及期間,心情也是忐忑戰兢的。
「最後頒獎典禮那天,小朋友展現出來的那份自信及自豪,是經歷過困難、克服了挑戰,做好自己本份才能呈現及體會的。」
吳副校對學生的成長欣賞及感恩不已。
蔡碧蕊校長認為,
「很多時候,『困難』是大人自訂的定義及框架。但對小孩子來說,反而覺得是一個很新鮮,很有趣,以及富挑戰性的體驗。整個課程、環境、氣氛的設計和營造,能大大提升學生的好奇心及學習動機,讓他們帶著興奮及憧憬的心去迎接四天的挑戰。」
校方相信,給予學生機會「做又大又難成的事」所帶來的滿足感,將是難以想像的巨大及深遠的。
四天活動期望提升孩子的「內在驅動力」(Intrinsic Motivation)——
讓他們在特定任務中先有「勝任感」,即相信自己有足夠能力做到一些挑戰;並放權及放手給學生體驗,甚至不諱挫敗經歷的「自主感」;鼓勵學生從中探索人生意義,與人產生連結的「使命感」。
常言道,人生有三樂:自得其樂、知足常樂、助人為樂。當「內在驅動力」啟動時,人們便會進入全情投入的自得其樂;不知時間的流逝,不覺得疲倦,即使在限制中仍能知足常樂;並會出現愉悅幸福的情緒,助己之餘,更進一步推而廣之的助人為樂。如果學生在教育現場常常經歷這些積極正面的學習情境,將能大大提升學習動機及促進心理健康。
===
三、孩子的眼淚代表甚麼?
——「你要弄清楚自己的人生劇本」(尼采)
活動第四天的電影放映會頒發的四個生命教育獎項,最讓蔡碧蕊校長深刻及感動。
(四個生命教育獎項為上述「十大未來技能」的四個範疇:【解決問題】得獎者為4B鄭棨熹、【自我管理】得獎者為4A李樂怡、【與人合作】得獎者為4D 蘇洛曦、【科技與發展】得獎者為4A李肇霖)
活動最後一天的現場所見,不少孩子落下淚來。
蔡校長說,
「我想這些眼淚是一個相信,信任自己的眼淚。我期盼他們帶著這份對自己的信任,勇敢地迎向未來。我們的人生,一定會遇到很多不同的片段,不同的片段交織我們獨一無二的人生。深深希望孩子能譜寫及演活自己的人生劇場。」
負責校內生命教育統籌的王玉梅老師,同樣被學生的生命改變及成長所打動。
「我相信即使是十年後再記起,孩子亦會記起自己這一天的激動和感動。」
王老師說,在最後一天,很多小孩子哭了。
她特別留意到一位自一年級以來,也不是很有自信的小朋友。
發現他第一天是很難投入在小組的活動中。到第二天,他聽到很多老師的分享,看見他寫下的感言:「老師你的溫柔啟發了我。」然後在第三天,他有很大的轉變,積極投入在劇組的拍攝,還會主動提出意見。在第四日頒獎典禮,他淚流不停。
孩子用斷斷續續的句子跟她說:「我覺得很感動。」
「我想他的感動不單是他們最後的成品。而是在活動過程中,他有很多不同學習及想法的百感交集:『原來我是一個很出色的小朋友,我也有很多的亮點』。我想其他小朋友都一樣被師長們帶給他們的體驗和愛所感動。」
===
四、9歲的孩子能做到甚麼事?
——閱讀我們的人生,拍出自己的故事
「9歲的孩子能做到甚麼事?」
這是活動前,不少師長的疑惑及擔憂。
「9歲的孩子原來可以做到!」
這是活動後,師長們的反思及領受。
四天電影節期間,校長、副校長、生命教育機構的團隊,以及四年級班主任,擔任電影的製作人、監製、顧問等角色。師長們在活動過後,有哪些感悟及發現?
- 4A班主任梁鳳玲老師:「孩子找到自己的舞台就會發光」
- 4B班主任周麗霞老師:「這是化不可能為可能的歷程」
- 4C班主任陳洛晴老師:「不要小看孩子的年輕及厲害」
- 4D班主任麥雅靜老師:「親歷其境地不斷茁壯成長」
- 4E班主任蔡穎欣老師:「潛能經歷體驗便能激發」
- 蔡碧蕊校長:「要讓孩子被理解及被看重」
- 吳滿堂副校長:「不一樣的學習經歷轉移至日常學習」
- 生命教育統籌王玉梅老師:「哪裡有愛哪裡有我們」
===
五、孩子對未來的想法有甚麼改變?
——「我發現人生還有很多希望。」 (劉凱傑)
四天不一樣的學習體驗過後,9歲的孩子有甚麼反思及得著?節錄部份學生心聲如下:
1. 快樂而滿足的成長經歷
- 4A吳卓謙:第一天高興,第二天開心,第三天辛苦,第四天開心死了。我會努力用功面對挑戰
- 4A叢睿廷:第一天傷心,第二天開心,第三天又緊張又開心,第四天開心,因為看見了同學的成果
- 4B謝宇詠:第一天是興奮,第二天是好奇,第三天是緊張,第四天是滿足感。我會計劃好了再進行拍攝,我會變得更勇敢
2. 用心及認真是能帶來改變的
- 4E周希桐:我覺得自己十分努力,值得欣賞
- 4D馬均霖:我發現自己還有許多優點、優點、優點、優點、優點
- 4E郭嘉希:我最難忘同伴那種認真的氣氛
- 4E潘品智:我一開始以為自己做不到,但是最後做到
3. 在難關中學習及成長
- 4A李昊恩:我們在吵架時都會發現新的方法
- 4E馮俙妍:我最難忘的是在電影城買道具時 (道具錢),把所有的花都買了。我覺得我現在可以盡量少花錢
4. 勇於嘗試不懼困難
- 4A邱鈺澤:未來我會正面迎接新的挑戰
- 4B鄭棨熹:我未來會努力一直向前走,無論多麼困難都會完成
- 4B李浩銘:未來我會自信和勇敢去面對挑戰
- 4B甘沚茵:我會挑戰未來所有東西
5. 團隊就是不讓同伴感到孤單
- 4C張浚槺:我發現友誼是一種力量
- 4D麥家鳴:同伴那裏都值得欣賞
- 4A李昕穎:我得到了非常寶貴的經歷和得到了朋友的支持和鼓勵,這就是We Are。朋友讓我非常的安心和可靠,因為在我想不到新東西的時候,他們就會幫助我
6. 開啟令人期盼的未來
- 4C劉凱傑:我發現人生還有很多希望
- 4B黃思瑜:我未來是很開心和幸福的
- 4D蔡昊軒:我未來要做一個對社會、學校有幫助的人
===
結語:
Together we conquer。
學校說,這是「小學電影節:WE ARE電影大聯盟」潛藏的生命信息。
凡用心走過的必留痕——
「我們」不一定成功,但「我們」必然成長。
以利物浦傳奇教練Bill Shankly的話作結:
“It may not be perfect, but it is good already.”
這是「小學電影節:WE ARE電影大聯盟」教懂師長們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