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學學者爭論不休的議題:轉注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這次我們來認識六書之中的用字方法:轉注。
轉注是六書之中最具爭議性的,它不是單指一個字為轉注字,而是指兩個字之間有「轉注關係」。《說文解字》對於轉注的定義是:「建類一首,同意相受」,指有轉注關係的兩個不同的字是出於同一源頭,兩個字的意思也是一樣的。看到這個定義後,你會不會想:真的有這樣的字嗎?
《說文解字》只舉出一組轉注字的例子,就是「考」字和「老」字,它們都是「年紀大」的意思。「考」和「老」部首相同、字義相同,是轉注關係,導致後世學者衍生出許多猜測和推論,有的認為字義相同的字就是轉注字,有的認為只有部首相同、字義相同的字才是轉注字,有的認為不必部首相同,但要讀音有押韻關係而字義相同的字才是轉注字。
學者們對轉注字的定義愈嚴格,就愈難找到轉注的例子。因此,當古文字學理論在近七十年來趨於成熟,就有愈來愈多學者主張不談轉注,因為縱使忽略轉注,仍然可以把漢字構造理論解釋清楚,何必自找麻煩呢?換言之,轉注的價值和地位遠不如其餘五書,於是也很少用於解釋現代漢語了。
現今「異體字」的定義某程度上也是繼承了轉注的觀念,其中的討論也包括繁簡體字的爭議,我們後面會把這些觀念再逐一解釋清楚。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4會員
164內容數
以儒學、古文字、武俠評論以及書法為主的文化普及工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稽古齋 的其他內容
在先秦文獻中,「婚禮」寫為「昏禮」,是說人腦筋不清醒才去結婚嗎?
形聲字必須由形符和聲符兩個部件組成,但有時考慮到形符和聲符筆劃很多,造成形聲字的結構過於複雜,在書寫及辨認上皆有不便,「省形」和「省聲」就是形聲字的省略的現象。
我們都知道當遇上不會唸的字時,有個規律叫做「有邊讀邊」,大概都能八九不離十地唸出正確讀音。這種規律源於漢字的造字法之一——形聲。
會意和形聲都是組合文字的造字方法,古人怎樣把兩個字組合起來,賦予新的字義,使「一加一大於二」呢?
「象形」是畫出具體物件,「指事」則是畫出抽象概念。古人怎樣把抽象概念畫出來講清楚?
在日常使用的漢字裡,象形字所佔的比例其實很少,究竟什麼字才是象形字呢?
在先秦文獻中,「婚禮」寫為「昏禮」,是說人腦筋不清醒才去結婚嗎?
形聲字必須由形符和聲符兩個部件組成,但有時考慮到形符和聲符筆劃很多,造成形聲字的結構過於複雜,在書寫及辨認上皆有不便,「省形」和「省聲」就是形聲字的省略的現象。
我們都知道當遇上不會唸的字時,有個規律叫做「有邊讀邊」,大概都能八九不離十地唸出正確讀音。這種規律源於漢字的造字法之一——形聲。
會意和形聲都是組合文字的造字方法,古人怎樣把兩個字組合起來,賦予新的字義,使「一加一大於二」呢?
「象形」是畫出具體物件,「指事」則是畫出抽象概念。古人怎樣把抽象概念畫出來講清楚?
在日常使用的漢字裡,象形字所佔的比例其實很少,究竟什麼字才是象形字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近這二、三十年以來,港媒慣用「判詞」,而實用文教本也普遍用「演講詞」,錯、錯、錯! 有一次在英文中學監考,發卷後,原來是要考生寫作「演講詞」。我隨即板書: 詞→word 辭→speech 學生看了,也點點頭。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詞與辭,其義迥別。積文字而為篇章,積詞而為辭。 至於
我國對子多樣化;除了正格聯即以平仄相對應外字數相同、意境、對仗工整等要求。而其他為變格聯對平仄不嚴謹,即寬對但其他比照正格對之標準;另有獨樹一格之“無情聯”,自有它們的潛規則規定本篇不予以論述探究。 本文探討變格對如拆字、諧音聯等因為拆字、合字、唸音等因素,需要寬平仄對應才不至於造成“以詞害意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3.1 也 一﹕初探之三 管錫華留意到清代古籍有兩大特點 [管錫華 2002a: 12] ﹕一是用號書籍的總量大大增加,但這個特點不體現在官刻,而體現在坊刻。二是官家纂書使用標點符號的倒退。 明《永樂大典》三億多字
Thumbnail
天心:不過我覺得還是注經比較重要。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1 句子成份 九 屈折變化沒有標誌句子成份如何構成句子的規則﹗這是我們的另一個觀察。句子成份屬規範性的操作指引。現再返回《文通》的意見。《文通》將詞分成七種便是語法上的規範性指引。就句讀而言,《文通》說﹕ 「夫文者,集句以成,如錦繡然,故謂之文。欲知文,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1 句子成份 本書關注的是句子成份的分析。 如前述,詞類和句子成份是兩個很不一樣的概念。 詞類的劃分屬歸類性的描述。我們先有一個給定的詞彙,然後劃分若干詞類,比如名詞﹑動詞﹑形容詞等,再進而對詞彙中的每一個詞進行分類,即說某詞屬名詞﹑某詞屬動詞﹑某詞可以是名
貴安,這次來談談【作文】跟【小說】有什麼區別和相同處呢? ❋此篇僅講述【起、承、轉】三面,【合】將與第二篇的總結一起❋   共同處:   其實【寫作】不外乎就是【起、承、轉、合】,這四個字確實是不變的真理,作文和小說都一樣,因為有這四點的文章,先不管文筆和劇情等等的,這部作品都不會被冠上難看的
  ※轉品法:   轉品的概念很簡單,但要自創會比較難,現成的倒是很多。   轉品與「詞性」息息相關,因為就是「改變字詞的詞性」,從A詞類變成了B詞類。   最常見的就是顏色的轉品,形容詞轉動詞了。   那怕有超可愛的小萌新不懂詞性,我就先介紹一下詞性!我們主要談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
Thumbnail
承上篇,「讀」是指什麼?古人是這麼說的。 18世紀的清代學者段玉裁(1735-1815)說:「秦製隸書以趣約易,而古文遂絕,壁中古文尟能識者,安國獨能以今字寫定古文」。 意思是秦國人用的隸書是走向了簡化、化約的書寫系統,而後六國的古文被淘汰掉,是沒人用了、很難找到識得這種字的dead langu
Thumbnail
 古人有「一言興邦,一言喪邦」的說法,雖然在現代這個眾聲喧嘩的時代,言語溝通的真誠與意義已被糟蹋得慘不忍睹,但是某些字辭,某些句子,還是不斷影響著人,感動著人。   畢竟人是依著辭彙來建構我們的認知,透過辭彙來探索我們的思想,因此,傳說當倉頡造字時,天下紅雨鬼夜哭,想來也是其來有自的。
近這二、三十年以來,港媒慣用「判詞」,而實用文教本也普遍用「演講詞」,錯、錯、錯! 有一次在英文中學監考,發卷後,原來是要考生寫作「演講詞」。我隨即板書: 詞→word 辭→speech 學生看了,也點點頭。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詞與辭,其義迥別。積文字而為篇章,積詞而為辭。 至於
我國對子多樣化;除了正格聯即以平仄相對應外字數相同、意境、對仗工整等要求。而其他為變格聯對平仄不嚴謹,即寬對但其他比照正格對之標準;另有獨樹一格之“無情聯”,自有它們的潛規則規定本篇不予以論述探究。 本文探討變格對如拆字、諧音聯等因為拆字、合字、唸音等因素,需要寬平仄對應才不至於造成“以詞害意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3.1 也 一﹕初探之三 管錫華留意到清代古籍有兩大特點 [管錫華 2002a: 12] ﹕一是用號書籍的總量大大增加,但這個特點不體現在官刻,而體現在坊刻。二是官家纂書使用標點符號的倒退。 明《永樂大典》三億多字
Thumbnail
天心:不過我覺得還是注經比較重要。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1 句子成份 九 屈折變化沒有標誌句子成份如何構成句子的規則﹗這是我們的另一個觀察。句子成份屬規範性的操作指引。現再返回《文通》的意見。《文通》將詞分成七種便是語法上的規範性指引。就句讀而言,《文通》說﹕ 「夫文者,集句以成,如錦繡然,故謂之文。欲知文,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1 句子成份 本書關注的是句子成份的分析。 如前述,詞類和句子成份是兩個很不一樣的概念。 詞類的劃分屬歸類性的描述。我們先有一個給定的詞彙,然後劃分若干詞類,比如名詞﹑動詞﹑形容詞等,再進而對詞彙中的每一個詞進行分類,即說某詞屬名詞﹑某詞屬動詞﹑某詞可以是名
貴安,這次來談談【作文】跟【小說】有什麼區別和相同處呢? ❋此篇僅講述【起、承、轉】三面,【合】將與第二篇的總結一起❋   共同處:   其實【寫作】不外乎就是【起、承、轉、合】,這四個字確實是不變的真理,作文和小說都一樣,因為有這四點的文章,先不管文筆和劇情等等的,這部作品都不會被冠上難看的
  ※轉品法:   轉品的概念很簡單,但要自創會比較難,現成的倒是很多。   轉品與「詞性」息息相關,因為就是「改變字詞的詞性」,從A詞類變成了B詞類。   最常見的就是顏色的轉品,形容詞轉動詞了。   那怕有超可愛的小萌新不懂詞性,我就先介紹一下詞性!我們主要談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
Thumbnail
承上篇,「讀」是指什麼?古人是這麼說的。 18世紀的清代學者段玉裁(1735-1815)說:「秦製隸書以趣約易,而古文遂絕,壁中古文尟能識者,安國獨能以今字寫定古文」。 意思是秦國人用的隸書是走向了簡化、化約的書寫系統,而後六國的古文被淘汰掉,是沒人用了、很難找到識得這種字的dead langu
Thumbnail
 古人有「一言興邦,一言喪邦」的說法,雖然在現代這個眾聲喧嘩的時代,言語溝通的真誠與意義已被糟蹋得慘不忍睹,但是某些字辭,某些句子,還是不斷影響著人,感動著人。   畢竟人是依著辭彙來建構我們的認知,透過辭彙來探索我們的思想,因此,傳說當倉頡造字時,天下紅雨鬼夜哭,想來也是其來有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