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難:博士期間的精神時光屋
五年前走進入博班就讀,在四年間中分成「輸入」與「輸出」的訓練,博一、博二大量閱讀城市相關論述的期刊,以及嘗試投稿各式各樣的研討會,透過研討會把自己閱讀文獻轉成自己所發現的論點,在研討會中找尋自己沒有看到的視角,以現今自我來說就是「覆盤」,以博一時期來說,自己投了銘傳大學的休憩所的研討會,針對臺北市士林夜市的整合行銷進行分析、ICOM KYOTO(國際博物館協會的京都)國際研討會發表淡水古蹟博物館的整合行銷傳播分析、國立臺灣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的國際研討會,針對臺灣節慶觀光進行初步分析,隨著三場研討會讓筆者逐漸發現在閱讀文獻上的論述脈絡,與自我行動探究論述的差距,筆者開始思考另一項議題,就是未來就職如何透過論文與現實接軌,調整了研究方法由量化觀眾研究轉向田野調查的質性研究,在博二下我嘗試前往瀨戶內海藝術季,針對節慶論述進行探究,寫出自己論述觀點,透過訪談時,看到文化差異視角,以及國家文化治理差異,日本多以企業方式規畫地方藝術季,反觀臺灣多以政府公私協力進行長時間的規劃,讓筆者發現到行動者網絡理論,因在COVID-19疫情下,博物館進行轉型策略,讓這個論述可接軌於臺灣藝術季。
挑戰:找尋文學博士與社會市場缺口
對於筆者真正的困難點在於畢業後,大部分的博士生在求學期間,如專研論述時可能會遇到另一種狀況,教學能力欠缺、學校行政經驗較少,如果我們在考過汽車駕照,準備考試項目與實際開車情境是有所差別,筆者認為如果真的要正式上路,至少針對山路、市區、高速公路等等不同路線進行多次的練習,等到完全熟悉路線到整體神經的成熟,至少需要三年的時間。當下筆者所面臨到的首當其衝是教學經驗不足,或許從碩士到博士期間有陸續地進行論文發表,但因受眾都是研究所或是學者,即使在台風沒有那麼清晰,聽眾也會因對議題有興趣給予回饋與建議,但是面對到需求性更精確觀眾,或是尚未決定未來大學生來說,考驗的正是講師邏輯與課程運作,所以當時筆者選擇加入《陪伴式講師訓》,跟著孫治華老師的課程,以及實際舉辦七場地方創生讀書會《田野敲敲門》、《安娣,給我一份摻摻!透視進擊的小國新加坡》、《直島誕生》、《北京的蝴蝶,東京的蜜蜂》、《東亞城市的空間生產》、《社區力量,西雅圖社區營造實踐》、《風土創業學》,讓自身專長透過基礎書籍與學員討論,一方面透過講授課程積累素材,再者透過學生回饋可以精進自身教學。
收入:在講師圈時常聽到不是餓死就是累死
筆者進入2023年第二年讀書會規劃,除了針對第一年群眾所提出期待課程,進行相同領域的課程進行深化教學,在選擇的書籍上相對於較為進階的書籍《折疊都市》、《地方創生與SDGs的實踐指南》、《搞砸無畏,失敗中創造改變的30個處方》、《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美國城市都是街道生活的啟發》、《遊牧世界的市民城市:探索未來新生活型態城市創生發展新思維》、《地方創生下的老後生活:共生社區照顧模式的八大關鍵策略》,在規劃課程中,同時也覆盤自身於教學所欠缺的技術,自身從簡報的方面,購買了孫治華老師的《商業簡報設計與應用課程》,以及實體課程線上課程王永福老師的《教學的技術》,讓自己在工作之外的時間,持續地透過讀書會的產出與學習講師前輩的經驗,持續地精進課程,當然在收入如同在創業狀況,並非是自身能夠掌控,筆者建議未來想嘗試的朋友,或許可以把讀書會以三年為一個規劃,針對其中三年的目標進行規劃,之中隨著市場而跳整與修正,會有這樣思維或許與筆者在博班期間撰寫藝術季的論文,在一個藝術季的籌畫至少就是三年的期間,而在這三年期間中包含著管理、財務、利害關係人、市場缺口、以及科技與服務等因素,或許筆者現在還在這個旅途中冒險,如閱讀的朋友有不同的看法,也歡迎回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