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基因正向情緒
挫折在我們生活中無所遁形,最近在上班時聽到同事閒聊,說道當小孩子生病前往醫院時,小兒科醫生有些透過送小汽車獎勵,有些是透過貼紙鼓勵,讓小孩子在面對病情時,因為對於其他事物喜愛而產生痛苦的轉移,其實對於成年人也是一樣,大部分的人很難有著鋼鐵般的意志,面對困難時,可以馬上心情轉換的人或許是少數,筆者將周遭朋友的想法與意見進行彙整,首先,面對工作,人會很清晰地知道自己的需求,除了追求薪資外,額外在工作上到底還需要那些環境要素,筆者發現到「成就感」,人擁有「喜」、「怒」、「哀」、「樂」情緒,但是「喜」與「樂」在人心中的位置自然排在較前的部分,如同我們在幼童時期,對於甜食的迷戀,它可能是存在人類基因中,對我來言或許在閒暇時間,找尋美食補足自己的舌尖屬性吧!
累積戰功的自信感
在工作上往往因為上司交辦事項把事情完成,往往是上班族的循環,不過這樣可能容易失去對自我認定,有些人可能是因都是上司教他的,對自己能力極度缺乏自信,所以導致在工作上往往需要有人給他答案或是支持,而導致工作流程下失去良機,所以筆者認為現今的時代,追溯法是一個可幫助我們制定未來短期目標的一個方法,從一年後開始往前推,寫出自己想做的事情,逐步完成,如果沒有完成的再來思考與解析,為何無法完成,讓想做的事情變成自身的專案去處理,如此可以累積自身的自信感外,同時也在與人對話時,因有這些脈絡更容易與別人聊得更深入,不過這個做法其實有點像創業初期,有時候可能因為起步較晚,加上規劃並非是線性成長,多為曲線成長,許多人可能無法度過太長的低潮期,可能就選擇放棄這樣的作法。
創造自主行動環境
如同上述所言,如低潮期太長怎麼辦呢?筆者學到的是創造自主行動環境,透過自己主導事情,找到合作的夥伴一同參與,所謂「共善」價值,有些人從事主導活動是希望自己被看到,也有人則是希望能夠對社會貢獻,有些人則是滿足成就感,不管是哪一個他都創造了人群的流動,因為流動改變原本低潮的困境,不同夥伴的視角給予建議或是鼓勵,如同甜食一樣,原本可能想要放棄,因為甜食而持續下去,遇到挫折時找到新的方法抑或是解決他時,那種反差的成就更帶來的滿足,而筆者為何說要創造環境呢?如果在別人環境或是地盤過度地展示自己可能是炫耀,但是如果是自己創造的環境就會是共同分享,主與客的概念在華人社會中非常重要的,所以筆者認為創造自主行動的環境其實是一個很畢業的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