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厭女》這部書中,作者曾提及「厭女」是一個看似矛盾的概念——男人喜歡女人,但同時又有「厭女」心態——這確實難以理解。
實際上,「厭女」指的是男性沒有把女性當成一個與自己相同的「人」來理解與對待,刻意忽視她們的感受與自由意志。
在男權社會中,男人總是期盼女性的價值是為男性服務的,比如女人應該要漂亮、溫柔、體貼,最好未來能成為一位稱職的母親,以撫育自身的後代。也就是說,男人雖然喜愛女人,但實際上是把女人作為一個「所有物」來看待,這樣的女人是「去人格化」的,她們只是負責提供性價值、生育價值、家務價值的工具人。
或許就是在這樣的「厭女」心態下,社會上才會有這麼多曾遭受男性騷擾的女性受害者,這是現在的臺灣社會應該正視的問題,也是我們在未來的教育中要去加強的部分。
該書原文:
「misogyny,譯為『厭女症』。可很多有厭女症的男人其實喜歡女人。明明『厭女』,卻又『喜歡女人』,聽起來不可思議。那麼,misogyny還有個更好懂的譯法——女性蔑視。……厭女症就是絕不將女人視為與自己同等的性的主體,而是將女人客體化、他者化,更直接地說,就是歧視、蔑視。」
(參見[日]上野千鶴子:《厭女(增訂本)》,上海:光啟書局,2023年4月,第一章及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