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 追求「完美」的心理代償。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嗨,我是諮商心理師,服務場域遍及學校、企業及社區。這系列文章是我的工作儲思盆,希望提供一個空間讓所有人「一起」思考、「一起」對話。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追求「完美」的心理代償。

大家都這麼說啊!

小時候,常常被父母要求:班級成績要維持前三名、上學不能遲到、要當一個「大家喜歡」的好孩子,而一直以來,老師們好像也比較喜歡成績好、聽話的學生。

「你現在不好好讀書,以後是要做什麼?」
「你就粗心啊,仔細一點還會被扣這一分嗎?」
「隔壁家的姊姊今年考上清大欸,你看那個阿姨有多臭屁!你也爭氣點啊!」
「我們家就你比較會讀書,我們都靠你啦!」
「畫畫能當飯吃嗎?給我好好讀一般高中!」
「你這次考第一名,我們就去買你想要的禮物!」
「沒有一百分,這次段考以後你就不准碰手機。」
「整天說要加油,現在坐在這裡滑手機?你真的會進步?」

回想成長過程,我們常常聽到身邊的人「鼓勵學生應該要成績好」,好像成績好,人生就會順遂,在親友面前就能抬起頭,就有錢可以炫耀。

久而久之,孩子真的會把父母的話聽進去,把這套「應該準則」放在心裡,折磨自己。

在諮商現場,我越來越常收到「拒學、憂鬱」的青少年預約諮商,悉心探究,我看見許多孩子因為「達不到好成績的要求」而崩潰、自傷,甚至有了自殺的念頭。


那你怎麼說呢?

「我好不容易考上美術班了,媽媽叫我去讀家裡附近比較在意成績的高中。」
「學校老師講得很快,我跟不上,而且我真的不喜歡讀書,可是放棄很丟臉。」
「我的語言能力很好,可是爸媽都是醫師,他們說我選三類科系才不會餓死。」

我們心裡會有直覺「判斷」怎麼選比較適合自己,但無奈內心的聲音常常被周圍的人事物「忽視」,尤其是未成年的孩子,礙於經濟或諸多考量,只能配合家長或重要他人的意見選擇「看似完美」的選項。

他們沒有機會認真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逐漸遺忘怎麼選擇。


長期忽視自己的感受形成心理代償

個人中心學派的創始者Carl Rogers認為「當人的內、外在狀態不一致時」便會產生困擾、身心不適(姜兆眉、蘇盈儀、陳金燕,2018)。因此諮商的目標就是「如何使內、外狀態趨於一致」。

同樣的道理,若我們長期信奉外在的「聲音」,往別人的想要跟期待而努力,而忽略自己真實的想法與感受,也會產生心理代償。

原本推動我們努力的應該是「熱忱」,卻變成「忍耐、壓抑」,人心真的不會出問題嗎?

我的答案是「會」。

依據臨床經驗觀察:若心理生病了,輕了可能是易怒、人際有問題,長遠看可能是憂鬱、恐慌、長期用藥,然後無止盡的循環。

參考資料:姜兆眉、蘇盈儀、陳金燕(2018)。諮商理論與技術導論:諮商學習者的入門地圖。臺北市:雙葉書廊。


從現在開始正視自己的內心聲音

看到這裡,你正在經歷「心理代償」嗎?請停下腳步想想那是什麼造成的?聽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承認自己內心的聲音吧。

「我真的不喜歡數學,我沒有能力在這個學科拿高分。」
「我不是高材生,別人有能力讀高分,但真的不是我的強項。」
「我的孩子真的盡力了,我很有成就不代表孩子也會跟我一樣。」
「我這麼努力照顧這個家跟孩子,憑什麼要忍受一個只會數落我的伴侶?」
「為了『孩子好』,我就不能離婚嗎?離婚才能讓我解脫。」

若你是孩子的重要他人,請幫幫孩子吧;若你已成年,用今天學到的方法練習解放自己吧。

每個人都值得一個身心健康的生活。

你經歷過哪些「心裡代償」?如何克服?留言跟我分享吧!

各種關於心理健康議題的文章,還有貓咪編的遊戲日誌,自行領取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畢業季的感觸:「畢業後,焦慮中」。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企業諮商的提問:「你的老闆有提供諮商嗎?」。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個別諮商工作的看見:「認真活到現在,你知道自己要什麼嗎?」。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伴侶諮商工作的觀察:「交往中的每一件小事都是大事」。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近期工作思考:「逃跑並不可恥,因為生活爛透了」。
今天想跟大家談談某個下午天馬行空的思考:「失衡的婚姻生活」。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畢業季的感觸:「畢業後,焦慮中」。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企業諮商的提問:「你的老闆有提供諮商嗎?」。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個別諮商工作的看見:「認真活到現在,你知道自己要什麼嗎?」。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伴侶諮商工作的觀察:「交往中的每一件小事都是大事」。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近期工作思考:「逃跑並不可恥,因為生活爛透了」。
今天想跟大家談談某個下午天馬行空的思考:「失衡的婚姻生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有時看到家長在孩子考試成績出爐後無奈憤怒地說:「我幫你買了那麼多參考書、上了那麼多補習班,為什麼還考成這樣?」孩子低著頭,一句話也不敢回,滿臉自責無奈。這讓人不禁想問:這份失望到底是因為孩子沒達到標準,還是因為自己的期待落了空?當我們不自覺地將自己過多的期待投射到別人身上時,結果往往是彼此都不好受。
Thumbnail
在繁忙的生活中,許多人忘記了珍惜自己的內心聲音。艾爾文的書籍《陪自己走走》提醒我們,人生不必因一時的挫折而氣餒,應該專注於自己想要的未來,而不應被他人的生活所羨慕。我們的每一步都算數,不論過去的遭遇,我們仍有機會重建自我。讓我們學會用心打理自己的生活,勇敢追求自己的目標。
Thumbnail
好評之於自信能外求得其實是僥倖,總有那種不識貨的會把你批個一文不值。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心靈的升華,心靈有不好的感受,真的可以治好。 遺忘的能力很重要。我真的看到這樣的人。
Thumbnail
進入青春期的孩子處於壓力之下,父母需瞭解如何適當溝通。楊陽老師的書籍提供了深刻的討論,父母應重視孩子的情感需求,並避免以負面言語攻擊孩子。面對升學競爭壓力,父母應重視孩子的健康和心理狀態,而非只關注成績。這本書能幫助父母瞭解孩子的壓力來源以及應對方式。
Thumbnail
在學校環境中掙扎了一年,偶有老師肯定或是寫卷順利,那天,就能看到孩子開朗的笑容。可惜的是,那笑容總是很罕見,慢慢的就不見了。學習,怎麼會變成唯一肯定自己的方式,從提升自我變成評價自己的工具?不該是這樣的!
Thumbnail
回顧過去接觸過的學生,許多人在情緒壓力下表現出適應上的困難,如何幫助他們走出困境?校園心理師分享經驗和觀察,以瞭解學生的內在動機,並提供實際的建議。
Thumbnail
前陣子我在某個平台上看到一個網友的發文- 「我的心理師一直叫我專注呼吸跟練習呼吸,但我很想告訴他呼吸根本沒有辦法幫我解決問題」。 當時看到這篇文的心情是很五味雜陳的,因為這個網友很明顯的對諮商的功能有誤解,諮商從來都不是為了幫助一個人「解決問題」,而是透過諮商師的引導去覺察自己的認知(價值觀、信念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去找心理師諮商的經驗,探討了自尊感、童年期經歷以及心理師諮商的影響。透過心理諮商,我重新開始肯定自己,踏出舒適圈,並在職場和生活上做出了許多重要決定。這段經歷的合作也讓我體會到了心理諮商的重要性,並認為只有在願意談論自己的情況下諮商才會有效果。
有時看到家長在孩子考試成績出爐後無奈憤怒地說:「我幫你買了那麼多參考書、上了那麼多補習班,為什麼還考成這樣?」孩子低著頭,一句話也不敢回,滿臉自責無奈。這讓人不禁想問:這份失望到底是因為孩子沒達到標準,還是因為自己的期待落了空?當我們不自覺地將自己過多的期待投射到別人身上時,結果往往是彼此都不好受。
Thumbnail
在繁忙的生活中,許多人忘記了珍惜自己的內心聲音。艾爾文的書籍《陪自己走走》提醒我們,人生不必因一時的挫折而氣餒,應該專注於自己想要的未來,而不應被他人的生活所羨慕。我們的每一步都算數,不論過去的遭遇,我們仍有機會重建自我。讓我們學會用心打理自己的生活,勇敢追求自己的目標。
Thumbnail
好評之於自信能外求得其實是僥倖,總有那種不識貨的會把你批個一文不值。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心靈的升華,心靈有不好的感受,真的可以治好。 遺忘的能力很重要。我真的看到這樣的人。
Thumbnail
進入青春期的孩子處於壓力之下,父母需瞭解如何適當溝通。楊陽老師的書籍提供了深刻的討論,父母應重視孩子的情感需求,並避免以負面言語攻擊孩子。面對升學競爭壓力,父母應重視孩子的健康和心理狀態,而非只關注成績。這本書能幫助父母瞭解孩子的壓力來源以及應對方式。
Thumbnail
在學校環境中掙扎了一年,偶有老師肯定或是寫卷順利,那天,就能看到孩子開朗的笑容。可惜的是,那笑容總是很罕見,慢慢的就不見了。學習,怎麼會變成唯一肯定自己的方式,從提升自我變成評價自己的工具?不該是這樣的!
Thumbnail
回顧過去接觸過的學生,許多人在情緒壓力下表現出適應上的困難,如何幫助他們走出困境?校園心理師分享經驗和觀察,以瞭解學生的內在動機,並提供實際的建議。
Thumbnail
前陣子我在某個平台上看到一個網友的發文- 「我的心理師一直叫我專注呼吸跟練習呼吸,但我很想告訴他呼吸根本沒有辦法幫我解決問題」。 當時看到這篇文的心情是很五味雜陳的,因為這個網友很明顯的對諮商的功能有誤解,諮商從來都不是為了幫助一個人「解決問題」,而是透過諮商師的引導去覺察自己的認知(價值觀、信念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去找心理師諮商的經驗,探討了自尊感、童年期經歷以及心理師諮商的影響。透過心理諮商,我重新開始肯定自己,踏出舒適圈,並在職場和生活上做出了許多重要決定。這段經歷的合作也讓我體會到了心理諮商的重要性,並認為只有在願意談論自己的情況下諮商才會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