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初入社會時的青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今天我想用一種很隨性,很輕鬆的方式跟大家聊聊「20幾歲時的青春」,其中以自己的經歷淺談些想法與心得。


22歲,通常是一個年輕人剛畢業且初入社會在各職場磨礪的年紀。


相較「學生時期的青春」與「進入社會後的青春」的兩個階段,所承載的經歷是截然不同的。特別是在面對不止一次的挫折與失敗,還有迎面而來的種種壓力時的跌倒;那糾心的無助感,讓我深刻意識到這兩階段的差異。



剛踏入社會的這些年,我發現自己非但沒有達成任何成就,反而不斷地犯錯及頻頻惹禍,使我從邁開腳步時就變得格外艱難。



在夜裡,我問自己,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些情況及現象發生;我嘗試深度思考,想找到問題點,於是我又問自己,「這個問題的根本是什麼?」;然後再一層一層的問下去。在經歷了一陣燒腦之後,反思出的結果就是「我缺乏更好自律能力。」



深度思考的關鍵就在於向自己發問;並不是只問一個問題就結束,而是持續的問下去。



常常深度思考的人,不論對概念還是問題都會有持續的思考。這種習慣也會潛移默化的轉向對自己更深地探究,從而擁有深刻的自我覺知。任何一個問題都可以讓我們無限的探究下去,幫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形成一套思路。


所以,深度思考的關鍵就在於向自己發問;並不是只問一個問題就結束,而是持續的問下去。我接著思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我得出的辦法是「捨棄低層次的快樂」。

 


一個人如果跳不出低層次的快樂,就永遠無法追求更高層次的快樂,更談不上成功;但通往成功的路,是必然孤獨與寂寞的。


曾聽人說:「成功並不完全是因為你做了什麼,很多時候,它也取決於你不做什麼」;沒錯,絕大多數普通人之所以沒法成功,也是因為在追求成功的路上,被各種低層次的快樂所困住,好比在起跑線上時就被踢出局。


學生時期的青春,我曾志向比天高;初入社會後的青春,難道卻輕易地輸給了低層次的快樂?


首先,我必須學會放棄,放棄那唾手可得的低層次快樂;其次,還必須學會挑戰,挑戰更高層次的各種困難。很多人都認為成功是要戰勝別人;說到底,要戰勝的往往是自己。


我開始明白,一個人的成功並不完全是因為做了什麼,很多時候,它也取決於「不做什麼」;打個比方,有時候得到一些東西是好事,但有時候,失去一些東西也是好事,如:過剩的慾望、拖延的懶惰、沒耐性的無聊感......等。


奧地利詩人哈默林說:「追求至高境界的人,通常要走自己的道路。想變得幸福的人,就先孤獨。」

的確,我在兩個青春之間,對於前者是一份緬懷,對後者是一種未知的期待。一生當中,我們時常為了無法迴避的各種責任而奔走勞碌。油然感到生命因此被瓜分得七零八落,而能為心靈開啟一片淨土的,只有寂寞。


所以我認為任何工作都是一種成長的積累,想要離開討厭的環境,你就得先離更好的自己近一些;若是一再抱怨不如意的壞事,只會讓好事更加遠離你。這樣的觀念,也並非要你無條件吞下所有的不滿,你一定會有擺脫討厭環境的機會,只是那不會發生在你已具備離開的能力之前。


所以面對不喜歡的工作環境,應該練習把心情的焦點,調整到工作中能讓人成長的地方,讓自己擁有更多優勢,因為唯有自己先變好了,周圍一切也才會跟著轉好。




「人生的每條道路上,即使有萬分準備,仍有不少無奈的意外會出現。」


還記得那晚,雨下得滂沱。水滴似雨如淚的拍打在機車騎士們的臉上,讓人快看不見眼前的路;而我是車陣中最前方的騎士。在紅燈下,我隱約聽見旁邊的人在喊冷,當我下意識地準備回頭尋找聲音的來源時,卻看見手錶上的指針不斷提醒我,「時間寶貴,請繼續趕路。」


沒想到,就在即將抵達目的地的前一個十字路口,一輛公車駛過,濺起了一灘水弄溼了我的褲子與鞋子。我無奈的看向天空,天空則一副老神在在的樣子,一邊灑著水,一邊告訴我:「人生的每條道路上,即使有萬分準備,仍有不少無奈的意外會出現!」


搭電梯時,我在腦海中回想並用心感受這段路程所發生的事,總覺得有點倒楣;但換個心態思考,卻又有些收穫與心得。是啊,縱然生活有太多不如意,我也在不同憂愁中,體驗不同的成長。


如今邁入而立之年,失去了很多,得到了一個莫名其妙的雙極性障礙,讓我想到一首歌,雖然只是小時候喜歡看的一部類武俠劇的主題曲。但其中一段歌詞,還是令我掉淚。至於哪一段,讓你們自己聽吧⋯⋯

兩極



初入社會的青春生活,像是我的分身,他在新的階段和我一起改變、成長。如果可以,我想對他說一句話:「願你在年輕時不懼怕任何挫折與苦難;願你老了之後不要有任何後悔。」




如果你喜歡這類型文章,歡迎按下愛心和收藏,或是 贊助支持 我繼續寫下去!


在這個時代,誰都有病! 一種叫作「沒毛病」的病! 歡迎在沙龍內欣賞沒毛病的時代。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生活有時像戀人,離開舒適圈才能獲得改變;當彼此成為最了解對方的人時,反而沒滋味了!
測驗你自己的心理狀態,探索自我。畫張圖就好,並根據對圖示的說明來找出自己和圖案的潛在連結。建議記錄本次的心理測驗,方便日後查閱。
初戀似一首詩,清新文雅又有格調;初戀像一條歌,輕快激昂又有節奏;初戀若一支曲,詞婉約深情又有蘊意。
「人生就像一片清澈碧綠的海洋; 就算有幾滴海水是髒的, 這片海洋依舊美麗。」
當時,我拿著請假卡在辦公室等老師簽名。我記得我是排在第三個學生,而我的左後方是另一位男老師的辦公座位。他講電話的內容,是家長打來的電話,希望老師勸勸他的孩子不要休學。那位男老師回覆的一句話說:「或許學校沒能力給他想要的課程,所以他想到社會上去體驗,就讓他休學吧!社會,會好好的教育他,讓他上一課。」
我與他們聚在未名湖 他們與我相約在燕園
生活有時像戀人,離開舒適圈才能獲得改變;當彼此成為最了解對方的人時,反而沒滋味了!
測驗你自己的心理狀態,探索自我。畫張圖就好,並根據對圖示的說明來找出自己和圖案的潛在連結。建議記錄本次的心理測驗,方便日後查閱。
初戀似一首詩,清新文雅又有格調;初戀像一條歌,輕快激昂又有節奏;初戀若一支曲,詞婉約深情又有蘊意。
「人生就像一片清澈碧綠的海洋; 就算有幾滴海水是髒的, 這片海洋依舊美麗。」
當時,我拿著請假卡在辦公室等老師簽名。我記得我是排在第三個學生,而我的左後方是另一位男老師的辦公座位。他講電話的內容,是家長打來的電話,希望老師勸勸他的孩子不要休學。那位男老師回覆的一句話說:「或許學校沒能力給他想要的課程,所以他想到社會上去體驗,就讓他休學吧!社會,會好好的教育他,讓他上一課。」
我與他們聚在未名湖 他們與我相約在燕園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2023年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與挫折,我逐漸學會放下負面情緒並重新梳理自我。在這段自我發現的旅程中,我開始反思自己的選擇和人生的意義,最終邁向成為我想要的自己。這段經歷雖然艱辛,但卻也讓我發現了另一種生活的可能性,並在過程中遇見愛與希望。
Thumbnail
人生是持續停下來思考再重新開始。當然說的是我自己的人生,不是普世的準則。雖然活得不夠離經叛道,但也活得不夠循規蹈矩,這部分我有自知之明,必須工作賺錢養活自己的人,一言不合就放暑假,看起來有多不理性。
Thumbnail
在繁忙的生活中,許多人忘記了珍惜自己的內心聲音。艾爾文的書籍《陪自己走走》提醒我們,人生不必因一時的挫折而氣餒,應該專注於自己想要的未來,而不應被他人的生活所羨慕。我們的每一步都算數,不論過去的遭遇,我們仍有機會重建自我。讓我們學會用心打理自己的生活,勇敢追求自己的目標。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追求自由,不讓公司體制毀掉年輕人。書中談到了人生商業模式、無槓桿與有槓桿賣時間、時薪思維、以終為始等議題。作者張輝著重於引導讀者重新連結自己與世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最終的自由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這個自由都是書中探討的重點。
Thumbnail
孩子,我理解失戀的痛苦,但請記住這只是人生的一個階段,並非終點。 以下是一些建議,希望能幫助你度過這個艱難時期: 1. 允許自己悲傷 : 感到難過是正常的,給自己一些時間療傷。 2. 保持忙碌 : 專注於學業、興趣愛好或運動,轉移注意力。 3. 與朋友家人交流 : 不要把自己孤立,與親近
沒錯,正如標題,不管是學生時期的自己還是不久之前的自己都曾經以為自己是個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水到渠成的天真小孩,只要我讀書,證照一定上,有了證照,就能上自己理想的工作,有了理想的工作,我就能賺取一定的收入,有了一定的收入,我就能去搞投資、賺取更多資產,然後讓錢為自己工作,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等等。
Thumbnail
畢業後,沒有人再push自己應該做什麼,這讓我反思了人的本質,與成就不會自動找上門的道理。
Thumbnail
人生許多迷惘都是不斷實踐才得出方向的,在23歲以前我是台灣教育制度下的好學生,但不是知道自己要什麼、喜歡什麼的人,我也是走一步算一步,23歲才「克服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工作」的迷惘。本文可以讓你得到什麼 : 1.面對迷惘的正確心態 2.我自己突破迷惘的具體歷程 我也在大學很迷惘過
Thumbnail
在2023年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與挫折,我逐漸學會放下負面情緒並重新梳理自我。在這段自我發現的旅程中,我開始反思自己的選擇和人生的意義,最終邁向成為我想要的自己。這段經歷雖然艱辛,但卻也讓我發現了另一種生活的可能性,並在過程中遇見愛與希望。
Thumbnail
人生是持續停下來思考再重新開始。當然說的是我自己的人生,不是普世的準則。雖然活得不夠離經叛道,但也活得不夠循規蹈矩,這部分我有自知之明,必須工作賺錢養活自己的人,一言不合就放暑假,看起來有多不理性。
Thumbnail
在繁忙的生活中,許多人忘記了珍惜自己的內心聲音。艾爾文的書籍《陪自己走走》提醒我們,人生不必因一時的挫折而氣餒,應該專注於自己想要的未來,而不應被他人的生活所羨慕。我們的每一步都算數,不論過去的遭遇,我們仍有機會重建自我。讓我們學會用心打理自己的生活,勇敢追求自己的目標。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追求自由,不讓公司體制毀掉年輕人。書中談到了人生商業模式、無槓桿與有槓桿賣時間、時薪思維、以終為始等議題。作者張輝著重於引導讀者重新連結自己與世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最終的自由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這個自由都是書中探討的重點。
Thumbnail
孩子,我理解失戀的痛苦,但請記住這只是人生的一個階段,並非終點。 以下是一些建議,希望能幫助你度過這個艱難時期: 1. 允許自己悲傷 : 感到難過是正常的,給自己一些時間療傷。 2. 保持忙碌 : 專注於學業、興趣愛好或運動,轉移注意力。 3. 與朋友家人交流 : 不要把自己孤立,與親近
沒錯,正如標題,不管是學生時期的自己還是不久之前的自己都曾經以為自己是個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水到渠成的天真小孩,只要我讀書,證照一定上,有了證照,就能上自己理想的工作,有了理想的工作,我就能賺取一定的收入,有了一定的收入,我就能去搞投資、賺取更多資產,然後讓錢為自己工作,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等等。
Thumbnail
畢業後,沒有人再push自己應該做什麼,這讓我反思了人的本質,與成就不會自動找上門的道理。
Thumbnail
人生許多迷惘都是不斷實踐才得出方向的,在23歲以前我是台灣教育制度下的好學生,但不是知道自己要什麼、喜歡什麼的人,我也是走一步算一步,23歲才「克服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工作」的迷惘。本文可以讓你得到什麼 : 1.面對迷惘的正確心態 2.我自己突破迷惘的具體歷程 我也在大學很迷惘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