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聲讀後|《向獨裁者說不:諾貝爾和平獎記者如何捍衛民主底線,為我們的未來奮鬥》Maria Ressa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日前已有許多討論告誡著與網路緊密連結的使用者們,必須更意識到自我判斷能力,對任何消息保持質疑,以避免被有心人士操控。網路世界廣闊使用者的視野,卻也侷限使用者們彼此間的對話空間。一但企業與政府試圖操作輿論,使用者多數將在不知情的狀況下,被拉開與真實的距離,誤將隊友當成敵人。致力還原真相的記者往往則成為緊張情勢下,首當其衝的那枚小蝦米。Maria·Ressa這本《向獨裁者說不》正記滿她帶領Rappler和杜特蒂政府對抗的故事,她如是呼籲:「你們(社群平台們)的商業模式已經分化了社會,也弱化了我們的民主體制。個人化的設計代表我的現實跟你的現實不同,而且我們都能擁有各自的現實。可是這些現實必須有辦法在公領遇共存才行。你不能把我們撕裂到讓我們對事實毫無共識的程度。(391)」



「來自獨立記者竭誠地呼告。」

獲得2021年諾貝爾和平獎對Maria而言,我認為那是一只大可不必的肯定。假如沒有因立場不同而發起的政治迫害,政府願意接受第四權的媒體監督,Maria就不會被政府控訴以背負莫須有罪名,經歷程序不正義的司法濫用,接受一次又一次的交保。同時,這也顯示就算換掉貪腐的馬可仕政府,繼任的狂人杜特蒂以高壓屏除任何動搖他權位的言論的威權作為,菲律賓政治現狀從未受到改善。


在Maria的文字中,我感受到一個人窮盡心力試圖改變艱難局勢是有多麼孤獨與無力,英雄未必披著披風是用以讚美無名且勇敢的個人——無論未曾想過自己的力量有多麽渺小。在Maria的處境中,即使每天都過得艱難,她擁有一群與她志同道合的Rappler夥伴,還有愛她,繼續支持她的親友們繼續陪同她面對杜特蒂無根據的指控。我很喜歡且贊同她始終秉持人必須良善,正視自己的脆弱,深具同情心,才會進一步重視「累積」的強大。無論在大大小小的場合,Maria盡可能把握機會向鏡頭訴說假資訊的危險程度之高,加劇個人化演算會讓自己與真實距離更加遙遠更不切實際。拿RPG中時常出現必須組隊才能進行遊戲類型為例,這個世界也是如此。任何價值觀、任何信仰、任何種族,時代驅使我們解構普遍性,但不至於得緊握著特殊性強調差異,你與我的劃分十分輕易地剝奪人與人的信任感,遂而忘記如何換位思考。Maria更是指出,透過科技證明,人與人的共通點遠比差異還多(390)。為追求和平的大目標,去挑除異質是本末倒置,最舒適的狀態應該是異中取得尊重,即便不認同也不該冒犯,但獨裁正在消滅實現的可能。



「不管是實踐還是消化,都不容易。」

我花了一陣子才讀完這本書,裡面的資訊龐大,就算是以順時間軸的方式紀錄,有太多事情正在發生,而它妥妥顯示真實世界原比這本書容納的還要更複雜,更巨碩。


但從Maria的經驗紀錄及舉例,是有助於讀者對於社群平台如有機體不停生長的動態情勢下,獲得十分專業的創新觀察。以2010年菲律賓大選前夕為例,Rappler以「引爆點」(the tipping point)與「群眾外包」(crowdsourcing)這兩個概念為基礎,開起一連串的講座與座談,讓民眾能以獨立、去中心、多元討論的情境下闡述出對整個選舉過程的觀察。一次活動就可以是一次引爆點,它會形成某個程度影響周圍,直至超越臨界值後就能更進一步影響整個體系,其實就是蒲公英的播種過程。


我是覺得,既然是會讀我心得的人某種程度上應該跟我一樣,對於新聞標題式擴散手法已不會當作一回事。但終究是一部分,我們都再清楚不過會熱衷投票,實際影響結果的人往往是四十歲以上群體。這群人獲得資訊途徑與其他世代必然歧異。眾數才能成為「代表」,假消息也可成為「真實」,是很弔詭,但它不就正在發生?


以下是幾個能便利避免虛真混淆的管道: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https://tfc-taiwan.org.tw/

MyGoPen|https://www.mygopen.com/

Cofacts真的假的|https://cofacts.tw/(不過也會看到有人為了爭辯而吵架,蠻有趣的)

Line訊息查證|https://fact-checker.line.me/



我喜歡這本還有一個地方是,它有放Maria與同事友人(包含小時候她自己)的照片,還有在說明專業術語時有圖表輔以說明,圖像有助於加深一段論說的情感定調,搭配Maria時而嚴肅時而微笑的照片,總能感覺這些文字是帶著真切情意,而令人動容的往往是她作為一名記者的堅持:「你會想要放棄、想像鴕鳥一樣把頭埋進沙子裡;可是如果真的放棄了,你就是在協助這個世界走向毀滅。你的孩子會繼續被操控,他們的價值觀將是一片廢墟般的光景,而地球將是一片荒蕪。」

avatar-img
79會員
164內容數
一個分享讀後感的地方,沒有文青。文章可能暴雷忘記警示,自行斟酌閱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南聲生生難 的其他內容
現代生活總不缺網路霸凌。時不時就在出征,就在行俠仗義。將一件不怎樣的小事浮誇、接力頻繁報導,網路新聞就是元兇之一。加上「言論自由」這塊長久被誤用的免死金牌,讓許多網友肆無忌憚地發表個人高見,不論是否真實,是否被過度渲染,是否夾帶私以為的正義感想主持公道(但說真的,那又關誰事了)。
對於川端康成不時在作品表露無限綿延思懷的心境揣摩,在我看來,它是時間被碎片化社會底下不再出現的上古神物。強烈的矛盾,致使如果要進入川端文字並非容易的事。
唉,多美好的作品啊。從新作《海風酒店》,吳明益再次示範怎樣才稱得上會說故事的人。《海風酒店》何其浪漫,何其惆悵,何其崇敬,何其令人意猶未盡。劇情看似平淡,構築世界的文字蔓生,成為藤蔓,不經不易攀長於心頭,緩著緩著,孕育纍纍的情感逐一破裂,渲染情緒久久不已。唉,哭不出來比痛哭一場還讓人餘興未了。
「龍蝦唯有感受到不舒服、壓力以及伴隨脫殼而來的脆弱,才能讓自己成長,並長出新殼。這種長大換殼的過程會一再重複⋯⋯(頁13)」
擔心《房思琪的秘密樂園》先前的評論強大到影響我個人的看法,我告訴自己,盡可能不被捲入作者後來的遭遇,思考其中的連結性,這會讓我純粹經驗故事的過程一直「被打擾」,我知道這很困難,只能盡力而為。
我對恐怖小說一直以來都沒什麼興趣,對我來說,那是看過一次就不會想再看的種類。被嚇,總是預料不到的,我何必重新感受我已然知道恐怖點在哪,新鮮感盡失的劇情?但這不表示我拒絕看恐怖小說。
現代生活總不缺網路霸凌。時不時就在出征,就在行俠仗義。將一件不怎樣的小事浮誇、接力頻繁報導,網路新聞就是元兇之一。加上「言論自由」這塊長久被誤用的免死金牌,讓許多網友肆無忌憚地發表個人高見,不論是否真實,是否被過度渲染,是否夾帶私以為的正義感想主持公道(但說真的,那又關誰事了)。
對於川端康成不時在作品表露無限綿延思懷的心境揣摩,在我看來,它是時間被碎片化社會底下不再出現的上古神物。強烈的矛盾,致使如果要進入川端文字並非容易的事。
唉,多美好的作品啊。從新作《海風酒店》,吳明益再次示範怎樣才稱得上會說故事的人。《海風酒店》何其浪漫,何其惆悵,何其崇敬,何其令人意猶未盡。劇情看似平淡,構築世界的文字蔓生,成為藤蔓,不經不易攀長於心頭,緩著緩著,孕育纍纍的情感逐一破裂,渲染情緒久久不已。唉,哭不出來比痛哭一場還讓人餘興未了。
「龍蝦唯有感受到不舒服、壓力以及伴隨脫殼而來的脆弱,才能讓自己成長,並長出新殼。這種長大換殼的過程會一再重複⋯⋯(頁13)」
擔心《房思琪的秘密樂園》先前的評論強大到影響我個人的看法,我告訴自己,盡可能不被捲入作者後來的遭遇,思考其中的連結性,這會讓我純粹經驗故事的過程一直「被打擾」,我知道這很困難,只能盡力而為。
我對恐怖小說一直以來都沒什麼興趣,對我來說,那是看過一次就不會想再看的種類。被嚇,總是預料不到的,我何必重新感受我已然知道恐怖點在哪,新鮮感盡失的劇情?但這不表示我拒絕看恐怖小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社群媒體會導致「過濾氣泡」和「同溫層效應」。也就是說,這只會讓用戶只看到符合其既有觀點和興趣的內容,從而錯過多樣化的信息。 如果要做出更妥善的市場判斷,除了需要在即時的數據和長期的品牌價值之間找到平衡,也要提醒大家要及時『抽身』回到真實的世界中,才能避免陷入數據迷戀和演算法偏見。
Thumbnail
作者Nedra Glover Tawwab是美國女性作家、心理健康治療師和社會工作者,這本2022年左右的書個人感覺現今蠻受用,市面上理論跟參考很多,不過本書內系統性、貼近當代生活的分析與實務分享格外有價值。我覺得特別有價值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現今界限愈來愈模糊,政媒人物早已在新聞媒體上存在已久,但自媒
Thumbnail
本文透過愛瑞克的分享,探討如何發現和實現自我,內向者如何擴展人脈,如何在競爭中保持善良、應對科技變化,並建立穩定而有意義的人際關係,幫助我們在追求夢想的同時,找到內心的穩定與滿足。在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中,透過分享與連結建立歸屬感,實現內在成就。
Thumbnail
其實在網路上討論政治並不奇怪,尤其是自社群媒體興盛開始許多人便會在網路上為擁護各自的支持者展開激烈的辯論。我們曾幾何時都曾聽過「真理越辯越明」這句話,但如今在這樣的時代裡,面對這些來勢洶洶的辯論真的健康嗎?
  這是一場消耗戰、是一條漫長的路。敵人很凶狠,但他們的心中永遠都不會有那種做正確的事的人才會擁有的信心和勇氣。當那些反民主人士在行動前拼命要求更多的警力時,我們知道,他們害怕人民,他們害怕真實的力量與聲音。獨裁者永遠都該害怕人民,而「真實」,永遠有更長的保鮮期。
Thumbnail
你是否也察覺到資訊碎片化、變造的謠言與社群媒體的演算法正在不同群體間創造資訊屏障,透過擴大人與人之間的分歧慢慢地撕裂我們所處的民主社會,面對科技與集權主義交織形成的威脅,作為人民是否有自主的草根力量捍衛我們的生活
Thumbnail
世界上有那麼多和自己想法相左的人事物,尊重與道德這類問題也變得很難以單一價值去解釋。但讀過這些理論與實踐之後,讓我思索了很多:在覺察了自己,並且明白對話的重要性之後,品德教育還可以怎麼延伸,與什麼議題連結?
Thumbnail
每次選舉都是對於社會的一場割裂,逼迫我們走出同溫層,面對這個多面向、多層次的世界,體認原來自己的「陣營」如此的狹隘又脆弱。直面結果的撕裂,也讓我對於民主制度有一些思考。
Thumbnail
在總統大選前再度重看《真相製造》,真令人有感。從書中可以看出,選舉操作已經不是好好講政見,而是如何使用社群媒體,聳動且好懂的方式,來吸引選民的支持。社群媒體機制對容易引起情緒的文章提供更高的演算法,更高的推波。
Thumbnail
去年以至當下的感觸,政治是有點私密的事,雖然放大看它是眾人之事,值得也必須討論,但卻不好輕易涉入,因為無數網紅媒體明星甚或小至家庭大至公司你我都不免引用或被綁架(綁架),為什麼會有這種的狀態?我用幾個觀點和分類提出我的想法,並且提供一些我個人喜歡的簡單論述,梳理自己之外也希望提供幫助。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社群媒體會導致「過濾氣泡」和「同溫層效應」。也就是說,這只會讓用戶只看到符合其既有觀點和興趣的內容,從而錯過多樣化的信息。 如果要做出更妥善的市場判斷,除了需要在即時的數據和長期的品牌價值之間找到平衡,也要提醒大家要及時『抽身』回到真實的世界中,才能避免陷入數據迷戀和演算法偏見。
Thumbnail
作者Nedra Glover Tawwab是美國女性作家、心理健康治療師和社會工作者,這本2022年左右的書個人感覺現今蠻受用,市面上理論跟參考很多,不過本書內系統性、貼近當代生活的分析與實務分享格外有價值。我覺得特別有價值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現今界限愈來愈模糊,政媒人物早已在新聞媒體上存在已久,但自媒
Thumbnail
本文透過愛瑞克的分享,探討如何發現和實現自我,內向者如何擴展人脈,如何在競爭中保持善良、應對科技變化,並建立穩定而有意義的人際關係,幫助我們在追求夢想的同時,找到內心的穩定與滿足。在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中,透過分享與連結建立歸屬感,實現內在成就。
Thumbnail
其實在網路上討論政治並不奇怪,尤其是自社群媒體興盛開始許多人便會在網路上為擁護各自的支持者展開激烈的辯論。我們曾幾何時都曾聽過「真理越辯越明」這句話,但如今在這樣的時代裡,面對這些來勢洶洶的辯論真的健康嗎?
  這是一場消耗戰、是一條漫長的路。敵人很凶狠,但他們的心中永遠都不會有那種做正確的事的人才會擁有的信心和勇氣。當那些反民主人士在行動前拼命要求更多的警力時,我們知道,他們害怕人民,他們害怕真實的力量與聲音。獨裁者永遠都該害怕人民,而「真實」,永遠有更長的保鮮期。
Thumbnail
你是否也察覺到資訊碎片化、變造的謠言與社群媒體的演算法正在不同群體間創造資訊屏障,透過擴大人與人之間的分歧慢慢地撕裂我們所處的民主社會,面對科技與集權主義交織形成的威脅,作為人民是否有自主的草根力量捍衛我們的生活
Thumbnail
世界上有那麼多和自己想法相左的人事物,尊重與道德這類問題也變得很難以單一價值去解釋。但讀過這些理論與實踐之後,讓我思索了很多:在覺察了自己,並且明白對話的重要性之後,品德教育還可以怎麼延伸,與什麼議題連結?
Thumbnail
每次選舉都是對於社會的一場割裂,逼迫我們走出同溫層,面對這個多面向、多層次的世界,體認原來自己的「陣營」如此的狹隘又脆弱。直面結果的撕裂,也讓我對於民主制度有一些思考。
Thumbnail
在總統大選前再度重看《真相製造》,真令人有感。從書中可以看出,選舉操作已經不是好好講政見,而是如何使用社群媒體,聳動且好懂的方式,來吸引選民的支持。社群媒體機制對容易引起情緒的文章提供更高的演算法,更高的推波。
Thumbnail
去年以至當下的感觸,政治是有點私密的事,雖然放大看它是眾人之事,值得也必須討論,但卻不好輕易涉入,因為無數網紅媒體明星甚或小至家庭大至公司你我都不免引用或被綁架(綁架),為什麼會有這種的狀態?我用幾個觀點和分類提出我的想法,並且提供一些我個人喜歡的簡單論述,梳理自己之外也希望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