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小孩會作弊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晚上外子轉述小孩在幼稚園的情形,「老師說,修修今天在學校考聽寫作弊。」「怎麼作弊?」

「抄在小本子上,考試時拿出來翻。」

「可是修修回家沒提這件事。」

「修修叫我不要告訴媽咪。」

「老師有處罰嗎?」

「沒有,老師說修修在考前就問她說,為什麼要考聽寫?為什麼考試時不能翻書?所以老師一開始就知道這件事,當修修翻書時,老師把修修叫到前面,告訴他這是不對的行為。」

大班的孩子,也許不懂什麼叫「挑戰權威」,可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故意去做老師說不能做的行為,這其實也是小孩在試探老師的反應與忍耐的底限。更值得關切的是小孩的心態,這只是老師小小的聽寫,測驗小孩學習拼音的狀況,但小孩想拿高分,顯示孩子很在乎自己的表現。

不管如何,違反考場規則就是不對,但這應該由父母來處罰或是老師來處罰?

為了避免學校跟父母2套不同標準,於是先跟老師溝通,也表明父母會尊重教育現場的老師,授權讓老師去指導或處罰,單一窗口是老師,我們家長若有任何不同意見則於私底下溝通;小孩沒遵守老師的規定,理應接受老師的指導或處罰,若父母在此時挺身而出,責難老師不對,小孩以後就會認為父母是他的靠山;若父母忙著跟老師道歉,或代替老師處罰孩子,往後小孩則依賴父母幫他收拾善後、收爛攤子。孩子行為要改進是父母及老師共同的責任,剛好藉由這事件訓練孩子誠實,且培養孩子對自己行為負責。

培養孩子有責任感是條漫長的路,父母要忍受不去督促小孩做功課,要忍住不去幫他收拾書包、不去檢查他是否帶了老師交代的功課,還要忍受小孩因為貪玩,自制力不夠,所以老是忘東忘西,且常會有各種違反社會規範的驚人表現;有時也會讓老師誤以為父母不關心小孩或是不在意小孩學校情況,但只要父母堅持「小孩自己做的事自己承擔」,日子一久,小孩就明白靠父母一點也不可靠,也知道父母不會提醒他們該做的事情,他們需要自己去關注,若沒有做好老師交待的功課,去學校就得受老師的處罰,這樣孩子慢慢就學會不依賴父母、獨立處理事情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raw-image


avatar-img
72會員
421內容數
有根羽毛喜歡到處旅行,記錄生活、想像、教育、教養....不管是光或陰影都值得擁有翅膀,跟著這羽毛一起去旅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怡怡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那天與樓下鄰居閒聊,鄰居太太提到:「叫我兒子去買一把蔥,買回來卻是一捆韭菜。」 星期天帶小孩去傳統市場買菜,兒子指著一節一節的蓮藕大聲叫:「媽咪,媽咪,快買馬鈴薯,好吃的馬鈴薯。」
週末帶孩子參加圍棋比賽,會場熱鬧滾滾,大人小孩一樣多。比賽結果出爐,大部分孩子都得面對沒有得獎的事實,所有父母及小孩的羨慕及敬仰眼光都集中在拿著獎盃的孩子。有位家長對著某位拿獎盃的孩子爸爸說:「你家小孩得勝啦! 恭喜!得哪一級?」只聽到那父親高興地回答:「也沒什麼啦! 他在棋院是14級.
今天阿美帶著小孩到家裡來玩,我是個喜歡小孩的人,所以早就準備好汽水、餅乾,當他們一進門,我立刻端出預先烤好的起士蛋糕,小孩嘟起嘴巴說:「我只喜歡吃草莓蛋糕,這蛋糕不是我喜歡的,我不吃。」我當場尷尬臉紅,阿美在旁打圓場:「這小孩沒大沒小,他才剛吃飽,給他開水就好。」
樓上的沈老師一罵孩子就震雷乍響,我們樓下鄰居都聽得一清二楚:「為什麼你考這麼差?」、「你態度這麼差,這樣以後去工作怎麼辦」、「別人週末都在準備考試,你為何要跟同學去打球」、「為何你房間亂七八槽」、「你早點睡覺,明天上學要早起,不要遲到」、「你11點記得手機交來給我」、「你聯絡簿為什麼又不帶回來」..
     多年前,同事遞給我一紙箱說: 「你家有小孩,這箱子裡的寶貝最適合你了,這隻很會吃,每天至少吃1顆高麗菜,我養不起! 」我好奇往箱裡探,一雙紅紅眼睛也望著我。      一隻純白色兔子…...家裡養過狗、魚、烏龜、天竺鼠,還有自己出現趕都趕不走的蟑螂、蜘蛛、壁虎跟老鼠,就是沒碰過兔子...
情緒沒有對錯!學會區辨情緒,才能讓情緒發揮正面的功能! 孩子是學習複製機,但我們引導過孩子認識及感受情緒嗎? 孩子需要察覺與辨識自己的情緒,並學會自在表達感受與溝通。
那天與樓下鄰居閒聊,鄰居太太提到:「叫我兒子去買一把蔥,買回來卻是一捆韭菜。」 星期天帶小孩去傳統市場買菜,兒子指著一節一節的蓮藕大聲叫:「媽咪,媽咪,快買馬鈴薯,好吃的馬鈴薯。」
週末帶孩子參加圍棋比賽,會場熱鬧滾滾,大人小孩一樣多。比賽結果出爐,大部分孩子都得面對沒有得獎的事實,所有父母及小孩的羨慕及敬仰眼光都集中在拿著獎盃的孩子。有位家長對著某位拿獎盃的孩子爸爸說:「你家小孩得勝啦! 恭喜!得哪一級?」只聽到那父親高興地回答:「也沒什麼啦! 他在棋院是14級.
今天阿美帶著小孩到家裡來玩,我是個喜歡小孩的人,所以早就準備好汽水、餅乾,當他們一進門,我立刻端出預先烤好的起士蛋糕,小孩嘟起嘴巴說:「我只喜歡吃草莓蛋糕,這蛋糕不是我喜歡的,我不吃。」我當場尷尬臉紅,阿美在旁打圓場:「這小孩沒大沒小,他才剛吃飽,給他開水就好。」
樓上的沈老師一罵孩子就震雷乍響,我們樓下鄰居都聽得一清二楚:「為什麼你考這麼差?」、「你態度這麼差,這樣以後去工作怎麼辦」、「別人週末都在準備考試,你為何要跟同學去打球」、「為何你房間亂七八槽」、「你早點睡覺,明天上學要早起,不要遲到」、「你11點記得手機交來給我」、「你聯絡簿為什麼又不帶回來」..
     多年前,同事遞給我一紙箱說: 「你家有小孩,這箱子裡的寶貝最適合你了,這隻很會吃,每天至少吃1顆高麗菜,我養不起! 」我好奇往箱裡探,一雙紅紅眼睛也望著我。      一隻純白色兔子…...家裡養過狗、魚、烏龜、天竺鼠,還有自己出現趕都趕不走的蟑螂、蜘蛛、壁虎跟老鼠,就是沒碰過兔子...
情緒沒有對錯!學會區辨情緒,才能讓情緒發揮正面的功能! 孩子是學習複製機,但我們引導過孩子認識及感受情緒嗎? 孩子需要察覺與辨識自己的情緒,並學會自在表達感受與溝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去年暑假時出了一份自由研究作業,其中有一個孩子是要研究老師。研究內容如下: 我的老師是個很好的老師,會講故事給我們聽也會跟我們玩,大家都很喜歡他個性幽默、溫柔,下課很多人都要去跟他玩。只是如果老師兇起來很可怕都一定要有心理準備,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大吼,會嚇到抖一下的那種
Thumbnail
【場景】:教師辦公室 段考結束,大C及大D老師在辦公室內,各自閱卷。 原本安靜的閱卷時光,被幾句話打破。 大C老師:「這個小S這麼久沒來上學了,段考才會出現在學校,竟敢一出現就在段考作弊!」 大D老師:「你怎麼知道他作弊?」 大C老師拿起小S的卷子給對方看,指著"選擇題"的部分說,「幾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家長面對小孩說難聽話的困擾,以及採取的教育方式。從嚴厲的懲罰到轉變為鼓勵誠懇的教導,希望能夠改善小孩的言行舉止。
Thumbnail
兒子在學校因為調皮愛講話,被老師體罰處理多次,手舉高不准放下、罰站都有,但兒子就是「態度堅強」,所以直接進入「黑名單」,被貼上名為「搗蛋鬼」的標籤🥲。 有時候搗蛋行為只是孩子的另一種表達方式:「這裡的學習很無聊。」可惜不容易發現這一點,也就更難做出教學的改變或有耐心陪伴
在校園裡 偶而就會有一些狀況發生 例如小朋友跑不見了 小朋友發脾氣 小朋友跟導師頂嘴 這時候 通常我們大人都會很急的想把事情處理好 於是就會變成指責的話語 讓小朋友就更加反抗 耳朵就關起來了 很多時候 這時的小朋友 會變得更難以克制自己的情緒
Thumbnail
導師管教學生是職責,管到學生家裡去就是逾責! 而且我何德何能啊!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但如果學生在學校的行為是果,在家裡的情形是因,那,可以逾責以對症下藥嗎? 例如, ❦ 請家長不要對孩子太兇,兇過頭,他(她)叛逆的方式之一,就是拒絕學習、擺爛成績,這是無聲的抗
Thumbnail
文章講述了學生在模擬考試中的成績,以及班導師的獎懲原則和家長的積極參與。通過鼓勵自我競爭,激勵孩子們努力進步。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親師溝通很重要,也對老師很尊重,但昨天跟孩子班導的溝通卻讓我懷疑是不是代溝的問題。 我讓孩子參加課後班的動機很簡單,就是適應他所要待的求學生涯最長的環境。班上留課後班的同學只有個位數,但從這學期開始問題不斷。之前同學抱他、為他打架我想老師都處理好了我也就沒再詢問後續。
Thumbnail
育兒這件事應該是在引導他們正確的觀念以及建立自我思考,而不是只論事件的對錯而已,畢竟哪個孩子不犯錯呢?
Thumbnail
在一次的輔導研習中,我向講師(精神科醫師)提出了一個問題: 「 我們應該在孩子犯錯之後,給他什麼處罰才不會傷害到孩子、又能達到處罰的目的? 」
去年暑假時出了一份自由研究作業,其中有一個孩子是要研究老師。研究內容如下: 我的老師是個很好的老師,會講故事給我們聽也會跟我們玩,大家都很喜歡他個性幽默、溫柔,下課很多人都要去跟他玩。只是如果老師兇起來很可怕都一定要有心理準備,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大吼,會嚇到抖一下的那種
Thumbnail
【場景】:教師辦公室 段考結束,大C及大D老師在辦公室內,各自閱卷。 原本安靜的閱卷時光,被幾句話打破。 大C老師:「這個小S這麼久沒來上學了,段考才會出現在學校,竟敢一出現就在段考作弊!」 大D老師:「你怎麼知道他作弊?」 大C老師拿起小S的卷子給對方看,指著"選擇題"的部分說,「幾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家長面對小孩說難聽話的困擾,以及採取的教育方式。從嚴厲的懲罰到轉變為鼓勵誠懇的教導,希望能夠改善小孩的言行舉止。
Thumbnail
兒子在學校因為調皮愛講話,被老師體罰處理多次,手舉高不准放下、罰站都有,但兒子就是「態度堅強」,所以直接進入「黑名單」,被貼上名為「搗蛋鬼」的標籤🥲。 有時候搗蛋行為只是孩子的另一種表達方式:「這裡的學習很無聊。」可惜不容易發現這一點,也就更難做出教學的改變或有耐心陪伴
在校園裡 偶而就會有一些狀況發生 例如小朋友跑不見了 小朋友發脾氣 小朋友跟導師頂嘴 這時候 通常我們大人都會很急的想把事情處理好 於是就會變成指責的話語 讓小朋友就更加反抗 耳朵就關起來了 很多時候 這時的小朋友 會變得更難以克制自己的情緒
Thumbnail
導師管教學生是職責,管到學生家裡去就是逾責! 而且我何德何能啊!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但如果學生在學校的行為是果,在家裡的情形是因,那,可以逾責以對症下藥嗎? 例如, ❦ 請家長不要對孩子太兇,兇過頭,他(她)叛逆的方式之一,就是拒絕學習、擺爛成績,這是無聲的抗
Thumbnail
文章講述了學生在模擬考試中的成績,以及班導師的獎懲原則和家長的積極參與。通過鼓勵自我競爭,激勵孩子們努力進步。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親師溝通很重要,也對老師很尊重,但昨天跟孩子班導的溝通卻讓我懷疑是不是代溝的問題。 我讓孩子參加課後班的動機很簡單,就是適應他所要待的求學生涯最長的環境。班上留課後班的同學只有個位數,但從這學期開始問題不斷。之前同學抱他、為他打架我想老師都處理好了我也就沒再詢問後續。
Thumbnail
育兒這件事應該是在引導他們正確的觀念以及建立自我思考,而不是只論事件的對錯而已,畢竟哪個孩子不犯錯呢?
Thumbnail
在一次的輔導研習中,我向講師(精神科醫師)提出了一個問題: 「 我們應該在孩子犯錯之後,給他什麼處罰才不會傷害到孩子、又能達到處罰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