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獨立的成因:原來是深植在我們內心的創傷導致

過度獨立的成因:原來是深植在我們內心的創傷導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文/林俐(局外人) 諮商心理師

當我們希望自己能在日常中做到完全的獨立,而且就算在需要協助時,仍然難以向他人尋求幫忙,就是上一篇(我一定得全部自己來!── 談談「過度獨立」是怎麼一回事))與大家講到「過度獨立」的現象。在超出負荷時,仍然要求事事都需自己經手、自己完成,真的會把我們逼瘋,對於心理和身體都是另一種傷害啊!

「過度獨立」其實屬於依附創傷的一種,也就是說在早期記憶裡,就已經開始形塑出對於人際的不信任和危險訊號。那我們來看看,有哪些原因,可能導致「過度獨立」的發生!

raw-image

導致「過度獨立」的因素

  • 受到忽視的童年
    若童年時期無法感受到主要照顧者足夠的愛、支持與保護時(甚至會遭受到輕蔑、無視等冷淡對待),所以漸漸的習慣自給自足,也不太願意相信關係是安全、可以信任的。
  • 我不值得被幫助
    過度獨立的人,可能在過往提出協助請求時,得到了非常糟糕的回應(如:上述提到的忽視,甚至是來自他人的肢體暴力等),而學習到自己的無能是可恥的,如果我不能自己管好自己,其他人也根本不會在乎和理會,因此 #尋求協助 的選項,當然也就消失在他們的世界裡。
  • 缺乏生活掌控感
    過度獨立可能是應對生活 #不確定性 #缺乏控制 的一種反應,對於從傷害中緩過來的人們,會透過找回控制感而根據經驗修正自己的習慣模式,而 #獨立 即意味著不用再次仰賴他人,對於自己的人生有了全權的控制,不會因為他人意外的反應而再次受傷。
raw-image

「過度獨立」會如何影響關係?

  • 親密關係
    在與伴侶的關係中過度獨立,容易讓另一方覺得孤單、不被需要,甚至覺得自己不受重視,而這些感受若在關係中持續醞釀,可能造成親密關係出現倦怠感、焦慮淹沒等,讓兩人越加遙遠,難以形成良好的溝通。
  • 家人/朋友
    對照親密關係,其實和家人、朋友的關係也會有同樣的狀態,過度獨立可能會降低朋友與你保持聯繫的動力,甚至覺得自己可能在這段友誼關係中並不是很受待見,長期下來很容易出現人際疏離的狀態。
  • 學校/職場
    在校園和職場環境,過度獨立可能會使我們被邊緣化,分組或專案項目時的孤軍奮戰,嚴重一點的說是一種 #自我毀滅 的行為也不為過。無法下放權力,容易使其他人難靠近,若是擔任組長/主管的位置,也會形成同學(或下屬)感覺到無能、不被信任,所以乾脆放棄交給你,而我們則會因此在生活和工作間找不出平衡。

所以,當我們發現自己過度獨立的狀況,已經對生活產生了負面的影響,該怎麼辦呢?下一篇,想跟大家接續談談「如何從 #過度獨立症候群 的影響中,走上修復與療癒的路途」

Instagram:林俐(局外人)|諮商心理師|心理專欄作家

avatar-img
林俐|諮商心理師|心理學專欄作家的沙龍
8會員
13內容數
那些曾經在家庭裡受的傷,現在讓我們一片一片的將自己拼起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何謂「過度獨立」? 指一個人試圖在所有事情上做到完全的獨立,而且就算這麼做對事情毫無幫助,甚至自己已經無法負荷,仍然拒絕尋求幫助和支持。在這樣的反應背後,往往藏著恐懼和對人際的不信任 ,包含:曾經經歷過遺棄或背叛等巨大的傷痛所引發。
你總是看起來神色自若,帶著開朗愉悅的氣息,面對從你身邊經過的所有人,可是你知道,自己的靈魂正在無可挽救的坍塌,你曾想過向身邊的誰求救,但還是放棄了,選擇掛上笑容,用安眠藥迷昏自己,讓失眠的夜晚可以不那麼難熬,然後繼續假裝一切正常。
何謂「過度獨立」? 指一個人試圖在所有事情上做到完全的獨立,而且就算這麼做對事情毫無幫助,甚至自己已經無法負荷,仍然拒絕尋求幫助和支持。在這樣的反應背後,往往藏著恐懼和對人際的不信任 ,包含:曾經經歷過遺棄或背叛等巨大的傷痛所引發。
你總是看起來神色自若,帶著開朗愉悅的氣息,面對從你身邊經過的所有人,可是你知道,自己的靈魂正在無可挽救的坍塌,你曾想過向身邊的誰求救,但還是放棄了,選擇掛上笑容,用安眠藥迷昏自己,讓失眠的夜晚可以不那麼難熬,然後繼續假裝一切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