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O一個人的工作聖經》: 一本獨自工作者的完全指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自從疫情打亂人類生活開始,我們的工作型態和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轉變,自媒體事業如黑馬般一躍而出,人人都可以是網紅(Youtuber /Podcaster /Bloger /Writer /Teacher…),只要你有實力、有方法、有堅持,一個人工作在傳統社會下也許很困難,而如今,一個人的工作也許並非難事,它可能也是未來的趨勢。

關於作者與本書﹕

本書作者是蕾貝嘉.希爾(Rebecca Seal),擁有多重身分,是英國記者、編輯、電視節目主持人及知名美食作家,著書的原因來自於市面上找不到可以解決她這樣「獨自工作族」需求的書籍,她將自己曾發生過的困惑和情形,著作成書,讓和她一樣的自由工作者能從中找到方向,是一本為自由工作者量身打造的指南方針,為你指引方向,並告訴你﹕你不孤單,你所面臨的一切都有方法可以處理與解決。

自由工作者的優缺點﹕

身為自由工作者是當今人人所嚮往的夢幻工作,那代表著沒有上級可以指揮控管你,你有自由自主的上班時間,不用打卡上下班擔心遲到或早退,可以睡覺睡到自然醒,宅在家工作,完全不用陷入上下班交通的巔峰混亂時刻,不再感到人擠人的擁擠和令人壓迫又焦慮的呼吸; 然而,儘管自由工作者能享有以上種種的優點,相對地,也要承擔其應有的風險和缺點,自由工作者必須更懂得自律,才能換取自由;必須想辦法開源才能讓自己過到自由和自主的生活;必須要更懂得為自己的生活作策略規劃,懂得收放自如的心態與生活作息,懂得適當的接受與拒絕,亦即懂得自己的需要與想要,懂得取捨與選擇的學問,才能真正過上自由又自主的人生。

自由工作者最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個性和行事作風的優缺點和喜好,為自己量身訂做工作與生活的規劃,從中做出選擇,每個選擇都會造成深遠的影響,想要成為自由工作者,學對需要自律和強大的心態。

我從本書得到的三個收穫﹕

一、成長型心態有助於度過種種難關

來看看下面句子,分辨哪些是成長型心態,那些是固定型心態? 你的智力是非常基本的素質,無法有太大改變。 你可以學習新事物,但無法改變智力。 不管你的智力為何,永遠可以做到相當大的改變。 永遠可以充分改變你的智力程度。 聰明如你,應該看得出前兩句是固定型心態,後兩句是成長型心態。 固定型心態有種宿命論,認為一切就是註定好的,智力和運氣等都是註定好的,可能一出生就是如此,除了先天上的疾病外,即使努力也無法改變,失敗時總愛怨天尤人,找藉口責怪,放任自己消極下去,只認定結果,不在乎過程。 。 成長型心態則不同,擁有成長型心態者認為一切都可以透過努力而改變,將人生遇到的困難是為挑戰,將失敗化作未來成功的階梯,比起結果,更重視過程,成長型心態是非常有價值的,它重視個人的努力,擁有成長型心態的人復原力也比較強,人生也較正向積極和快樂。 自由工作者請常保成長型心態,那是你獨自工作面臨難題時,非常強大的武器。

二、 代辦清單「落落長」,利用「三法則」逐一破解

你會不會陷入這樣弊病﹕ 想做的事情一大堆,全部寫在代辦清單上,結果清單實在太多,索性去做別的事,結果事情一天又一天地拖延,罪惡感也無限延伸? 代辦清單不事不能寫,但你可以將最重要的三件事先勾出來,每天都致力完成它,專心地完成後,行有餘力在做其他清單上的事,那便會是額外的收穫,清單的內容愈具體明確愈好,並預留寬鬆時間(也就是彈性時間),用筆寫下來,達成的機率會愈高。 先完成最重要的三件事,不僅坐起來壓力小,完成後也能有巨大的成就感。 或許你會認為三件事看起來沒什麼,一點沒挑戰性? 但「少即是多」,先將最重要且最困難的事情先做,書裡的咒語稱「#先吃掉那隻青蛙」,別讓它縈繞心頭,你會發現那張「落落長」的代辦清單,逐漸完成,你未來的清單或許不需要那麼長,就先從最重要的三件事開始做起。

三、在書桌放置植物有驚人的力量

你知道嗎? 書桌放置植物有驚人的力量,並且有助於生產力、創造力和記憶力的提升。 有研究指出,室內植物可以同時降低身體與心理壓力,除此之外,還能夠降低疲勞和壓力感。 當我們的心智專注在工作上時,我們的潛意識其實正默默評估周遭的環境,並會詢問自己的感覺是否安全?空間是否舒適或健康? 這也難怪我們在專心處理文件或從事閱讀書寫時,我們總需要寬敞乾淨又明亮的空間,喜歡在不被打擾又能夠再安心又舒服的環境下工作, 原因來自於, 唯有良好的環境可以帶來更高的效率,這也是書中提醒我們環境的重要性。 可以把自然感帶進空間,綠色植物有助於紓壓,或是找些綠色的物品,像是椅墊、扶手椅都行,採用木桌會剩餘白色塑膠桌,而另一個可以撫平焦躁潛意識的做法是「任何可以讓你看到天空或戶外的東西,都是非常好的主意」。 在工作的地點的篇章也提到,在自己的工作環境裡添加一些喜愛的可愛小物,也有令人放鬆的效果,讓這些快樂和小愉悅帶入生活中,會讓你感覺工作並不是苦差事,而是正在做一件開心的事。 這剛好可以給喜歡買小物的朋友合理化購物的藉口(誤)🫢😂,但我個人也挺認同的,因為看了心情就好,心情好做事效率就高,效率高生產力也跟著大增,其實也是可以小小投資的,不過溫馨提醒﹕得控制好自己購物的慾望喔﹗ 才不會本末倒置或讓自己更加的分心,這樣就失去了可愛小物的美意了。

本書推薦給﹕

本書推薦給自由工作者、SOHO族、正在斜槓經營自媒體者,裡面除了書寫作者的心路歷程,也教讀者關於心態面和實際接受工作面所遇到的難題,最後篇章關於金錢方面(在心理上和實質上)的探討,都能促進你思考,帶給你收穫。 ➡️補充維基百科對SOHO的定義﹕ 感謝 天下文化 晴方贈書邀約,讓我有機會閱讀好書,也將這本書推薦給您。 / 📕《#SOLO一個人的工作聖經》 💃#蕾貝嘉.希爾(Rebecca Seal) 📚#天下文化平安文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曾經,我是很內向又害羞的人。 也許是年紀漸長的關係,又或者經歷了好些年的社會磨練,比起以往,內向性格改善了許多,這也是我今年所覺察到的。 雖然還無法像外向者一樣活潑開朗,完全無包袱的自在,但我很高興自己,能主動認識人,如此的改變,而這個發現,也是我近期學習課程時發現的。 在陌生的環境裡,大家從
《長相思》的第一集小滄玹和小小夭的演技鮮活靈動,悲凄身世逼哭了我。 今日看完第一季的最後一集,看了好欣慰,欣慰的笑了,原來外爺用心良苦,一切都是深謀遠慮、眼明心細的國君所下的棋盤,是步步險棋的未來帝王之路,跟我當初想得一樣,如果西炎國君如此輕易被蒙蔽,西炎早已不覆存在不過中間的舖成一度以為外爺冷酷
給容易在意別人的你: 別因為別人有口無心的言語,或玩笑不恭的態度,無意的眼神或舉動而傷心,太容易牽動敏感的神經,最容易得內傷的,其實是自己。 一樣米養百樣人,百樣人有萬千種情緒, 若一一揣想、臆測,真的是煩腦綿延到天邊。 別人怎麽看你,投以如何眼光,並非我們能控制,我們也無意去控
雖然我沒讀過這本書,也不是要談論這本書。 但,不可諱言的是,這本書名取的真好。 今天想來談談 #善良與鋒芒。 善良是美德,著實令人喜愛,也是受人珍視的高貴品格。 正因為善良如此難得,更應受人珍惜,呵護,而非被人濫用其善良的弱點。 你的善良,理當留給值得你善待的人, 若你的
「不加思考地濫讀或無休止地讀書,所讀過的東西無法刻骨銘心,其大部分終將消失殆盡。」-德國哲學家叔本華 我們知道閱讀與寫作的重要,於是懂得透過閱讀輸入,藉由寫作輸出。而在讀與寫的過程中,其實隱藏著內建且深不可測的思考,你沒留心自己的思考,便不會發覺你究竟思考了什麼?  
你的生活是否被待辦事項或所有行程排滿滿? 你有意識到或者還沒意識的這個問題呢? 有刻意覺察並且改變嗎? / 這是從《思考馬達》裡學習到的提問, 也是我今天對自己的提問,順道問問大家:) 我其實有覺察到生活被行程和待辦事項
曾經,我是很內向又害羞的人。 也許是年紀漸長的關係,又或者經歷了好些年的社會磨練,比起以往,內向性格改善了許多,這也是我今年所覺察到的。 雖然還無法像外向者一樣活潑開朗,完全無包袱的自在,但我很高興自己,能主動認識人,如此的改變,而這個發現,也是我近期學習課程時發現的。 在陌生的環境裡,大家從
《長相思》的第一集小滄玹和小小夭的演技鮮活靈動,悲凄身世逼哭了我。 今日看完第一季的最後一集,看了好欣慰,欣慰的笑了,原來外爺用心良苦,一切都是深謀遠慮、眼明心細的國君所下的棋盤,是步步險棋的未來帝王之路,跟我當初想得一樣,如果西炎國君如此輕易被蒙蔽,西炎早已不覆存在不過中間的舖成一度以為外爺冷酷
給容易在意別人的你: 別因為別人有口無心的言語,或玩笑不恭的態度,無意的眼神或舉動而傷心,太容易牽動敏感的神經,最容易得內傷的,其實是自己。 一樣米養百樣人,百樣人有萬千種情緒, 若一一揣想、臆測,真的是煩腦綿延到天邊。 別人怎麽看你,投以如何眼光,並非我們能控制,我們也無意去控
雖然我沒讀過這本書,也不是要談論這本書。 但,不可諱言的是,這本書名取的真好。 今天想來談談 #善良與鋒芒。 善良是美德,著實令人喜愛,也是受人珍視的高貴品格。 正因為善良如此難得,更應受人珍惜,呵護,而非被人濫用其善良的弱點。 你的善良,理當留給值得你善待的人, 若你的
「不加思考地濫讀或無休止地讀書,所讀過的東西無法刻骨銘心,其大部分終將消失殆盡。」-德國哲學家叔本華 我們知道閱讀與寫作的重要,於是懂得透過閱讀輸入,藉由寫作輸出。而在讀與寫的過程中,其實隱藏著內建且深不可測的思考,你沒留心自己的思考,便不會發覺你究竟思考了什麼?  
你的生活是否被待辦事項或所有行程排滿滿? 你有意識到或者還沒意識的這個問題呢? 有刻意覺察並且改變嗎? / 這是從《思考馬達》裡學習到的提問, 也是我今天對自己的提問,順道問問大家:) 我其實有覺察到生活被行程和待辦事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算算從公職F.I.R.E.之後也一個月了,代表從此之後月初再也沒有固定的薪水入帳,也不用天天盯LINE看有沒有災情,也不用再接長官跟記者電話,人生也從無意識的星期一到五上班六日休息,變成每天要有意識的去安排要做哪些事。
Thumbnail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你是否曾經感到自己像隻困獸,每天重複著相同的工作,卻找不到絲毫成就感?如果是,那麼恭喜你,你並不孤單。許多上班族都曾經歷過這種職場低潮,但重點是,我們該如何突破這個困境呢?
Thumbnail
找到目標→拆解成微小目標→執行與嘗試→檢討與調整→繼續嘗試。能夠瞻前顧後又把握當下的人,是對自己人生負責的​駕駛;總是顧此失彼只願活在當下的人,是任由人生迷航的乘客。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離職後的自由生活,從期待自由生活到面對自己的困難與挑戰。探討了從固定模式到自主掌控的心靈成長,包括自律、目標設定、持續學習和成長。作者鼓勵讀者積極追求自己的夢想,並相信自己有能力實現它們。
Thumbnail
前言 世界需要的是「你」,而不是你認為「應該成為」的人 在職涯轉換之際,這本書正是我在翻閱的書籍。 作者是一名美國的職涯規畫師,曾經從公司助理成為了五角大廈中的年輕主管,是她的夢幻職業。然而當她開始工作之後,感受到的種種痛苦和不協調,迫使她思考這是否真為她所追求的。 也因為這段經歷,使他成了
Thumbnail
想離職成為自由工作者,除了準備足夠的經濟,支撐自己度過前期收入不穩定的期間外,心理上的調適與能力的準備,你準備好了嗎?
Thumbnail
本書著墨於工作與自由的關係,並提供了一些實際的工作心法。這些心法可以讓人在挑戰和質疑中增進自信,進而實踐真正的自由。通過解決問題的四大層級,探索事務與人之間的關係,並觀察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模式。這本書對於想要在工作中追尋自由的人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啟發。
Thumbnail
重要他人推薦的書,放進待讀清單,並且很快地看完。之前沒有讀過這位作者的其他作品,但可以感覺得出作者強大的氣場和自信,書的內容上有些重點反覆說明,算輕鬆好讀,經歷也相當特殊,值得一看。 工作確實很難跟自由聯想在一起,即便是SOHO都有雇主,也得自律的規畫專案進度。通常工作也都是為了薪水,下班才是人生
作者給了三個建議: 1.別把工作和人生中所學到的事隔絕開來 2.感受你的能量如何在生活中不同的領域流動 3.讓周圍充滿有能量的人 其中我最認同的是第三點,也就是找到族人。關於「如何找到族人」,我提供了自己的親身經驗。 以下是我對這幾點進行的思考。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作者辭職後的生活經驗,提出三點內容:人生所需不多、空出時間是必要、安心待業的五個方法。文章主要介紹了這些內容,並提及作者個人經驗和看法。
Thumbnail
算算從公職F.I.R.E.之後也一個月了,代表從此之後月初再也沒有固定的薪水入帳,也不用天天盯LINE看有沒有災情,也不用再接長官跟記者電話,人生也從無意識的星期一到五上班六日休息,變成每天要有意識的去安排要做哪些事。
Thumbnail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你是否曾經感到自己像隻困獸,每天重複著相同的工作,卻找不到絲毫成就感?如果是,那麼恭喜你,你並不孤單。許多上班族都曾經歷過這種職場低潮,但重點是,我們該如何突破這個困境呢?
Thumbnail
找到目標→拆解成微小目標→執行與嘗試→檢討與調整→繼續嘗試。能夠瞻前顧後又把握當下的人,是對自己人生負責的​駕駛;總是顧此失彼只願活在當下的人,是任由人生迷航的乘客。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離職後的自由生活,從期待自由生活到面對自己的困難與挑戰。探討了從固定模式到自主掌控的心靈成長,包括自律、目標設定、持續學習和成長。作者鼓勵讀者積極追求自己的夢想,並相信自己有能力實現它們。
Thumbnail
前言 世界需要的是「你」,而不是你認為「應該成為」的人 在職涯轉換之際,這本書正是我在翻閱的書籍。 作者是一名美國的職涯規畫師,曾經從公司助理成為了五角大廈中的年輕主管,是她的夢幻職業。然而當她開始工作之後,感受到的種種痛苦和不協調,迫使她思考這是否真為她所追求的。 也因為這段經歷,使他成了
Thumbnail
想離職成為自由工作者,除了準備足夠的經濟,支撐自己度過前期收入不穩定的期間外,心理上的調適與能力的準備,你準備好了嗎?
Thumbnail
本書著墨於工作與自由的關係,並提供了一些實際的工作心法。這些心法可以讓人在挑戰和質疑中增進自信,進而實踐真正的自由。通過解決問題的四大層級,探索事務與人之間的關係,並觀察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模式。這本書對於想要在工作中追尋自由的人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啟發。
Thumbnail
重要他人推薦的書,放進待讀清單,並且很快地看完。之前沒有讀過這位作者的其他作品,但可以感覺得出作者強大的氣場和自信,書的內容上有些重點反覆說明,算輕鬆好讀,經歷也相當特殊,值得一看。 工作確實很難跟自由聯想在一起,即便是SOHO都有雇主,也得自律的規畫專案進度。通常工作也都是為了薪水,下班才是人生
作者給了三個建議: 1.別把工作和人生中所學到的事隔絕開來 2.感受你的能量如何在生活中不同的領域流動 3.讓周圍充滿有能量的人 其中我最認同的是第三點,也就是找到族人。關於「如何找到族人」,我提供了自己的親身經驗。 以下是我對這幾點進行的思考。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作者辭職後的生活經驗,提出三點內容:人生所需不多、空出時間是必要、安心待業的五個方法。文章主要介紹了這些內容,並提及作者個人經驗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