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嘲笑簡體字「亲不見,爱無心」,真的符合漢字構造理論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近來在討論繁簡體字的問題,總會想到網路上提及繁體字的優點和批評簡體字的缺失時,有很多觀點都不符合漢字的構造理論,如果遇到精通文字學的簡體字支持者時,很有可能就被反駁得啞口無言了。

網路上一段對簡體字的批評,轉錄如下:

親(亲)不見,愛(爱)無心,產(产)不生,廠(厂)空空,麵(面)無麥,運(运)無車,導(导)無道,兒(儿)無首,飛(飞)單翼,湧(涌)無力;有雲(云)無雨,開關(开关)無門,鄉(乡)里無郎,聖(圣)不能聽也不能說;買(买)成鈎刀下有人頭,輪(轮)成人下有匕首,進(进)不是越來越佳而往井裏走。只有魔,還是魔。

這段話的作者有一種很強烈的期望,認為漢字能夠由有意思的部件組成,「親人」是要見的;「愛人」是要用心、從心而發的;「產」是含有「生」的意思;「運」是要用車來「運送」;「雲」是下雨的原因;引導人要有「道」等等。

首先要糾正一個觀念:能夠從字形中分析出字義的,叫做「表意字」,在漢字裏不論繁簡都是佔少數,數量最多的其實是「形聲字」,也叫做「表音字」,能夠同時表音又表義的字更是少之又少。

「親」字在《說文解字》中是一個形聲字,「亲」是聲符,「見」是形符,從古文字可以知道「親」就含有「常見面」、「常接近」的意思。

「愛」字在《說文解字》中也是個形聲字,但「愛」字本來指「行走」,不是今天所用「愛慕」、「喜歡」的意思,而「愛」字在小篆中只有「夂」的部份是形符,其餘部件都是聲符。所以本來字義上就不需要「心」,但後來有了「愛慕」、「喜歡」的字義,當然有「心」是比較好的選擇。

raw-image

「產」字在《說文解字》中也是個形聲字,「生」是形符,表示「生出」、「製造」的意思,「彥」是聲符,但把下面三撇省去,換成「生」字,所以「產」是省聲字。

「廠」、「麵」、「兒」、「飛」、「鄉」等簡體字各有缺失,但這些批評不見得能完全套用在其他漢字裏。例如:「厂」字雖然看起來空空如也,但即使有「敞」的「廠」,字形與工廠內的機器、工人、物料等等還是毫不相干,正如「家」字裏沒有人只有「豕」,因此家裏的都是豬嗎?「面」作為「麵」的簡體字,雖然省去了「麥」,但「飯」字也同樣沒有「米」,代表平日吃的飯不是由米煮成嗎?「學習」二字都沒有「心」,表示我們學習不需要用心嗎?「婚姻」二字也沒有「心」,象徵婚姻都不是真心相對嗎?

接下來再解釋這段話中對「運」、「導」和「進」字有比較嚴重的誤解。

「運」字是一個形聲字,「辶」(或「辵」)是形符,「軍」字只表示讀音,與軍隊、車輛毫無關係,所以「運」簡化為「运」只是改變了聲符,對字義沒有影響,認為「運」必須要有「車」字是一種錯誤,「辶」已經表達了「運送」與「移動」的意思了。況且今天的運輸工具也不只限於汽車,可以是飛機和輪船,把「軍」字視為聲符,更能擴大「運」字的使用範圍,不局限於「用車運送」。

「導」作為「引領」、「指教」的意思,從《說文解字》來看,似乎「寸」才是比較重要的部件,「道」是聲符代表讀音。「寸」字在古文字中是畫出右手來象徵手部,在「導」字裏面,表示用手來指引、帶領。「導」的簡體字寫成「导」,是由書法字體演變而來,聲符由「道」變成「巳」,使「導」失去本來形聲字的特徵,這才是簡體字最大的破壞。

至於「進」字,從小篆已是「辶」與「隹」組成,而不是「佳」字。「隹」是由「閵」字省略而成的聲符,「隹」是代表「閵」的讀音,「進」是聲符省略的省聲字。簡體字用「进」字,是新造的形聲字,聲符是「井」,讀音與「進」只有聲調不同,由繁至簡是聲符轉換,聲符完全不包含字義,所以批評「进是往井裏走」是一種謬說。

raw-image

以上略略說明了支持繁體字還是需要有基本的文字知識,要是不求甚解地支持繁體字,不但沒有理解到文字真正的意思,亦無法傳承正確的文化知識,結果也不見得比簡體字使用者優勝。下一次將為繁簡體字系列做總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稽古齋
69會員
175內容數
以儒學、古文字、武俠評論以及書法為主的文化普及工作。
稽古齋的其他內容
2023/10/16
漢字字體在不斷演化和改變,沒有一種最好又能永恆不變的字體,如何從漢字發展史的宏觀角度,正確看待繁簡體字爭議?這篇文章或許可以給你一點啟發。
Thumbnail
2023/10/16
漢字字體在不斷演化和改變,沒有一種最好又能永恆不變的字體,如何從漢字發展史的宏觀角度,正確看待繁簡體字爭議?這篇文章或許可以給你一點啟發。
Thumbnail
2023/10/10
上次我們介紹了簡體字的來源和分類,這一次接著說明中華民國教育部在1979年出版《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內所訂定的正體字。
Thumbnail
2023/10/10
上次我們介紹了簡體字的來源和分類,這一次接著說明中華民國教育部在1979年出版《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內所訂定的正體字。
Thumbnail
2023/10/07
上一篇我們大致介紹了民國初年的文字簡化運動,後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率先在1964年公佈《簡化字總表》,中華民國教育部則晚至1979年才出版《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這次先介紹《簡化字總表》的簡化依據。
Thumbnail
2023/10/07
上一篇我們大致介紹了民國初年的文字簡化運動,後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率先在1964年公佈《簡化字總表》,中華民國教育部則晚至1979年才出版《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這次先介紹《簡化字總表》的簡化依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近來在討論繁簡體字的問題,總會想到網路上提及繁體字的優點和批評簡體字的缺失時,有很多觀點都不符合漢字的構造理論,如果遇到精通文字學的簡體字支持者時,很有可能就被反駁得啞口無言了。
Thumbnail
近來在討論繁簡體字的問題,總會想到網路上提及繁體字的優點和批評簡體字的缺失時,有很多觀點都不符合漢字的構造理論,如果遇到精通文字學的簡體字支持者時,很有可能就被反駁得啞口無言了。
Thumbnail
對於日本人來說,中文確實很難,但只有一點是很受歡迎的。 那就是中文基本上只有一種讀法。 即使是日本人,記 "音讀"、"訓讀 "和 "送假名 "也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今天我就來談談日本人也很討厭的 "音讀 "和 "訓讀"。
Thumbnail
對於日本人來說,中文確實很難,但只有一點是很受歡迎的。 那就是中文基本上只有一種讀法。 即使是日本人,記 "音讀"、"訓讀 "和 "送假名 "也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今天我就來談談日本人也很討厭的 "音讀 "和 "訓讀"。
Thumbnail
【句法學—句子的組成】 句子內詞彙特定組合順序的規範,違反這個順序可能導致別人難以理解句子。 例如「我愛你」這句話是由主詞 (subject; S)、動詞 (verb; V) 以及受詞 (object; O) 組成的。主詞為做出動作的人,動詞是所做的動作,受詞是接收動作的人。這句話的組成是 S +
Thumbnail
【句法學—句子的組成】 句子內詞彙特定組合順序的規範,違反這個順序可能導致別人難以理解句子。 例如「我愛你」這句話是由主詞 (subject; S)、動詞 (verb; V) 以及受詞 (object; O) 組成的。主詞為做出動作的人,動詞是所做的動作,受詞是接收動作的人。這句話的組成是 S +
Thumbnail
就算簡體字真的有容易記憶的優點,那也只是存在於字數很少的時候。一旦要面對龐大的漢語字彙庫,簡體字除了增加混淆的可能,目前還沒有任何可以說服我的優勢。
Thumbnail
就算簡體字真的有容易記憶的優點,那也只是存在於字數很少的時候。一旦要面對龐大的漢語字彙庫,簡體字除了增加混淆的可能,目前還沒有任何可以說服我的優勢。
Thumbnail
生活在北京,面對無所不在的簡體字真是無奈。除了簡體字,還得適應超級陽剛的語言風格
Thumbnail
生活在北京,面對無所不在的簡體字真是無奈。除了簡體字,還得適應超級陽剛的語言風格
Thumbnail
詞性在古典中文是不存在的 僅存在「詞化」 所以你可以看到文言文有很多詞性變化 實際上詞性變化是用詞介 而古代中文的詞性變化詞介「被隱藏了」
Thumbnail
詞性在古典中文是不存在的 僅存在「詞化」 所以你可以看到文言文有很多詞性變化 實際上詞性變化是用詞介 而古代中文的詞性變化詞介「被隱藏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