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0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心得]我是照顧者

raw-image


有點忘記是透過甚麼樣的契機看到網友推薦這本書,很輕鬆的漫畫小品,介紹自己照顧父母的經歷。書中有提到一些痛苦的回憶,很多時候還牽涉到社會價值觀所帶來的壓力,諸如,女兒總是要照顧父母,兒子反而在爸媽有狀況的時候拿自己的家庭出來當擋箭牌,這卻是社會所認同的氛圍。後來據說作者父母因病離世之後,自己的狀況還是很難調整回來,所以暫時更新作品,希望她早日恢復正常生活。

我自己也是一個三明治族,上有老、下有小。父親失智已經多年,這件事一直難以啟齒,儘管當初發現異常的是我,也積極讓家人帶他去治療,但隨著時間過去,身體機能總是逐漸下滑,越來越需要照護,各種觀念的糾結,反而變成一種難言的壓力。這當然也是我會想去尋找相關書籍的原因,包含張曼娟、被討厭的勇氣的作者,他們都曾經遇到照護的心理壓力問題,並且分享自己的經驗。說起來,有時候不是關於照顧者的經濟或時間問題,而是在我們成長的過程,往往越來越少時間去和父母溝通彼此的觀念,一旦當某些境況迫使彼此不得不互相幫助的時候,反而不知道該怎麼說自己的想法&聽對方的需求。再者,家人失智或生病的時候,很容易發生的情況是:他的性情大變。當他對你的態度丕變,乃至連你都認不得的時候,真正要克服問題的人並不是他,而是自己。我們心中都對於 “孝順”有一定的認識,知道該怎麼做才叫孝順的表現(諸如24孝的故事)。但倘若要孝順的對象已經不認得你,該怎樣表達才是孝順呢?

此外,照顧者其實也不僅只限於照顧病人,對於年幼者、對於公司員工、對於家務工作,都有各自理想狀態的責任想像。這就讓我想到日前有則新聞說到美國一名女孩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抱怨出了社會開始工作之後,失去了自我。照顧人、照顧工作都需要時間,當我們步入人生中的不同階段,隨著生活型態的轉變,那些期望、想像與責任都逐漸成為肩上的重擔,我們總是會想:我能不能做得更好? 這種心理上的自我要求,哪怕行為舉止看起來只是頹廢逃避,心理的愧疚感都可能與日俱增,成為心理疾病的根源。

所以我又延伸閱讀其他心理相關的書籍。才逐漸體悟一件事:儘管描述方法其實隨著時代、國家、文化改變,真正能夠讓心理強健的,還是自己要能建立屬於自己的處世原則

諮商的領域裡,面對同一個問題描述,可能會依據不同的流派立場採取不同手段處理。面對他人無理的霸凌,除了反省自己是不是哪裡做不好,有時候必須要體認到這些問題真的是對方的問題,才能夠放下焦慮、原諒對方。這樣類似的論述難道古代就沒有嗎?當然也有,「見賢思齊,見不嫌而內自省」、「吾日三省吾身」、「汝心安否」,在那些被流傳千古的對話裡,所探討的無非外在規範與內心通達之間的關聯性,怎麼樣才能夠從心所欲不逾矩

在道德的世界裡,我們恐怕很難一一就每個不同的情境去探討進退之間的對與錯,更多時候我們其實是在追問:你這樣做,良心過得去嗎?  基於這樣的追問,當他已經忘記我是誰的時候,問題不在於他有沒有記得你幫他做了甚麼,而是你的付出造就了你的無悔你知道這樣做才是對的,所以你做,僅此而已

願所有的照顧者,都明白要先照顧好自己,才有本錢去照顧心中掛念的那個人。在這樣的情況下,逃避或許可恥,卻真的有用。也希望大家都能念頭通達,找出心中枷鎖之所在,自行決定是否要承擔這難以向外人言明的情懷。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