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7|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自然界生物的飲食法則

曾在一本書上看到一種說法:「『人類』這種生物,體型應該是瘦瘦的才對,所以體型胖胖的人,通常都表示是亞健康。


近期身邊許多親友,因各式各樣的感冒,或多或少,有味嗅覺失靈的後遺症;然後他們因為味口差,所以飲食量變少,食慾也下降很多。


因此讓我聯想到,

自然界的動物(消費者)們,

只能吃自己能掠食(攝食)到的"獵物"。

"獵物",就是另一個生物。

獵物,應該都是"原味"。

掠食需求前提是什麼?

是止饑(然後順便獲得養分)吧!


所以當捕捉到獵物,吃著原味的"食物",會好吃嗎?

如果掠食的前提是「止饑」,又吃著沒調味的食物,那麼吃到「不餓」的時候,就會停了吧?

因為止饑的目的已完成!


如果是這樣的話,

就不會為了食物的美味而吃,

就不會為了食物的嘗鮮而吃,

就不會為了吃到飽是否回本而吃,


就不會吃太多的養份及熱量,

就不會囤積過量的養分及熱量,

因此體型上就會忠實呈現「每種生物正常應有的外型樣貌」。



#以上在人類的世界充滿例外

#得感冒後,味嗅覺失調,讓人回到原始攝食需求的狀態。




每種生物都有「正常」的體型,這樣才是健康的狀態。


##

莊小昕的【🙄生活觀察簿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一分證據一分話,好像太嚴肅了一點?!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