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人要下笨功夫,不論是工作、作人、處事...,都有其奧妙。
不要想著很快見效、不要遇見困難你就閃躲、不要不得志你就跳開....
你得不停練、不停練,在這之中練到發現一個訣竅,或兩個、或三個
能有所體會,就有答案。
「困知勉行」,困住了熬過去,再困住了,再熬過去。
做任何事都有極困難的時候,能挺過去的就是好漢。
「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成功可能就是一萬次的千錘百鍊之後,
第一萬零一次的舉重若輕。
所以大道至簡,道理好像都是最簡單、最樸素的,也最難,
因為你要克服自己內在的惰性,克服自己的焦躁,還得要耐得住寂寞,
走捷徑是沒有用的。內在越荒,就越不穩。
而與人相處也是。每個人在看你,而你也在看你自己。
你是怎麼看你自己的?別人是怎麼看自己的?這很值得好好思考。
在一天當中,我們都在表達自己,不說話也都是一種表達。
不論是寫文字、留紙條、寫訊息;一個眼神、一個動作,無一都是我們自己。
如果狀況好,感受好,所有的表達都會在一個自己先美好的狀態下。
才能有機會呈現美好。
而願意呈現美好,則必須來自你是否有較高視野,有遠見去看見自己想要什麼。
自此而轉化自己的當下的各種狀態。而這仍需練習。聰明人底層若有智慧,
那麼智慧所呈現的將會讓「聰明」拉出另一 種高度。叫做「看見」。
「先知而後見」,有時候我們會以為我們都知道,
所以面臨不舒服的當下,會選擇直言不諱的建議、
有時也會和毫不客氣的定義與下定論。
所以為的、與所認知的,其實都只能是我們能力所及的想像。
殊不知,這當中與背後的因由,都有著我們無法理解的一小部分或是一大部分。
「正確,但不夠親密」。(傅佩蓉老師的翻譯)有道理是有道理,
但是正確的道理未必有用、分辨對錯將會進入拉扯與產生二元對立。
取得信任往往需要在那之前先發生,直言不諱、堅持當下的認知。
往往會讓美意,變成惡意,那挺可惜的。
莊子認為最好的狀態「形莫若就,心莫若和」。
他說的是外表隨順內在寬和,他如果像個嬰兒你就跟他像個嬰兒,
他如果像哥兒們、你就跟他當哥兒們、他如果不懂你先允許他不懂....,
總之就是和他在一起,讓他感覺自己是被理解的!如果不這麼做,一味的講道理,
進入批判、指責,會有什麼結果呢?
莊子有一句話叫做「意有所至而愛有所亡」。我們的愛關懷備至但不被理解。
像是我們在教育裡,媽媽常會說「我這是為你好啊」苦口婆心但不領情!
有時朋友找你吐口水,或小孩跟你抱怨同學怎麼樣⋯⋯!
我們都很喜歡建議,甚至喜歡指出你不可以這麼想!
試想著,都還沒講就受到指責了~「你不可以這麼說人家」「你不可以這麼想」
去思考自己的反應,你是聽?還是說?
亦或者你會陪著罵個幾句?
有時當事人自己想通了之後!反而會清楚自己的狀態,
其實當下的自己需要的只是「陪伴」!
陪伴著對方,可以有機會讓對方弄懂自己,然後乘著錯誤跨越障礙。
聽不下去的那個時候,其實說什麼都沒用!
但有時後並不是建議不好,而是建議的發生,首先是建立在被對方「深深地看見!」
禪宗有一種施教的方式,叫做「棒喝」!但棒喝不是隨便棒的!
而是要選在最恰當的時機,覺得差臨門一腳了,在那最關鍵的時刻,
來一句最重要的,醍醐灌頂把人敲醒!,
如果時機未到,或者執迷不悟,你就是把他打死都沒用,
就像是「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保留智慧與格局,對自己有耐心,就會對別人有耐心。
你呈現的都將只是你自己。
所以「看見」真的是一個大智慧」!
莊子為什麼要在人世間告訴我們「放下自己的建議心」那怕我們方法再齊全、
再完備,再怎麼對,很多時候的建議,
其實只不過是為了彰顯我們高高在上的道德感,和傲慢心!
所以建議之前,能不能先看見?看見他、理解他、哪怕他現在身處困局。
看見的背後其實是一份深深的信任,信任自己更信任對方!
信任對方有一天能懂,能做對、能走得出來!
其實這種信任,本質上是信任生命本體的智慧能帶你去到最恰適的地方!
無需建議,只需看見!
當有著如此的「本心」,一切就開始進入思想上美好、那美好,
會讓人說出對的話,美好的話語。一旦這美好被自己聽見,
就會像宣告般的去宣告自己就就是一個「美好的人」。
而這時自己的振動頻率也將就此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