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該像管理他人一樣管理自己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Marshall Goldsmith說:我們身體裡有兩個我,一個我是計劃者,另一個我則是執行者;其中一個負責下指令,另一個則聽從指令執行。因此一大早起床,我們就會規劃今天該做的事情,我們甚至會列to-do list,但事實是to-do list上面永遠有一堆沒有作完的任務。聽起來很矛盾,自己應該是最了解自己的人,但往往我們還是會幫自己規劃一些無法完成的任務。

因此,Goldsmith 告訴我們:我們應該像管理他人一樣管理自己,不能單純依賴自己體內的下屬對領導的絕對服從。我們需要了解環境誘因會阻礙我們,我們也需要有一些工具來幫忙。例如,當覺察到自己已經受到環境誘因刺激時,必須要選擇適當的行動,而非讓環境誘因所影響,衝動的做出自己不想要的行動。在《練習改變》一書中,Goldsmith有舉出一個例子,有位經理人表現很出色,經過Goldsmith訪談他的部屬與同事後發現,他有個不好的習慣:常常會將一件事情同時分配給三、四個人,造成權責不分,部屬對此也很困擾。這位主管在Goldsmith的提醒下才知道自己有這樣的習慣,為了改變這個不當的習慣,Goldsmith建議他隨身帶一張小卡片,只要開會時就拿出來,時時提醒自己避免將一件事情分配給幾位的部屬。

不過是一張看起來不起眼的小卡片,卻幫忙這位經理人戒除掉這個壞習慣。

Goldsmith用計劃者代表「想要」改變時的自己,用執行者代表「實際」做出改變的自己。遇到的問題都是一樣:我們都是超級計劃者,也是差勁行動者。Goldsmith說,大多數時刻,我們總是做不完自己的計劃,這簡直就像死亡和納稅一樣,是無法避免的。

打亂我們計劃的,除了環境與意外之外,還有我們對過往經驗的忽視。我們自己所訂定的計劃與自己行為截然相反,我們體內的計劃者總想設定一個截止期限,但卻忽略了目光短淺,從未想過身為執行者的自己經常忽視截止期限。計劃者相信這次不一樣,而執行者卻一如既往地拖延。

Goldsmith引用知名拳手泰森曾說的:「每個人都有計劃,直到他們臉上捱了一拳。」,在進行計畫時,我們必須要更客觀的看待體內的那個擔任執行者的自己,就如同我們管理他人一樣,必須根據對方的習性、能力來分配工作,並設定合理的完成期限。

圖片來源:https://twitter.com/bad_robot/status/444865658858115072?lang=zh-Hant

圖片來源:https://twitter.com/bad_robot/status/444865658858115072?lang=zh-Hant



avatar-img
18會員
39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Roger學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當我們想要進行改變時,我們會同時扮演兩個角色:計劃者與執行者,我們必須要自己先擬定計劃,然後自己再去執行這些計劃。計劃者就如同公司裡的主管、經理人;執行者就是下屬或員工。 Marshall Goldsmith在《練習改變》一書中提出這樣的觀點,其實不論是否要進行改變,我們每天的生活中,每個人都交互
《練習改變》的作者Marshall Goldsmith 強調環境誘因是影響我們改變的最大阻力,我們如何來改變環境誘因對我們的影響呢?Goldsmith 的建議是我們必須要在原本的誘因與行為之間,加入三個動作:第一個是感受誘因所帶來的刺激,然後察覺這個誘因已經對自己產生影響,最後進行選擇回應的行為。
《練習改變》一書的作者Marshall Goldsmith不斷的強調環境誘因是阻礙我們改變的重要因素,我們都知道也想要改變,但有時候這些來自於環境的的誘因會刺激我們做出自己所不想要的行為。面對環境誘因的刺激,我們應該怎麼辦? 知名暢銷書《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的作者Charles Duhi
環境會誘發我們產生不良的行為,例如當你進入到充滿麵包香氣的空間,你就會不自覺的想要買一個來滿足你的口腹之慾;環境也可以誘發理想的行為,例如在家晚餐的時候,我們可以利用每個人面前放一個盤子,然後將菜都夾到盤子上的方式,來控制自己不會吃的過多。那環境是如何影響我們呢?是透過誘因,誘因指的是影響我們行為的
環境會影響我們的選擇,那我們如何在環境影響我們的時候有所警覺呢?Goldsmith提出利用回饋來提醒自己注意環境與行為間的連結。一個明顯的例子,是我們開車時常常會不自覺地超速行駛,有些地方就會有雷達測速儀,就是是有速度顯示的測速儀,一旦你開到測速儀前面,就會顯示你的時速。一旦你看到測速儀上面的時速超
《練習改變》一書的作者Goldsmith不斷地強調環境對於改變的重要性,他並舉出一個自己的經驗來說明為何會有這樣的體悟。Goldsmith常常搭飛機出差,過往他會利用這段沒有人打擾的空檔做一些事情,甚至於好好的休息,等他一下飛機就可以精神熠熠的開始工作。他自己的說法是:他有著安全著陸的幸福感和迅速開
當我們想要進行改變時,我們會同時扮演兩個角色:計劃者與執行者,我們必須要自己先擬定計劃,然後自己再去執行這些計劃。計劃者就如同公司裡的主管、經理人;執行者就是下屬或員工。 Marshall Goldsmith在《練習改變》一書中提出這樣的觀點,其實不論是否要進行改變,我們每天的生活中,每個人都交互
《練習改變》的作者Marshall Goldsmith 強調環境誘因是影響我們改變的最大阻力,我們如何來改變環境誘因對我們的影響呢?Goldsmith 的建議是我們必須要在原本的誘因與行為之間,加入三個動作:第一個是感受誘因所帶來的刺激,然後察覺這個誘因已經對自己產生影響,最後進行選擇回應的行為。
《練習改變》一書的作者Marshall Goldsmith不斷的強調環境誘因是阻礙我們改變的重要因素,我們都知道也想要改變,但有時候這些來自於環境的的誘因會刺激我們做出自己所不想要的行為。面對環境誘因的刺激,我們應該怎麼辦? 知名暢銷書《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的作者Charles Duhi
環境會誘發我們產生不良的行為,例如當你進入到充滿麵包香氣的空間,你就會不自覺的想要買一個來滿足你的口腹之慾;環境也可以誘發理想的行為,例如在家晚餐的時候,我們可以利用每個人面前放一個盤子,然後將菜都夾到盤子上的方式,來控制自己不會吃的過多。那環境是如何影響我們呢?是透過誘因,誘因指的是影響我們行為的
環境會影響我們的選擇,那我們如何在環境影響我們的時候有所警覺呢?Goldsmith提出利用回饋來提醒自己注意環境與行為間的連結。一個明顯的例子,是我們開車時常常會不自覺地超速行駛,有些地方就會有雷達測速儀,就是是有速度顯示的測速儀,一旦你開到測速儀前面,就會顯示你的時速。一旦你看到測速儀上面的時速超
《練習改變》一書的作者Goldsmith不斷地強調環境對於改變的重要性,他並舉出一個自己的經驗來說明為何會有這樣的體悟。Goldsmith常常搭飛機出差,過往他會利用這段沒有人打擾的空檔做一些事情,甚至於好好的休息,等他一下飛機就可以精神熠熠的開始工作。他自己的說法是:他有著安全著陸的幸福感和迅速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你的部屬各司其職完成工作,當每個部屬都能確實掌握好自己的份內工作,他們會自動自發養成默契,讓你的團隊運作順利。
Thumbnail
常聽到「人生要有規劃」,或是「做事要有規劃」,然後再分短期、中期、長期等這些話。說真的,這些道理聽了都明白,但真的要開始執行時,還是挺困惑的,總覺得待辦的事情千頭萬緒,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規劃?
人不容易區分理想與現實,會高估自己一天的產能,會以為事情要成靠毅力就可以。但實際有操作過的話,都會發現你其實對自己的狀況掌握沒有想像中那麼好。而計畫是用來制約你一天的行動,我也很有共感。如果一天沒有計畫,很容易不知道要做什麼,時間就消失在滑社群貼文,隨意逛影片之中了。
Thumbnail
大家好,今天想與大家分享一個重要主題:如何增加執行力。 會想分享主題是有些人問過我,覺得我好像做了很多事情,到底怎麼管理時間,到底怎麼那麼有執行力的,其實我是一個蠻懶的人,但也因為這樣我喜歡研究怎麼更有效完成事情,這樣才能做更多事情或是有時間偷個懶。
上一篇我們有談到制定計畫(Goal Setting)在心理學裡是一項提升自我動力和行動的工具。 一個有效的好計畫能協助我們「choose the right moves, at the right time, and in the right way」,選擇對的行為、在對的時間、往正確的方向 1
Thumbnail
我是個很愛做計畫的人,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先上網查詢並作功課才會行動。但,最近聽Podcasts節目中有一集提到:「其實這也是我們這麼網路世代的方便下帶來的隱憂,因為很多人變得因此不敢冒險因為一定要掌握事情的全貌才敢行動,反而被科技控制。」這段話很有趣,也讓我這幾天我也反思了很多事情。確實我好像也有一
Thumbnail
你的規劃裡從來沒有自己,只是把自己規劃給這個社會而已;努力的很好,不要再努力了。
只有講究的人,才會懂得管理自己,去做時間管理。
我從小到大有一個習慣就是很愛管別人,我長大了我就知道,要先做好我自己的事再去管別人。 以下是重小到大的經驗。 明確目標: 確保你清楚明確地知道你要做的事情是什麼,目標應該具體、可量化,以便更容易衡量成功。 制定計劃: 制定一個詳細的計劃,包括任務的分解、時間表和必要的資源。 這有助於提高組織性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你的部屬各司其職完成工作,當每個部屬都能確實掌握好自己的份內工作,他們會自動自發養成默契,讓你的團隊運作順利。
Thumbnail
常聽到「人生要有規劃」,或是「做事要有規劃」,然後再分短期、中期、長期等這些話。說真的,這些道理聽了都明白,但真的要開始執行時,還是挺困惑的,總覺得待辦的事情千頭萬緒,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規劃?
人不容易區分理想與現實,會高估自己一天的產能,會以為事情要成靠毅力就可以。但實際有操作過的話,都會發現你其實對自己的狀況掌握沒有想像中那麼好。而計畫是用來制約你一天的行動,我也很有共感。如果一天沒有計畫,很容易不知道要做什麼,時間就消失在滑社群貼文,隨意逛影片之中了。
Thumbnail
大家好,今天想與大家分享一個重要主題:如何增加執行力。 會想分享主題是有些人問過我,覺得我好像做了很多事情,到底怎麼管理時間,到底怎麼那麼有執行力的,其實我是一個蠻懶的人,但也因為這樣我喜歡研究怎麼更有效完成事情,這樣才能做更多事情或是有時間偷個懶。
上一篇我們有談到制定計畫(Goal Setting)在心理學裡是一項提升自我動力和行動的工具。 一個有效的好計畫能協助我們「choose the right moves, at the right time, and in the right way」,選擇對的行為、在對的時間、往正確的方向 1
Thumbnail
我是個很愛做計畫的人,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先上網查詢並作功課才會行動。但,最近聽Podcasts節目中有一集提到:「其實這也是我們這麼網路世代的方便下帶來的隱憂,因為很多人變得因此不敢冒險因為一定要掌握事情的全貌才敢行動,反而被科技控制。」這段話很有趣,也讓我這幾天我也反思了很多事情。確實我好像也有一
Thumbnail
你的規劃裡從來沒有自己,只是把自己規劃給這個社會而已;努力的很好,不要再努力了。
只有講究的人,才會懂得管理自己,去做時間管理。
我從小到大有一個習慣就是很愛管別人,我長大了我就知道,要先做好我自己的事再去管別人。 以下是重小到大的經驗。 明確目標: 確保你清楚明確地知道你要做的事情是什麼,目標應該具體、可量化,以便更容易衡量成功。 制定計劃: 制定一個詳細的計劃,包括任務的分解、時間表和必要的資源。 這有助於提高組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