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複形式造成的疲軟無力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厭倦了這種重複性高、繁瑣惱人的事務操作

並非倦怠於這種內容的創作本身

而是對於瑣碎程序複雜的「形式」感到漸次的愈趨疲累

操持的內容本身並不乏味、甚至煩人

正在做的那個當下亦不會覺得特別厭惡

但若做這些內容的資格與先設條件

是必須先經歷過一段形式上、流程上例行性的工事

且這種作為包裝、傳達模式的形式過於繁瑣、多層次、費力費時

就會自然的使人厭倦、提不起勁

進而影響做的動機、導致意願低下

更可能造成自己往後再次接觸碰及這個領域內容時會退卻、畏縮

不敢或不願再次從事

因為先前已經有了十分「不好」的經驗

而這樣的感受所組成的經歷、經驗

其實也只是因為形式上的無謂複雜化、屏障化

自己刻意、其實不需要的去設立多餘廢冗的表面形式進行

這樣不合乎自然、做起來也不順、費時廢工

就會造成諸多人的抗拒與長久下來慢慢攢積而逐漸如滾雪球般形成的愈來愈大的疲倦(也就是「累了」)

這種疲倦不一定是指身體上、生理上的無力、孱弱、氣力耗盡

更多時候可能是心內的動機與執行的意願低落、就是提不起勁

那份「勁」不是身體狀態好的情況下就能應付、支撐得過的

更多時候其實「心力」是比「精力」更有用有效、更有助於事情的達成、圓滿結束的

因此就會觀察到有人即便身體狀況不錯、各方面生理指數皆表現正常、甚至優秀

但就是無力進行某些以他的生理狀況、能力程度與時間等外在條件來看都可以做得到的事務

因為心理因素、發自內在的不願、不敢、不能、不會

而偏偏這種原因卻往往普遍受旁人忽略、甚至輕視、被認為「這又沒什麼」

這表面上確實「沒什麼」

但任何人都不是自己、都無法真正站在第一人稱探入其心內想法與意願程度

因此從旁觀視角切進去總會無可避免的有偏差、失真

但這種從自體內部油然生成的排斥心理

究底就是由於超出正常忍受範圍的外裝形式

無論創作什麼樣的內容都不免俗的要經歷一段時間跨度久、因為瑣碎(但不困難)而致的煎熬感覺的無意義形式操演

感覺只一味的在走表面功夫的流程、程序

「形式」應為稍微包裝內容、使內容能更有效、象徵性的被傳遞、送發

比例不應該占得太多、鳩佔鵲巢、甚至被填滿、篡位、奪取內容主體的風采

本末倒置

形式應該也只應該做到裝飾之作用

簡單、達意即可

不用有意識的特意著墨、雕琢

甚至可以忽略省去、非必要時毋須現身

因為重點還是在於內容本身

到底傳遞了什麼訊息、欲傳達若干想法、意見或評論

而不是用什麼方式傳遞

過大程度的鑽磨於形式主義的絢麗斑斕

只會讓整體作品顯得粗糙不堪、俗不可耐、缺乏質感

只有外表光鮮亮麗

但其實內部結構與實體內容物其實參差不齊、品質程度無從得知

因此要締造好的產出

應該要首先注重內容本身

將內容做好之後

再來追求形式的完整

方才是正確的步驟、順序

房間1 - 文明思維:探討現代都市人的思維邏輯、生活方式,內含主觀評論、犀利批判的成分,請斟酌吸收思量。 房間2 - 命運說:自我對人生的體悟,隨筆記事、心情實錄。 房間3 - Kentzeur 文章選集 (2022/4/25~ ):集結Kenteur 2022/4/25至今的詩、評論、札記選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最痛惡大學文組科系(非「社會組」,指的是文學院內大多數科系(藝術及人文領域)的普遍
每個人的行為都或多或少有個固定、穩定的模式
個體自己的內心、腦內的所思、所想、所感
我們人類時常適應於社會中的某種共構慣習
任何人都可以扮演成每個人
要如何消度光陰其實也是一件令人困擾的事
我最痛惡大學文組科系(非「社會組」,指的是文學院內大多數科系(藝術及人文領域)的普遍
每個人的行為都或多或少有個固定、穩定的模式
個體自己的內心、腦內的所思、所想、所感
我們人類時常適應於社會中的某種共構慣習
任何人都可以扮演成每個人
要如何消度光陰其實也是一件令人困擾的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面對「失常」的自己,就像聽到一個你完全不感興趣的話題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種職場症狀,甚至會懷疑是不是年紀到了的關係,還是正處於職場的倦怠期,對於甚麼事都提不太起勁。這裡說的並不是單純的不想工作,也沒有特別厭惡工作,就是打從心底產生的一種停滯感。 過去對於新的事件或者新的專案,都會有一定程度的期待感,或是上緊發條的心態,但這種感受慢慢地開始降低....
Thumbnail
重新審視你的工作內容 為什麼工作會讓你感到枯燥?是因為工作內容單調,還是長時間處於固定的節奏,讓你失去了新鮮感?不妨從這些角度重新審視你的工作。 有時候,我們習慣了每天做同樣的事情,對手上的工作產生了視覺疲勞。試著重新發現工作中的意義和價值。這份工作給予你什麼?是經濟上的保障,還是技能的提升
❝活著無法擁有動力,陷入無所事事提不起勁的感覺,正是失去自我的警訊。❞ ▌最近生活比較忙亂,各種事情攪在一起、被雜事佔據生活,讓我不太知道自己在幹嘛,一天過一天,以往想做的事也沒什麼動力。 也因為雜事太多了,都會想上班加班的人到底怎麼Cover生活的一切事務,不過在昨天聽護士們聊天時大概
當我是業務人員時 部門講的都是業績呈現 其它都是屁 妳的信念信仰都得拋諸腦後 好一點的同仁會以客戶為需求出發 這也是我對於業務較能接受的部分 但~我總是提不起勁 因為我知道無論如何我都是有受益的 好像無法那麼輕易 理直氣壯把工作內容勝任 這使我很長時間很痛苦 而且每次到後勤櫃檯
Thumbnail
其實我對於蝦聊沒什麼意見,幹話是日常所需,也很療育,但次數多了、時間長了,還是發現自己消耗了,怪了,若真是回神工具,我怎麼還是這麼累? 早上回覆個案問題時,我發現自己對於一行一行離散的資訊、橫切豎轉、斷崖式的紀錄有點不耐了,當然,不耐是我自身有心理需求,因為,我目前手邊有事要忙,但對方不
Thumbnail
一個「在」的意識,會把自己看作是「困境的挑戰者」,是「主動的創造者」。
Thumbnail
你是否時常出現以下想法: ✅對生活鮮少熱情 ✅感到厭世 ✅容易倦怠,即使從事不討厭的事情仍是 ✅心累 ✅一天開始沒多久,已經累得癱在一旁 ✅想做點什麼,但想想還是算了 ✅在同樣的事情上打轉 ✅缺乏動力 只要超過三個,你已經有靈擾的問題了! 〝好誇張,怎麼可能,我又沒做什麼〞
文章講述完美主義對創作文章的影響,包括嚴重拖延症、焦慮壓力、尋求短暫快樂。
Thumbnail
太累的時候,其實無法有效思考, 腦子容易陷入迴路,看不到解決方法。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面對「失常」的自己,就像聽到一個你完全不感興趣的話題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種職場症狀,甚至會懷疑是不是年紀到了的關係,還是正處於職場的倦怠期,對於甚麼事都提不太起勁。這裡說的並不是單純的不想工作,也沒有特別厭惡工作,就是打從心底產生的一種停滯感。 過去對於新的事件或者新的專案,都會有一定程度的期待感,或是上緊發條的心態,但這種感受慢慢地開始降低....
Thumbnail
重新審視你的工作內容 為什麼工作會讓你感到枯燥?是因為工作內容單調,還是長時間處於固定的節奏,讓你失去了新鮮感?不妨從這些角度重新審視你的工作。 有時候,我們習慣了每天做同樣的事情,對手上的工作產生了視覺疲勞。試著重新發現工作中的意義和價值。這份工作給予你什麼?是經濟上的保障,還是技能的提升
❝活著無法擁有動力,陷入無所事事提不起勁的感覺,正是失去自我的警訊。❞ ▌最近生活比較忙亂,各種事情攪在一起、被雜事佔據生活,讓我不太知道自己在幹嘛,一天過一天,以往想做的事也沒什麼動力。 也因為雜事太多了,都會想上班加班的人到底怎麼Cover生活的一切事務,不過在昨天聽護士們聊天時大概
當我是業務人員時 部門講的都是業績呈現 其它都是屁 妳的信念信仰都得拋諸腦後 好一點的同仁會以客戶為需求出發 這也是我對於業務較能接受的部分 但~我總是提不起勁 因為我知道無論如何我都是有受益的 好像無法那麼輕易 理直氣壯把工作內容勝任 這使我很長時間很痛苦 而且每次到後勤櫃檯
Thumbnail
其實我對於蝦聊沒什麼意見,幹話是日常所需,也很療育,但次數多了、時間長了,還是發現自己消耗了,怪了,若真是回神工具,我怎麼還是這麼累? 早上回覆個案問題時,我發現自己對於一行一行離散的資訊、橫切豎轉、斷崖式的紀錄有點不耐了,當然,不耐是我自身有心理需求,因為,我目前手邊有事要忙,但對方不
Thumbnail
一個「在」的意識,會把自己看作是「困境的挑戰者」,是「主動的創造者」。
Thumbnail
你是否時常出現以下想法: ✅對生活鮮少熱情 ✅感到厭世 ✅容易倦怠,即使從事不討厭的事情仍是 ✅心累 ✅一天開始沒多久,已經累得癱在一旁 ✅想做點什麼,但想想還是算了 ✅在同樣的事情上打轉 ✅缺乏動力 只要超過三個,你已經有靈擾的問題了! 〝好誇張,怎麼可能,我又沒做什麼〞
文章講述完美主義對創作文章的影響,包括嚴重拖延症、焦慮壓力、尋求短暫快樂。
Thumbnail
太累的時候,其實無法有效思考, 腦子容易陷入迴路,看不到解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