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2 -【今天第 12 天,你可以寫下:在你的產業或公司中,有沒有 1 件你覺得很怪的事情 (但你業界的人都覺得很正常)】
沒有。
我很想這麼寫~但這樣好像失去了強迫思考的意義......
那麼,就來聊聊台灣的職場好了!
設計類在台灣的職場有一個我個人認為有點奇怪的現象—能丟給一個人做的事情,絕不丟給兩個人以上。
也許其他領域沒有,畢竟我的同溫層如此之厚。
然後整個社會,也視這種一人能擋十人的人為人才,甚至有點吹捧全才這件事?
如果薪水也乘以十倍那倒是沒話說,但通常還是只給一人的薪水。
這種情況在設計領域尤為常見,隨便上人力銀行一搜就比比皆是,身為設計師,可能還要同時擔任總機、財務出納、茶水助理、攝影腳本、打掃阿姨(?)......
「台灣就是這樣。」最後的結論總是如此,大家習以為常。
我可以理解那種社會氛圍,畢竟我是來自商學院的設計系,在大一的時候,必修中的會計學就將人力視為「成本」,既然是「成本」,那當然是越低越好,低廉的成本才能拉大淨利空間。
如果把公司裡所有的事情,都讓一個人去完成,你會不會覺得風險有一點高?
如果這個人離職不幹了?如果這個人反叛跳槽了,把客源和機密都帶走?如果......?
如果這件事有「風險」可言,那你確定這件事情是「成本」不是「投資」?
你買了桌椅、文具,這是成本,因為桌椅、文具不會自己長腳跑掉,沒有自主消失的風險,它只會在年限到的時候壞掉,這稱為耗材。除了身為桌子或椅子、原子筆或釘書機,他們不會有其他附加價值,雖然你可能可以把桌子當疊疊樂爬高高,或是把椅子扳下來揍屁孩、把壞掉的椅腳拿去鑽木取火......
但你沒有其他動作的情況下,桌子就是桌子、椅子就是椅子,它們的價值就是讓你當桌子和椅子,沒有風險值。
-
台灣在代工的年代曾經有過黃金十年,雖然那時我還沒有出生,但完全可以想像在一個大型工廠的生產線上,每個員工日日夜夜做著相同的事情,你要他做一件事,他一輩子就定點在那做同一件事,直到退休。
沒有任何貶義,當時的市場確實可以如此,他們也是競競業業、認認真真的照顧好背後一家子老小,努力上班。
對於那個年代的老闆來說,這些員工或許就如同桌椅、文具,他們很重要、是必需品,但他們也不會衍伸其他價值。一個員工的價值僅僅來自這份工作本身,只要做得快、公差小、良率高,這就是一個好員工,已經發揮了最大價值,可以算得上非常優秀!
在這個狀況下,如同公司硬體設備般,每個人都被視為「成本」,這個觀念是適用於當時的,完全沒有問題!
但是,時代變了。
在這個資訊爆炸,每天資訊相當於過往5倍以上(這篇文章中指出,現代人每天接收的資訊量是1986 年的5倍,相等於174 份報紙。 )的社會中,所謂人才已經跳脫過去的意義,他們不再只單單做一件事情,每個員工都會有自己的特性與帶來截然不同的附加價值,很可能是人脈、創新技能、新技術提倡者、凝聚統領力、跨域知識......大家各自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裡大量吸收知識。
就像在富人思維中,富者總是樂於花大量時間閱讀,充實自己大腦的知識並加以內化。
我們假設一個員工相當於500本書,三個員工就擁有1500本書的知識資訊量,這是很難單靠老闆一個人就能全數閱讀與吸收的。
知識創造機會,你不會知道在什麼時候,適合的員工碰巧就能發揮令人驚艷的價值,而這個價值的效應甚至能引領你的企業邁向另一個高峰。
所以,人力真的只會是成本,而不是一種投資嗎?
反過來看待這件事也是的。
你想成為「成本」還是「投資標的」,全看你在上班中是否主動思考如何讓事情變得更完善、下班後時間和精力都放在哪裡。所以「時間花在哪,成就就在哪」,我不曉得這句話最一開始是出自誰之口,但我認為相當受用!
如果你將自己定位為「成本」-做事情時,別人交代A,你就不會去想B、C、D......那麼久而久之,你將成為成本,因為出資者(老闆)如果沒有任何作為,你的價值便是如此,就和桌椅一樣。
如果你將自己定位為「投資標的」-上班時對每件事情都反思、追究根因,將思考變成一種習慣;下班後充實自我、累積人脈、不斷學習與成長......我相信你一定能成為績優股。未來總有那麼一天,你會成為引領公司邁向高峰的黑馬,過去曾錄用你或幫助你的人,他們都“投資在低點”,因為你的價值,只會越攀越高。
努力,要在對的方向。讓自己成為「投資標的」而非「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