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 | 生命的非選題: 為了追求尊嚴善終,人應該有死亡自主權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圖片來源 讀冊生活

圖片來源 讀冊生活


書名:生命的非選題: 為了追求尊嚴善終,人應該有死亡自主權嗎?

作者:凱蒂.恩格爾哈特

譯者:吳煒聲

出版社:寶鼎出版

出版日期:2023-03-03

ISBN/ISSN:9786267238332

頁數:352頁


二手購買連結




如果出生不能選擇,那麼死亡呢? 而活與不活誰說了算?

好死或賴活

在接觸《生命的非選擇題》一書前,我本身的印象是台灣現在臨終有安寧緩和但沒有安樂死,而安樂死讓人最印象深刻的就是傅達仁主播。他因罹癌在人生的最後,選擇遠赴瑞士安樂死。那時我才知道,原來是有國家合法而且還夠協助外國人。

死亡往往是讓人避而不談,非常神秘的題目。以前常聽到人說「說好死不如賴活」,但我當時就想說,每個人的條件又不同一昧的灌輸正向(有時是心靈毒雞湯)的觀念,如果我信了,但結果還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是否又更加深了我想死的觀念。

我非常佩服作者的一個點是,他選擇了這個最神秘的議題之外,為了瞭解這些想選擇好死的人,以一個完全旁觀者的態度參與整個過程(感覺一不小心就會被抓去關),還有接觸一些容易受到世人抨擊的組織,這種研究的精神我覺得令人敬佩。

任何政策我相信都不是完美無缺的,要維持社會和諧運作勢必會犧牲某些人。然後經過反覆的溝通調整,一直到兩方都勉強接受,這樣才是一個正確的運作流程,那麼關於安樂死,開發中國家和已開發國家目前又是怎樣的差別呢?

開發中國家

在美國有「尊嚴死亡法案」,它可以讓符合特定條件的人,在多位醫生的評估之後可以協助自殺。這並不是全國通用,是只有特定幾個州可以。

但是這樣就出現了第一個問題,這對醫生來說就是一大考驗,由醫生來判斷你到底是不是適合去死,這就有違醫師本身誓言和醫學倫理。這不是每個醫生都能辦到的,那相對病人來說,我想死就會更加困擾了。彷彿重病尋名醫一般,我得特地千里迢迢的尋那一個,可以宣布我可以去死的人(當然我只是舉例,我還想活著—不自殺宣言)。

而且前提是我還要通過各項考驗,最後在我病危時的意識還要夠清楚、還要能主動服藥(這些種種加起來,感覺機率很低阿...)。因為醫生通常只負責評估不負責執行。而瑞士就比較特別,法律允許任何人在非出於自私意圖下協助他人自殺,不論是否末期病患對象(包括外籍人士)。

已開發國家

在荷蘭、比利時是允許非末期病患合法選擇安樂死《生與死的兩難:安樂死在比利時》。他們是跑在最前面的兩個國家,並且目前還在逐步放寬安樂死的許可條件,但不允許外國人。他們的醫師應該說是可以真正負責殺人的執行者,但這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讓你去自殺,經過各項的評估後他們一樣會想盡辦法的協助你先進行治療(例如安寧緩、身心治療),但是最後還多了一個的選項—安樂死。

在荷蘭安樂死的比例超過3%。如果鄧巴數為真,那麼你在荷蘭一生一定會認識幾個安樂死的人(真的讓人挺震驚的),而且這些決定你到最後一刻反悔也都沒問題,完全尊重病人。民眾也普遍接受安樂死,但這會不會後續演變成一種社會氛圍,讓不想死的人也被迫跟著去死。「因為大家都說要安樂死,雖然會增加負擔但我還是更想好好活著」。讓這樣的聲音逐漸消失,我想也是一種未知數。

有尊嚴的結束

我自己比較黑暗一點的想法是,在過去各項產業都需要人力,如果人動不動就想死掉,那麼我這國家還不用打仗就滅亡了。除了要先頒布法律避免互相傷害,潛移默化的道德感是控制人民不要自我傷害的最好手段。但是現在各項產業該自動化的自動化,人的平均壽命又大幅提升。人力從稀缺變得過剩的可怕,人類也開始變成危害地球的災害。

而人一但不被需要就更容易增加想離開的念頭,對一個國家來說,強制把他們留下來的一切都需要耗費大量的社會成本。靠機器維生或者送到靠那種集中營般的安養機構,又真的對他們好嗎(會不會只是救贖者的自我滿足)?我想這沒有絕對的對錯,只是當事人當時考量的點做出的選擇不同罷了。

這樣一來很多想好死(有尊嚴的死亡)的人他們又該怎麼辦?又是哪些人會想主動迎接死亡,但被政策排除在外。作者歸類了5大方面衰老、身體、記憶、心智、自由,最後都是理智的判斷後(有些計畫相當縝密),選擇他們認為有尊嚴且不給人添麻煩的方式離開(就像自然死亡一樣)。作者從開始接觸訪談後一直追蹤,到他們主動結束自己生命的那一刻。這些人確實留下了想表達的訴求,但是也對作者內心的考驗相當大(要這樣看著一切發生),這過程有些太細節這邊就不多提。

因為醫學方面的理論,太過深奧(我只能用遊戲的方式理解)。如果把這5樣當成是屬性攻擊的話,我們每個人就有對應的抗性,大家的抗性都不一樣,也有不同的上限值—因為人並不完美。一但超過能接受的抵抗程度,我們就會痛苦(-HP),這五項都是平等的,並沒有哪一樣特別優越。我以前就有身體病痛會大於精神病痛的觀念(偏見),但其實有研究證明,精神痛苦並不亞於身體疼痛。對他們而言痛苦就是痛苦,並沒有所謂的身心之分。

書中提到一款藥,是政府法案剛通過時核定的藥品,它讓人能在睡眠中離開且看起來相當平靜,結果特許行業果然就是套利的關鍵,公布之後這藥價格飛漲大家都想要阿,導致市場上購買相當稀缺不符資格的人就只能透過黑市購買,那你想有尊嚴地離開現在又多了一個條件了(有錢嗎?),你還有相關的人脈管道可以購買嗎?

就連想死也要搞個貧富差距,光是想想就覺得悲哀。而世界上就有一群團體專門在研究這些,包含怎麼樣能讓你看起來像是自然死亡,又是怎樣的離開能讓你的痛苦最少,包含服藥到離開時間都斤斤計較。雖聽起來不怎麼道德,但是人類本來會就拿白老鼠來試藥,也不管牠們自願不自願。這樣一對比起來,這些人本身就想清楚了要自願離開,好像就也沒有太大的問題。

還有一些人在裡面擔任死亡導師,像是領路人一般的指導你,他們一樣希望你繼續能活下去。但是如果你真的想清楚了,這些對你的痛苦也還是沒有緩解,自覺是一種不可逆的過程,他們尊重也知道該怎麼做,來幫你達成你的目標。甚至還衍生了DIY發明大展,各式道具這腦洞大開的程度太令我感到驚訝。

有趣的是,這些人一旦取得了特定的藥品或者道具,他們大部分會從焦慮感到相對安心。也有些人有可能會打消念頭或推遲計畫,因為把人生的自主權要回來了,每個人對尊嚴的定義並不同,他們現在能決定要不要或是何時離開。這我倒是蠻認同,在不受脅迫的情況下每個人都該對自己的選擇負責。在面對未知的事物,往往會感到害怕而逃避。一但事情發生了,你能做的選擇也不多,「你永遠賺不到超出你認知範圍之外的錢」的道理在這也不例外。

很多時候往往會有更好的選擇但我們並不知道,也沒人有義務要來告訴你這些。怎樣才是更好的選擇只有靠自己主動去了解。還需要時間來驗證,避而不談對於事情的推進毫無幫助,與其到時才火燒眉毛,倒不如一開始就試著讓自己多了解一些,我不會帶任何主觀的意見看完這本書,因為隨著年紀增長想法也會變,它帶給我一種不同的新觀點,這對未來的我來說並不吃虧,也多了一些新的選項。或許就能從生命的非選擇題變成選擇題。






內容總結
書籍
5
/5
avatar-img
9會員
15內容數
各種研究心得分享,立志用最小成本獲得最多不同的體驗,小型研究、讀書心得、好書推薦、理財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R Designs 的其他內容
《鎖定小眾:市場越窄,獲利越大》一書提出了小眾市場的優勢和風險,並提供了選擇踏入小眾市場的人應該做的準備和策略。作者深入探討瞭如何成為小眾專家、累積人脈利息以及提升效率等方面,同時指出了切入特定市場所需的時間投入、成本和大環境的風險。具體案例和實際建議使本書成為一本值得一讀的小眾市場指南。
4/5好書推薦指數
花上大量的時間在對方身上,而且重視對方大於自己。 希望對方也能無條件的積極關懷自己。 身處關係當中,常常會忘記照顧和重視自己。 戀愛成癮者 看看這三項特徵,有沒有讓你想起了誰?在《當愛成了依賴》一書當中提到了兩種人,作者把符合這些特徵的人稱作戀愛成癮者,而避愛者就是讓他們又愛又恨又欲罷不能的
書籍介紹 書名:大腦依戀障礙:為何我們總是用錯的方法,愛著對的人? 作者:史丹・塔特金 譯者:童貴珊 出版社:橡實文化 出版日期:2018-02-08 ISBN/ISSN:9789579001427 頁數:304頁 二手書購買連結 「我還沒預備好要進入一段關係中」、「被愛以
書籍資訊 | 書名: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 作者: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卡洛琳.班克勒、納維德.莫迪里 ISBN/ISSN:9789861344454 達賴喇嘛:《我可能錯了》這本書能使所有人受益!
行程規劃 今天的路線,我們從台中高鐵站或是台中車站開始,參考下方的時刻表。以南投紫南宮為起點,一路利用公車玩到竹山老街。
書名: 別再扯自己後腿了:全美最佳精神科醫師 教你戰勝自我挫敗,解決各種難題 作者: 馬克.葛斯登, 菲利浦.高德堡  ISBN/ISSN:9789861755779
《鎖定小眾:市場越窄,獲利越大》一書提出了小眾市場的優勢和風險,並提供了選擇踏入小眾市場的人應該做的準備和策略。作者深入探討瞭如何成為小眾專家、累積人脈利息以及提升效率等方面,同時指出了切入特定市場所需的時間投入、成本和大環境的風險。具體案例和實際建議使本書成為一本值得一讀的小眾市場指南。
4/5好書推薦指數
花上大量的時間在對方身上,而且重視對方大於自己。 希望對方也能無條件的積極關懷自己。 身處關係當中,常常會忘記照顧和重視自己。 戀愛成癮者 看看這三項特徵,有沒有讓你想起了誰?在《當愛成了依賴》一書當中提到了兩種人,作者把符合這些特徵的人稱作戀愛成癮者,而避愛者就是讓他們又愛又恨又欲罷不能的
書籍介紹 書名:大腦依戀障礙:為何我們總是用錯的方法,愛著對的人? 作者:史丹・塔特金 譯者:童貴珊 出版社:橡實文化 出版日期:2018-02-08 ISBN/ISSN:9789579001427 頁數:304頁 二手書購買連結 「我還沒預備好要進入一段關係中」、「被愛以
書籍資訊 | 書名: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 作者: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卡洛琳.班克勒、納維德.莫迪里 ISBN/ISSN:9789861344454 達賴喇嘛:《我可能錯了》這本書能使所有人受益!
行程規劃 今天的路線,我們從台中高鐵站或是台中車站開始,參考下方的時刻表。以南投紫南宮為起點,一路利用公車玩到竹山老街。
書名: 別再扯自己後腿了:全美最佳精神科醫師 教你戰勝自我挫敗,解決各種難題 作者: 馬克.葛斯登, 菲利浦.高德堡  ISBN/ISSN:9789861755779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不知道是不是前幾天南部地震的關係,YouTube推薦了異色檔案談論這本書的影片給我,平常不太接觸玄學的我居然也被點燃好奇心,就衝去誠品將這本書買下,也在當天晚上就一口氣把它看完。
Thumbnail
本書細膩描寫一位母親在懷孕期間發現孩子罹患愛德華氏症,並經歷引產的傷痛過程。作者葉揚以真誠的文字,呈現面對傷痛的掙扎與療癒,以及生命中失去與獲得的反思。文章觸及到關於傷痛、療癒、生命意義等議題,適合關心生命議題、經歷失去或傷痛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在黎明來臨前  別急著  帶走我驕傲的保護色    請讓我  再多豢養幾個美夢    因為在這個星球上  有著兩個  靠得越近  心就越寂寞的人  -咒語零〈美夢〉」 一朝晴雨念念詩 作者:念念
Thumbnail
設計思維不僅僅是創作工具,更是一種職涯規劃的有效方法。透過這篇文章,你將學會如何用設計師的心態進行人生規劃,了解如何制定目標、實施原型、重擬問題,並在過程中尋找最佳的職涯道路。這不僅是一種方法,更是一種改變思維的方式。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作者簡短但實際的方式,從不同角度來看待「想死」、「負片思考」、「消極」等詞彙和後面衍伸的意義。通過與作者的腳步,你可能會發現不同的意義,並感受到自己被包容、溫暖。
Thumbnail
雖有「安寧緩和條例」與「病人自主權利法」(簡稱病主法)兩個善終法,但更重要的是生命活著的意義,瞭解何時應該放手。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讓醫護人員與家人清楚患者對自己生命末期的決定,把握最後時光,與家人好好道謝、道歉、道愛、道別(不留遺憾的人生四道備忘錄)。
Thumbnail
有人說,每個人都是一本書,我們都是有故事的人,別人提供的寶貴經驗與心得,往往可以讓我們少走許多的冤枉路。想像一下,如果有機會讓你閱讀1,000本人生故事,你能從中得到多少的智慧與好處呢?
Thumbnail
是一本跟我想像中有點不一樣的書籍,沒有那麼多的心靈雞湯,本書從作者的角度帶我們重新認識「自由」這件事,而這份自由也非我所認知的這般單純。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不知道是不是前幾天南部地震的關係,YouTube推薦了異色檔案談論這本書的影片給我,平常不太接觸玄學的我居然也被點燃好奇心,就衝去誠品將這本書買下,也在當天晚上就一口氣把它看完。
Thumbnail
本書細膩描寫一位母親在懷孕期間發現孩子罹患愛德華氏症,並經歷引產的傷痛過程。作者葉揚以真誠的文字,呈現面對傷痛的掙扎與療癒,以及生命中失去與獲得的反思。文章觸及到關於傷痛、療癒、生命意義等議題,適合關心生命議題、經歷失去或傷痛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在黎明來臨前  別急著  帶走我驕傲的保護色    請讓我  再多豢養幾個美夢    因為在這個星球上  有著兩個  靠得越近  心就越寂寞的人  -咒語零〈美夢〉」 一朝晴雨念念詩 作者:念念
Thumbnail
設計思維不僅僅是創作工具,更是一種職涯規劃的有效方法。透過這篇文章,你將學會如何用設計師的心態進行人生規劃,了解如何制定目標、實施原型、重擬問題,並在過程中尋找最佳的職涯道路。這不僅是一種方法,更是一種改變思維的方式。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作者簡短但實際的方式,從不同角度來看待「想死」、「負片思考」、「消極」等詞彙和後面衍伸的意義。通過與作者的腳步,你可能會發現不同的意義,並感受到自己被包容、溫暖。
Thumbnail
雖有「安寧緩和條例」與「病人自主權利法」(簡稱病主法)兩個善終法,但更重要的是生命活著的意義,瞭解何時應該放手。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讓醫護人員與家人清楚患者對自己生命末期的決定,把握最後時光,與家人好好道謝、道歉、道愛、道別(不留遺憾的人生四道備忘錄)。
Thumbnail
有人說,每個人都是一本書,我們都是有故事的人,別人提供的寶貴經驗與心得,往往可以讓我們少走許多的冤枉路。想像一下,如果有機會讓你閱讀1,000本人生故事,你能從中得到多少的智慧與好處呢?
Thumbnail
是一本跟我想像中有點不一樣的書籍,沒有那麼多的心靈雞湯,本書從作者的角度帶我們重新認識「自由」這件事,而這份自由也非我所認知的這般單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