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上一篇寫了天方夜譚005: 職涯載浮載沉?換風水與找大塊頭之後,幾位讀者產生了疑惑:難道選大不選小就是職場成功保證?
當然不是。我的意思只是說,從職涯「穩定求進」的角度來看,大企業讓你如願的機率,會比在小企業之間水平流動來得合理而已。人定勝天可以用來激勵自己,但真正人定勝天的例子卻是少之又少。
把話講開,現在的人資雖然常喊缺工、找不到人才,但實際上他們每天打開104,求職應徵信還是成堆進來。怎麼篩呢?心照不宣的快篩手法之一是「知曉度」。在學歷方面,並非所有大學畢業的權重都一樣,若是台成清交等「名校」,被多看一眼的機率絕對大很多(當然,這也是最不會被老闆質疑的安全牌)。同樣地,如果求職者已經有職場經歷,縱使你寫得再豐功偉業,但若所待的那家小企業沒有甚麼辨識度,那麼很抱歉,上述豐功偉業的積分很可能被歸零看待。畢竟江湖那麼大,企業成千上萬,沒聽過是正常,自然也就參考性受限,真正站得上舞台,能被指認出來的只是少數。
但大企業的毛病也同樣可見。注重程序,以至於決策關關卡卡,官僚作風嚴重,都是備受詬病的現象。你說,那能不能找一家會跳舞的大象?會啦,但那是變革管理的產物,通常是大企業已經遭遇到不得不變的瓶頸,才會痛下手段,痛定思痛。
問題在於,大象不可能一直跳舞。組織一大,終究會從一個常態走到另一個新常態,所謂的變革管理是不得不變,但也不會一直變變變,任何的變最終都得訴諸制度,然後等到組織得了硬化症,舊有制度不堪負荷,才會再啟動新一輪的變革。
美國三大汽車廠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家大業大的他們不是沒有過變法,而且變法也不乏亮點,但亮點過後呢?又回到老樣子。
大企業的最大問題就是「看不到人」,畢竟如果凡事都靠制度運作,樣樣文來文往,那麼多數人便只是一個代號而已,你是誰根本不是太重要。
這就是為何愈來愈多年輕人進入大企業後會產生不適症的原因。剛學成一身武藝,又滿腔熱血,結果發現公司充斥維穩的「安樂公」,嘴巴講鼓勵創新卻又程序冗長,更慘的是每個部門或長官都要摻一腳、刷存在,最後導致了明明是一輛精簡結實的跑車設計,被硬生生搞成甚麼都要的四不像花車。
這種缺乏意義感與成就感的組織疏離,一直是大企業無法克服的宿命。
但撇除組織性格,我們還是可以試著找縫隙,從比較人際的微觀角度來著眼。
很多次,有人問我:「該去A公司或B公司?」我總記得提醒一句:「直屬主管是誰?先打聽一下。」
我的意思很簡單:除了家人,你一天相處時間最長的人就是你的直屬主管,她究竟是佛還是魔?她的作風是帶領部屬身先士卒?還是只會把問題往下推,把部屬當毛巾擰?太多太多值得打聽了。
職場與主管的八字合不合非常重要。下列現象在職場屢見不鮮:同樣的話,你報告時被人當草,但換個人說同樣的話卻變成至寶。還有,如果八字不合,你做到要死要活,別說被主管說聲「辛苦了」的口惠體恤,反而還會被說嘴成「能力差」呢。好吧,那就提升效率盡量準時下班,總可以了吧?不好意思,官字兩個口,這時候你收到的評語很可能是「沒心工作,只想混。」
還有一點很重要,其實應該是一個好主管的「使命」:培養部屬,讓他們在組織裡有更大的能見度。遺憾的是,很多主管不會這麼想,而且反其道而行。理由很簡單,他們只考慮到自己的利益,她的部屬只是免洗筷、只是幫她抬轎的苦力,嘴巴講的是「團隊」,但實際上是團隊的頭號吸血鬼。
如何判斷?很簡單。只要她在對上與對外的場合,只講「我」而非「我們」,大概就可以判斷出這個人是個自私鬼或自戀仔。又例如,有些人對外笑臉公關做足,博得好名聲;但對內對下就變了另一個人,也可判斷出假面程度。
直屬主管對你的職涯影響有如房子之於風水。如果是在人頭鑽動的大企業裡,遇到自私、自戀、高純度假面的直屬主管,那麼你大概要有隨時進忠烈祠的心理準備。喔,不對,忠烈祠是給有名有姓立大功的犧牲者進去的,你只能進萬應公廟、老大公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