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回朔到理財的觀念養成,應該是大部分台灣人小時候領紅包的情況:爸媽收回,然後說要幫忙存起來。
小時候覺得理所當然的事,等到自己小孩在小學時便開始連年抗議,為什麼紅包不能自己拿來花用?才覺得自己孩提時期的天然呆,造就未來的財務自由觀。
一開始,我跟小孩說紅包文化只是一個節慶的習俗,小孩拿到的紅包,是大人包給長輩或包給親戚小孩的互相討吉利象徵,如果堅持想拿紅包裡的錢,那麼紅色鈔票留給小孩,藍色千元大鈔轉手還給爸媽。
這招只用到國中階段,升上高中的小孩,又抗議平時零用錢不夠,需要用紅包滿足日常的購買慾。我們苦口婆心勸小孩們要存錢,小孩卻奉行即時行樂的消費觀。
我和外子去年開始在餐桌上跟小孩討論投資的話題,賺多賺少、賠多賠少都是一種財務學習,目的是讓他們能早點體認財務規劃的重要性,進而養成財務自由。然而,過去一年,我們持續討論的一檔股票,讓我們今年實現全家到紐西蘭旅遊七天的願望。
話說前年時,某一次例行的購物行程中,我和外子在Costco看到一台展示主機清倉特價。由於價格合理,立刻決定放入購物車。結帳時,前面一位有點宅宅的大叔看到我們購物車裡的電腦主機,又瞄了一眼價格,他略帶驚訝地問:賣場還有嗎?
我們回他說:沒了!這是展示機,所以只有一台。
他隨即抺過失望的表情。
我心想,這款電腦有這麼熱門嗎?
買完電腦的一個月之內,我看了這家電腦公司的股價和股息,當時一支120元感覺還算合理,就下單買了三支。當晚便在餐桌上跟家人分享買了三支家裡正在用的電腦公司股票。
沒多久,大盤小挫大挫不斷,120元的股價跌到100元,外子笑我太早買股票,我答隨時都可以再進場買進,於是100元-110元的股價維持的幾個月內,我又陸續買了五支,總投資金額已經快要達到90萬元。我心想,下好離手時間到,單一投資品項達100萬元,已經是我的極限。
時序回到30歲,在爸媽存紅包錢的觀念養成,我幾乎是被小孩號稱有「節儉病」之下,存到第一桶金時,看凖某一個國家的外幣存款利率,就全部下注。沒想到老天爺賞賜,約莫一年,該外幣上漲,我便見好就收,利息打八折解約,報酬率仍有20%。
於是,我開始用這個第一桶本金100萬元為基礎,胡亂投資不同的商品。最慘烈的一項投資商品是越南基金,本金100萬元居然曾經一度攔腰折半只剩50萬。還好,經過多年之後,基金結束運作時,回本的狀況只有小賠2萬。
後來,我的財務自由人生體悟是傾向於「命定之說」。也就是不管你怎麼努力,你的財富總量是老天爺早就寫在你的人生記事本裡。當你右手意外取得一塊黃金時,你的左手很有可能就失手掉了一個錢包。
「財務自由」之於我,就是這100萬元最後會變成多少,都要接受老天爺的安排。
回到那檔電腦公司的八支股票。
我在125-140元左右時,全數陸續出清賣掉,加上股息報酬率有30%左右。於是將所賺投資利得轉換成covid-19疫情過後,久違的家庭旅遊行程。
規劃好出國行程沒多久,外子說這檔股票衝上200元。
我的心理開始經歷不平衡的衝擊,一方面氣自己為什麼這麼早賣掉,另一方面也氣外子沒事通報沒在我手上的股票股價,分明就是故意讓我體會吃不到葡萄的酸澀感嗎?
經過一個月的心理糾結,某一天在河堤運動時突然體悟,如果人生下半場是以家人為首的生活規劃,那早在幾個月前賣掉該檔電腦公司股票時,決定用已實現利益規劃紐西蘭家庭旅遊,對小孩來說就是最好的轉投資。
假如我一直不賣那檔股票,看著未實現利益雖然心理開心,但那樣的開心,絕對比不上一家四口家庭旅遊的開心程度。
於是,心理那個賺不到更多錢的糾結,頓時就解開了。
這就是這支股票教我的「財務自由人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