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豆爸的教養思塾】不要輕意的幫孩子「貼標籤」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白紙的中間畫上一顆黑點,你看到什麼?一顆黑點?還是一張白紙?

如果把黑點比喻成孩子的缺點,而白紙比喻成孩子的優點,身為父母的我們,看到的是孩子的缺點?還是優點?

課程一開始,我邀請父母拿出一張白紙,將紙對摺成兩半,一半寫下孩子的缺點(或父母不滿意孩子的行為、情緒、個性⋯⋯等)、另一半則寫下孩子的優點。

藉由彼此的分享,父母會發現,有時我們眼中的缺點,卻是其他父母欽羨不已的優點。

(我很鼓勵大家把孩子的優點寫在海報紙,然後張貼在客廳或餐廳,也可以請請孩子回饋父母的優點,也同步辦理,然後下回遇到孩子讓你動怒時,趕快抬頭看看孩子的優點,你會釋懷很多喔!)

例如有父母覺得孩子吃飯很急是缺點,也有父母希望孩子吃飯可以快一點;有父母覺得孩子很有主見是缺點,也有父母希望孩子不要人云亦云,可以有自己的想法與意見;有父母覺得孩子對事物很好奇,什麼東西都想去碰觸是缺點,也有父母希望孩子不要對什麼都不感興趣,而能夠有多一點好奇心⋯⋯

台灣的父母、甚至整個華人世界,都很會「挑錯」,然後哪裡不足就要補強哪裡,也形成了歷久不衰的補習文化。

卻忽略了孩子的行為、情緒、個性往往是一體兩面。例如吃飯很急的個性,若從正向來看,可以在處理事情很有效率;而吃飯很慢的個性,則可以用於細心、細膩的待人處事上。

面對孩子的「錯誤」,父母往往急於「當下糾正」,認為這樣才是教養或教育。然而對於多數的孩子來說,他們並不是故意犯錯的,而是因為能力或經驗的不足所呈現的行為,父母當下要做的,不是去糾正或批評、甚至揶揄與嘲諷,而是能夠溫和的「陪伴孩子面對行為產生的結果」。

其實當孩子能夠「面對行為結果」時,反而對孩子才是最有效的教養與教育,因為孩子才能累積能力和經驗,在下一次類似的情境發生時,懂得如何應對或處理後果。

身為父母的我們,也要很留意不要輕意的幫孩子「貼標籤」。

孩子把水打翻了,就是把水打翻了,不要說孩子「笨手笨腳」,而是陪伴孩子去處理打翻的水;孩子拿了別人手上的玩具,就是拿了別人手上的玩具,不要說孩子是「小偷」,而是瞭解孩子的人際互動模式與經驗,然後陪伴孩子練習與修正;孩子聽故事時坐不住,就是坐不住,不要說孩子「過動」,而是檢視一天的行程,是否動的時間太少?玩的時間不夠?

曾經我認識一位孩子,他在第一次加入團體時,選擇推倒別人的桌椅、破壞別人的作品,老師詢問他為何要這麼做,孩子只說了:「我過動耶!」

我想,孩子週圍的大人,一定經常的灌輸孩子過動這個標籤。然而事實上,這位孩子是很有創意、也很有創造力的,只要將他的行為引導往創作的方向,孩子展現了他的優勢面後,過去的困擾自然而然就降低了。

有的父母說:「我要讓孩子知道他做的事情是不對的,我和孩子談的方式都是『對事不對人』」。

的確,對於大人來說,我們似乎可以分辨什麼是對事不對人,但是對一位十歲以下的孩子來說,他所接收到的,往往就是「對事『也』對人」,當父母說孩子的行為是壞的,孩子會認為「我是壞的」,當父母說孩子的行為是不好的,孩子會認為「我是不好的」。

「難道孩子的行為,父母都不要管、不要教嗎?」很多父母納悶的問我。

「要管、也要教,但重點是『怎麼管?怎麼教?』」我都會這麼回答,而方法會在後續的課程當中讓父母進行練習。

父母要先練習的,是「排除批評和看輕錯誤」以及「降低『壞』習慣的重要性」,也就是雖然明知有一顆黑點,但不要急著把它抹去,而是看到周圍的空白、孩子的優點,然後提供孩子大量的鼓勵。

我們相信,孩子的行為背後都有動機,而最原始的動機來自於「歸屬感」,孩子希望被看見、被關注、被認同,如果正向的行為,父母認為是理所當然的,甚至不斷地提高對於孩子的要求和標準,孩子就會感覺自己沒有被看見、沒有被關注、沒有被認同,於是衍生出「錯誤目標」,進而產生了父母認為的不良行為。

而父母此時若又針對不良行為大量的糾正與批評(被看見、被關注、沒有被認同),就像是我們拿著肥料對著雜草一直灌溉,反而會讓孩子的不良行為愈來愈茂盛,然後掩蓋掉了正向的行為與動機。

這就產生負面循環了,就像很多父母會發現,對於孩子的某些行為,講也講不聽、罵也罵不動、甚至都打了孩子還是沒有改變,還變本加厲的原因。

因此我都建議父母,要改變孩子的行為之前,要先找出行為背後的動機,同時瞭解孩子的「真實需求」,給予孩子滿足。

(需要和想要是不同的喔!買玩具、帶孩子出國⋯⋯等往往不是孩子的真實需求,反而回歸最單純的陪玩、談心,既不花錢、又可以給予孩子真實的滿足呢!)

avatar-img
55會員
20內容數
趙介亭(綠豆爸)育有2子綠豆和粉圓,2006年擔任全職奶爸;2010年學習阿德勒心理學;2012年成立可能親子團;2014年成立可能非學校;2020年成立可能幸福學院,帶領夥伴學習與實踐阿德勒幸福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綠豆爸-趙介亭 的其他內容
面對孩子的挑戰,是一個改變自己、改變親子關係、改變家庭關係的重要歷程,過程當中會面臨到很多的挑戰,但只要經歷過後,就能享受到家庭團隊合作的甜蜜果實。
什麼是民主?或許還需要長時間的辯論與實踐。但運用在教養上,我們認為「民主式教養」包含四個要素。
只有生理的發育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孩子心理的成長,也就是艾瑞克森談的「發展危機」是否在父母、我、環境的協助下變成「轉機」。否則就會養育出很多生理年齡長大、但心智年齡卻很不成熟的下一代。
在面對孩子的「不良行為」時,父母要練習先說兩句話:「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你這麼做一定有需求未滿足」。
我們絕對不會要父母「不教」,愈小的孩子、愈需要父母的身教與引導,因此我們要著力的,不是教不教,而是「怎麼教」。
面對哭泣的友伴、或是突發的狀況,孩子沒有像大人一樣的能力,可以馬上判斷事情的經過、或是立即反應下一步,因此站在一旁什麼都不說,是很正常的。
面對孩子的挑戰,是一個改變自己、改變親子關係、改變家庭關係的重要歷程,過程當中會面臨到很多的挑戰,但只要經歷過後,就能享受到家庭團隊合作的甜蜜果實。
什麼是民主?或許還需要長時間的辯論與實踐。但運用在教養上,我們認為「民主式教養」包含四個要素。
只有生理的發育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孩子心理的成長,也就是艾瑞克森談的「發展危機」是否在父母、我、環境的協助下變成「轉機」。否則就會養育出很多生理年齡長大、但心智年齡卻很不成熟的下一代。
在面對孩子的「不良行為」時,父母要練習先說兩句話:「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你這麼做一定有需求未滿足」。
我們絕對不會要父母「不教」,愈小的孩子、愈需要父母的身教與引導,因此我們要著力的,不是教不教,而是「怎麼教」。
面對哭泣的友伴、或是突發的狀況,孩子沒有像大人一樣的能力,可以馬上判斷事情的經過、或是立即反應下一步,因此站在一旁什麼都不說,是很正常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家長面對小孩說難聽話的困擾,以及採取的教育方式。從嚴厲的懲罰到轉變為鼓勵誠懇的教導,希望能夠改善小孩的言行舉止。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承認自己是個壞掉的孩子,大人總是希望著下一代可以過得好,或者可以超越他們,有時候會常常聽到他們給予我們各種建議,當有一天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卻又會被批判或者溝通很難達成共識,明明是想要在父母心中獲得信任,但似乎只有感受到被指教,所以得到更多的是不信任的感覺,然後重複這個模式,直到有天開始發現不對勁
Thumbnail
在現今社會,許多家長在孩子犯錯後,為了怕孩子被貼標籤,往往選擇護短,甚至對受害人/檢舉人找碴。殊不知,犯錯是讓孩子學會負責的機會,若父母保護過當,會讓孩子形成用護短和找碴來面對錯誤的腦迴路。 這樣的態度不僅會對孩子不利,當孩子將這樣的教養方式複製到下一代,就會形成代際循環。
Thumbnail
過去我們認為「家庭」是一個理應充滿和樂歡笑的環境,但後來在許多社會案件中理解家庭失能確實會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甚至將來會對社會造成影響。 也因為如此,我們不應該把教養當成是不容外人置喙之事,而是應該以長遠的思維來培養孩子成為一個不帶給社會負擔,並且能完全為自己行為負責的獨立人格,我想這才是
Thumbnail
你知道嗎?一個簡單的批評,可能會在孩子心中種下自我懷疑的種子。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為什麼不應以孩子偶爾的失敗來定義他們的能力或性格。 從鼓勵的視角出發,了解如何創造一個支持孩子探索潛能和克服困難的環境,讓他們在每一次跌倒後都能更堅強勇敢的站起來。 閱讀全文,了解如何讓你的孩子在挑戰中發現自己
Thumbnail
「我們是否在不知不覺中,否定了孩子?這是一個值得每位父母深思的問題。」 日常生活中,父母往往為了快速有效的教育孩子,不自覺使用了許多帶有否定性的話語。 比如:「不要用跑的!」或「要講幾遍你才聽得懂?」這些話語背後的意圖可能是為了孩子的安全,或是希望孩子學會聆聽和理解,但在孩子的心中,這些
Thumbnail
凡事都有一體兩面,世間萬物的意義是以人的主觀視角去認知的,如果能意識到這點,對遇見的人貼上「好的標籤」,並避免貼上「壞的標籤」,你會發現你身邊的人都開始朝好的方向靠近!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家長面對小孩說難聽話的困擾,以及採取的教育方式。從嚴厲的懲罰到轉變為鼓勵誠懇的教導,希望能夠改善小孩的言行舉止。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承認自己是個壞掉的孩子,大人總是希望著下一代可以過得好,或者可以超越他們,有時候會常常聽到他們給予我們各種建議,當有一天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卻又會被批判或者溝通很難達成共識,明明是想要在父母心中獲得信任,但似乎只有感受到被指教,所以得到更多的是不信任的感覺,然後重複這個模式,直到有天開始發現不對勁
Thumbnail
在現今社會,許多家長在孩子犯錯後,為了怕孩子被貼標籤,往往選擇護短,甚至對受害人/檢舉人找碴。殊不知,犯錯是讓孩子學會負責的機會,若父母保護過當,會讓孩子形成用護短和找碴來面對錯誤的腦迴路。 這樣的態度不僅會對孩子不利,當孩子將這樣的教養方式複製到下一代,就會形成代際循環。
Thumbnail
過去我們認為「家庭」是一個理應充滿和樂歡笑的環境,但後來在許多社會案件中理解家庭失能確實會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甚至將來會對社會造成影響。 也因為如此,我們不應該把教養當成是不容外人置喙之事,而是應該以長遠的思維來培養孩子成為一個不帶給社會負擔,並且能完全為自己行為負責的獨立人格,我想這才是
Thumbnail
你知道嗎?一個簡單的批評,可能會在孩子心中種下自我懷疑的種子。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為什麼不應以孩子偶爾的失敗來定義他們的能力或性格。 從鼓勵的視角出發,了解如何創造一個支持孩子探索潛能和克服困難的環境,讓他們在每一次跌倒後都能更堅強勇敢的站起來。 閱讀全文,了解如何讓你的孩子在挑戰中發現自己
Thumbnail
「我們是否在不知不覺中,否定了孩子?這是一個值得每位父母深思的問題。」 日常生活中,父母往往為了快速有效的教育孩子,不自覺使用了許多帶有否定性的話語。 比如:「不要用跑的!」或「要講幾遍你才聽得懂?」這些話語背後的意圖可能是為了孩子的安全,或是希望孩子學會聆聽和理解,但在孩子的心中,這些
Thumbnail
凡事都有一體兩面,世間萬物的意義是以人的主觀視角去認知的,如果能意識到這點,對遇見的人貼上「好的標籤」,並避免貼上「壞的標籤」,你會發現你身邊的人都開始朝好的方向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