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1|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且慢,去重訓別帶手機了!-解析「多巴胺」如何讓手機成為你不再愛運動的元兇

去重訓、運動時,你也習慣帶著手機聽聽音樂、看看影片、刷刷社群媒體嗎?

這樣的習慣,對現代人的生活再正常不過。

畢竟每天時間有限,又有好多資訊想聽、想看、想學,就只好開啟多工模式了。

特別在重訓時,我們有很多空白時間,戴上耳機,就能讓運動時光變得更加有趣。

何樂而不為?


不過,也在此時,這個行為正逐漸降低「重訓」對你的吸引力喔

:蛤?

你可能會覺得,這聽起來不合理呀!

我喜歡重訓,我喜歡用手機,嗯~,Apple Pen。(誤)

兩個我喜歡的事情加起來,應該變得更讓人喜歡、陶醉才對呀?


一開始確實是這樣沒錯。

但是,Andrew Huberman這部時長超過兩個小時的影片中,提到關於手機使用所造成的意想不到後果。

Andrew Huberman是誰?

他是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神經生物學教授。

這部兩個小時的影片在講什麼?

教授解析了「多巴胺」的運作與對人體的影響。


近年對於「多巴胺」的討論十分熱烈,甚至衍生成一種穿搭風格。

但如果你還是對它一無所知,我在此就先粗淺地簡介一下。

(真的很粗淺,想知道更多可以看看上述影片喔)

多巴胺是一種神經調節劑,大腦透過調節多巴胺的濃度來影響人的行為,其中兩項最主要的影響分別是「運動」與「動機渴望」。多巴胺會刺激交感神經更為興奮,使人進入一種「更準備好」的狀態,渴望付出行動追求身在皮膚之外的事物。
舉例而言,如果你感到昏昏欲睡、懶惰、沒有動力,那就是多巴胺水平較低;如果你感到非常興奮、有動力,即使你有點害怕做這件事還是不退縮,那你正處於高多巴胺狀態。

這段內容應該也是大眾對「多巴胺」是什麼的基礎認知,

可是看到這邊,還沒有辦法回答,

「兩個我喜歡的事情加起來,為什麼沒讓人變得更喜歡這件事?」


Andrew Huberman 提出了一個大家忽略的重要資訊:

多巴胺降到平均以下的程度,會與峰值的高度成正比。

細節而論:

多巴胺在短時間內能分泌的量是固定的,如果我們突然將多巴胺推升到很高的濃度(例如 +10),後續因為產量用罄,多巴胺的濃度就會降至比平常的基準線(0)更低(例如 -2),呈現「狂喜」後的「消沉」。

基線降到比一般情況還低(-2),如果不再獲得刺激就太痛苦了。

可是,只重複做相同強度的事情(+10),能帶來的峰值推升已經不足以讓我們感受到同等的動力(-2+10=8 <10),因此需要更強烈的刺激感(例如 +13)。

在這一來一往之中,就產生了我們熟知的「成癮」現象,對某項活動或物質沉迷與索求更多。


現在,你聯想到「重訓+使用手機」,會迸出什麼新滋味了嗎?

當你剛開始做這樣的組合,「去重訓」這個活動能帶給你更多的快樂。

於此同時,也把多巴胺濃度一瞬間推得很高。

使得往後再重複一樣的活動時,我們就沒辦法獲得相同的動力與滿足。


影片中,教授用重訓為例,說明使用手機對體內多巴胺迴路的影響。

我想,相同的邏輯,也可以擴展到其他我們本來就滿喜歡的事務上。

帶著手機去做任何事,基本上已是我們現在的習慣,

一邊開啟音樂、podcast、社群平台、遊戲、影片,也不在少數。

沒想到的是,於此同時,手機正在消除我們對所從事的活動的興奮和樂趣...



多巴胺與腦神經科學是一個有趣的領域,很開心能與你分享我的學習收穫,如果有什麼想法或是專業指正都歡迎在底下留言,一起學習更認識自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