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3/02閱讀時間約 16 分鐘

『Deep Work深度工作力:淺薄時代,個人成功的關鍵能力』閱讀筆記

raw-image


中文書名:『Deep Work深度工作力:淺薄時代,個人成功的關鍵能力』

英文書名:『Deep Work: Rules for Focused Success in a Distracted World』

作者:『Cal Newport』

譯者:『吳國卿』


深度工作VS淺薄工作


先看一下如何書中定義深度工作與淺薄工作:


1.『深度工作』:在免於分心的專注狀態下進行職業活動。這種專注可以把你的認知能力推向極限,而這種努力可以創造新價值,改進你的技術,並且是他人所難以模仿的。

2.『淺薄工作』:非高認知需求,偏向後勤的工作,往往在注意力分散的狀態中執行,這類工作通常無法創造多少新價值,而且很容易模仿。


『深度工作』比起『淺薄工作』需要更專注於工作上,產出結果通常較難被模仿。這兩種工作的分類有時候不是0跟1這種極化差異,有個簡單的量化依據:『假如今天請個大學剛畢業的新鮮人執行這項工作,預估一下至少需要訓練多久才能勝任?』假如需要花的時間少,自然就更偏向淺薄工作。


以八二法則來說,深度工作對高技術工作者,創作者或知識工作者來說,會是最具生產力的部分,但我們工作內容中,免不了有一定比例的『淺薄工作』,想辦法維持進行『深度工作』時的高度專心狀態,以及壓縮『淺薄工作』的比例,是在工作上擁有傑出表現的重要課題。


有一種例外不在本書的討論範圍內:一群缺少深度工作,卻仍然很成功的人。這些人的工作因為需要與其他人高度連結,於是無法長時間處於專心的狀態。例如高階主管,管理者,銷售人員等等,他們多半時間用來開會與溝通,對他們來說,隨時保持與人連線的價值更大。


深度工作不是經濟中唯一有價值的技術,不培養這種能力也有可能成功,但高度自動化的現代,淺薄工作被取代性越來越高,不需要深度工作的領域正在逐漸減少。除非有強烈證據顯示一心多用,或隨時保持與人的連線對你的工作很重要,否則培養深度工作的能力,會帶給你極高的價值。


為何深度工作會是在新經濟環境中脫穎而出的關鍵之一?


前所未見的成長和科技的衝擊,促成經濟的大重構。在新經濟中,有三個群體擁有特別的優勢:

  1. 高技術工作者,能與智慧機器一起工作並發揮創造力的人。
  2. 各行各業的超級明星。
  3. 擁有者,有能力動用資本的人。


其中第3項,想快速聚集資本,成為擁有者,比較沒有可複製的方法,要不就是需要一些機運,或是原來就家世顯赫,否則一般來說需要靠長期複利效應來累積財務資產。但若想加入前兩個群體,若能掌握以下兩種核心能力就有機會:

  1. 快速精通專業技術的學習能力
  2. 在品質和速度上達到高水準的生產能力,產生有型的結果


要能快速精通技術,仰賴穩固的基礎知識,以及不間斷地學習。要不斷磨練技術,就需要『刻意練習』,『刻意練習』較為重要的核心成分包含:

  1. 專注且有目的性的練習:注意力必須專注在你嘗試改善的技術或精通的思想
  2. 尋求回饋:需要獲得回饋,以糾正你的方法,讓你注意力放在最有生產力的地方


歸納下來,能夠『高度專注不分心』,是讓自己脫穎而出的重要因素之一。若是你的工作大部分為『深度工作』,『淺薄工作』的比例較低,代表越有機會透過深度工作去磨練技術,精進自己。依照以下的公式,把工作時間的專注力最大化,就能讓每個單位工作時間的生產成果跟著放大:


『高品質的生產工作 = 花費的時間 * 專注的程度』


環境與趨勢讓人容易分心,凸顯深度工作的優勢


網際網路,社群媒體,即時通訊的廣泛使用,讓我們處於隨時與人連線的狀態,需要有意識的去控制,不然就容易分心,造成難以進行深度工作的狀態。為何會那麼容易讓人分心呢?書中列出了幾個可能的原因:


  1. 分心造成的影響較難量化:我們知道分心會破壞深度工作的效率,但其影響不容易測量,再加上某些與人溝通的行動確實有產值,造成難以訂出一個標準來界定一天可以分心多久。
  2. 傾向做比較容易的事:在企業環境中,由於缺少各種行為對企業獲利影響的反饋,我們傾向於採用當時最容易的行為。換句話說,有時候選擇做某件事,只『因為比較容易』。當主管認為員工收到訊息馬上回覆,自己會比較好做事,自然會直接傳訊息給下屬並期望盡快回覆。
  3. 以忙碌代表生產力:在沒有明確指標可以證明工作是否有生產力或有價值的狀況下,許多知識工作者會重拾工業時代的生產力指標,即以明顯可見的方式來做事。舉例來說,在績效評價標準不明確的狀況下,有些人很喜歡開會,儘管在會議中沒有什麼重要的決議,一整天還是會花一堆時間在會議上,這樣可以讓這些人覺得自己很重要。
  4. 網際網路狂熱教派:某個新科技出來時,可能會出現FOMO心態,於是一窩蜂的去接觸,只為了乘上浪頭,所以可能有些人會認為只要是新科技,就會被假設為是好的,必須無條件接受他。


為了避免分心,往往需要拒絕某些高科技與新東西,這與現今趨勢與氛圍背道而馳。網路是重要的槓桿,許多個人工作者都需要靠社群媒體進行個人品牌行銷,但使用社群媒體若是沒有拿捏好分際,就會影響需要專注工作時的品質與效率。假如趨勢是讓分心變成理所當然,那深度工作將變得越來越稀奇,並且越來越有價值。


前面提到深度工作的好處,接下來就要談要如何減少淺薄工作,增加深度工作的效率。書中會提供規劃工作日時間表的建議,這邊我先對照我自己的日常作息,歸納成以下數種時間區塊:


  1. 上班前
  • 生產性冥想:通勤時,可用於思考工作相關的問題
  • 工作時間表規劃:規劃工作項目與對應的時間區塊
  1. 上班中
  • 淺薄工作:像是一些行政程序,會議,信件與訊息回覆
  • 深度工作:需要專心的工作,例如寫作,設計,寫程式等
  1. 下班後
  • 修復心理的活動:例如運動,與親友互動,冥想等等
  • 可以上網的時間:可用於社群媒體,購物網站,追劇的時間
  • 其他休閒活動與個人計畫:避免需要上網的休閒


為自己的工作生活建立常規和儀式


前面提到深度工作的好處,接下來就要談要如何減少淺薄工作,增加深度工作的效率。眾所周知意志力是有限的資源,身處在充滿誘因容易分心的環境,自然就更容易消耗意志力,難以專注於工作上。為自己的工作生活建立常規和儀式來進入與維繫不間斷地專注狀態,以減少對有限意志力的依賴。


首先來看深度工作時間安排的方式。書中列舉數種安排深度工作的方式,其中我認為比較適合自己或一般上班族的方法,主要是把一天的精華且不可以被打擾時段先定下來,可以的話也可以定下規律的時段,刪去時間安排的決定的步驟以降低阻力。舉例來說,工作日我通常到中午前大概會有1-2小時,下午也可以定下2-3小時的可專心時間,其他工作時間則可用來處理溝通討論等可能會分心的工作。


在專注時段時,我個人是利用番茄鐘的方法,以25分鐘為單位作為專注時段,專心25分鐘就休息5分鐘。每天會紀錄一天總共完成了幾個番茄鐘單位,作為量化深度工作時間的依據。找出適合自己的節奏,將其養成簡單規律的習慣,就不需要花費精力再決定是否何時進行深度工作。而像是番茄鐘之類的紀錄,會讓自己一天工作的進展視覺化,一眼就可觀察到自己一天的績效,進而產生激勵自己的效果。


儀式感也是讓自己進入深入工作狀態的助力,進行一項專屬自己的儀式,就像開關打開一樣,暗示自己該進入專注工作狀態。例如先去上個廁所,泡一杯咖啡,把手機放遠一點,把通訊軟體的通知先關掉等等。打開番茄鐘計時告訴自己這25分鐘內不看手機,不看訊息,不看工作內容不需要的網頁,只能專注在工作上,若是沒遵守,代表被打斷專注狀態,這一番茄鐘單位就不算數。選一個對自己暗示效果比較高的行為,作為進入深度工作狀態的儀式。


也有人會讓儀式變得盛大,且需要一些成本,加強暗示自己必須專心的強度。例如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在寫完結篇時,就特地花錢住到豪華飯店套房內去完成作品。我自己有時也會到適合工作的咖啡廳去,讓自己獲得更多能量進入專注狀態。


提高深度工作效率所需的紀律


現在我們知道深度工作很重要,也知道要安排時間進行深度工作了,那深度工作時,該做哪些事才能讓深度工作更有效果?書中列出了幾項紀律:


紀律1. 專注在最重要的事情

『要事第一』是許多經典商管書籍的核心概念之一,把一天的精華時段空下來,自然得用來做對你自己工作目標最重要的事。如『執行力的修練』所述:『當你嘗試做越多,實際完成的就越少。』這是指假如有太多目標,心力會分散,就比較難把資源集中在重要的部分。巴菲特提過的『5-25原則』可以幫助你實踐這項紀律。


紀律2. 根據領先指標行動

在度量某個任務是否成功,可以分別用『領先指標』與『落後指標』來衡量。以書中的例子來說,作者的學術研究工作,落後指標是每年發表的論文數,領先指標是深度工作的時數。這兩個指標都與作者在學術領域是否成功有正相關,但由於『專心工作的時數』能立即反映在一天努力的工作之後,較快對自己的表現給予回饋。以我自己為例,我會以每天番茄鐘完成的單位作為領先指標。


紀律3. 設置醒目的計分板

與紀律2相關,當領先指標記錄在某個醒目的地方,例如白板,日曆,記事本中,每完成一個番茄鐘單位,就畫一筆,看一天能湊成幾個正字,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表現,產生激勵或警惕的作用。


紀律4. 定期檢討成效

可以每週看自己過去七天,領先指標完成的狀況是否如預期,做得好的話稍微給自己一點獎勵,做得不好的話想想原因,看有沒有改善的空間,或是工作方式是否需要微調。


安排讓自己放空與沈澱的時間


在一天工作結束後,把工作的開關關掉,停止思考工作上的事,不再檢查電子郵件與通訊軟體,不在心裡重播白天各種工作遇到的狀況與討論,也不去想明天可能會碰到的問題。一旦工作結束,就清空心思,把思緒留給讓自己內心平靜的事物。我們有數個好理由說服自己進行這樣的內心沈澱:


理由1:停止思考有助於領悟

我自己也常有類似經驗,寫論文或工作時苦思一些問題想不出來,但在騎機車或洗澡時腦袋放空時,突然靈光一閃,冒出一些頭緒。書中提到『無意識思考理論』:『在做數學計算時,只有你的意識心智才能遵循精確的數學規則,以確保正確性。另一方面,面對牽涉大量資訊和多重模糊,甚至彼此衝突的條件,你的無意識心智很適合解決這個問題』。簡單地說,下班後就放空,剩下的就交給心智的潛意識層吧。


理由2:停止思考有助於補充深度工作需要的能量

專注力是有限資源,停止使用導向性注意力,就可以慢慢恢復。工作結束後安排點放鬆的活動,陪陪親友,聽音樂,適當的休閒娛樂,出去運動或慢跑,加上一夜好眠,都可以幫助回復隔天所需的專注力。


理由3:晚上已經把專注力用完的話,就該好好休息,再拼下去效率也不高

相信也會有人跟我有類似經驗,工作超過12小時,加班到晚上甚至半夜,這時候其實工作效率已經十分低落。跟理由2有相同的概念,專注力用盡以後,要再專注下去,效率也不高,倒不如先休息。


我認為好好休息也是工作的一部分,進入深度工作時需要儀式,要離開工作狀態時也需要關機儀式,告訴自己一天接下來的時間,放下工作的念頭。


其他時間區段的安排建議


前面有提到兩種時間區段:『深度工作』與『放空沉澱』時間區段,除了這兩者以外,還可以事先規劃『可分心』以及『生產性冥想』時間區段。


『可分心』時間區段

社群媒體,網際網路已經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要完全斷絕這些奪取注意力的事物也許不太現實,且許多工作項目仍需要網際網路協助,進行與人連結的互動與協作。既然如此,我們可以試著規劃另一種時間區段,允許自己分心。舉例來說,工作時間可將處理信件,回覆訊息,參與會議的時間先畫分出來,批次處理這些工作項目。下班後,也可以劃出一段時間,允許自己可以看看常見的網頁,以及社群網站,作為犒賞一天辛苦工作的誘因。


可以的話,試著限制自己,除了這些時間區段以外,就避免使用網際網路工具。把可分心的時段規範出來。這樣的目的是增加一點阻力,避免自己一想要看FB或檢查推文,就毫無障礙地去做這些令自己分心的事。把時間劃分出來,可以規範自己等到『可分心時段』再做這些事,並防止自己無止盡的把空閒時間,全用在這些分心事物上。


『生產性冥想』時間區段

本書所謂的『生產性冥想』是去思考單一而明確的職業問題,視你的職業而定,可能是網路架構怎麼設計,或行銷文案如何修改。應用冥想的方法,假如意識到自己注意力漂到其他念頭,就把念頭抓回來,持續帶回自己思考的問題上。並非一定要靜坐才能冥想,當有一段你會用上體力,但不用腦力的時段,例如散步,通勤,慢跑,淋浴等等,這些時間你可以用來進行生產性冥想,因此可以有效利用一些瑣碎的時間區段。


通勤時間等捷運或在捷運上,稍微觀察一下,很可能絕大部分的人是在滑手機,但除此之外,用來進行一些生產性冥想也是利用時間的好選擇。因為讓自己分心的事物若接觸多了,就更難脫離分心狀態,一有空檔就看社群網站,等於暗示自己可以隨時隨地分心。這些時間用來思考當時最迫切的問題,可以練習把注意力拉回明確的問題上,進而強化抗拒分心的肌肉,磨利自己的專注力。


減少淺薄工作的時間比例


高技術與知識工作者的重點,在於深度工作的時間與專注程度,所以就算工作時間長,若淺薄工作卻佔了絕大部分,生產力仍難以提升。完全消滅淺薄工作並不現實,但仍盡需可能壓縮淺薄工作比例。書中提供了幾個可行的策略:


策略1. 事先安排工作日的時間表

大腦是相當耗能的器官,我們常常會進入自動駕駛模式,為了避免這種狀況,需要有意識地管理工作時間。在工作開始前,例如每天晚上先為隔日做計畫,以最小半小時為單位作為時間塊(番茄鐘一單位25分鐘,剛好可以放到時間塊裡),分配預計要進行的工作到時間塊中。一些細小瑣碎的淺薄工作,可集中到特定時間塊批次處理。


意外狀況總是有可能發生,上述時間表可不可以更動?當然可以,這個時間表的目的不是束縛自己,而是讓自己養成習慣去思考:『其餘的時間做什麼最好?』完全不規劃時間表,只會讓自己陷入自動駕駛模式,不知不覺消耗掉許多時間,這也是我們極力避免的事。至於如何看待臨時安插的工作項目,可以參考『GTD』工作法:


『Get Things Done』摘要與實踐心得


策略2. 準時下班

帕金森定理告訴我們,有更長的時間,就會塞進更多的工作,假如被塞進來的是淺薄工作,那更沒有益處。因為時間有限,我們必須盡量用來做最重要的深度工作,這讓我們有更多拒絕或遞延淺薄工作的理由。每日固定時間表,能讓我們把時間視為有限資源,任何不是深度工作的義務,都變得必須質疑。


書上提到,對大多數從事非初階知識工作者來說,淺薄工作時間比率會介於30~50%。假如經過各種努力與調整工作方式,一天超過一半時間仍是淺薄工作,而且上司也間接暗示你:『在任何時候,你都必須迅速完成我們要你完成的任何淺薄工作。』這表示這不是一個支持深度工作的職務,此時你該考慮的是,如何轉換到重視深度工作的新職務。


總結


本書作者著作的『深度工作力』與『深度職場力』兩書,均圍繞在『刻意練習』這個核心上:

  1. 在『深度工作力』中,強調需要進行『深度工作』,才能達到『刻意練習』的功效。所以『深度工作力』一書,可用於設置每日工作時間表,以及規劃該遵守的紀律。
  2. 在『深度職場力』中,強調透過『刻意練習』,就能磨練技能累積職涯資本,以換取自主性等美好工作特質。所以『深度職場力』一書,可用於規劃長期職場發展的策略。


『深度工作力』這本書目的是幫助讀者減少分心的機會,以及淺薄工作的比例,並且提供一些方法以及紀律,去確保增加深度工作的時間與效果。至於去除讓人分心要素後,若要再提升深度工作的專注程度,我認為可接著看『刻意練習』或是『心流』等書。


人常常會處於『自動導航』的狀態,也就是身體在動,心思飄到別的地方,自動導航會需要一個『預設模式』,假如這個預設模式是上網,滑手機,追劇或短影音,就會不知不覺消耗掉許多寶貴時間。有意識的去限制會讓自己分心或成癮的事物是很重要的課題。相關的內容可參考『生時間』或『多巴胺國度』等書。


作為專業技術人員,創作者,或知識工作者等需要精進自己技術的工作者,我認為這兩本書的概念都很受用,若是能落實在自己的工作流程中,相信有很大的助益。我們下一篇讀書心得再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