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文字是信息傳遞的主要方式,它保證了信息的一致性和持久性。從古文明的石碑刻文到手抄聖經,文字一直是知識傳承的核心工具,文字的紀錄也是「白紙黑字」的證明,特別是在教育領域更是重視書面資料的使用。
最近隨著學測成績公布,開始有更多人開始討論「學習歷程檔案」,有學生團體表示:現在學習歷程檔案有商品化、惡性競爭的情況出現,但教育部也只是重申,學習歷程檔案要重視「個人反思」、要「呈現個人特色」,大學教授也自信的表示大多數教授都可以認出那些是做假的「學習歷程檔案」,甚至有政府官員表示:查到作假就取消錄取資格,但這真的有用嗎?
網路上一直都有各種履歷的寫法,告訴人們到底要怎麼樣正面的表述自己的缺點,看著這些資訊,我腦中默默浮現的問題:曾經,我們用「書面資料」來證明做過的事情,但現在這些做出來的書面資料,還能夠證明我曾經做過的「實際行動」嗎?還是變成「用文字堆疊出來的偽證」呢?
俗話說「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所以要求學生製作學習歷程檔案和備審資料,但如果這些不能反映學生的學習經歷和成長,那我們會不會其實已經太過依賴文字了呢?文字和書面資料,真的可以評估或者紀錄一個學生的學習成效嗎?
高中時,或許因為不是升學高中,老師們課業沒有逼得那麼緊,我們還有些非常神奇的老師,其中就包括我們的歷史老師,同時也是我們的導師。這位老師在學校是出了名的奇葩老師,不是他很混,或者學生很討厭他,相反的,就我所知,就沒有學生不喜歡他的,而他的教學特點就是:出奇不意,常常給出讓人意料之外的作業。
當時是在上世界史,我們被要求分組為不同的歷史事件做過報紙,其他組做了什麼,我不太記得了,但我們那一組,我印象非常深刻,做的是法國大革命的爆發,我們除了要說出法國大革命爆發之初發生什麼事,報紙應該會說什麼,站在什麼樣的立場,我們甚至安排了社論的欄位,嘗試模擬當時社會對於這一件事情的討論應該是什麼想法。做完作業後,我們所做的報紙,除了上台介紹之外,最後還直接貼出來讓大家去看,直到學期末,原本要丟掉的的作業,最後各組還是捨不得,都帶回家收藏了。
高中時,另一個奇葩老師是我們的國文老師,但相較於歷史老師,國文老師比較正常,至少還會趕進度,但有一次似乎是因為進度提早教完了,國文老師決定丟個作業給我們:找一篇這學一所上過的課文,製作一段廣播劇,要求只能用聲音傳達,要讓沒看過文章的人,知道這段課文的內容說了什麼,我忘記我們那組是怎麼決定課文的,但我們挑的課文是「虯髯客傳」中虯髯客、李靖和紅拂女相遇的橋段。
因為課文是文言文的傳記,所以在寫劇本的時候,我們光是翻譯就寫了好幾個版本,語氣也反覆修改,想著怎樣的語氣才能反映角色的特質,是不是需要增加一些課本中沒有提到的內容,段考都沒這麼認真研究過課文。
近期一點,最近和一位翻譯所的朋友聊天,他告訴我,在翻譯所期間,他最痛苦的不是做不完的翻譯,而是把翻譯的過程和想法寫成文字的作業。他自己非常喜歡嘗試不同的翻譯方式,每次派作業,就算老師沒有要求,他也會把老師要求的文本用不同的翻譯方式,翻譯了好幾個版本,而且為了方便自己辨識每個不同的翻譯,他會喜歡用不同顏色的筆和紙,並搭配一些小插畫來呈現,但每次翻譯所的作業,幾乎都是要求要將這個過程用文字詳細描述、討論這些不同翻譯的差別,這對他來說卻是個挑戰。
從高中時我自己的例子,再到最近翻譯所朋友的例子,不少例子都表明我們其實可以不用這麼依賴文字來證明自己,特別是「額外的文字」!
堅持要用文字來證明自己曾經做過的事情,似乎就像是把自己鎖在象牙塔中,把自己鎖進去還不算,還總讓不在象牙塔中的人,用象牙塔中的方式,證明自己。
但如果不要利用「書面資料」來證明「我們已經做過的事情」,我們是否可以讓我們從「書面資料」中解脫出來,用其他方式,證明我們曾經做過的事情?
十幾年前,還是高中生的我和我的同學們,依照我們的想法,為法國大革命做一份報紙,寫了幾篇社論,大家也鬧成一團,為了改編一篇文言文課文做廣播劇,反覆推敲每個角色的語氣口吻,如果我們做的這些作業,已經可以呈現出我們的「個人反思」與「個人特色」,那我們真的還需要額外再寫一份學習歷程檔案來證明我們曾經做過這樣的一份作業嗎?
我沒有要否認文字和文件的重要性,但如果說到要證明學習成果,那除了死板板的書面資料,我們或許有更多更創新且全面的方式,來展現和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
一個很明顯的例子,我大學期間寫了無數的報告,甚至大學畢業時,我還提交了一份畢業小論文,但我已經忘記我當時小論文寫了什麼,只記得似乎是跟語言學相關的吧,但距離更久遠以前的高中法國大革命的歷史作業,和那虯髯客傳的國文作業,我至今仍然記得一二,如果當時叫我寫下我在這份作業上學到了什麼, (我不確定當初到底有沒有做這件事),最後我會記得的,應該還是討論社論應該呈現什麼樣的觀點,或者到底要怎麼表現虯髯客剽悍瀟灑的口氣吧!
我是Yawen,我覺得議題是需要討論才會更明朗,所以藉著寫方格子的機會,整理自己的想法,並邀請大家與我討論與交流:
按下【愛心】,表示你喜歡這篇文章。
按下【追蹤】,我會繼續寫類似的文章。
按下【贊助】,支持我繼續寫相關的文章。
如果你想要告訴我你的想法,或者和我討論,歡迎【留言】或【來信】
不是方格子會員,也可以到我的instagram留言或與我討論
我的Mail:iamloyawen@gmail.com
我的Instagram:yawen.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