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書面資料,我們還能用什麼來證明自己做過的事情?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從「白紙黑字」的證據到「用文字堆疊的偽證」

在過去,文字是信息傳遞的主要方式,它保證了信息的一致性和持久性。從古文明的石碑刻文到手抄聖經,文字一直是知識傳承的核心工具,文字的紀錄也是「白紙黑字」的證明,特別是在教育領域更是重視書面資料的使用。

最近隨著學測成績公布,開始有更多人開始討論「學習歷程檔案」,有學生團體表示:現在學習歷程檔案有商品化、惡性競爭的情況出現,但教育部也只是重申,學習歷程檔案要重視「個人反思」、要「呈現個人特色」,大學教授也自信的表示大多數教授都可以認出那些是做假的「學習歷程檔案」,甚至有政府官員表示:查到作假就取消錄取資格,但這真的有用嗎?

網路上一直都有各種履歷的寫法,告訴人們到底要怎麼樣正面的表述自己的缺點,看著這些資訊,我腦中默默浮現的問題:曾經,我們用「書面資料」來證明做過的事情,但現在這些做出來的書面資料,還能夠證明我曾經做過的「實際行動」嗎?還是變成「用文字堆疊出來的偽證」呢?

俗話說「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所以要求學生製作學習歷程檔案和備審資料,但如果這些不能反映學生的學習經歷和成長,那我們會不會其實已經太過依賴文字了呢?文字和書面資料,真的可以評估或者紀錄一個學生的學習成效嗎?

反思一:一份歷史作業

高中時,或許因為不是升學高中,老師們課業沒有逼得那麼緊,我們還有些非常神奇的老師,其中就包括我們的歷史老師,同時也是我們的導師。這位老師在學校是出了名的奇葩老師,不是他很混,或者學生很討厭他,相反的,就我所知,就沒有學生不喜歡他的,而他的教學特點就是:出奇不意,常常給出讓人意料之外的作業。

當時是在上世界史,我們被要求分組為不同的歷史事件做過報紙,其他組做了什麼,我不太記得了,但我們那一組,我印象非常深刻,做的是法國大革命的爆發,我們除了要說出法國大革命爆發之初發生什麼事,報紙應該會說什麼,站在什麼樣的立場,我們甚至安排了社論的欄位,嘗試模擬當時社會對於這一件事情的討論應該是什麼想法。做完作業後,我們所做的報紙,除了上台介紹之外,最後還直接貼出來讓大家去看,直到學期末,原本要丟掉的的作業,最後各組還是捨不得,都帶回家收藏了。

反思二:一份國文作業

高中時,另一個奇葩老師是我們的國文老師,但相較於歷史老師,國文老師比較正常,至少還會趕進度,但有一次似乎是因為進度提早教完了,國文老師決定丟個作業給我們:找一篇這學一所上過的課文,製作一段廣播劇,要求只能用聲音傳達,要讓沒看過文章的人,知道這段課文的內容說了什麼,我忘記我們那組是怎麼決定課文的,但我們挑的課文是「虯髯客傳」中虯髯客、李靖和紅拂女相遇的橋段。

因為課文是文言文的傳記,所以在寫劇本的時候,我們光是翻譯就寫了好幾個版本,語氣也反覆修改,想著怎樣的語氣才能反映角色的特質,是不是需要增加一些課本中沒有提到的內容,段考都沒這麼認真研究過課文。

反思三:翻譯所的朋友的困擾

近期一點,最近和一位翻譯所的朋友聊天,他告訴我,在翻譯所期間,他最痛苦的不是做不完的翻譯,而是把翻譯的過程和想法寫成文字的作業。他自己非常喜歡嘗試不同的翻譯方式,每次派作業,就算老師沒有要求,他也會把老師要求的文本用不同的翻譯方式,翻譯了好幾個版本,而且為了方便自己辨識每個不同的翻譯,他會喜歡用不同顏色的筆和紙,並搭配一些小插畫來呈現,但每次翻譯所的作業,幾乎都是要求要將這個過程用文字詳細描述、討論這些不同翻譯的差別,這對他來說卻是個挑戰。

學習歷程檔案真的有必要嗎?

從高中時我自己的例子,再到最近翻譯所朋友的例子,不少例子都表明我們其實可以不用這麼依賴文字來證明自己,特別是「額外的文字」!

堅持要用文字來證明自己曾經做過的事情,似乎就像是把自己鎖在象牙塔中,把自己鎖進去還不算,還總讓不在象牙塔中的人,用象牙塔中的方式,證明自己。

但如果不要利用「書面資料」來證明「我們已經做過的事情」,我們是否可以讓我們從「書面資料」中解脫出來,用其他方式,證明我們曾經做過的事情?

十幾年前,還是高中生的我和我的同學們,依照我們的想法,為法國大革命做一份報紙,寫了幾篇社論,大家也鬧成一團,為了改編一篇文言文課文做廣播劇,反覆推敲每個角色的語氣口吻,如果我們做的這些作業,已經可以呈現出我們的「個人反思」與「個人特色」,那我們真的還需要額外再寫一份學習歷程檔案來證明我們曾經做過這樣的一份作業嗎?

文字很重要,但或許有其他方式,可以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我沒有要否認文字和文件的重要性,但如果說到要證明學習成果,那除了死板板的書面資料,我們或許有更多更創新且全面的方式,來展現和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

一個很明顯的例子,我大學期間寫了無數的報告,甚至大學畢業時,我還提交了一份畢業小論文,但我已經忘記我當時小論文寫了什麼,只記得似乎是跟語言學相關的吧,但距離更久遠以前的高中法國大革命的歷史作業,和那虯髯客傳的國文作業,我至今仍然記得一二,如果當時叫我寫下我在這份作業上學到了什麼, (我不確定當初到底有沒有做這件事),最後我會記得的,應該還是討論社論應該呈現什麼樣的觀點,或者到底要怎麼表現虯髯客剽悍瀟灑的口氣吧!

最後

我是Yawen,我覺得議題是需要討論才會更明朗,所以藉著寫方格子的機會,整理自己的想法,並邀請大家與我討論與交流:

按下【愛心】,表示你喜歡這篇文章。
按下【追蹤】,我會繼續寫類似的文章。
按下【贊助】,支持我繼續寫相關的文章。

如果你想要告訴我你的想法,或者和我討論,歡迎【留言】或【來信】
不是方格子會員,也可以到我的instagram留言或與我討論

我的Mail:iamloyawen@gmail.com
我的Instagram:yawen.books

avatar-img
36會員
70內容數
這裡可能會聊聊教育議題 也可能會聊聊最近我蒐集到的故事 也可能會聊聊最近看到的書、電影或戲劇 不管是什麼主題,歡迎大家一起聊天討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Yawen 的其他內容
美國做了一個調查,調查結果顯示: 1960~1970年出生的X世代有70%會在工作上使用Chat GPT。 1980~1990年代出生的千禧世代中,這個數字是74%。 但1997~2005 年間出生的Z世代年輕人中,卻只有 63% 。 如果對AI工具的接受程度與年齡無關,那會與什麼有關呢?
你是否聽過這樣完全相反的兩句話: 「我最近很忙,下次吧!」 「我最近什麼時候有空!」 這篇文章討論了忙碌與空閒的人生態度,兩句話所代表的人生態度是什麼? 為什麼我這麼想? 對我自己的反思又是什麼呢?
這一篇文章講述了我在英國宿舍生活其間,與來自不同國家室友間發生的事情,包含生活習慣的不同和生活態度的差異。 台灣俗諺說:「髒髒吃,髒髒大。」 英國人不只停留在吃,他們說:「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
上週因為出了趟遠門旅行,所以週五沒有更新內容,所以來分享一下這一趟旅行中,所體驗到的兩岸三地四種文化,還有這趟旅行所引發的一些故事,並整理一些我自己的想法。
上一篇文章中聊到學習的自我認知,這篇想來聊聊:學習的動機。同時以自己的背景來聊聊:不只是學習,考試的目的也同樣很重要。 常常聽到學習一定要有目的嗎? 我只是覺得學會這個東西很酷,所以去學,難道不可以嗎? 這一篇文章,就針對這個問題,用我自己的背景和工作經驗來聊聊我的想法。
家中的長輩A常常自誇擅長使用Photoshop,但有一次,家族打算辦個活動,想要製作一份公開的文宣海報,長輩A做出來的檔案卻無法讓大家滿意,最後請了朋友B來救場,因為這件事,在其他人心中,長輩A是不懂裝懂的「膨風仔」而朋友B則是謙虛又有能力的「作品完成者」......到底差在哪裡呢?
美國做了一個調查,調查結果顯示: 1960~1970年出生的X世代有70%會在工作上使用Chat GPT。 1980~1990年代出生的千禧世代中,這個數字是74%。 但1997~2005 年間出生的Z世代年輕人中,卻只有 63% 。 如果對AI工具的接受程度與年齡無關,那會與什麼有關呢?
你是否聽過這樣完全相反的兩句話: 「我最近很忙,下次吧!」 「我最近什麼時候有空!」 這篇文章討論了忙碌與空閒的人生態度,兩句話所代表的人生態度是什麼? 為什麼我這麼想? 對我自己的反思又是什麼呢?
這一篇文章講述了我在英國宿舍生活其間,與來自不同國家室友間發生的事情,包含生活習慣的不同和生活態度的差異。 台灣俗諺說:「髒髒吃,髒髒大。」 英國人不只停留在吃,他們說:「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
上週因為出了趟遠門旅行,所以週五沒有更新內容,所以來分享一下這一趟旅行中,所體驗到的兩岸三地四種文化,還有這趟旅行所引發的一些故事,並整理一些我自己的想法。
上一篇文章中聊到學習的自我認知,這篇想來聊聊:學習的動機。同時以自己的背景來聊聊:不只是學習,考試的目的也同樣很重要。 常常聽到學習一定要有目的嗎? 我只是覺得學會這個東西很酷,所以去學,難道不可以嗎? 這一篇文章,就針對這個問題,用我自己的背景和工作經驗來聊聊我的想法。
家中的長輩A常常自誇擅長使用Photoshop,但有一次,家族打算辦個活動,想要製作一份公開的文宣海報,長輩A做出來的檔案卻無法讓大家滿意,最後請了朋友B來救場,因為這件事,在其他人心中,長輩A是不懂裝懂的「膨風仔」而朋友B則是謙虛又有能力的「作品完成者」......到底差在哪裡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過去我學習的方式的是多閱讀而少輸出,因為覺得自己累積不夠寫不出好文章,再來就是相信讀書是潛意識的潛移默化,曾經聽過一句話: 「你讀過的書,都藏在你的氣質裡。」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是否跟我一樣,在學習的路上,有這些經驗呢? 1.上了很多課,上完課感覺自己成長了,但久了發現,都在原地停留。 2.讀完書,將文章內容整理好,也畫了很多重點,當下覺得很充實,久了發現,自己根本忘了書在講什麼。   直到開始寫心得,才在學習上有了轉捩點。
Thumbnail
筆記不僅僅是信息的簡單搬運,更應該成為我們思考和成長的工具。那麼,什麼樣的內容值得我們記錄?答案是:有啟發性的內容。
Thumbnail
我會因為只想著讓別人覺得好用,從未發覺自己也可以有用人的一天。
個人申請第一階段放榜後,緊接著的就是要開始繳交審查資料。每間校系所要的審查資料都不一樣,面試的人數也很多,該怎麼做才能讓教授快速看到我的亮點? 今天,就來教大家學習歷程自述的寫法吧!!!本文介紹了大學申請的第一階段放榜後,如何快速繳交審查資料。
Thumbnail
高中職學生需上傳學習歷程檔案,紀錄社會參與與服務學習。本文探討不同學習歷程選項以及營隊活動的重要性。
Thumbnail
自從國小三年級起,就下定決心收起筆、橡皮擦,不在寫功課,直到國中二年級下 學期。 也許,這就是造就日後我注定「投筆從戎」的結局吧! 其實,我在任何一個學習階段的上課時間,是很認真的,課本上密密麻麻的註記, 可以證明這一切。 唯獨,作業本是新的,學期一開始它本來就是新的,學期末它還是新的!
Thumbnail
筆記本對於學習重要而重要。透過筆記本整理學習內容和隨身補記靈感,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和捕捉靈感。整理筆記本時,應該使用增刪找關鍵字的方式,重點找到後即可理解整段內容。整理筆記不僅提高學習效率,也篩選出真正想交流的朋友。
Thumbnail
應該沒有人會否認終身學習的重要性吧!我們都知道學無止盡、學海無涯,但是卻不知道出了社會之後,該學習些什麼。以前在學校的時候時候,總是會有人找東西給我們來讀,就算我們不想學還是得學,但是現在沒有人逼我們學習了,卻有一種漫無目標的感覺。 證照的迷思 我看到很多人有對於證照的迷思,覺得拿了一堆證照之後
想要找一個方法來做所有科目的筆記,是行不通的。這是我從高中到現在,看了一堆生產力和讀書相關文章及影片得出的結論。請聽我娓娓道來🙂。
Thumbnail
過去我學習的方式的是多閱讀而少輸出,因為覺得自己累積不夠寫不出好文章,再來就是相信讀書是潛意識的潛移默化,曾經聽過一句話: 「你讀過的書,都藏在你的氣質裡。」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是否跟我一樣,在學習的路上,有這些經驗呢? 1.上了很多課,上完課感覺自己成長了,但久了發現,都在原地停留。 2.讀完書,將文章內容整理好,也畫了很多重點,當下覺得很充實,久了發現,自己根本忘了書在講什麼。   直到開始寫心得,才在學習上有了轉捩點。
Thumbnail
筆記不僅僅是信息的簡單搬運,更應該成為我們思考和成長的工具。那麼,什麼樣的內容值得我們記錄?答案是:有啟發性的內容。
Thumbnail
我會因為只想著讓別人覺得好用,從未發覺自己也可以有用人的一天。
個人申請第一階段放榜後,緊接著的就是要開始繳交審查資料。每間校系所要的審查資料都不一樣,面試的人數也很多,該怎麼做才能讓教授快速看到我的亮點? 今天,就來教大家學習歷程自述的寫法吧!!!本文介紹了大學申請的第一階段放榜後,如何快速繳交審查資料。
Thumbnail
高中職學生需上傳學習歷程檔案,紀錄社會參與與服務學習。本文探討不同學習歷程選項以及營隊活動的重要性。
Thumbnail
自從國小三年級起,就下定決心收起筆、橡皮擦,不在寫功課,直到國中二年級下 學期。 也許,這就是造就日後我注定「投筆從戎」的結局吧! 其實,我在任何一個學習階段的上課時間,是很認真的,課本上密密麻麻的註記, 可以證明這一切。 唯獨,作業本是新的,學期一開始它本來就是新的,學期末它還是新的!
Thumbnail
筆記本對於學習重要而重要。透過筆記本整理學習內容和隨身補記靈感,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和捕捉靈感。整理筆記本時,應該使用增刪找關鍵字的方式,重點找到後即可理解整段內容。整理筆記不僅提高學習效率,也篩選出真正想交流的朋友。
Thumbnail
應該沒有人會否認終身學習的重要性吧!我們都知道學無止盡、學海無涯,但是卻不知道出了社會之後,該學習些什麼。以前在學校的時候時候,總是會有人找東西給我們來讀,就算我們不想學還是得學,但是現在沒有人逼我們學習了,卻有一種漫無目標的感覺。 證照的迷思 我看到很多人有對於證照的迷思,覺得拿了一堆證照之後
想要找一個方法來做所有科目的筆記,是行不通的。這是我從高中到現在,看了一堆生產力和讀書相關文章及影片得出的結論。請聽我娓娓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