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督導】《概念化》分析範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常見案主說的瀟灑漂亮,然行為上卻是相反

例如我們常常說「我沒事、我可以」,卻在獨處時「恐慌、痛苦想死」

案主不知道原因,只知道「應該這麼做」,卻整個人反應極端,必須喝酒、抽離、吃藥才能睡

在晤談現場,案主情緒壓抑,你只能感受某種張力,實在也不懂其意

當我們說「你真的很痛苦…」時,是「共感」情緒對他所帶來的張力

但事實上我們並無法「同理」他為什麼往這個方向去

案主一定有個好理由,才會反應這麼大,只是我們都不知道是什麼

「概念化」的重點之一便是收集資訊後,推論案主潛藏動機為何,形成一個有意義的解釋,能真正同理也才知道後續怎麼前進


附圖是我對某一案的心理動力分析

概念化的整理如下列步驟:

0.收集資料與案主困擾之處(認知、情緒、行為)

 

1.以認知面整理案主的信念、邏輯

有兩種情況

(1)個案一時盲點,疏忽其他面向與觀點。點醒後案主就有開竅感。

EX:我知道了,「不必讓全部的人都喜歡我」

(2)個案知道但做不到,背後有「非理性信念」,深淺不一,而這是「情緒=需求」所致

EX:我知道不用完美,可是我阻止不了自己。

 

2.解讀情緒訊號

行為只是表象症狀,是後果,是潛意識繞過「無法處理物」的防衛機制

行為會因為過往經驗而出現各種「個別性」,如各種癮、固著行為。行為能消解情緒,也有生理面的影響。

所以是什麼情緒呢?強度為何?

不合常理的強度,如地雷區,隱藏著「巨大無法面對的情緒」,多為「憤怒」、「悲傷」及「害怕/恐懼」

解讀情緒訊號需要助人者「理解人性+心理學理論」去詮釋,我用的是「心理動力分析」(如圖)

 

3.進一步拆解「如何構成」

恐懼:來自「情緒衝突的能量」或「無法接納自己」或「不認識自己/因果不明」

焦慮:情緒未解的張力,並導致分心

至於是哪些事物,是生活上的還是心靈上的,兩者會互為連結,可細細推敲

 

4.試算你的解方

更進一步理解案主生命的故事細節,傾聽不評價

情緒型問句:用情緒詞、詮釋,去碰觸情緒經驗,先同理接納情感,讓個案說更多

認知型問句:你覺得呢?你認為他人怎麼看你?你覺得你不能接受自己的是哪部分?

即使猜出原因也別急著說,因為案主要隱藏就是有原因,當名偵探柯南搞不好會讓他惱羞成怒。接下來是思考隱藏的原因,表達支持、正向鼓勵、給予力量,與支持,最後才是面對實際、解決問題的工作期。


#需要付費專業督導請私訊

avatar-img
314會員
221內容數
亞斯伯格(AS)、過動特質(ADHD)及邊緣性人格(BP)整理專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解釋案主怎麼了的比喻。 評估*個案概念化*轉譯
標籤是協助你理解複雜概念的先備知識。標籤不是簡化的意思,標籤化才是簡化。如:衣服的標籤可提醒你怎麼洗、怎麼烘,標籤不是衣服本身。沒有標籤你只好實驗才知道後續,搞不好明白前就洗壞了,也許衣服可以再買,但人際互動、情感關係很難這樣。
「整理個人生命故事」是認識自己的一個方式,藉由整理過去,知道自己經歷了什麼,並以什麼觀點在看自己經歷的事。
要處理的東西太多時 我通常都會問「你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情緒辨識:感覺、確認、指出 讓案主專注、強化「他的感受」使其突顯 最終有個命名與位置,並討論情緒背後的意義 情緒詮釋:替無法講述感受的案主說出他的複雜情感 情緒經驗不是一個詞,是一段情境下的情感,以譬喻、隱喻或文學說出
解釋案主怎麼了的比喻。 評估*個案概念化*轉譯
標籤是協助你理解複雜概念的先備知識。標籤不是簡化的意思,標籤化才是簡化。如:衣服的標籤可提醒你怎麼洗、怎麼烘,標籤不是衣服本身。沒有標籤你只好實驗才知道後續,搞不好明白前就洗壞了,也許衣服可以再買,但人際互動、情感關係很難這樣。
「整理個人生命故事」是認識自己的一個方式,藉由整理過去,知道自己經歷了什麼,並以什麼觀點在看自己經歷的事。
要處理的東西太多時 我通常都會問「你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情緒辨識:感覺、確認、指出 讓案主專注、強化「他的感受」使其突顯 最終有個命名與位置,並討論情緒背後的意義 情緒詮釋:替無法講述感受的案主說出他的複雜情感 情緒經驗不是一個詞,是一段情境下的情感,以譬喻、隱喻或文學說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透過各種案例探究為什麼他人言行會造成自身痛苦,解析其心理狀態,進而維繫健全的人際互動。 生活中最難熬的往往都是人際關係,正確洞察他人內心,就能提升所有人的生存能力。
Thumbnail
當站在對方的角度上,知道對方此時此刻想要什麼?現在需要什麼回應。
Thumbnail
在我們在引導尋求療癒的當事人進入內心最深處,試圖找出情緒困擾的根源時,因為每位當事人習慣的表達方式或是使用的詞彙甚至對事情的理解方式都天差地別,有時就會像進入複雜的迷宮一樣,不但走不出來,甚至可能會離出口越來越遠,這時,當然就得修改路線,重新開始 記得有一次,當我覺得路線開始偏移時,腦海中突然出現
生活實驗 七九四     不符合你的期待, 所以你覺得難過, 雖然說是你的自由, 但被放在框框裡檢視的那位, 又如何不難過, 如果他知道他沒有完全被理解, 還被當成遺憾的那種難過。 如果你再提及, 我還是會再說我的想法, 你的難過真的只是你的情緒, 而這個情緒也只會
Thumbnail
這種差異不在於誰對理論的理解更深,而在於我們的心智品質。 無論你是經理過什麼樣的問題,例如經常為情所困性、在生活中猶豫不決、或感到莫名孤獨,都可以參與《豐盛金流藍圖》的探索。
Thumbnail
作者的話: 三方難處。 「......所以他有他的難處,我就要理解他然後退讓嗎?」 並不是理解後必須犧牲自己,而是理解後釋放自己。 理解了對方其實也脆弱,那麼如果他在我們身上留下了什麼傷害,是因為他表達自身情緒的方式不夠完善,而不是我們不好。
Thumbnail
我們很常會陷入一個誤區: 「如果我理解了傷害我的人,我就會同情他,就會強迫自己原諒他,所以我不願意理解他。」 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不盡然。
Thumbnail
假設對方真的理解你說的內容與影響效果,但覺得哪裡怪怪的,其中之一的原因就是,對方無法自行照著你的說法,邏輯推導出這樣的結論,因為對方缺乏某些關鍵知識或經驗。 這時才會拿出各種數字、數據圖表、專業人士研究、第三方認證,用故事或比喻的方式幫助對方理解。 另外一個原因,對方擁有與我們不同的思考模式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透過各種案例探究為什麼他人言行會造成自身痛苦,解析其心理狀態,進而維繫健全的人際互動。 生活中最難熬的往往都是人際關係,正確洞察他人內心,就能提升所有人的生存能力。
Thumbnail
當站在對方的角度上,知道對方此時此刻想要什麼?現在需要什麼回應。
Thumbnail
在我們在引導尋求療癒的當事人進入內心最深處,試圖找出情緒困擾的根源時,因為每位當事人習慣的表達方式或是使用的詞彙甚至對事情的理解方式都天差地別,有時就會像進入複雜的迷宮一樣,不但走不出來,甚至可能會離出口越來越遠,這時,當然就得修改路線,重新開始 記得有一次,當我覺得路線開始偏移時,腦海中突然出現
生活實驗 七九四     不符合你的期待, 所以你覺得難過, 雖然說是你的自由, 但被放在框框裡檢視的那位, 又如何不難過, 如果他知道他沒有完全被理解, 還被當成遺憾的那種難過。 如果你再提及, 我還是會再說我的想法, 你的難過真的只是你的情緒, 而這個情緒也只會
Thumbnail
這種差異不在於誰對理論的理解更深,而在於我們的心智品質。 無論你是經理過什麼樣的問題,例如經常為情所困性、在生活中猶豫不決、或感到莫名孤獨,都可以參與《豐盛金流藍圖》的探索。
Thumbnail
作者的話: 三方難處。 「......所以他有他的難處,我就要理解他然後退讓嗎?」 並不是理解後必須犧牲自己,而是理解後釋放自己。 理解了對方其實也脆弱,那麼如果他在我們身上留下了什麼傷害,是因為他表達自身情緒的方式不夠完善,而不是我們不好。
Thumbnail
我們很常會陷入一個誤區: 「如果我理解了傷害我的人,我就會同情他,就會強迫自己原諒他,所以我不願意理解他。」 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不盡然。
Thumbnail
假設對方真的理解你說的內容與影響效果,但覺得哪裡怪怪的,其中之一的原因就是,對方無法自行照著你的說法,邏輯推導出這樣的結論,因為對方缺乏某些關鍵知識或經驗。 這時才會拿出各種數字、數據圖表、專業人士研究、第三方認證,用故事或比喻的方式幫助對方理解。 另外一個原因,對方擁有與我們不同的思考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