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7/20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生理反應的非道德性:無須愧疚,也不能作為合理化藉口

〈生理反應的非道德性:無須愧疚,也不能作為合理化藉口〉2024-03-29

 

  大學時上過一門課,中文系開的,叫做「同志/跨性別文學、電影」。如同它有點長的課名,談的內容有些發散。從文學課程的角度來說,分析或鑑賞方面的東西帶的不深、從性別學的角度來說,也比較是通覽地介紹,沒有深入談論議題。

 

  老師的用心是明確的,她希望藉由作品賞析的方式,讓學生能多少接觸到一些性別相關的議題。好處是課程的門檻較低,而對於修課之前就對議題已經有一定認識的人來說,也能把它想成是一個補充相關閱讀、或趁著課程重溫作品的一個契機而已。

 

 

  除了那門課,大學那段時間裡,在其它課堂或是課外閱讀,其實接觸過不少性別議題相關的作品,所以其實已經記不太起來哪些作品是那堂課裡讀/看的,但課堂上老師說過的一段話卻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課程進到關於跨性別的部份時,老師提到,其實她自己看到部分男跨女跨性別者的時候,有時會產生一些生理上的不適感。她沒有進一步深談那種不適感是什麼,卻語帶歉意地說她覺得她的這種不適不太好,她一直在練習去調整。

 

  因為自己是外系學生,和老師、其他同學都不熟悉,那堂課的氛圍也比自己習慣的課堂討論氛圍冷淡不少,還沒掌握到發表觀點的節奏,便沒有多說什麼。但當下其實很想告訴老師,你不需要將自己生理上的不適視為一種不對的事。

 

  就像看到血液與傷口會害怕、吃到過敏的東西可能會起疹子,沒有人需要為自己生理上的感受感到愧疚、更不需要感到罪惡。當我們看到一個人燒傷的面龐時,我們很容易地會因為那種「不同」感受到不適或些許的害怕。前陣子聽一些陳俊翰律師的訪談時,他談話中一種特殊的氣息聲也會讓我邊聽邊產生一種生理性的坐立難安感。

 

  但這些生理性的感受本身並沒有錯,可能產生問題的、需要加入道德評價的,是這些感受出現之後,作為人格主體的我們用什麼行動來回應。

 

 

  前幾天,Threads上重新出現一些關於”Free The Nipple”的討論。有人提問為什麼男性可以展現上身裸體、女性這麼做卻會遭到阻止或批評。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明顯的,因為那個「能不能這麼做的標準」在這個議題上是以「是否引起異性戀男性的性慾」為出發做判定。

 

  所以不只男性身體被接受,經過乳房切除手術而不再隆起的裸體被判定可以,母親哺乳或探索頻道中遠離文明的部落紀錄片,有時也會因其特殊的脈絡被認為可以。反之,如果不首先具有這些獨特的語境,就算沒有裸露,只要能被詮釋為對異性戀男性具有性吸引力、會引發異性戀男性的「生理衝動」,那副身體就自動成了某種具有原罪的身體。

 


  去考慮「生理反應的對錯」是一種具誤導性的危險思考框架。因為這種框架在很多時候助長了那些毫無道理的說法。「看到感覺有性吸引力的畫面時有生理反應」這件事情本身沒有對錯可言,但如果人們過早地將道德評價加入,就會出現如「她穿得那麼少,我起生理反應、想做那些事又不是我的錯」的荒謬說詞,甚至進而得出「你自己要穿成那樣,怪誰?」這種令人厭惡的愚昧說法。

 

  同樣的,當你聽到一個好笑的地獄梗時,笑出來也不是錯的。但你需要有能力去判斷這些話語是否無可避免地有其傷害人的面向,並且好好地考慮,為了這樣程度的好笑對一些群體造成傷害是否符合你所接受的價值。如果不符合的話,不要再聽只會說這類笑話的人的笑話,也不要去講。

 


  我們不需要去覺得自己的生理反應是錯的,也不需要為自己的生理反應找理由。更不需要為了「別人可能會產生的生理反應」去影響自己的穿著打扮、如何展現自己、甚至一輩子的生活方式。將自己的生理反應和歧視、傷人行為相互合理化是對人類作為「自由行動者」的權利之愚蠢放棄。相反地,像那名老師那樣,雖然生理上因為不熟悉而有所排斥。卻因為知道平權與尊重的價值,不僅試著去理解、更以其師長的身分發揮影響力,那不但不需要感到抱歉,更值得我們學習。也但願數年後的現在,無論她是否已經因為變得熟悉而不再感到不適,至少不會再因自己沒有惡意的感受感到愧疚。




延伸閱讀:

〈Trans.Gender--對二元與多元性別的超越(一):跨性別「免術換證」的法源邏輯〉

〈Trans.Gender--對二元與多元性別的超越(二):「女性」權益與「男跨女」權益之間的張力與迷思〉

〈Trans.Gender--對二元與多元性別的超越(三):性別框架鬆動的邏輯〉

〈Trans.Gender--對二元與多元性別的超越(四):酷兒思維與「對每個人獨特性的尊重」〉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