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欲養而親不待 --- 最後56天,最想跟爸媽一起做的那些事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這本書是一種集合文章的概念,也就是每篇故事、都是來自於不同的作者,背景也是非常不同的。認為像這樣的書適合閱讀,是因為可以在一本書裡看到很多不同角度、不同層面的內容,況且就算是都圍繞在同一個議題,還是可以有著許多不同的故事。特別是在每個故事前還放上一張照片,裡頭的照片很多看起來都是很早期的,猜想可能許多作者都是中年人了吧?先不論做人要不要孝順,始終覺得人跟人相遇就是有緣,不要浪費這冥冥之中的安排啊。每個人應該都挺適合看看這本書,不管在不在意親情、有沒有重要又關心的朋友家人在身邊,人活著最可貴的有人可以一起大哭大笑、而這個東西更是會隨著你/妳跟這個人認識的時間、在一起的時間越長,感覺更是不一樣。

 

很喜歡書的封面,特別是在角落的一個數學運算,它說如果父母已經66歲了,而目前人類平均壽命是79歲,去換算下來雖然看似有13年時光;但其實一週兩小時來計算的話,只剩下56天的時間。這件事真的讓人非常有感。前幾年的時候,因為有感奶奶跟外婆的年紀大了,都已經超過90歲了,那時候就特別的想多回去看看她們,但再怎麼頻繁的回去也差不多就是一個月去見上她們一次,外婆平常住在養老院,所以還會帶她外出走走跟去吃東西,然而即便如此平均一週也不到一小時,有次外婆突然說「你是不是最近怎麼了?怎麼常常看你來找我?該不會失業了吧?」聽到的時候真是不曉得該怎麼回答?就是很想妳啊、很想陪伴妳啊的話說不出口。總之在那段時間裡覺得能看到外婆就很開心、能去跟奶奶聊一下天,而現在已經完全看不到她們了,兩個人好像約定好了,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相互離世,慶幸的是在那之前好險也留下了一點點記憶。

 

將書裡的46個故事,稍微做了一點分類,如果有符合或是貼近你/妳的心情跟狀況,只有一句話要說「就算只是打電話,也增加一下頻率吧,能當小孩撒嬌的時間是越來越少了

 

第一類是「為家人做事」這個分類可能會讓人覺得自己的事都忙不完了,而且老人家也好手好腳或是有其他人照顧,自己就是幫忙金錢的部分就好了,不過跟人之間的互動重點不是東西的價值,而是投入多少心力在裡面。華人就是這樣、絕大部份的人可能也是這樣,就是不喜歡麻煩別人、造成別人的困擾,所以在裡頭有很多故事都可以看到,當發現家中長輩已經退化老去的時候,大家彷彿才理解都是因為長輩的不說出口,可是有時候是不需要等別人說出口的。如果可以希望自己「做個霸道的晚輩吧」不用管長輩有沒有需要跟是否會排斥拒絕,做就對了、相信他/她們絕對會是開心快樂的感覺居多的。

 

第二類是「陪伴」現在人的生活比起民國40到7、80年代應該已經好上許多了,不論是資訊傳播還是交通便利,以前的生活環境大部分人應該也都不是太好過,所以可以在很多故事的章節裡閱讀到,爸媽為了讓自己有好的日子可以過,就算家裡不寬裕也想辦法供自己上學、就算家裡負債累累,也想辦法讓自己可以去參加有興趣的課程,而當長大之後、跑去追逐夢想的時候,常常連一通電話都沒打、或是跟父母講不上幾句話,更多時候就是談錢的事。之前看到一個影片是,一個女生給爸爸打電話,開頭就哭了因為沒錢給小孩看病,希望爸爸給她五百塊錢,結果爸爸直接說我馬上轉帳五千塊給妳吧,該給孩子看病還是吃東西就去。不管離開家裡多遠,只是一通電話都可以感受到家裡人的關心,卻常常沒有待在家人的身邊,所以如果可以的話,就算無法放下現在的名利,那也多花點時間作陪伴吧。

 

第三類是「表達自己對他/她們的愛」如果對家人是沒有愛的話就跳過這個分類吧,畢竟對於有些人來說沒有怨恨已經很不錯了。前面提到為家人做事、陪伴在身邊,難道這些還不夠表達自己的愛、自己的關心嗎?眼睛看到的、身體感受到的,跟耳朵聽到的完全是兩回事。語言跟聲音之所以可以有它獨特的魅力,就是因為人們在聽到資訊時,感覺又是另外一回事。一個人做一件事或是陪伴在旁邊,要怎麼判斷是真的願意、真的有愛在裡面呢?通常是為了演戲、為了其他的考量,不然要一個人隨便的向另一個人表達愛,說出想你愛妳,那並不是一件簡單隨便的事。

 

愛是甚麼?每個人都是需要花時間找尋答案跟定義。在網路上看到另一個影片是,妻子在抱怨作為消防員的先生,常常不在家、賺的少、回家累了還可能不洗澡就睡覺,然後只見這個先生傻笑,沒有做任何的回應跟辯論,後來節目組問說如果可以想要先生做什麼改變嗎?這時候說「你可以不要去出之前的任務嗎?賺不多、不洗澡都沒關係,但我跟孩子都需要你啊」然後畫面就轉到先生的模樣消失了,因為他在上次任務因公殉職了,看到這裡真是讓人心碎啊。誰不希望過上好日子;但其實最棒的日子就是平安快樂,或許一輩子都無法好好退休、過上別人那種的好日子;但如果只有自己一個人,那還有甚麼意思呢?


分享就到這裡囉,如果喜歡內容的話,歡迎留言回饋及分享。最重要的是,有興趣的話就去找書來看囉。

avatar-img
18.1K會員
253內容數
相信運動是好的、相信閱讀是好的、相信開放心態是好的,在這邊會分享關於運動、教育跟心理的相關內容,歡迎一起來聊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情緒可以是一種恐懼症;但也是可以一種動力、一種把事情做好的助力。要如何面對自身的情緒、處理跟他人之間的情緒,在這本書裡可以看到作者分享許多研究跟具體內容,希望能讓每個人都去認識情緒為何?並且不再飽受情緒困擾。
討論現代人的無限瀏覽和選擇障礙文化,以及對於開放選擇的文化和承諾的非主流文化的思考。該書提及無法承諾的原因,以及無限瀏覽引發的決策癱瘓、脫序和淺薄等問題。作者強調堅持對於實現目標的重要性,並闡述後悔的恐懼和目標的自由以及規則與道德的區別。最終呼籲人們克服選擇障礙,勇於承諾和堅持。
作者用常見的生活模式為底,分享所見所聞,提供自己對於這些情況的建議。詞彙的使用跟實力培養絕對是需要時間的,也非常需要靠別人的作品來當作自己的養分來源,多閱讀別人的書籍、文字、而且是有意識的學習,然後再加上實踐,相信慢慢就能寫出吸引人的文字、甚至發展出自己的風格。
逆思維並不是真的做反向的角度去思考同一個問題、同一個情況。書裡看到很多的內容,是關於如何用理性但不咄咄逼人的角度,去處理事情、去處理跟人之間的互動相處。作者提到人們總是會有幾項緊握不放的工具「假設、直覺、習慣」通常讓自己困住的,是不是主要為這三個東西?如果是的話,那麼不妨開始慢慢的去捨棄掉它們吧。
對於北極人們總是充滿了幻想,然而如果是要去那邊居住一年呢?在極地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氣候適應等等,那都不是可以透過任何事前練習可以準備完畢的。但是真的在那邊居住過一段時間之後,會發現人活在世界上是很簡單的事,人類跟動物並沒有太大的差別,都是要學習如何跟大自然共存。
善良是需要深度的,並非只在口頭上說說而已。善良需要同理心、韌性、勇氣和寬恕,這些特質能夠幫助我們更容易地採取善良的行為。此外,書中也談到了善良行為的多面向以及克服每個人內心想法的重要性。最終,書籍鼓勵人們願意去付出,即使只是做出一點微小的行動也是很棒的善意。
情緒可以是一種恐懼症;但也是可以一種動力、一種把事情做好的助力。要如何面對自身的情緒、處理跟他人之間的情緒,在這本書裡可以看到作者分享許多研究跟具體內容,希望能讓每個人都去認識情緒為何?並且不再飽受情緒困擾。
討論現代人的無限瀏覽和選擇障礙文化,以及對於開放選擇的文化和承諾的非主流文化的思考。該書提及無法承諾的原因,以及無限瀏覽引發的決策癱瘓、脫序和淺薄等問題。作者強調堅持對於實現目標的重要性,並闡述後悔的恐懼和目標的自由以及規則與道德的區別。最終呼籲人們克服選擇障礙,勇於承諾和堅持。
作者用常見的生活模式為底,分享所見所聞,提供自己對於這些情況的建議。詞彙的使用跟實力培養絕對是需要時間的,也非常需要靠別人的作品來當作自己的養分來源,多閱讀別人的書籍、文字、而且是有意識的學習,然後再加上實踐,相信慢慢就能寫出吸引人的文字、甚至發展出自己的風格。
逆思維並不是真的做反向的角度去思考同一個問題、同一個情況。書裡看到很多的內容,是關於如何用理性但不咄咄逼人的角度,去處理事情、去處理跟人之間的互動相處。作者提到人們總是會有幾項緊握不放的工具「假設、直覺、習慣」通常讓自己困住的,是不是主要為這三個東西?如果是的話,那麼不妨開始慢慢的去捨棄掉它們吧。
對於北極人們總是充滿了幻想,然而如果是要去那邊居住一年呢?在極地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氣候適應等等,那都不是可以透過任何事前練習可以準備完畢的。但是真的在那邊居住過一段時間之後,會發現人活在世界上是很簡單的事,人類跟動物並沒有太大的差別,都是要學習如何跟大自然共存。
善良是需要深度的,並非只在口頭上說說而已。善良需要同理心、韌性、勇氣和寬恕,這些特質能夠幫助我們更容易地採取善良的行為。此外,書中也談到了善良行為的多面向以及克服每個人內心想法的重要性。最終,書籍鼓勵人們願意去付出,即使只是做出一點微小的行動也是很棒的善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2024/08/07 帶孩子們一起回去爸媽家住了幾天,跟爸爸妹妹一起生活讓我覺得很開心,每天都很快就過去了,能夠一家人都聚在一起的時光,其實是不多的,或許也因為我的人生到現在為止,「失去」很多,即使也體會到許多「獲得」,對於親情,卻仍是渴望擁有更多時間可以相聚。 回來之後,我連續兩天精神
Thumbnail
童言童語,每個孩子思想不同,反應不同。
Thumbnail
瞭解什麼是「親子公事」,以及為什麼每天跟孩子談一兩句除了親子公事之外的對話對親子關係的重要性。
Thumbnail
我們即使是孩子的母親,於陪伴孩子生活過程中,同時也正對這社會有所貢獻。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父母要放手的故事,從筆觸與文字,我感受到為人母親的掙扎。父母對孩子的愛就是這樣,又想保護孩子,又想孩子長大。 我常常有感,繪本既照亮孩子的路,也溫暖媽媽的心。我們都試過愛孩子愛到一個地步,是不容有失。但原來,
Thumbnail
這是一本,每個家庭都需要有一本的繪本, 不管你生長的家庭如何,身邊都還是會有不一樣家庭的人存在,或是你的孩子也會有這樣不同家庭背景的朋友... 於是我們大人的態度就很重要了... #突然嚴肅了起來 其實孩子都是依著大人的形狀成長比較多,以自己為例~ 我從小身邊真的都是跟自己的爸
Thumbnail
從他的文章中,我好像可以猜想媽媽小時候的樣子,那樣的懷抱夢想卻有現實打壓的無奈,那樣的許許多多的愛卻無法溫柔展現,那是一個什麼樣壓抑卻又快樂的年代呢?
Thumbnail
2024/08/07 帶孩子們一起回去爸媽家住了幾天,跟爸爸妹妹一起生活讓我覺得很開心,每天都很快就過去了,能夠一家人都聚在一起的時光,其實是不多的,或許也因為我的人生到現在為止,「失去」很多,即使也體會到許多「獲得」,對於親情,卻仍是渴望擁有更多時間可以相聚。 回來之後,我連續兩天精神
Thumbnail
童言童語,每個孩子思想不同,反應不同。
Thumbnail
瞭解什麼是「親子公事」,以及為什麼每天跟孩子談一兩句除了親子公事之外的對話對親子關係的重要性。
Thumbnail
我們即使是孩子的母親,於陪伴孩子生活過程中,同時也正對這社會有所貢獻。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父母要放手的故事,從筆觸與文字,我感受到為人母親的掙扎。父母對孩子的愛就是這樣,又想保護孩子,又想孩子長大。 我常常有感,繪本既照亮孩子的路,也溫暖媽媽的心。我們都試過愛孩子愛到一個地步,是不容有失。但原來,
Thumbnail
這是一本,每個家庭都需要有一本的繪本, 不管你生長的家庭如何,身邊都還是會有不一樣家庭的人存在,或是你的孩子也會有這樣不同家庭背景的朋友... 於是我們大人的態度就很重要了... #突然嚴肅了起來 其實孩子都是依著大人的形狀成長比較多,以自己為例~ 我從小身邊真的都是跟自己的爸
Thumbnail
從他的文章中,我好像可以猜想媽媽小時候的樣子,那樣的懷抱夢想卻有現實打壓的無奈,那樣的許許多多的愛卻無法溫柔展現,那是一個什麼樣壓抑卻又快樂的年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