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糖滷肉飯|台加結合的經典味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喜歡滷肉飯這道經典台式美味嗎?
raw-image


身為台灣人,滷肉飯絕對是生命中一定會遇見的經典美食,尤其住在三重的我,好吃的滷肉飯真的很多,今大、店小二、蓮霧、五燈獎基本就是家喻戶曉了阿,歡迎大家來三重品嘗美食唷!!

拉回主題,自從之前做了手切滷肉飯後,就一直沒再做,因為手切的話我會想要去超市挑肥瘦比例比較好的肉,不想直接買切好的,很多都太肥不漂亮。所以手切還是比較費工的,就常常偷懶了。

幸好溫哥華當地的一家團購的團主,幫忙找到好的肉商願意幫忙把肉都切好啊,我看了一下產品,肥瘦算很均勻,又不用自己切簡直福音阿!! 立馬訂了一大包手切五花肉來開工!! 這次我還加入了加拿大的元素,使用楓糖來做調味,算是台加版的滷肉飯唷~

現在邊煮滷肉飯邊寫食譜,香噴噴的害我都餓了,就不廢話啦!! 一起來看看我怎麼做吧!!


●份量: 很多人份(5~10人沒有問題) ●使用工具: 大鍋子 x 1個



材料準備:

raw-image
  • 手切五花肉 1300g (約3磅)
  • 油蔥酥 150g
  • 乾香菇 10朵 (泡軟切丁,香菇水可以留著)
  • 甘醇醬油 300g
  • 楓糖漿 150g (可用冰糖200g取代)
  • 米酒 150c.c
  • 水 1000c.c
  • 鹽-適量(最後依個人口味調整)
  • 萬用滷包 1包(可省略改用白胡椒、五香粉調味)
  • 剝殼水煮蛋 6~8顆(可省略)


作法:

raw-image


先取鍋子,熱鍋後放入手切的五花肉絲炒香至表面金黃。過程大約炒3~5分鐘左右,讓肉的油脂釋出。


※熱鍋時不需再加油,因為肉本身已經有足夠的油了。



raw-image



接著放入香菇丁與油蔥酥一起炒,利用五花肉的油一起炒香。






raw-image


接著倒入米酒拌炒,然後倒入香菇水、楓糖漿、醬油一起拌炒均勻,讓食材均勻上色。


※楓糖漿可以用冰糖或黑糖取代,炒到糖溶化就可以了。




raw-image


加入準備好的剝殼水煮蛋與1000c.c的水,並放入萬用滷包。

用中小火煮到沸騰後,轉小火不用蓋鍋蓋繼續滷1小時。

※水煮蛋是做滷肉飯時可以順便一起滷的,很方便,請自由選擇是否要加。



raw-image


滷1小時後,水分會蒸發掉一些,此時將滷包取出後就可以自己嚐一下味道,不夠鹹再加鹽做調味,加鹽後約在滷30分鐘,就完成拉。

※我自己這次沒有再加鹽,味道鹹甜度上已經很足夠了,所以依個人口味調整;另外滷包滷1小時後就可以拿起囉,避免有些滷包滷太久,滷汁變苦就不好吃了。




小娜說食話:

加入楓糖的滷肉飯,我覺得也別有一番滋味,雖然楓糖的味道不會特別明顯的表現出來,但我認為味道整體表現是很平衡的,屬於尾韻的一點鹹甜,大家可以嘗試去做不同食材的變化。

我自己有時會加入切丁的豆乾下去一起滷,因為能增加吃的口感,咬起來不只有滷肉,也有豆干的軟Q,當然也更有飽足感唷! 老公則是要求我下次放貢丸,他說南部有些店家會放貢丸進去滷,所以我下次也會試試看,也有人會加入三角豆腐或其他料一起滷,都可以各自創意發想變化。

在製作的過程中水我只加了1000c.c,鹽巴也是當作最後的味道調整,所以可以依照每個人的喜好去調整濃鹹度,因為不斷的燉煮,水分也會蒸發,就會越來越鹹,可以自行斟酌調整唷! 使用的醬油也推薦大家可以選擇兩種不同醬油混搭,例如薄鹽醬油100g、甘醇醬油200,這樣會讓味道更有層次。


若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點下方的小愛心,給我一點鼓勵,那會是我繼續創作的動力!

也歡迎追蹤並加入『娜』些時光的沙龍,跟我一起討論餐桌的菜色唷。







avatar-img
98會員
235內容數
目前在加拿大溫哥華生活,所以分享溫哥華的食記與旅遊體驗,也透過漫談的方式與大家分享貪吃小娜我的各種時光。 我比較貪吃,所以分享食物居多,也歡迎大家跟我互動討論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冬天白菜盛產,價格便宜又好吃!除了常見的煮湯、拌炒,還有許多美味變化料理,例如涼拌白菜、番茄雞肉燉白菜和醋溜白菜。本文提供三道白菜食譜,包含食材、調味料和詳細步驟,讓您輕鬆在家做出美味白菜料理。
梅乾扣肉太麻煩,那梅乾燉肉可以試試,簡單的做法,不減的美味。梅乾菜跟梅乾扣肉是怎麼來的?一併在這裡告訴你。
杏鮑菇酪梨沙拉 疫情在家,開伙的時候變多。家有兩小的情況下,廚房時間是我短暫的逃避與休息時間。 話雖如此,但也還是儘量讓備餐可以在30分鐘~1個小時之內完成。這個時候,常備菜就是我的省時好幫手。 我第一次接觸到常備菜的概念,應該是許凱倫的《常備菜》一書。藉由事先做好一些料理,利用冷藏的時候讓菜色更加
今天睡晚了,起床直接吃早午餐。這兩天收到的料理包熟食輪著打開來吃,先吃 COQUOLOGY 料理生活 的菠菜千層麵和紅酒慢燉台灣牛,這個燉牛肉除了牛頰肉,竟然有牛舌和牛尾,令我憶起多年前伊通街一位女老闆打理的老派西餐店「百鄉」(1980-2015),她的燉牛舌實在銷魂,那滋味是再也沒有了。
在家防疫開始做料理,但比起做菜,更喜歡拍照。也很喜歡自製甜點,然後很無聊給他們取個名字。 另外加碼飲食熱量紀錄APP推薦,在家吃飽但能維持體重!
第一次用金網烤吐司,火力還不大會控制,邊邊燒焦了,刮刮一樣吃,有炭香。抹上奶油,外脆內軟,甚好。這條吐司終於吃完,明天早餐開始吃「沾美」的麵包。
冬天白菜盛產,價格便宜又好吃!除了常見的煮湯、拌炒,還有許多美味變化料理,例如涼拌白菜、番茄雞肉燉白菜和醋溜白菜。本文提供三道白菜食譜,包含食材、調味料和詳細步驟,讓您輕鬆在家做出美味白菜料理。
梅乾扣肉太麻煩,那梅乾燉肉可以試試,簡單的做法,不減的美味。梅乾菜跟梅乾扣肉是怎麼來的?一併在這裡告訴你。
杏鮑菇酪梨沙拉 疫情在家,開伙的時候變多。家有兩小的情況下,廚房時間是我短暫的逃避與休息時間。 話雖如此,但也還是儘量讓備餐可以在30分鐘~1個小時之內完成。這個時候,常備菜就是我的省時好幫手。 我第一次接觸到常備菜的概念,應該是許凱倫的《常備菜》一書。藉由事先做好一些料理,利用冷藏的時候讓菜色更加
今天睡晚了,起床直接吃早午餐。這兩天收到的料理包熟食輪著打開來吃,先吃 COQUOLOGY 料理生活 的菠菜千層麵和紅酒慢燉台灣牛,這個燉牛肉除了牛頰肉,竟然有牛舌和牛尾,令我憶起多年前伊通街一位女老闆打理的老派西餐店「百鄉」(1980-2015),她的燉牛舌實在銷魂,那滋味是再也沒有了。
在家防疫開始做料理,但比起做菜,更喜歡拍照。也很喜歡自製甜點,然後很無聊給他們取個名字。 另外加碼飲食熱量紀錄APP推薦,在家吃飽但能維持體重!
第一次用金網烤吐司,火力還不大會控制,邊邊燒焦了,刮刮一樣吃,有炭香。抹上奶油,外脆內軟,甚好。這條吐司終於吃完,明天早餐開始吃「沾美」的麵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長途巴士旅程後回到家中的故事,敘述了生活點滴和對食物的思念。文章中融入了作者在不同國家生活的經歷和對家的思考。
Thumbnail
在外面待久了總會懷念台灣的美食,在網路上也看了許多美食料理,今天就跟大家分享焦糖布丁,焦糖布丁是一道經典的甜點,柔滑的布丁配上香濃的焦糖,非常美味。
Danielson 這位不專業家庭煮夫系列很久沒有出菜了,昨天週六一整天沒踏出家門一步,花了大半天時間在廚房裡關緊閉只為了這富有台灣味的晚餐。 只要是在台灣長大的我們,對於滷肉飯這一味絕對都是愛不釋口的,管它台灣南北的滷肉飯大戰戰到什麼程度,關它南北滷肉飯的形式有多麼不一樣,管它南北怎麼稱呼
Thumbnail
我們可以從一個地方的居民吃什麼,推敲該地的特色,例如靠海的地方漁產興盛,所以我們不會到山裡找好吃的海鮮;碼頭邊常有重口味又富含澱粉的美食,因為那是過去勞力階層補充能量的重要餐食。在外地討生活的遊子,時常說著想念「家鄉味」,其實想念的不僅僅是那道料理,而是那個飲食符碼背後所代表的地方風情與鄉土情懷。
Thumbnail
😋台北 | 台灣傳統美食手作課程 📌新手製作體驗台灣小吃,做出美味與健康的在地美食 📌嚐台灣美食故事及在地人情味為您留下旅程難忘的回憶 📌專業日文、英文、中文的烹飪老師帶領教學,留下人生中台灣的美食記憶 ⬇️完整說明網址⬇️ 👉https://www1.gamepark.c
Thumbnail
台灣的美食真的多到吃不完~ 不管是餐廳,路邊小店,或是夜市 不過你知道要怎麼用英文描述吃過食物的口感嗎? 底下替大家整理 5 個超適合拿來「描述台灣食物口感」的英文單字😊
台灣的美食真的太多,各種不同文化的美食在台灣幾乎都找得到,桃園有許多的客家鄉親,雖然 Danielson 也是桃園人,但我不是客家人,可是對客家菜還滿喜歡吃的,其中的 "客家小炒" 應該算是有名的一道菜,而且也是我個人很愛吃。
Thumbnail
滷肉飯似乎是很能夠代表台灣味的一道平民美食 人在海外的遊子三不五時就會想要來一碗 在丹麥這個北國只要想到台灣味大部份都要自己來 想吃就得自己動手做 還好 Danielson 還算是個喜歡下廚的人 (做飯對我來說其實還滿放鬆的) 所以偶爾想吃的時候也就會自己很勤勞的做料理 (不然就只能等到回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長途巴士旅程後回到家中的故事,敘述了生活點滴和對食物的思念。文章中融入了作者在不同國家生活的經歷和對家的思考。
Thumbnail
在外面待久了總會懷念台灣的美食,在網路上也看了許多美食料理,今天就跟大家分享焦糖布丁,焦糖布丁是一道經典的甜點,柔滑的布丁配上香濃的焦糖,非常美味。
Danielson 這位不專業家庭煮夫系列很久沒有出菜了,昨天週六一整天沒踏出家門一步,花了大半天時間在廚房裡關緊閉只為了這富有台灣味的晚餐。 只要是在台灣長大的我們,對於滷肉飯這一味絕對都是愛不釋口的,管它台灣南北的滷肉飯大戰戰到什麼程度,關它南北滷肉飯的形式有多麼不一樣,管它南北怎麼稱呼
Thumbnail
我們可以從一個地方的居民吃什麼,推敲該地的特色,例如靠海的地方漁產興盛,所以我們不會到山裡找好吃的海鮮;碼頭邊常有重口味又富含澱粉的美食,因為那是過去勞力階層補充能量的重要餐食。在外地討生活的遊子,時常說著想念「家鄉味」,其實想念的不僅僅是那道料理,而是那個飲食符碼背後所代表的地方風情與鄉土情懷。
Thumbnail
😋台北 | 台灣傳統美食手作課程 📌新手製作體驗台灣小吃,做出美味與健康的在地美食 📌嚐台灣美食故事及在地人情味為您留下旅程難忘的回憶 📌專業日文、英文、中文的烹飪老師帶領教學,留下人生中台灣的美食記憶 ⬇️完整說明網址⬇️ 👉https://www1.gamepark.c
Thumbnail
台灣的美食真的多到吃不完~ 不管是餐廳,路邊小店,或是夜市 不過你知道要怎麼用英文描述吃過食物的口感嗎? 底下替大家整理 5 個超適合拿來「描述台灣食物口感」的英文單字😊
台灣的美食真的太多,各種不同文化的美食在台灣幾乎都找得到,桃園有許多的客家鄉親,雖然 Danielson 也是桃園人,但我不是客家人,可是對客家菜還滿喜歡吃的,其中的 "客家小炒" 應該算是有名的一道菜,而且也是我個人很愛吃。
Thumbnail
滷肉飯似乎是很能夠代表台灣味的一道平民美食 人在海外的遊子三不五時就會想要來一碗 在丹麥這個北國只要想到台灣味大部份都要自己來 想吃就得自己動手做 還好 Danielson 還算是個喜歡下廚的人 (做飯對我來說其實還滿放鬆的) 所以偶爾想吃的時候也就會自己很勤勞的做料理 (不然就只能等到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