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發生後,如何照顧自己跟重建內在安全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經過前天的大地震,台灣的大家都還好嗎?


希望你們都平安。


雖然人不在台灣,但從社群網絡、新聞、以及家人和朋友的聯繫中獲得了很多消息,看到花蓮跟其他縣市的照片,心裡很難過,同時也有點擔憂未來幾天會不會再發生更大的餘震。然而,擔心也無法預防任何事情發生,而我能做的或許就是在此時用個人專業提供給大家一些心靈上的支持跟資源。


-


首先,在地震發生之後,大多數人都會處於驚魂未定的狀態,此時可能會產生幾種不同的壓力反應:情緒上會感到恐懼、憂鬱、焦慮、緊張; 身體可能會產生緊繃、疲倦、頭暈、頭痛、噁心感和對周遭的任何聲音、氣味、碰觸等過度敏感的症狀; 認知行為上則可能會有無法放鬆、無法專注、無法思考、睡眠困難等情況。如果你有以上的任何反應,請記得這些都是大腦和神經系統為了保護你而產生的正常防禦機制,通常經過一段時間,當身體終於發現你是安全的,這些症狀就會開始好轉。但是,如果這些症狀長時間都沒有解除,那麼就不能排除有急性壓力症或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狀況,此時最好尋求專業的心理師求助。


那麼,在地震剛發生完沒多久的現在,我們可以如何安撫跟調整自己的心情呢?


1. 減少資訊的汲取:很多人(包含我)在地震之後,會因為想要獲得更多消息跟確保家人朋友是安全的而不斷地吸收網路上的各種資訊,但讓自己過度暴露於這些災後的照片跟驚悚的內容中,很容易造成二度創傷,也會讓自己變得更緊張、焦慮。所以,與其不斷地看新聞的重播,不如放一些能夠讓自己放鬆的音樂,或者打給家人朋友,互相報平安,看到彼此的臉跟聽到彼此的聲音都可以幫助建立心理的安全感。


2. 同理自己跟身邊人的情緒:如同前面提到的,所有的身心反應都是正常的,允許自己可以去感受這些情緒,而不急著讓自己冷靜貨告訴自己和別人『不要害怕』,試著對自己和身邊的人說:『昨天的地震這麼大,你肯定嚇壞了吧,當時一定很害怕、緊張,對嗎?』。學著同理自己跟身邊人的感受,讓自己或別人有機會可以把心裡的感受和經歷說出來或哭出來,這會幫助我們釋放跟調整情緒。


3. 注意呼吸,調整呼吸:從昨天地震發生時到現在,你的呼吸是急促還是緩慢的?是深還是淺?注意呼吸帶給你的感受,試著用腹式呼吸法,或者444呼吸法(吸氣時數到四,屏住氣息四秒,吐氣時數到四),練習個四到五回再回到正常的呼吸。你可能會發現,這樣的呼吸會讓你的身體慢慢的放鬆下來。


4. 接觸讓你感到安全的人事物:在地震發生後,第一個讓你感到安全的時刻是什麼?是收到家人或朋友的來電或訊息時?還是看到家裡的植物、寵物?請你記得那個讓你鬆了一口氣跟感到安全的時刻,那個安全的感覺是什麼?你可能覺得全身突然暖和起來,或者身體某個部位變得柔軟,記得這個感覺。當你突然感到緊張或腦袋閃現地震瞬間的場景時,請讓自己接觸那些讓你安全的人事物。如果無法想起當時讓你感到安全的人事物,請試著想想看此時此刻什麼可以讓你感到安全?可以是一個抱枕,家人朋友的擁抱,給自己的擁抱,或者某一個物品; 我也建議在日記本寫下一個安全清單,讓自己可以在害怕的時候,能夠及時的接觸這些能讓自己感到安全的人事物。


5. 練習身體掃描:在諮商中,我很常帶著個案做身體掃描,因爲這是可以幫助我們“grounding"的一個很棒的練習,它可以把我的注意力帶回到當下,讓所有的感知都回歸到中心。網路上有很多身體掃描的引導冥想,大家可以搜尋並找到喜歡的影片,或者可以觀想一個讓自己能夠感到安全跟放鬆的顏色,想像那個顏色的光從頭頂或腳底進入,並掃描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這個練習也適合在任何有壓力或覺得無法靜下來的時刻練習。


6. 5-4-3-2-1 安定心神練習:這個練習也可以幫助我們回到此時此刻。


5 – 找到五個你看得見的物品跟指出它們的顏色:桌子上的黃色花朵,白色的牆壁,藍色的杯子,黑色的筆記本,紅色的毛毯。


4 – 觸摸4個在你身旁的東西:毛毯,衣服,帽子,書。


3 – 靜下來看看自己現在聽到哪三種聲音: 鳥叫聲,有人的說話聲,車聲。


2 – 指出你現在可以聞到的兩種味道 :花香,草香,空氣的味道?


1- 吃一個喜歡的食物或零嘴:糖果,餅乾等; 如果沒有東西可以吃,感覺一下嘴巴裡的味道是什麼。


--


我們雖然沒辦法預知地震的發生,也無法百分之百的防範,但我們可以做的就是在事件之後照顧自己的身心靈,希望這篇文章對你們有幫助。


最後,附上台灣的一些災後的心理資源:


衛生福利部安心專線1925(諧音:依舊愛我)提供24小時免費心理諮詢服務。


如果在美國加州的朋友需要,我有提供心理諮商的服務; 如果是位於其他州的朋友,也歡迎聯繫我,我可以提供其他心理師的聯繫方式或其他資源。


願我們都平安。

正職心理師,其餘時間喜歡寫作跟記錄生活,最近開始挑戰寫旅行日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前陣子我在某個平台上看到一個網友的發文- 「我的心理師一直叫我專注呼吸跟練習呼吸,但我很想告訴他呼吸根本沒有辦法幫我解決問題」。 當時看到這篇文的心情是很五味雜陳的,因為這個網友很明顯的對諮商的功能有誤解,諮商從來都不是為了幫助一個人「解決問題」,而是透過諮商師的引導去覺察自己的認知(價值觀、信念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在看完動漫之後思考自己內心世界的過程,作者借用了動漫中的角色Zuko和個案G來比喻自己過去的一些情緒和行為,透過與個案G的相似之處,作者深入探討了自己內心的感受與情緒。文章通過作者的內心掙扎和思考,讓讀者對自己的青少年時期也產生共鳴,體會成長中的煎熬和迷惘。
這幾年大家對於身心靈療癒和心理諮商的需求增加了許多,我最近也常常被問到與諮商有關的問題,以及該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諮商師。我想以自己個人的經驗來分享一些想法,別的諮商師可能會有不同的觀點,但希望我的想法可以幫助大家在開始諮商前可以因為這些資訊而更知道該如何做選擇。以下的回答只代表我個人的立場和想法~
好久沒有紀錄我的夢,但明明這一陣子做了很多異常清晰又充滿著怪異內容的夢,想要寫下來,卻總在生活跟工作的瑣碎間被淡忘,然而潛意識有趣的地方就在於那些未被處理和覺知的總會一次次地以不同的樣貌出現。
好久沒在方格子發文章,或者更精確的說,很久沒坐下來漫無目的寫下一些腦中的思緒了。雖然平常我也會在臉書發文,但那些文章常常是突如其來的一個靈感之下寫下來的,而靈感這種東西不是求就有,大多時候我都是處在這種「很想要寫些什麼卻同時覺得無法精確表達」的狀態....
這是我與我的阿卡西紀錄早期對話的其中一篇,我記得這個對話的出現是因為當時的我正處於與內在黑暗面抗戰的狀態,也因為這個對話,我發現一直以來我所評斷的並不是他人或者我的外在環境,而是我自己。那時的我,對自己有許多厭惡,包含我的外表、個性裡不討喜的部分、曾經犯過的錯誤和我的過去,我無法理解自己,更無法原諒
前陣子我在某個平台上看到一個網友的發文- 「我的心理師一直叫我專注呼吸跟練習呼吸,但我很想告訴他呼吸根本沒有辦法幫我解決問題」。 當時看到這篇文的心情是很五味雜陳的,因為這個網友很明顯的對諮商的功能有誤解,諮商從來都不是為了幫助一個人「解決問題」,而是透過諮商師的引導去覺察自己的認知(價值觀、信念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在看完動漫之後思考自己內心世界的過程,作者借用了動漫中的角色Zuko和個案G來比喻自己過去的一些情緒和行為,透過與個案G的相似之處,作者深入探討了自己內心的感受與情緒。文章通過作者的內心掙扎和思考,讓讀者對自己的青少年時期也產生共鳴,體會成長中的煎熬和迷惘。
這幾年大家對於身心靈療癒和心理諮商的需求增加了許多,我最近也常常被問到與諮商有關的問題,以及該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諮商師。我想以自己個人的經驗來分享一些想法,別的諮商師可能會有不同的觀點,但希望我的想法可以幫助大家在開始諮商前可以因為這些資訊而更知道該如何做選擇。以下的回答只代表我個人的立場和想法~
好久沒有紀錄我的夢,但明明這一陣子做了很多異常清晰又充滿著怪異內容的夢,想要寫下來,卻總在生活跟工作的瑣碎間被淡忘,然而潛意識有趣的地方就在於那些未被處理和覺知的總會一次次地以不同的樣貌出現。
好久沒在方格子發文章,或者更精確的說,很久沒坐下來漫無目的寫下一些腦中的思緒了。雖然平常我也會在臉書發文,但那些文章常常是突如其來的一個靈感之下寫下來的,而靈感這種東西不是求就有,大多時候我都是處在這種「很想要寫些什麼卻同時覺得無法精確表達」的狀態....
這是我與我的阿卡西紀錄早期對話的其中一篇,我記得這個對話的出現是因為當時的我正處於與內在黑暗面抗戰的狀態,也因為這個對話,我發現一直以來我所評斷的並不是他人或者我的外在環境,而是我自己。那時的我,對自己有許多厭惡,包含我的外表、個性裡不討喜的部分、曾經犯過的錯誤和我的過去,我無法理解自己,更無法原諒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昨晚又地震了…… 雖然我居住的東京不是震央,離震央的距離有4、500公里吧。搖晃的時間太久,耳裡的半規管也失去平衡,比搭乘遊樂園的海盜船暈的更厲害。 關於日本的抗震基準可以參考以前的文章👉日本中長期住房問題的解決辦法-房屋狀態(小標題) 2022/03/17 posted.
創傷是一個共同的經歷,甚至不必親歷其境,只要想到受災地的淒慘面目,僥倖或者藏在心底,但更多的是強烈的衝擊與不安。這是因為受限於地域的災禍背後,有着超越國界的共性和意義。
我在方格子的第一篇地熱發電文章【讓核電消失的基載再生能源-AGS/CLG地熱發電-初探】曾經提到AGS/CLG地熱發電不會引起誘導地震(Induced Earthquake),這是一個相對安全的地熱發電技術。本文來談談為何地熱發電發展幾十年了,其聲勢不如離岸風電、太陽光電、陸上風電的真正原因,那就是
台灣和日本一樣因為地理因素,是屬於地震活動和颱風十分頻繁的區域。想起22年前的921大地震造成上萬人傷亡,以及數萬間房屋倒塌;近年梅雨季與夏季颱風來臨時,臺灣各地總是下著傾盆大雨,使得低窪地區易造成水災。有想過這些災害發生在自己居住的地區該怎麼辦嗎?萬一周遭沒有大人怎麼辦?該採取哪些行動? 這系列
311東日本大震災十年過去了。對於災後重建的情況,日本的東北復興究竟已履及何處?從硬體的防災設施打造,到災後的心理支持,東北三縣的災後復興又有些哪些未竟之處?讓我們暫時撇開那些紛擾,直面地看待東北復興之路上,那些已解的課題與待解的難題。
首先,我要鄭重的再次強調:台灣人好日子過太久,實在太沒有憂患意識了!最近一次遭遇全國性的大型天災,或許就是921震災。但是坦白說,那樣的強度與傷害性,離大型災難還有一段距離。至於人禍就更遙遠了,曾經親身經歷二次大戰的台灣人已經寥寥可數。 再看看五月中第一次宣布「三級警戒」時,有多少人像無頭蒼蠅般
昨晚又地震了…… 雖然我居住的東京不是震央,離震央的距離有4、500公里吧。搖晃的時間太久,耳裡的半規管也失去平衡,比搭乘遊樂園的海盜船暈的更厲害。 關於日本的抗震基準可以參考以前的文章👉日本中長期住房問題的解決辦法-房屋狀態(小標題) 2022/03/17 posted.
創傷是一個共同的經歷,甚至不必親歷其境,只要想到受災地的淒慘面目,僥倖或者藏在心底,但更多的是強烈的衝擊與不安。這是因為受限於地域的災禍背後,有着超越國界的共性和意義。
我在方格子的第一篇地熱發電文章【讓核電消失的基載再生能源-AGS/CLG地熱發電-初探】曾經提到AGS/CLG地熱發電不會引起誘導地震(Induced Earthquake),這是一個相對安全的地熱發電技術。本文來談談為何地熱發電發展幾十年了,其聲勢不如離岸風電、太陽光電、陸上風電的真正原因,那就是
台灣和日本一樣因為地理因素,是屬於地震活動和颱風十分頻繁的區域。想起22年前的921大地震造成上萬人傷亡,以及數萬間房屋倒塌;近年梅雨季與夏季颱風來臨時,臺灣各地總是下著傾盆大雨,使得低窪地區易造成水災。有想過這些災害發生在自己居住的地區該怎麼辦嗎?萬一周遭沒有大人怎麼辦?該採取哪些行動? 這系列
311東日本大震災十年過去了。對於災後重建的情況,日本的東北復興究竟已履及何處?從硬體的防災設施打造,到災後的心理支持,東北三縣的災後復興又有些哪些未竟之處?讓我們暫時撇開那些紛擾,直面地看待東北復興之路上,那些已解的課題與待解的難題。
首先,我要鄭重的再次強調:台灣人好日子過太久,實在太沒有憂患意識了!最近一次遭遇全國性的大型天災,或許就是921震災。但是坦白說,那樣的強度與傷害性,離大型災難還有一段距離。至於人禍就更遙遠了,曾經親身經歷二次大戰的台灣人已經寥寥可數。 再看看五月中第一次宣布「三級警戒」時,有多少人像無頭蒼蠅般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因地勢處於地震帶上、又鄰近太平洋,因此地震和颱風影響下總是天災不斷,該如何在災害來襲前防範於未然,已經是身為台灣人,人人必學的防災觀念了!除了獲得資訊的管道必須暢通以外,儲備糧食以及提前防災這些準備措施都是非常....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對許多人來說,大地震會勾起某些生理不適、焦慮不安與憂鬱情緒。理想上,由地震帶來的情緒會隨著時間慢慢消解。然而,地震越大,傷亡與破壞越多,帶來的焦慮與恐懼的影響可能越廣泛與深遠。與地震相關的精神科診斷為數眾多,在這篇文章中讓我們一一說明。
Thumbnail
最近臺灣發生了一連串不安的事件,包括地震、虐童案、貪官汙吏等。本文分享了對這些負面事件的觀察與感想,以及如何正面祝福這些受苦受難的眾生。
Thumbnail
0403花蓮地震發生,憶起之前九二一地震。文章主要描述作者在地震發生時的個人經驗,以及地震後臺灣人的無私幫助與愛心。此外,提醒臺灣建築法規修正後,仍有許多老舊建築故仍需警惕。同時也感謝救難人員的努力。
Thumbnail
位於地震帶上的台灣,與之共存是我們重要的課題,危老重建刻不容緩,唯有做好準備,才能在下一次災難來臨時,以更好的狀態度過危難,祝福台灣!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最近在臺灣發生的地震對作者的影響,並強調了善的循環的重要性。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和對生活的樂觀態度。文章表達了對受災者的關懷和對臺灣社會的感激之情。
希望全台的災情都不要太嚴重,只能祈求天佑台灣了。
Thumbnail
地震時如何保護自己及家人 家中防微處治震。透過準備緊急背包和改善家中環境來阻止地震發生時的傷害,描述花蓮市發生地震的情況以及個人在地震中的經驗。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因地勢處於地震帶上、又鄰近太平洋,因此地震和颱風影響下總是天災不斷,該如何在災害來襲前防範於未然,已經是身為台灣人,人人必學的防災觀念了!除了獲得資訊的管道必須暢通以外,儲備糧食以及提前防災這些準備措施都是非常....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對許多人來說,大地震會勾起某些生理不適、焦慮不安與憂鬱情緒。理想上,由地震帶來的情緒會隨著時間慢慢消解。然而,地震越大,傷亡與破壞越多,帶來的焦慮與恐懼的影響可能越廣泛與深遠。與地震相關的精神科診斷為數眾多,在這篇文章中讓我們一一說明。
Thumbnail
最近臺灣發生了一連串不安的事件,包括地震、虐童案、貪官汙吏等。本文分享了對這些負面事件的觀察與感想,以及如何正面祝福這些受苦受難的眾生。
Thumbnail
0403花蓮地震發生,憶起之前九二一地震。文章主要描述作者在地震發生時的個人經驗,以及地震後臺灣人的無私幫助與愛心。此外,提醒臺灣建築法規修正後,仍有許多老舊建築故仍需警惕。同時也感謝救難人員的努力。
Thumbnail
位於地震帶上的台灣,與之共存是我們重要的課題,危老重建刻不容緩,唯有做好準備,才能在下一次災難來臨時,以更好的狀態度過危難,祝福台灣!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最近在臺灣發生的地震對作者的影響,並強調了善的循環的重要性。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和對生活的樂觀態度。文章表達了對受災者的關懷和對臺灣社會的感激之情。
希望全台的災情都不要太嚴重,只能祈求天佑台灣了。
Thumbnail
地震時如何保護自己及家人 家中防微處治震。透過準備緊急背包和改善家中環境來阻止地震發生時的傷害,描述花蓮市發生地震的情況以及個人在地震中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