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完美日常-日常完美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一如生活是一門藝術,愛乃是一門藝術。」-佛洛姆

正好在閱讀《愛的藝術》的這段時間裡,看了《我的完美日常》這部電影。

佛洛姆說人們錯誤地認識了「愛」,以為愛是被愛,而不是去愛,所以完全搞錯了方向和方法。人們追求愛的時候,努力在外貌、財富、權勢等因素上努力來創造自己的吸引力,好讓自己值得被愛。然而,愛並不是被愛,而是去愛,用佛洛姆的話來說是一種「創造性」(productive)的取向,是一種積極主動的「行動」。當人格臻至成熟,人不再自憐和自戀,放棄了全知和全能的自戀式迷夢,他想要的是經過自己的實踐努力而得到成果,也能夠創造性地發展自己的能力,照顧、責任、尊重和了解的態度也就伴隨而來。

在這部電影裡除了大家最常提到的,我也不斷地看見

完美的日常又是什麼呢?套用佛洛姆的觀察和洞見,同樣可以看出導演文溫德斯和役所廣司所詮釋的主動積極的創造性。

圖片取自電影《我的完美日常》

圖片取自電影《我的完美日常》


平山先生的工作是東京公廁的清潔工人。每日,陽光剛從地平線透出,天色剛從深黑暈染成深藍,遠方神社竹掃把刮掃落葉的沙沙聲傳入耳裡,便是起床的時刻。起身、疊被、刷牙、修剪鬍鬚、為心愛的樹苗灑水、換上「Tokyo Toilet Project」的制服,拿起玄關依序排列好的鑰匙和零錢,打開家門,也必定要仰望天空而露出一抹微笑。投販賣機、上駕駛座、選卡帶、放音樂、前往第一個公廁,開始日常的工作。

平山先生幾乎不說話,以至於到了電影中間,我發現自己非常好奇他會說出什麼?

平山先生無法進行工作的時候(有人要上廁所,必須退到外面等),就會站在門外,將眼光投向樹梢沈浸在光影裡。

中午,坐在神社的樹下吃三明治,拿出膠捲相機為穿透樹梢的光拍一張照片。下班,換上便服,騎自行車到傳統的澡堂,享受偌大空曠的澡堂和泡澡池的熱水,再到固定的攤位用晚餐,老闆也總會給他一個熱切的問候「工作辛苦啦~」。睡前打開檯燈,讀一點書,進入夢鄉。睡夢中,白天所見的光影交疊錯落構成一幅幅看似相同卻又不同,變化成灰階的影像。隔天,在沙沙的掃地聲中,再次醒來。


「這個世界上,其實有很多不同的世界,看起來連在一起實際上並不互通。」

電影裡和平山先生互動較多的,有三個年輕人和三個老年人,為平山先生波瀾不驚的日子帶來一些互動和挑戰。

平山先生有個年輕的男同事,做著同樣的工作,態度則是抱怨著世界的不公平、沒有錢、交不到女朋友,萎靡無力又不負責任,也給平山先生帶來一些麻煩。這個男同事是個極為鮮明的對照組,將令人不耐煩的世俗膚淺詮釋的極好,也可以說當一個人不懂得去學習體驗和建構生活的藝術時,有多麼可悲。

平山先生逃家的外甥女,帶著不知多久前舅舅送她的膠捲相機,闖進他的生活裡,看見舅舅工作時遭人輕蔑,眼神不禁透出銳利的敵意,舅舅望向樹梢的目光轉向她,給了她一個雲淡風輕的笑容,鬆動了女孩內心的防備,後來她也試著協助清掃的工作,雖然動作笨拙,但在清潔工身邊,又有誰的自尊心會受損呢?平山的謙卑無疑是一種極大的包容和慈悲。

平山的妹妹由司機載著來接女兒回家,對哥哥的工作和住所感到不以為然和悲哀,平山先生給了不願返家的外甥女一個擁抱,也給了妹妹一個擁抱,妹妹的內心雖然觸動,卻仍然不可思議地問道:「哥哥,你真的在做清潔工嗎?」暫時相連的世界又斷絕開來。


「下次是下次,現在是現在。」

看過這部電影的人,幾乎都能夠感受到文溫德斯和役所廣司的禪意,然而禪意有固定的公式嗎?禪在日本嗎?禪在禪堂嗎?是如何我們能說「禪在生活之中」?

在《牛的印跡》裡提到,禪悟只有在高度紀律性的環境裡才能達到,也就是修行者具有高度專注心靈的前提下,才可望收到預期效果。平山先生在日常裡實踐和建構的事物,是禪,也是佛洛姆說的愛,這件事打破了我對禪的一些認識,也逐漸在東西方的思想之中,找到世界連結的地方。




內容總結
我的完美日常
5
/5
avatar-img
18會員
3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默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上完第110堂瑜伽課,我回顧自身的歷程和經驗,整理出三個調整身體的重要元素:覺察、呼吸和方法。內容包含我對這三個元素的理解,希望我的覺察和分享能夠幫助到需要的人。
法鼓山推廣大事關懷的理念,將聖嚴師父相關開示內容分為四類39部。 我邀請正在陪伴家人經歷癌末的朋友,一同共修,我也將自己的體悟和心得書寫下來。
「如果沒有配合上呼吸,就不是在做瑜伽。」-Mi 瑜伽的挑戰幫助我發現,我可以打開更多的空間,更能夠呼吸。
昨天晚餐吃小火鍋,孩子看見鍋子裡冒出陣陣白煙,突然問大人們:「為什麼煙看得到,空氣看不到?」爸爸眉頭一揚說:「ㄟˊ,這個問題很有趣,問得很好。」接著說:「你看這個火鍋裡有什麼?所以會產生煙?」孩子說:「水。」接著又說:「可是燒香沒有水,也會看到煙啊。」
為何要講「人間的佛教」?因為有情是以人為主的,大乘佛法偏向「理」、「境界」,而忽略了「人」的問題,為了回到佛教的基本精神,而提倡人間佛教,代表的人為太虛大師、印順長老、東初老和尚和聖嚴師父。
緣起論的種類, 不管何種都是為了斷苦因苦果,那為何要有不同的說法?是為了順應不同眾生的根器。
今天上完第110堂瑜伽課,我回顧自身的歷程和經驗,整理出三個調整身體的重要元素:覺察、呼吸和方法。內容包含我對這三個元素的理解,希望我的覺察和分享能夠幫助到需要的人。
法鼓山推廣大事關懷的理念,將聖嚴師父相關開示內容分為四類39部。 我邀請正在陪伴家人經歷癌末的朋友,一同共修,我也將自己的體悟和心得書寫下來。
「如果沒有配合上呼吸,就不是在做瑜伽。」-Mi 瑜伽的挑戰幫助我發現,我可以打開更多的空間,更能夠呼吸。
昨天晚餐吃小火鍋,孩子看見鍋子裡冒出陣陣白煙,突然問大人們:「為什麼煙看得到,空氣看不到?」爸爸眉頭一揚說:「ㄟˊ,這個問題很有趣,問得很好。」接著說:「你看這個火鍋裡有什麼?所以會產生煙?」孩子說:「水。」接著又說:「可是燒香沒有水,也會看到煙啊。」
為何要講「人間的佛教」?因為有情是以人為主的,大乘佛法偏向「理」、「境界」,而忽略了「人」的問題,為了回到佛教的基本精神,而提倡人間佛教,代表的人為太虛大師、印順長老、東初老和尚和聖嚴師父。
緣起論的種類, 不管何種都是為了斷苦因苦果,那為何要有不同的說法?是為了順應不同眾生的根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溫德斯的片子-我的完美日常,在電影中展現了對日本文化的喜愛,並對小津安二郎的崇敬。電影劇情探討了平凡日常生活中的階級刻板、喜悅與現實的矛盾。音樂與木漏れ日的意象成為劇中的重要元素,值得觀眾細細品味。電影預告和音樂引人入勝。
Thumbnail
一個人必須有批判性,才能看見表象背後的事物。(佛諾姆) 佛諾姆在一九五六年完成愛的藝術,呼籲人們會到自身人格的重塑,完整自我,成為一個有創造力取向的人,積極打磨自己愛人的能力。具有社會學家、心理治療及精神分析專家等多重身分的佛諾姆,更在他精神分析的專業領域,強化關於愛的實踐的深化。聆聽的藝術就紀錄
Thumbnail
愛某一個人並不只是一種強烈感情,它還是一個決定,一個判斷和一個承諾。(佛洛姆) 美國心理學家多拉德認為佛洛姆同時是社會學家、哲學家、歷史學家、精神分析家、經濟學家和人類學家,也是人類生命的鍾愛者、詩人和先知。一九五六年,佛洛姆出版了愛的藝術,他是當時第一個認為「愛」和「愛的能力」是值得談的學者。這
Thumbnail
◪《愛的藝術》姐妹篇/佛洛姆從社會、宗教、文化直視人性的辨證 因為被列入名人推薦行列中,得做點什麼,以下是我的推薦內容~ 其實這是 1964 年出版的,時間上來說不能稱為新書,算是重版出來。雖然距今已經八十多年,但我覺得他的觀點放現代脈絡也是毫無違和感。 在今年三月起時我辦了六次《愛的
Thumbnail
之前在探討愛是什麼文章裡,每個人對愛的體悟不同。 可以是追求與感受。也可以是付出與呈現。 如果要統稱,我會說:愛是落實在生活的實踐者。 愛是一種需要通過實踐和行動和體現的情感。 無論是一句言語關心、眼神交流、精神互動等等。 落實在情感上,可以是家人朋友寵物等等,日常一點一滴發生。
Thumbnail
我想延伸出對文溫德斯企圖通過一段看似美好的生活剪影,隱藏角色內心的真實感受,以浪漫化的眼光,描寫僅存於導演虛幻夢境、現實中從未存在過的生活看法。 當導演以浪漫的眼光看待平山,並將自我的觀察傳達與觀眾,平山真正的想法最終無人聞問。電影所呈現的「完美日常」,終究只是導演意志,與藝術選擇的展演。
Thumbnail
愛某一個人並不只是一種強烈感情,它還是一個決定、一個判斷和一個承諾。
Thumbnail
人與生俱來擁有理性:他察覺到自己為生命的生命。他察覺到自己,察覺到其他人類,察覺到自己的過去,並察覺到自己未來的種種可能性。 這本書看了好久,終於在寒冷冬季看完它。閱讀過程中,有時不太理解佛洛姆想表達的「愛的藝術」,可是有時又好像能通透所謂的愛,不是只有情愛、親情之愛、人與人間的愛慕,而是對生活周
Thumbnail
電影《我的完美日常》觸動深處心靈,透過主角獨特日常探索內心世界,呼應個人成長歷程,帶來感悟與共鳴。
Thumbnail
愛的藝術源自佛洛姆的經典著作,闡述從孤獨到成熟的愛之道。本篇文章探討人類對愛的需求,解釋怎樣愛一個人,並指出「成熟的愛」和「不成熟的愛」之間的區別。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溫德斯的片子-我的完美日常,在電影中展現了對日本文化的喜愛,並對小津安二郎的崇敬。電影劇情探討了平凡日常生活中的階級刻板、喜悅與現實的矛盾。音樂與木漏れ日的意象成為劇中的重要元素,值得觀眾細細品味。電影預告和音樂引人入勝。
Thumbnail
一個人必須有批判性,才能看見表象背後的事物。(佛諾姆) 佛諾姆在一九五六年完成愛的藝術,呼籲人們會到自身人格的重塑,完整自我,成為一個有創造力取向的人,積極打磨自己愛人的能力。具有社會學家、心理治療及精神分析專家等多重身分的佛諾姆,更在他精神分析的專業領域,強化關於愛的實踐的深化。聆聽的藝術就紀錄
Thumbnail
愛某一個人並不只是一種強烈感情,它還是一個決定,一個判斷和一個承諾。(佛洛姆) 美國心理學家多拉德認為佛洛姆同時是社會學家、哲學家、歷史學家、精神分析家、經濟學家和人類學家,也是人類生命的鍾愛者、詩人和先知。一九五六年,佛洛姆出版了愛的藝術,他是當時第一個認為「愛」和「愛的能力」是值得談的學者。這
Thumbnail
◪《愛的藝術》姐妹篇/佛洛姆從社會、宗教、文化直視人性的辨證 因為被列入名人推薦行列中,得做點什麼,以下是我的推薦內容~ 其實這是 1964 年出版的,時間上來說不能稱為新書,算是重版出來。雖然距今已經八十多年,但我覺得他的觀點放現代脈絡也是毫無違和感。 在今年三月起時我辦了六次《愛的
Thumbnail
之前在探討愛是什麼文章裡,每個人對愛的體悟不同。 可以是追求與感受。也可以是付出與呈現。 如果要統稱,我會說:愛是落實在生活的實踐者。 愛是一種需要通過實踐和行動和體現的情感。 無論是一句言語關心、眼神交流、精神互動等等。 落實在情感上,可以是家人朋友寵物等等,日常一點一滴發生。
Thumbnail
我想延伸出對文溫德斯企圖通過一段看似美好的生活剪影,隱藏角色內心的真實感受,以浪漫化的眼光,描寫僅存於導演虛幻夢境、現實中從未存在過的生活看法。 當導演以浪漫的眼光看待平山,並將自我的觀察傳達與觀眾,平山真正的想法最終無人聞問。電影所呈現的「完美日常」,終究只是導演意志,與藝術選擇的展演。
Thumbnail
愛某一個人並不只是一種強烈感情,它還是一個決定、一個判斷和一個承諾。
Thumbnail
人與生俱來擁有理性:他察覺到自己為生命的生命。他察覺到自己,察覺到其他人類,察覺到自己的過去,並察覺到自己未來的種種可能性。 這本書看了好久,終於在寒冷冬季看完它。閱讀過程中,有時不太理解佛洛姆想表達的「愛的藝術」,可是有時又好像能通透所謂的愛,不是只有情愛、親情之愛、人與人間的愛慕,而是對生活周
Thumbnail
電影《我的完美日常》觸動深處心靈,透過主角獨特日常探索內心世界,呼應個人成長歷程,帶來感悟與共鳴。
Thumbnail
愛的藝術源自佛洛姆的經典著作,闡述從孤獨到成熟的愛之道。本篇文章探討人類對愛的需求,解釋怎樣愛一個人,並指出「成熟的愛」和「不成熟的愛」之間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