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教學心得與學習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1.一年級數學代課:比長短

今天去帶了一堂一年級數學,比長短。

發現自己很有進步。

1.學生嘰嘰喳喳,愛發言。我能馬上告知,「我需要」上課的樣子是什麼。很具體的劃界線與說明。

2.學生桌上有教具操作,有課本、有剪刀,很容易在說明、在講解、再拋問題給他們思考時,有人在玩手上的東西,在放空。而我馬上就請學生手揹後面。也再次提醒,學習要比現好,上課專心,而且跟著老師互動很重要。

3.之前在教這個部分,沒有在操作時,有這麼詳細的拋問,並從回答中建立概念。這次,比之前的自己更好了。這說明,教學真的是要一次一次的累積。

4.在比長短,兩個分距遙遠的物件,請學生比較高矮,學生憑感覺分辨出來,然後他說

「我看見的」。你看見,就為真嗎?這在科學裏頭,是需要被質疑與檢視的。我馬上畫了以下這個圖。想當然爾,學生說下面的線比較長。但經「測量」後,發現兩條線一樣長。於是我們建立了,「眼見不一定為真」這個概念,我們建立了「需要測量」這個概念。


raw-image

5.結論:小一數學內容對成人來說很簡單,不經意就講過去了。

然而,裡頭涉及學科成立的基本概念。這實在是非常重要。

----------------------------------------------------------

2.六年級寫作指導

最近難題:1.教了一個學期。發現,給予字數規定,這班學生可以完成(前導師有努力拉

高學生寫作字數)。但是,文章的內容充斥著流水帳,以及重複繞來繞去同

樣意思的文字。顯然,學生的寫作目標是湊字數。

2.學生寫了這麼多篇的記敘文。若給了一個題目,他們能獨立完成嗎?

獨立完成的意思是,不需要老師提供段落題綱,可以完成一篇有頭有尾,

結構堪稱有邏輯有順序的文章。同時,要有文采,有感情,可以的話,有

他的靈魂。

嘗試:1.因此,這學期運用ORID模式。從課文的文章閱讀報告中,即採用此模式讓學生

練習「說讀到」「說感受」「說思考與反思」「說行動」。這個目標,是希望學

生建立「思考深度」,建立「心有所感」,而不是無聊透頂的流水帳。

2.第一篇作文,題目「一堂品味的課」。透過我帶來的蛋捲,帶領學生不只是

「吃」,而是開啟五感的「品味」食物。過程中的品嘗,以及每個品嘗階段運用

感官的觀察及感受,帶來的感覺摹寫,並添加譬喻法、誇飾法的運用。期待學生

寫作的內容豐富。而最重要的是引導「品味」這件事,映襯囫圇吞棗的「吃」,

以此建立學生書寫內容的深度。

3.第二篇作文,題目「過年的氣氛」。經過上一篇寫作,這次提醒學生著重於摹

寫上面,著重於情感上面。學生的表現進步許多,令人感到欣慰。

精進行動:1.春假四日,讓學生自己運用ORI寫150字,自訂題目的春假短文。

2.他們的主題有:燙頭髮、掃墓、參觀別校運動會。

3.目標是帶領學生思考:文章主題、文章內容、文章架構、以及主旨。

希望學生寫作能有深度。(重點在是否能有一個核心主旨,從事中生情,從

情中生意)


---------------------------------------------------------

3.10 分鐘快準評量

最近教學遇到的難題:上課教學時學生能理解,也能解題。但碰到平時評量以及段考評量時,就發現學生題目做不完,以及(我懷疑)會作但卻做錯。而我沒有很明確的知道,問題到底在哪裡?


釐清問題:學生是不會?還是做太慢?還是會但是計算錯誤?


PDCA管理流程

計畫:1.規劃每節數學課,留十分鐘,進行評量。

2.題目為第一次月考的範圍。

3.計算題四題(今天是四題計算題,因此時間訂六分鐘)

執行:1.今天數學課執行

2.告訴學生,這是我們的「快狠準計畫」。

3.發現 A生(成績最好)全對,而且3分鐘完成。

B生,六分鐘完成,對3題。

C生,五分鐘完成,對3題。

D生,無法完成。

檢核:1.D生,在小數與分數的四則運算中,解題技巧以及敏銳度過低。需要隨時在過程

中提供解題技巧與視野。沒有這樣做,她會一直迷路。

2.B生、C生,解題策略構思較慢。解題敏感度不夠。需多次練習。

改善行動:1.明天計算計算題6分鐘。

2.數位因才網可以幫我解決這個問題嗎?

3.我要實地觀察,去理解50分鐘的考試,多少題目的量,才適合學生。


------------------------------------------------------------------------

這篇文章日記文

嘗試用了時間方糖的時間管理方法來整理今日教學的思考與學習

用了12顆方糖,用一個小時的時間,完成。(我用10分鐘為單位的番茄鐘,每一塊都用了兩次,也就是20分鐘完成一個省思。)

很高效。

非常滿意啊 。


同時,也用了ORID策略,指導學生寫作與思考。

用PDCA流程(其實就是行動研究阿)管理自己的數學教學。

很為自己年過四十幾還能這樣學習感到開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Injay Haung的沙龍
4會員
11內容數
Injay Hau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4/18
一早划手機 其實,都是無意識的往上撥 撥撥撥 撥到有興趣的地方 看個兩眼 就再撥撥撥 不自覺,很多時間過去了 然後, 還是捨不得放下 有時,明明就跟自己說, 再划一下 再幾分鐘 但一划下去 又很多時間過去了 然後,興起了一股厭惡自己的感覺 這是,我的手機日常。
Thumbnail
2024/04/18
一早划手機 其實,都是無意識的往上撥 撥撥撥 撥到有興趣的地方 看個兩眼 就再撥撥撥 不自覺,很多時間過去了 然後, 還是捨不得放下 有時,明明就跟自己說, 再划一下 再幾分鐘 但一划下去 又很多時間過去了 然後,興起了一股厭惡自己的感覺 這是,我的手機日常。
Thumbnail
2024/04/11
p137學習的非重點 本文,作者開宗明義地說: 「語言學習的重點從來都不是學習語言本身」 作者提到去國外進修時,當時小學二年級,一點英文也不會的女兒也去美國上學。 結果不到四個月,就學會英文,並跟美國小孩一起上課了。 前兩個月,是大量閱讀的課程,並依照程度帶書回去跟父母一起讀。 後兩
Thumbnail
2024/04/11
p137學習的非重點 本文,作者開宗明義地說: 「語言學習的重點從來都不是學習語言本身」 作者提到去國外進修時,當時小學二年級,一點英文也不會的女兒也去美國上學。 結果不到四個月,就學會英文,並跟美國小孩一起上課了。 前兩個月,是大量閱讀的課程,並依照程度帶書回去跟父母一起讀。 後兩
Thumbnail
2024/04/10
早自習數學學習回饋(評量) 1.再次用六分鐘快狠準評量,將昨天的數學學習題目出提出十題,檢核學生學習成效 A生完成,且滿分 B生未於時限完成,70分 C生未於時限完成,60分 D生作答太慢,30分 2.請A生將解題策略分享出來,怎樣可以又好又快 3.D生需盡快個
2024/04/10
早自習數學學習回饋(評量) 1.再次用六分鐘快狠準評量,將昨天的數學學習題目出提出十題,檢核學生學習成效 A生完成,且滿分 B生未於時限完成,70分 C生未於時限完成,60分 D生作答太慢,30分 2.請A生將解題策略分享出來,怎樣可以又好又快 3.D生需盡快個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𝘿𝙖𝙮𝟮 𝙅𝙪𝙡𝙮 𝟮 𝘿𝙖𝙮𝟯 𝙅𝙪𝙡𝙮 𝟯
Thumbnail
𝘿𝙖𝙮𝟮 𝙅𝙪𝙡𝙮 𝟮 𝘿𝙖𝙮𝟯 𝙅𝙪𝙡𝙮 𝟯
Thumbnail
有沒有進步? 又過了一週,心中帶著上次的經驗再次出發,時間掌控及帶隊預評,順了一些。(吧) 與各科老師溝通可以再更精確 自然_實驗所需器材及幫助(實驗報告單可先整理好再一併發放) 藝術_確認每次上課畫圖所需版面大小(以免孩子一開始留的空間過小) 街舞_適時介入及察覺孩子情緒
Thumbnail
有沒有進步? 又過了一週,心中帶著上次的經驗再次出發,時間掌控及帶隊預評,順了一些。(吧) 與各科老師溝通可以再更精確 自然_實驗所需器材及幫助(實驗報告單可先整理好再一併發放) 藝術_確認每次上課畫圖所需版面大小(以免孩子一開始留的空間過小) 街舞_適時介入及察覺孩子情緒
Thumbnail
1.一年級數學代課:比長短 今天去帶了一堂一年級數學,比長短。 發現自己很有進步。 1.學生嘰嘰喳喳,愛發言。我能馬上告知,「我需要」上課的樣子是什麼。很具體的劃界線與說明。 2.學生桌上有教具操作,有課本、有剪刀,很容易在說明、在講解、再拋問題給他們思考時,有人在玩手上的東西,在放空。而我
Thumbnail
1.一年級數學代課:比長短 今天去帶了一堂一年級數學,比長短。 發現自己很有進步。 1.學生嘰嘰喳喳,愛發言。我能馬上告知,「我需要」上課的樣子是什麼。很具體的劃界線與說明。 2.學生桌上有教具操作,有課本、有剪刀,很容易在說明、在講解、再拋問題給他們思考時,有人在玩手上的東西,在放空。而我
Thumbnail
【 好學、自學、共學 】 我常常說,上大學後才是我學習的開始。在中央英文系,我們需要閱讀大量文本、大量對話、大量反思和輸出,我從來沒想過,這樣的課堂風景能在數學課發生!
Thumbnail
【 好學、自學、共學 】 我常常說,上大學後才是我學習的開始。在中央英文系,我們需要閱讀大量文本、大量對話、大量反思和輸出,我從來沒想過,這樣的課堂風景能在數學課發生!
Thumbnail
在學校裡的上課時光真的很珍貴, 108課綱的課程規畫,大量刪減了學科課的節數,卻增加了探討活動(實驗)的次數。 美意是要學生透過"動手體驗"而能更切身感受欲探討的主題,而引發學習動機及求知慾! 但這就是"超級自相矛盾!!" 在考試(學測)領導教學之下, 得分CP值低的"實驗課",常被教
Thumbnail
在學校裡的上課時光真的很珍貴, 108課綱的課程規畫,大量刪減了學科課的節數,卻增加了探討活動(實驗)的次數。 美意是要學生透過"動手體驗"而能更切身感受欲探討的主題,而引發學習動機及求知慾! 但這就是"超級自相矛盾!!" 在考試(學測)領導教學之下, 得分CP值低的"實驗課",常被教
Thumbnail
開學的第二週,啟動也適應了學習模式。 寒假期間,沒有將自己放得太鬆,也沒有把自己逼得很緊,我想這也是讓自己開學進入狀況的方式。 這週才算真正上課,在新的課堂上遇到一位很棒的老師,在第一堂課就對我有很多的啟發。 早上起來回想過往的學習,尤其是在助人專業的路上,早期的學習著重在探索自己
Thumbnail
開學的第二週,啟動也適應了學習模式。 寒假期間,沒有將自己放得太鬆,也沒有把自己逼得很緊,我想這也是讓自己開學進入狀況的方式。 這週才算真正上課,在新的課堂上遇到一位很棒的老師,在第一堂課就對我有很多的啟發。 早上起來回想過往的學習,尤其是在助人專業的路上,早期的學習著重在探索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