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傷痕:父母在等孩子的一句道謝,孩子在等父母的一句道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圖片來源:金石堂

圖片來源:金石堂


偶爾會收到讀者的來訊表達與父母之間的矛盾與衝突,但在情緒抒發之後總會聽到一句話:「我這樣是不是很不孝順?」我每每聽了總是一陣揪心,也感嘆許多人總是被「孝順」兩個字綁住,即便才跟父母發生爭執而鬧得不愉快,但事後回想總是內心感到愧疚而開始檢討自己。


我發現許多人似乎對於父母與子女之間所存在權力不對等的關係感到習以為常,也因為我們認定父母是高高在上的存在,所以再怎麼認為他們有不適當的作為,都很難當面直指或予以批判,因為很可能換來的就是「不孝」的罵名,好似我們辜負了父母養育我們的恩情。


難道,在父母面前,我們都不能說真話嗎?也不能明白說出自己的感受嗎?如果說我們被教育要尊重他人,但為什麼父母可以不尊重子女的想法或決定呢?在作者羽茜的新書《家庭傷痕》中即點出了一個非常精確的用詞就是「功過相抵」,彷彿父母只要對我們做出任何不合理的對待而無法被合理解釋的時候,就會有一個完美的說詞來替父母開脫,因為生養子女的責任恩重如山而不容質疑


確實,在我自己成為母親之後,我也有感於光是對孩子日常的照顧與家務就讓人幾乎喘不過氣,更嚴重影響睡眠至今,但我認為對於多數父母而言,最難的其實還是在於用心去觀察並理解孩子,接著以對待一個「人」的方式去給予尊重。或許我們時常會聽到許多父母引以為傲地表示自己都以權威的方式教育孩子,並且以此去勸服其他父母也應該仿效,原因是「效果顯著」,白話一點說就是孩子連反抗都不敢反抗,甚至還會隱忍著眼淚,所以更讓權威型父母證實了心中所認定的教養方式是正確的,但這樣的教育方式是真的愛孩子嗎?抑或只是為了方便控管呢?


羽茜在書中挑戰了「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句話,也表明自己曾經接收到讀者反對的聲音,我認為會否認這個說法的人應該是曾經受過傷或是心中非常沒有安全感,因為這等於承認了父母不愛自己或自己並不愛孩子的殘酷現實,光是去承認這件事或許都會令人感到羞愧吧?羽茜在書中亦寫道對創傷的肯定,其實才能陪伴我們走出創傷,而且這些錯誤是應該要被提出來討論,而非隱匿當作未曾發生,我想這除了給足所有在家庭中受過傷的人們勇氣,也希望這本書的問世能陪伴更多在家庭關係中感到孤獨的人們。


我認為大眾對於家庭的期待不該只停留在血緣及照顧的層面,或許我們透過揭開這些傷疤而去理解到彼此的感受及需求才是維繫健康家庭氛圍的關鍵,而最需要開啟的第一步即是勇於表達內心感受以及願意接納的包容力。


我知道所謂的理想家庭或許太過不切實際,但越是更多人願意去分享這些深刻的傷痕,就越是有機會被攤在陽光底下討論,進而獲得被正視且省思的吧!


avatar-img
206會員
1.1K內容數
射手媽咪婷婷的 Premiu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如果有人說光是從椅子上站起來就能抗老並預防憂鬱症,你會感到心動嗎?過去我們對於老化的想法總是狹隘地局限在年齡數字,但《慢老》的作者黃惠如告訴我們其實腿力是主要的觀察重點,而我也發現確實在生了小孩之後體會到腿部肌肉迅速流失,無論是伸展或是爬樓梯都感到比過去吃力許多,更諷刺的是在閱讀這本書的前兩天還
提到「學校」,你想到的詞彙會是「學習」抑或是「限制」呢? 我們時常會聽到學校猶如一個小型社會,但當發生霸凌事件的時候又認為學校的場域非常封閉,到底學校應該是開放空間或是封閉的環境呢? 不諱言地,當我翻開《在學校可以學到什麼呢?》這本書的第一頁,深深觸動我的文字即是學校是個「開放」空間
關於創作,能自娛是一件單純快樂的事,但是否能獲得評審的青睞,甚至得到大眾的肯定與支持,完全又是另一回事。 因為《不便利的便利店》而在台灣廣為人知的作者金浩然,其實在作品為世人所熟知之前,經歷過很長的一段艱辛的歲月。一開始他當電影編劇,又成為了漫畫作家,也在出版社擔任過編輯,但寫作的日子確實
傳統的觀念總認為房子是永久財,好似可以一直居住幾十年都不會毀壞,直到地震來臨時才發現房子並不如想像中堅固,輕則牆壁裂出了一條縫隙,嚴重則是整棟建築物傾斜坍塌。 回想我小學時期也歷經家裡改建而暫時租屋的狀況,看著原本兩層樓的日式建築成為了五層樓的高聳透天厝,一下子使用空間多了不少,雖然需要每
相信大家應該都有耳聞日本媽媽總是會手作可愛的造型便當給孩子,菜色不僅營養豐富,色彩還非常繽紛,令人看了不僅食指大動,還非常佩服其創意巧思。 日本插畫家高木直子的新作《便當實驗室開張》即是描繪自己替先生及女兒手作便當的小故事,看著高木直子為了便當的菜色絞盡腦汁,還要擔心合不合先生及女兒的胃口
時常聽到很多人會說自己「毫無選擇」,然後繼續在深淵裡自怨自艾,或是希望尋求他人的同情與援助。然而,當他人好心提出建言的時候,又會遭到當事人斷然否決,繼續訴說著自己是如何沒有選擇,或是如何遭受命運的捉弄。 我認為,能果斷做出選擇的人,不只是具備行動力,而是可以勇於自我負責的人。相反地,對於許
如果有人說光是從椅子上站起來就能抗老並預防憂鬱症,你會感到心動嗎?過去我們對於老化的想法總是狹隘地局限在年齡數字,但《慢老》的作者黃惠如告訴我們其實腿力是主要的觀察重點,而我也發現確實在生了小孩之後體會到腿部肌肉迅速流失,無論是伸展或是爬樓梯都感到比過去吃力許多,更諷刺的是在閱讀這本書的前兩天還
提到「學校」,你想到的詞彙會是「學習」抑或是「限制」呢? 我們時常會聽到學校猶如一個小型社會,但當發生霸凌事件的時候又認為學校的場域非常封閉,到底學校應該是開放空間或是封閉的環境呢? 不諱言地,當我翻開《在學校可以學到什麼呢?》這本書的第一頁,深深觸動我的文字即是學校是個「開放」空間
關於創作,能自娛是一件單純快樂的事,但是否能獲得評審的青睞,甚至得到大眾的肯定與支持,完全又是另一回事。 因為《不便利的便利店》而在台灣廣為人知的作者金浩然,其實在作品為世人所熟知之前,經歷過很長的一段艱辛的歲月。一開始他當電影編劇,又成為了漫畫作家,也在出版社擔任過編輯,但寫作的日子確實
傳統的觀念總認為房子是永久財,好似可以一直居住幾十年都不會毀壞,直到地震來臨時才發現房子並不如想像中堅固,輕則牆壁裂出了一條縫隙,嚴重則是整棟建築物傾斜坍塌。 回想我小學時期也歷經家裡改建而暫時租屋的狀況,看著原本兩層樓的日式建築成為了五層樓的高聳透天厝,一下子使用空間多了不少,雖然需要每
相信大家應該都有耳聞日本媽媽總是會手作可愛的造型便當給孩子,菜色不僅營養豐富,色彩還非常繽紛,令人看了不僅食指大動,還非常佩服其創意巧思。 日本插畫家高木直子的新作《便當實驗室開張》即是描繪自己替先生及女兒手作便當的小故事,看著高木直子為了便當的菜色絞盡腦汁,還要擔心合不合先生及女兒的胃口
時常聽到很多人會說自己「毫無選擇」,然後繼續在深淵裡自怨自艾,或是希望尋求他人的同情與援助。然而,當他人好心提出建言的時候,又會遭到當事人斷然否決,繼續訴說著自己是如何沒有選擇,或是如何遭受命運的捉弄。 我認為,能果斷做出選擇的人,不只是具備行動力,而是可以勇於自我負責的人。相反地,對於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今社會中,愧疚式教養成為許多家庭潛在的教育問題。父母常以自己的辛勞和犧牲對孩子施加無形的心理壓力,讓孩子感受到愧疚和虧欠。本文將淺談這類教養方式如何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父母在教養過程中應如何調整心態,避免讓下一代背負過多的情感負擔。
Thumbnail
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和父母意見不合,甚至被干涉的情況 如果你愛你的父母,那麼學會讓父母失望,這是和父母建立健康成熟關係的第一步。
Thumbnail
父母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經常會因為表達與情緒的表達不良而造成關係惡劣。有的時候,明明是關心,可是卻口出惡言,讓對方的心情變得更差,雙方的關係距離更加疏遠。舉例來說,當孩子做錯事時,父母可能因為擔心或失望,語氣變得急躁,甚至帶有責備的口吻。這樣的表達方式,雖然初衷是好的,卻容易讓孩子感到被否定和不被
Thumbnail
糾正孩子行為常常演變成親子衝突,火氣還在卻看到孩子尋求安慰,怎麼看待呢?
Thumbnail
「孝順」又是什麼呢?是否有明確的行為準則?聽父母的話、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應該是大多數人對於孝順的基本期許;前者像是情緒勒索,後者又似乎變成某種債務關係。問題是:身為子女的我們,有欠父母什麼嗎?
Thumbnail
這些人不過是仰賴你做為完人的品質,著實是欺善怕惡的孝順版本而已。
Thumbnail
家人二字並沒有帶給父母莫大的權利,在把人傷的體無完膚之後,還要求小孩無怨無悔的愛著自己。
Thumbnail
過去,人們常說:「天底下沒有不是的父母」。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逐漸發現世界並非如此單純,在資訊快速流通的時代,我們得知可惡的父母不在少數。不是從小狠心虐待,就是不當的管教,造成孩童心靈受創,影響成年後的人格發展。   古人也告誡我們:「百善孝為先」。我們無法選擇父母,也無法選擇孩子,現在因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今社會中,愧疚式教養成為許多家庭潛在的教育問題。父母常以自己的辛勞和犧牲對孩子施加無形的心理壓力,讓孩子感受到愧疚和虧欠。本文將淺談這類教養方式如何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父母在教養過程中應如何調整心態,避免讓下一代背負過多的情感負擔。
Thumbnail
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和父母意見不合,甚至被干涉的情況 如果你愛你的父母,那麼學會讓父母失望,這是和父母建立健康成熟關係的第一步。
Thumbnail
父母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經常會因為表達與情緒的表達不良而造成關係惡劣。有的時候,明明是關心,可是卻口出惡言,讓對方的心情變得更差,雙方的關係距離更加疏遠。舉例來說,當孩子做錯事時,父母可能因為擔心或失望,語氣變得急躁,甚至帶有責備的口吻。這樣的表達方式,雖然初衷是好的,卻容易讓孩子感到被否定和不被
Thumbnail
糾正孩子行為常常演變成親子衝突,火氣還在卻看到孩子尋求安慰,怎麼看待呢?
Thumbnail
「孝順」又是什麼呢?是否有明確的行為準則?聽父母的話、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應該是大多數人對於孝順的基本期許;前者像是情緒勒索,後者又似乎變成某種債務關係。問題是:身為子女的我們,有欠父母什麼嗎?
Thumbnail
這些人不過是仰賴你做為完人的品質,著實是欺善怕惡的孝順版本而已。
Thumbnail
家人二字並沒有帶給父母莫大的權利,在把人傷的體無完膚之後,還要求小孩無怨無悔的愛著自己。
Thumbnail
過去,人們常說:「天底下沒有不是的父母」。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逐漸發現世界並非如此單純,在資訊快速流通的時代,我們得知可惡的父母不在少數。不是從小狠心虐待,就是不當的管教,造成孩童心靈受創,影響成年後的人格發展。   古人也告誡我們:「百善孝為先」。我們無法選擇父母,也無法選擇孩子,現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