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對重複與探索的要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寫作對重複與探索的要求〉2024-04-17

 

  每天寫作的一個好處是,它要求你必須不停地去整理那些你新接觸的、或正在思考的事情。而這項好處的另一個面向是:它會向你指出,你的生活總是有缺乏變化與發現的一面。

 

 

  我相信積累、相信日常、相信人應該要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所以在我可以控制的範圍裡面,我會經常性地重複那些「我意願的生活方式」,譬如固定上床睡覺、固定時間寫作。但當有人用「自律」來描繪我的生活方式時,我總會覺得這不是一個符合我狀態的描述。

 

  這並不是因為我認為自律是一件好事,然後我想要表示謙虛。恰恰相反的是,在我看來,自律是一種對個體進行的不自然強迫。雖然「律」的施加者是自己,但自己的處境終究是「被律」,而沒辦法完全按照自己當前的意志行動。我不太想要被指認為一種不自由的狀態,但也無法更好地解釋這種「時間到了就要去做這件事」如何不被理解為一種需要遵守的規則。

 

 

  近期因為讀書會的關係讀到齊克果的《論重複》,我驚訝地發現「重複」這一概念可以被用來解釋我的行動以及我對於自身行動的把握。齊克果(或代表他其中一個哲學時期或其中一種思想面向的偽名作者「康斯坦丁.康斯坦提烏斯」)指出,生命在最初的那一剎那就已經完結,是強盛的生命力消滅了死亡。而重複,就我目前的理解,是那讓一特定的生命綿延而擁有厚度的方式。

 

  也就是說,透過不斷地重複,並且在過程裡不斷地回應生命的核心探問。我們便能夠去更加豐盈地完善那一主題,並在一生當中讓特定的生活風格能夠被清晰確鑿地落實出來。這使得一個人能夠成為在歷史裡面被銘記的人格者,並且,更重要的是,這名足夠具有「重複」性格的人,會作為重要的節點標示出歷史的轉變。

 

 

  但在重複的另一面,康斯坦丁.康斯坦提烏斯談到了他對「有趣」的負面看法。那些一時新鮮的東西簡單來說是「不著調」的,它們脫離了讓生命得以是它自身的那條主旋律。所以過分追求有趣並不是什麼值得推崇的事情,他認為那是種悲哀、甚至應當感到罪惡感的樂趣。

 

  這部分我並不認同,因為倘若缺乏那些意料之外的樂趣,人會在重複臻於完美之前,先變得枯竭乾癟。尤其當創作者試圖每天每天不停地產出,他終究會挖到那些特別基礎且堅硬的地方。心靈的深處當然總還有地方探索,但如果屢次碰到河床,那意味著,我們需要新的活水。

 

 

  我一點也不覺得自己的生活無聊,那裡面充滿了我希望能不斷反覆撥放的重複。但寫作會要求一個人做更多的探索,不能那麼宅、不能安逸於當一個「活網仔」。當伸出觸角、向外探索也被認識到是這完整生命的其中一種核心基底時,重複與對新事物的追求,將有機會疊加為一種更具厚度的有機體。那是有志於寫作的人在其漫長生活中,需要好好放在心裡的事情。





延伸閱讀:

〈《論重複》讀書會(一):新的,但是重複〉

〈創作者的靈感生活:問題意識、體驗與原創〉

〈前圖紙的一年(二):關於寫作,以及熱水器〉

〈前圖紙的一年(四):日復一日的樂趣〉


avatar-img
88會員
769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前圖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心目中的理想陳述更像是,每個人首先向塞尚那樣,去思索、去努力把人知覺中的現象表現出來。相較於所謂的「客觀世界」或「物理世界」,那可能看起來有些扭曲或歪斜,但那是朝向一種「真正的人在世界裡看到的樣子」的嘗試。
  而其中,可能不是最瘋狂,但相當荒謬的一件事情發生在一座小鎮上的一間小店。2022年底,康乃狄克州的考文垂(Coventry)出現了一間叫做「覺醒(Woke)」的店家。招牌才剛掛起來,店都還沒有正式開張,鎮上部份的極端保守派居民就已經開始議論紛紛,更將這家店po上臉書公審。
  要說服那些硬凹人大概是不太可能,畢竟他們通常本來就只是想找麻煩,沒有為自己的生命預留一絲改變的彈性。但我們可以透過這些角度去將這些人言談中的荒謬指出來,讓旁觀討論的人不只不會被這些硬凹給蒙混過去,還能向其他身邊的人解釋,為什麼那些硬凹是有問題的。
  今天讀書會之前,朋友問我說會不會有些「沒心情在讀書會上」。我一下沒聽懂,他說最近發生那麼多事,我都有持續在關注,會不會兩頭燒。想起來最近的確是滿忙的、也感覺特別疲憊,「但有不一樣的事情轉換滿好的」,我這樣回答。
  先前在寫《逃出絕命鎮》分析的時候,我把電影裡出現的歌曲《Redbone》歌詞丟進ChatGPT要它幫我翻譯,但當它翻譯完,卻向我拋出「此內容可能違反了我們的使用政策」的警告訊息。我看了看,果然是因為歌詞中的「N-word」。
  昨晚,許多人都見證了一個很了不起的民主實踐。台北市議員苗博雅在直播上用不卑不亢的態度和清楚、耐心的語言,讓平常氣焰十足的「電競不死鳥」統神,在觀眾面前當了一次「阿航」,一個不太情願但不得不認真聽講的學生。
  我心目中的理想陳述更像是,每個人首先向塞尚那樣,去思索、去努力把人知覺中的現象表現出來。相較於所謂的「客觀世界」或「物理世界」,那可能看起來有些扭曲或歪斜,但那是朝向一種「真正的人在世界裡看到的樣子」的嘗試。
  而其中,可能不是最瘋狂,但相當荒謬的一件事情發生在一座小鎮上的一間小店。2022年底,康乃狄克州的考文垂(Coventry)出現了一間叫做「覺醒(Woke)」的店家。招牌才剛掛起來,店都還沒有正式開張,鎮上部份的極端保守派居民就已經開始議論紛紛,更將這家店po上臉書公審。
  要說服那些硬凹人大概是不太可能,畢竟他們通常本來就只是想找麻煩,沒有為自己的生命預留一絲改變的彈性。但我們可以透過這些角度去將這些人言談中的荒謬指出來,讓旁觀討論的人不只不會被這些硬凹給蒙混過去,還能向其他身邊的人解釋,為什麼那些硬凹是有問題的。
  今天讀書會之前,朋友問我說會不會有些「沒心情在讀書會上」。我一下沒聽懂,他說最近發生那麼多事,我都有持續在關注,會不會兩頭燒。想起來最近的確是滿忙的、也感覺特別疲憊,「但有不一樣的事情轉換滿好的」,我這樣回答。
  先前在寫《逃出絕命鎮》分析的時候,我把電影裡出現的歌曲《Redbone》歌詞丟進ChatGPT要它幫我翻譯,但當它翻譯完,卻向我拋出「此內容可能違反了我們的使用政策」的警告訊息。我看了看,果然是因為歌詞中的「N-word」。
  昨晚,許多人都見證了一個很了不起的民主實踐。台北市議員苗博雅在直播上用不卑不亢的態度和清楚、耐心的語言,讓平常氣焰十足的「電競不死鳥」統神,在觀眾面前當了一次「阿航」,一個不太情願但不得不認真聽講的學生。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外遇是一場感情的試煉,撕裂了信任,也暴露了關係中的隱形裂縫。它讓人深陷傷痛與困惑,但同時也提供了一次重新審視自我與關係的機會。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度解析外遇的成因、對愛情的影響,以及如何在裂痕中找到修復或重生的可能性,幫助你面對這場情感的挑戰,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稍早跟朋友聊天,她向我詢問一個關於現階段她所遇到的一個選擇,目前找不到答案,一切混沌不明,問我她是不是一個「靈性沒有升級的」鬼打牆之人?電話打來的時候,恰好從行天宮參拜結束,我就一路從行天宮走到
有一頭鯨魚,到今天還一直在人們心中唱歌。牠從一生下來,聲音的頻率就比較高,有 52 赫茲那麼高。所以別的鯨魚聽不到牠的聲音,也聽不懂牠的意思。這頭音頻特殊的52 赫茲鯨魚,從被發現後就持續引起關注。科學家長期探尋,希望能找到其他的 52 赫茲鯨魚,據說後來真的有人發現一群「52 赫茲」在同時鳴唱。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外遇是一場感情的試煉,撕裂了信任,也暴露了關係中的隱形裂縫。它讓人深陷傷痛與困惑,但同時也提供了一次重新審視自我與關係的機會。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度解析外遇的成因、對愛情的影響,以及如何在裂痕中找到修復或重生的可能性,幫助你面對這場情感的挑戰,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稍早跟朋友聊天,她向我詢問一個關於現階段她所遇到的一個選擇,目前找不到答案,一切混沌不明,問我她是不是一個「靈性沒有升級的」鬼打牆之人?電話打來的時候,恰好從行天宮參拜結束,我就一路從行天宮走到
有一頭鯨魚,到今天還一直在人們心中唱歌。牠從一生下來,聲音的頻率就比較高,有 52 赫茲那麼高。所以別的鯨魚聽不到牠的聲音,也聽不懂牠的意思。這頭音頻特殊的52 赫茲鯨魚,從被發現後就持續引起關注。科學家長期探尋,希望能找到其他的 52 赫茲鯨魚,據說後來真的有人發現一群「52 赫茲」在同時鳴唱。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世堅無奇不有,如果以一種單一的方式存活,豈不是錯過很多種可能性?
Thumbnail
新關係下,反思寫作對自己的意義,寫作成為記錄心情、想法的方式,如何找到平衡?同時也分享新學到的新詞語及感受。
Thumbnail
每個人都需要學習定期梳理自己,同時學會放過自己。 三月開始至今,體驗自由接案的工作者生活,自由同時學習自律,忙碌工作同時,試著平衡生活。我疏離了創作,疏離了我最愛的文字,因為想要完美,我無法寫出任何東西,隨興的限動分享生活,讓我感覺自由,後來學會放過自己,所以彈性的創作。 我問我自己,
Thumbnail
寫作,已經變成我的日常(興趣?),以往最愛看的小說,已經排在它的後面去。曾經每天登錄的手遊,自從我寫文章的時間都不夠用時,就被我捨棄了。
Thumbnail
剛開始寫作時,沒有任何目的和方向,只是單純想找個平台寫一些我認為很有趣的文字。有了一些工作上的閱歷及思考後,寫作開始成為一種和自己、和世界對話的方式 輸出的過程總有些微刺痛感,因為這是一場直視靈魂的儀式,你得看著自己才寫得出你真正想說的話。
每天持續的書寫,是給自己的一個任務、一種生活記錄,是將自己的所學的內化及輸出。 隨著自我探索及生活重心的轉變,發現以前讓自己有所感悟的書籍、自我成長的影片已經不再受用、也不再那麼的有共鳴,不是因為厭煩或別人的創作沒有新意。 而是那些道理自己都懂了,不再會因為那些情緒或問題困擾了。但也因為這樣讓自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世堅無奇不有,如果以一種單一的方式存活,豈不是錯過很多種可能性?
Thumbnail
新關係下,反思寫作對自己的意義,寫作成為記錄心情、想法的方式,如何找到平衡?同時也分享新學到的新詞語及感受。
Thumbnail
每個人都需要學習定期梳理自己,同時學會放過自己。 三月開始至今,體驗自由接案的工作者生活,自由同時學習自律,忙碌工作同時,試著平衡生活。我疏離了創作,疏離了我最愛的文字,因為想要完美,我無法寫出任何東西,隨興的限動分享生活,讓我感覺自由,後來學會放過自己,所以彈性的創作。 我問我自己,
Thumbnail
寫作,已經變成我的日常(興趣?),以往最愛看的小說,已經排在它的後面去。曾經每天登錄的手遊,自從我寫文章的時間都不夠用時,就被我捨棄了。
Thumbnail
剛開始寫作時,沒有任何目的和方向,只是單純想找個平台寫一些我認為很有趣的文字。有了一些工作上的閱歷及思考後,寫作開始成為一種和自己、和世界對話的方式 輸出的過程總有些微刺痛感,因為這是一場直視靈魂的儀式,你得看著自己才寫得出你真正想說的話。
每天持續的書寫,是給自己的一個任務、一種生活記錄,是將自己的所學的內化及輸出。 隨著自我探索及生活重心的轉變,發現以前讓自己有所感悟的書籍、自我成長的影片已經不再受用、也不再那麼的有共鳴,不是因為厭煩或別人的創作沒有新意。 而是那些道理自己都懂了,不再會因為那些情緒或問題困擾了。但也因為這樣讓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