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話語中的內在情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他們很喜歡問問題,工作、感情、車房,問問最近在哪裡做什麼薪水呢。

幾乎沒有人(包含自己)會問,你最近快樂嗎、喜不喜歡現在的自己、心理狀態有沒有變化。

這是最近開始面對比起單純的學生更加複雜的社會所觀察到的現象,很久沒見面的人、年長的人、想拉近距離的人,對話的起手式都脫離不了這些問題。

我不禁開始思考,除了這些可能光鮮亮麗或凹凸不平的外在情況,詢問內在狀態會不會讓對方更放鬆,開啟對話更沒有壓力。

或是說,為了可以快速回答這些問題,所以我們冠上一個職位、稱呼、說法來解決這個可能要解釋很久的故事,如果剝去這層包裝,生活會剩下什麼、未來是什麼樣子、人的心還是健康的嗎

「你快樂嗎」。

快樂越來越不容易,因為太多要擔心、要苦惱的事情,同齡都有給孝親費我要不要給;同事買房了我連錢花到哪裡都不知道;同學找到人人稱羨的工作,即使我知道那份工作很辛苦,但還是羨慕他們有一個可以對外說明的「說法」,讓其他人明白有在做事情,不是混吃等死。

比較比不完,嘴上說著躺平不想努力,可很多人還是苦撐著工作為了過生活。但心裡感覺快不快樂,就是個人與自己對話的時候,要不斷捫心自問。

找到自己最在乎的東西不容易,尤其是現在接收資訊快速,他人五彩繽紛的一舉一動無時無刻都在衝擊眼球,有辦法活得灑脫自在,不受拘束的變成自己想成為的人,難。

社交的必要性我是知道的,但隨口說說的噓寒問暖,在疲憊之時會不會讓人感到不舒服。可是如果問對問題,讓對方感覺到一陣溫暖可以安撫痛苦的心,會不會反而可以開啟真正的對話。

最近因為工作機會,跟好多原本只是點頭之交的人對話,或許是眼界更開闊、更明白在比我早出社會的人的眼裡我只是剛出生的嬰兒,對於模糊的未來、一言難盡的近況、想做但只是構想還沒實際行動的事情,逐漸不再過分焦慮,可以穩定自身狀態,一步一步的規劃屬於自己的生命。

我聽到很多故事,而這些故事是我不曾想過的,眼界真的侷限自己的眼光,又再次的回到大二在秦漢史的課堂中在筆記本寫下的「除了那些師,工作應該還有很多,我要怎麼知道那些人在哪裡」,原來只要碰到不同人,多聽聽他們的故事,答案就在每個人的故事裡面。

為什麼我喜歡歷史裡面的小人物,因為比起冠冕堂皇的官方,市井小民更真實,更貼近生活,而身為現代的小平民,或許我們的所作所為不會被正式的記錄下來,但至少因為活在現代,所以可以用文字、照片、影像紀錄起自己的歷史,不知道多少年後會蒙主恩召的自己,可以藉由這些,想起過去那些在狂亂中掙扎、在逆境中成長的自己,然後把最後的自己燃燒殆盡。


avatar-img
3會員
99內容數
寫我看到的,寫我想到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胡川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從陌生到熟悉,從拘謹到隨意。摯友與戀人在發展的過程中,開始的階段有好大一部分重合。新的關係階段有時會讓人感到困惑,但摯友和戀人異曲同工之妙。為了將兩者更好地融入生活,人們需要面對不同的狀況並謹防刺傷彼此。最終,愛情和友情都要建築在相互理解和疼愛的基礎上。
相信自己那是多難的一件事,從運動場到人生,有時會膨脹的覺得自己狀態很好、想法很對,有時會慌張的亂了手腳,停止思考。
最近在因緣際會之下重返雙北市,卻在一些日常生活選擇的當下,突然有一種陌生的感覺。這篇文章還描述了看似熟悉的事物卻帶來陌生感的感受,以及對時間、空檔的掙扎與感悟。
曾經有人問我,愛是不是一定要對等才可以走得長久。
人會變,人會變,你會變,我會變。 不變是危險的,但要如何適應改變呢?
今年十月的風感受起來和往年不一樣。
從陌生到熟悉,從拘謹到隨意。摯友與戀人在發展的過程中,開始的階段有好大一部分重合。新的關係階段有時會讓人感到困惑,但摯友和戀人異曲同工之妙。為了將兩者更好地融入生活,人們需要面對不同的狀況並謹防刺傷彼此。最終,愛情和友情都要建築在相互理解和疼愛的基礎上。
相信自己那是多難的一件事,從運動場到人生,有時會膨脹的覺得自己狀態很好、想法很對,有時會慌張的亂了手腳,停止思考。
最近在因緣際會之下重返雙北市,卻在一些日常生活選擇的當下,突然有一種陌生的感覺。這篇文章還描述了看似熟悉的事物卻帶來陌生感的感受,以及對時間、空檔的掙扎與感悟。
曾經有人問我,愛是不是一定要對等才可以走得長久。
人會變,人會變,你會變,我會變。 不變是危險的,但要如何適應改變呢?
今年十月的風感受起來和往年不一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放鬆的人會生種種異象,譬如說,窺探別人的內心世界,察覺到誰難以言明的痛苦和無助。這時候該怎麼才好呢,不少人會問。問是正常的,遇上了不尋常的狀況,自然無法用常理解決。 心懷祝福,該說出口的言語自然會浮現,我答。
問對問題,也可以讓你在職場或生活中遇到困難時,找到能幫助你、指引你、給予精準建議的貴人。
Thumbnail
你不敢想起來的事情這麼多,又如何說明自己看到的都是客觀的事實呢。
什麼時候我們逐漸失去了探照、覺察自己內心狀態的能力了呢?
Thumbnail
有時候對話來自於討論某個議題,想要幫助他人解決問題… 多一個人一起思考多一個思維,從談話裡構築思想,也從中找出一些生活方向。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中常見的問題和困境,常發生在友情、愛情和家庭關係中。通過自身的體驗,學習以寬容和理解的心態去處理人際關係中的衝突和矛盾,並學會適時退一步,以保持關係的和諧和長久。
Thumbnail
分辨對方說話時是開心還是不開心,是判斷內心渴望的最基礎,但人的感情太多樣,經常很難分辨,原則都是希望別人了解自己,即便話沒有直接說出口,也可以從日常的行為觀察。 對方是抱持著什麼心情對你說這些?是想說說而已還是對你有什麼期望,還是有期望但不知道怎滿足。 每個人都希望他人能看見他們內心的需求和
Thumbnail
比如對方身上有個特點很明顯,那表示有高機率被問過很多次,如果你一開口就問了就容易被對方貼標籤「又被問這個了真煩」落入跟別人一樣的歸類,與你對話就會開始失去興致。 大家都會問的問題,要等對方話夾子開了才能問,聊到對方希望你多了解我時,就可以問這類問題。 真實的交流不是想著盡快提出問題,然後等待
Thumbnail
平常越不說話的人,可能想法才是最多的人,你可能問對問題,對方突然就開始滔滔不決的說起自己的故事,畢竟人都喜歡說,不喜歡聽,如果你都能好好的傾聽,又能接受不同的觀點,有誰會不喜歡你呢? 當然不是教你當個情緒垃圾桶,而是了解一場能交心的對話是什麼模樣,自行運用。 每個問題都像一扇門,如果能打開,
Thumbnail
在社交場合或職場中,我們會面對各種不同的情緒刺激,要學會認識自己的情緒,找出情緒發生的原因,進而控制自己的情緒反應,這對於個人心理健康和職場人際關係都十分重要。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放鬆的人會生種種異象,譬如說,窺探別人的內心世界,察覺到誰難以言明的痛苦和無助。這時候該怎麼才好呢,不少人會問。問是正常的,遇上了不尋常的狀況,自然無法用常理解決。 心懷祝福,該說出口的言語自然會浮現,我答。
問對問題,也可以讓你在職場或生活中遇到困難時,找到能幫助你、指引你、給予精準建議的貴人。
Thumbnail
你不敢想起來的事情這麼多,又如何說明自己看到的都是客觀的事實呢。
什麼時候我們逐漸失去了探照、覺察自己內心狀態的能力了呢?
Thumbnail
有時候對話來自於討論某個議題,想要幫助他人解決問題… 多一個人一起思考多一個思維,從談話裡構築思想,也從中找出一些生活方向。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中常見的問題和困境,常發生在友情、愛情和家庭關係中。通過自身的體驗,學習以寬容和理解的心態去處理人際關係中的衝突和矛盾,並學會適時退一步,以保持關係的和諧和長久。
Thumbnail
分辨對方說話時是開心還是不開心,是判斷內心渴望的最基礎,但人的感情太多樣,經常很難分辨,原則都是希望別人了解自己,即便話沒有直接說出口,也可以從日常的行為觀察。 對方是抱持著什麼心情對你說這些?是想說說而已還是對你有什麼期望,還是有期望但不知道怎滿足。 每個人都希望他人能看見他們內心的需求和
Thumbnail
比如對方身上有個特點很明顯,那表示有高機率被問過很多次,如果你一開口就問了就容易被對方貼標籤「又被問這個了真煩」落入跟別人一樣的歸類,與你對話就會開始失去興致。 大家都會問的問題,要等對方話夾子開了才能問,聊到對方希望你多了解我時,就可以問這類問題。 真實的交流不是想著盡快提出問題,然後等待
Thumbnail
平常越不說話的人,可能想法才是最多的人,你可能問對問題,對方突然就開始滔滔不決的說起自己的故事,畢竟人都喜歡說,不喜歡聽,如果你都能好好的傾聽,又能接受不同的觀點,有誰會不喜歡你呢? 當然不是教你當個情緒垃圾桶,而是了解一場能交心的對話是什麼模樣,自行運用。 每個問題都像一扇門,如果能打開,
Thumbnail
在社交場合或職場中,我們會面對各種不同的情緒刺激,要學會認識自己的情緒,找出情緒發生的原因,進而控制自己的情緒反應,這對於個人心理健康和職場人際關係都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