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4|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更快樂》讀後感:快樂來自享受接近目標的過程

從前有一個人叫阿森,父母告訴他,努力讀書拿高分,以後才有保障。於是他緊張又焦慮,努力念書,進入好高中,再拚進理想大學,如願以償的他以為終於解脫。

幾個月後,他擔心要是不夠努力,以後沒有職場競爭能力。於是他繼續努力,挑課不求自己的興趣,而是以能維持出色的成績為目標,快畢業時,得到一份知名企業的工作。

本以為能夠開始享受人生,卻發現他根本不喜歡這份工作,但為了以後的穩定生活,於是他告訴自己再忍忍,努力獲得加薪、升遷。最後他如願以償達到職涯巔峰,卻發現自己還是不快樂。

他開始懷疑人生根本沒有快樂這回事,任憑他努力達到目標都不快樂。於是他決定及時行樂,先滿足當下的慾望,不為明天煩惱。安逸享樂了好一陣子,很快地,他開始覺得無聊也不快樂了。

既然怎麼做都得不到快樂,乾脆放棄努力,對未來失去希望,既不享受當下,也沒有未來目標,覺得人生毫無意義。

這些情景,是否或多或少讓你感到熟悉?

Photo by Daniel Chekalov on Unsplash


作者塔爾.班夏哈(Tal Ben-Shahar),曾是哈佛大學教授,他講授的正向心理學課廣受歡迎,主要探討快樂生活。

塔爾.班夏哈不是因為過得很快樂才研究這個主題,相反地,他和大多數的你我一樣,有煩惱、壓力和痛苦,曾經深深疑惑自己是否感到快樂。

他在16歲的時候贏得以色列全國回力球賽冠軍,為了這場比賽他受訓五年,在這段時間他常常感到心中遺失了某個重要的東西,他以為贏得冠軍能治好一切,帶來無窮快樂。

當他得到冠軍時的確非常快樂,然而,這份快樂卻維持不了多久,當晚,空虛感又回來了。於是他開始思考:要是達到目標不能帶來快樂,如何才能得到長遠的快樂?


一般人吃漢堡填飽肚子,心理學家吃漢堡感悟出生活型態。如上圖,塔爾.班夏哈描繪出四種不同的人生態度和行為模式。

還記得文章開始的阿森嗎?

他以為達到一個又一個目標能為自己帶來快樂,然而快樂卻非常短暫,這是拚命三郎型,以未來為重。

接著發現達到目標也不快樂,開始及時行樂,變為享樂主義型,以現在為主。

享受安逸好一陣子,又開始覺得空虛不快樂,於是放棄追求快樂,成了虛無主義型,只活在過去

我們是這幾種生活型態的綜合體,而抱著錯誤的期待是導致不快樂的主因。

期望「永遠」活得快樂,只會導致失敗和失望的後果。我們做任何事情的時候,往往無法同時兼顧現在和未來的利益,為了增加來日的收穫,偶爾犧牲一下眼前的利益是值得的。

我們大部分時間是活在「過程」,「目標」只是短短的一瞬間。

所以作者說:懂得享受追求重要目標的過程,才能長期保持快樂。而不少研究指出,快樂能促進成功,成功能增進快樂,這是一個互利的關係。

Photo by SHTTEFAN on Unsplash


我為快樂下的定義是:「大體上能從生活中體會到樂趣和意義的一種感受」。快樂的人在擁有正面情緒的同時,也覺得人生充滿意義。這個定義不是指某一特定時刻的感受,而是諸多心理感受的總和。有時候,人在遭遇痛苦之際,整體而言仍有快樂的感覺。

塔爾.班夏哈說:過著有樂趣、有意義的生活的人,比較容易感到快樂,也就是快樂開朗型。

樂趣:是我們目前感受到的正面情緒,代表現在的好處。

意義:對人生懷有使命感,代表所作所為對將來的好處。

為了創造這份使命感,我們需要為自己設定有意義的目標,而不是符合社會期待的目標。當這份目標是自己真心想要的,並從中感受樂趣,走在前進的路上,會因為一步一步接近而覺得愉悅。

不要誤會努力工作,為目標奮鬥的人就是拚命三郎,拚命三郎和有自己目標的人的差別在於,拚命三郎沒有享受他正在做的事情,他以為達到目標就能得到快樂。


快樂不是追求來的,他不是一個在某個定點的獎品,更多是在接近其他目標的過程中附送的獎勵。以想賺錢的人做類比,滿腦子只想著錢是賺不到錢的。該思考的是如何提供價值,換取金錢。

追求快樂的方式,也不是來自快樂本身,而是追尋有意義的目標,享受過程本身。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艾利森 aliso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