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5/16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孩子的未來還沒定案 陪伴教養的路上滿懷希望


這篇文章是一篇充滿希望的文章,尤其對家長和老師們。如果你暫時沒有興趣了解背後科學的原理,也可以直接看結論喔!

結論就是
  1. 讓我們從今天起,丟掉所謂遺傳決定論或生物決定論或基因決定論。不管我們的孩子現在處在什麼樣的階段,有著什麼樣的問題,被他人給予什麼樣的標籤,IQ多少,行為如何,沒有一個孩子是壞孩子,沒有任何一個時刻我們不能改變孩子的未來。
  2. 但是孩子不能單打獨鬥,孩子需要身邊的大人。能夠懂得自我調節 Shanker Self-Reg® 的大人和情緒教養(SEL, 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的大人更好,但只要願意去愛去懂孩子去幫助孩子的大人就足夠好了。
  3. 孩子打從出生開始,父母、照顧者、還有一路上會遇到的老師和大人們,對孩子都扮演者無比重要的角色,因為我們和孩子的互動經驗會決定孩子腦部的發展模式和人生的方向。
  4. 好消息是,如果我們願意,我們還可以做的更好更多(學習Shanker Self-Reg®),孩子的未來還沒定案,我們一直(永遠)有機會跟著孩子改寫它。


對科學理論有興趣的讀著,我們就繼續往下走嘍:


推翻基因決定論 

1980-1990年代,生物學的一個新興領域即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s)和腦神經科學研究提出的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理論,徹底改變了我們對基因決定一切的看法。我們的智商、人格、行為和其他一切不再只是被天生基因所決定,我們的腦袋也不是過了青春期就定型不能再改變,後天的環境扮演了更重大的角色。所以即使輸在起跑點也不一定就不能贏在終點。 

神經可塑性最有名的研究來自倫敦成年人計程車司機的研究。發現經過密集的空間訓練之後,計程車司機的海馬迴明顯增長。如果司機退休了,海馬迴就會少使用而萎縮。還有這10-20年來很夯的冥想,無數研究證明冥想能改變大腦結構,甚至改善記憶力、認知、情緒......等腦部功能。所以大腦永遠都有機會繼續學習、繼續修正。

表觀遺傳學的例子就像是我們身體所有的細胞內的基因都是一樣的,但是有些細胞會發展成皮膚細胞,有些細胞發展成肝臟細胞,基因因為不同的環境刺激或需要而產生不同的功能。很多同卵雙胞胎的研究也是指出同樣的基因同樣的DNA,卻發展出不同個性,有著不同的遺傳病...等。基因和環境,先天和後天是深受彼此互相影響的。


所以基因的表現是受到後天 "環境" 很大的影響

重點來了! 那這個 "環境" 指的是什麼呢? 

其實這裡的環境涵蓋較廣的層面,不只是單純的指地方環境,更指的是個體和週遭的人事物互動產生的"經驗"。所以基因如何表現不只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更受到潛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響。孩子的照顧者和身邊的大人,時時刻刻有意識和無意識的互動經驗都在影響著孩子腦部神經迴路的方向,進而關係著孩子走向光明或黑暗的未來。


對Self-Reg有興趣的,我們就再挖深入一些:


我想先簡單介紹兩個在Shanker Self-Reg®理論中重要的名詞

Secondary altriciality : Stephen Jay Gould學者提出一個理論,所有人類的嬰兒都是早產兒(secondary altriciality),都是子宮外的胎兒 (fetus outside the womb) 。因為人類嬰兒有一個大腦是還沒有發育完全,但是因為母親產道的大小,我們得先生出來讓腦部在子宮外繼續快速成長。既然是胎兒在子宮外,我們就必須和在子宮內的胎兒一樣有個胎盤臍帶來供應所有生長所需的營養條件,而這個子宮外的構造就是藍芽腦(interbrain)。


藍芽腦 (interbrain) (bluetooth brain) :這個名詞是由Digby Tantam提出的。他認為人的腦會透過非語言方式的溝通,能無意識地直接連結到別人的腦,藉此來說明很多人與人互動心理行為...等,就是我們人與人的腦部,其實是有一個無線電波在互相影響著,不須透過語言或交談,但能互相感覺及溝通,有點類似心電感應。或者例如參加演唱會時,群眾的情緒是馬上就渲染開來的,這也是藍芽腦發揮的功能。我第一次聽到這個藍芽腦的名詞覺得很特別而且很重要,希望找機會在之後篇幅再詳述。


為什麼要介紹這兩個名詞呢?

因為 Shanker Self-Reg® 認為基因會受到環境經驗的影響,而藍芽腦 (interbrain)在後天的環境經驗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從人哇哇墜地一直到死亡的最後一刻。

我們用新生兒來舉個例

新生兒的腦天生就被設計可以藉由藍芽腦來和較高階的大腦(成人的腦)溝通。新生兒的父母和照顧者,可以感覺到新生兒的需要,來滿足新生兒生理需求還有更基層更重要的心理需求。之前的文章提過,即使新生兒一出生就得面對我們的閨密 (壓力),龐大的壓力接踵而至,燈光、噪音、溫度、陌生人接觸和各種醫療行為......等等,這些巨大的壓力,新生兒就會開始調節,會大哭,會閉上眼睛......但光靠自己是不夠的,她們需要有人來幫他們調節而達到身心的平衡狀態 (homeostasis),而父母和照顧者就是透過interbrain感受到孩子的需求,藉由非語言的方式,彼此互動。例如透過聲音、觸摸 、眼神接觸,吸吮等等方式,來減少壓力 (stress)來源,並且恢復能量(energy)。

Michael Junior 和他剛出生的女兒這個影片做了最完美的詮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U0f8a3Cizo&t=12s
40秒開始,嬰兒剛出生,嚎啕大哭,Micheal Jr.自發性地以低沉、緩慢、溫柔、的聲音重複告訴嬰兒, "沒事,我在這裡,沒事,我們都很好,沒事,寶貝。"頓時,寶寶冷靜下來停止哭泣了。
1分35秒後,護理師開始做一些醫療行為,寶寶又哭了。 Micheal Jr.又再一次和寶寶說話, 寶寶又停止哭泣了。但神奇之處是1分45秒時,Micheal Jr.和寶寶說 ," 我愛妳",這時寶寶居然張開了眼睛。

張開眼睛其實就是寶寶的能量壓力處在平衡點,透過藍芽腦 (interbrain),Micheal Jr.調節了寶寶的壓力能量狀態,所以寶寶能準備好來探索這個世界吸收更多的能量,但外界能量真的一下子太多,所以很快又閉上眼睛。所以新生兒初期睡覺時間是相當長的,閉眼或哭泣都是新生兒自我調節 ( self-regulation )的方式之一。


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要告訴我們,孩子身邊的大人-"我們"有多麼重要。從今天開始,讓我們決定丟掉所有的宿命論或決定論,沒有什麼事情是已註定不能改變的,而這改變的力量取決於後天經驗,亦即我們和孩子的互動。從出生的那一刻就可以開始,越早開始善用藍芽腦,能得到更好的成效,這些後天經驗影響腦神經元之間的連結(connections)和傳導路徑(pathways)甚至迴路(circuit),長期經驗累積會漸漸形成模式 "pattern",大腦喜歡" 模式 "因為能減少時間和能量去思考。正向或負向模式在十歲後的確容易定下來,隨時都可以改變只是需要花費更多時間,所以讓我們知道interbrain之重要性好好善用吧 ! 下次聽到有人說: " 唉! 這個孩子就是跟爸爸一樣XXX,他阿公也是XXX.....一輩子注定要......或這個孩子就是天生頭腦差,長大只能......" ,請你要勇敢跟他們說 : "事實不是這樣的! "

Reference: The MEHRIT Center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