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來時路:失而復得的七千多個分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數位來時路:失而復得的七千多個分頁〉2024-05-13


  這幾天看到一則新聞,一名軟體工程師Hazel一時失手關掉了自己兩年間在瀏覽器上累積的分頁,於是在X上求助,最終透過快取功能成功找回不小心關掉的七千多個分頁。(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雖然一方面會覺得,這樣的事件有什麼道理飄洋過海,需要台灣各家媒體紛紛寫成新聞?(隨手搜尋,至少TVBS、中天、聯合新聞網都有報導)但另一方面,這個故事意外地讓我有些共鳴。



  當然,我並沒有像那名軟體工程師那樣喜歡在瀏覽器上累積上千分頁。我會留著的分頁基本上就是要看的。有時候為了寫作,會先把找到的參考資料通通開在分頁裡面,一邊把文章完成、一邊把不會再用到的部分關掉。


  如果要看的東西累積太多,就會像APP上的紅點和數字,帶來一種煩躁感,讓我很想趕快把它們處理掉。如果是Youtube影片,確定今天沒空看就存到稍後觀看;如果是FB,加到儲存貼文之後滑過去。而如果是其他網站,把它拉成書籤後關掉,有空時再重新打開。


  隨著時間積累,書籤列愈疊愈長。不得不每隔一段時間開一個新資料夾整理這些書籤。一開始這類資料夾叫做「待整理」,之後則會叫做「未整理」,然後新的一年又過去,加上年分,又開一個資料夾存放。



  新聞裡工程師宣稱這些分頁宛如她的回憶之旅,有時她會轉過身去看看自己前幾天(或甚至前幾個月)做了什麼。我也從一個時間開始,每個月照「上中下旬」開三個資料夾存儲這些書籤。到了這個「反正也不可能看得完」的狀態之後,連那些已經看過但覺得值得留下來的分頁都會存成書籤。一個月可能會存下近百個。


  雖然是鮮少回去看,而且其實也有歷史紀錄可以查。但總覺得把這些留起來有可能用的上。就像每天無論如何要寫點東西一樣。持續數位囤積,以一種沒有盡頭的方式重複行徑。



  另一件令我有些感觸的事情是,工程師Hazel使用的瀏覽器不是最多人使用的Google Chrome而是Firefox。事實上,從我對於「瀏覽器」產生概念的時候開始,我就一直是Firefox的使用者。最初僅僅是基於某種青少年非常素樸的對企業壟斷之反抗,我相信使用自由與開放原始碼軟體是某種「更好的選擇」。但很快地,它形構了我的數位習慣。


  我並未時間比較過不同瀏覽器之間的優劣或介面差異。但我清楚地記得,是使用Firefox之後我才養成了對分頁的使用習慣。在多數的狀況中,我是用滑鼠滾輪而非左鍵去點頁面中的連結(當然,在其他的瀏覽器上也能這麼做)。如此我便可以如同去閱讀書本中的註釋那樣,先過去另外一個頁面,得到收穫後回到原來的地方向下繼續推進。這也使得我始終沒能像許多現代人一樣能熟練地使用筆電觸控板,記憶中那些不得不失去滾輪的場景實在相當艱難。



  在Hazel成功找回她失而復得的分頁後,Firefox官方也在對《個人電腦雜誌》(PCMag)的回應中(或許也些得意地)證實了「打開Firefox大量網頁分頁幾乎不會消耗任何記憶體」,指出他們在過去幾年一直努力地提高Firefox的效能,很高興在Hazel的事情上看到回報。

 

  雖然他們顯然沒有讓所有人都開七千多個分頁的計畫,但他們也表示未來將有更多能帶給「熱愛開分頁的用戶」便利的新功能。雖然某種意義上,我對於什麼場景之下我們會需要(有別於當前書籤功能的)分頁管理功能沒有太多想法,但或許相當值得Hazel期待吧。

 

 

  另一方面,如果是我自己那些儲存了好幾年--雖然多數的內容同樣幾乎不會再去看--的書籤消失。大概也會有些焦急地想要把它們救回來吧。繼續去堆在角落裡面也好,或許人們需要的,不過是那種「只要我想,隨時都還能回去看看」的安心感。就像故鄉,以及還在那裡待著的家人。





延伸閱讀:

〈未登入者乾淨首頁:YouTube對你的一種新理解與互動嘗試〉

〈人是流變,或數位的存在〉

〈Homotron:資訊時代人的另一種故土〉

〈Please be True in other Words.〉

〈我們都是賽博格〉

〈「作為其本身的記錄」與「存在主義困境」〉

avatar-img
86會員
764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前圖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奧運正式開幕之後的數日,兩百公尺賽跑決賽的頒獎台上,金牌與銅牌選手兩人帶著一左一右的黑色手套(據悉是因為卡洛斯將自己準備的手套放在選手村未帶進會場),在美國國歌響起時,全程低下頭並舉起手。並最終在觀眾的噓聲中離開頒獎場合。
  當然,我們不能消抹掉歷史,不能消抹掉那些確實發生過、甚至仍在發生的苦痛。但我們可以不去把它納入所謂的歷史進程當中。我們需要嚴格地去指出,那些事情不是我們通往更好世界的必經之路。沒有人應該要為了更好的世界被以那樣的方式犧牲。大屠殺不可能--或者說不可以在歷史裡面得到證成/稱義。
  生命的意義不是必要條件,只是用以協助仍不了解這些作品的人認識會場的導覽手冊。看展時能拿到的話,的確挺令人高興的(畢竟誰都不喜歡空手而歸)。但在仍需要你以作者身分給出更多繼續推展風格的作品時,手冊這類的事情,如果尚沒有造成你太多的煩惱,或許就先擺在一邊,以後再思考。
  如果想要讓別人知道自己是怎麼想的,對我來說,最直接有效不是闡述自己得出的結論,而是把重心放在描述自己看過或經歷過,使自己得出這個結論的那些「畫面」。如果我認識到這個對象的方式能夠被盡可能清晰地再現出來,我相信看到的人總能或多或少產生我產生過的感受,去自發地認識到所謂「作者的觀點」。
  在這樣的設計下,書店成了「推書者們」的畫廊,顧客的核心體驗也轉化成了欣賞,購買則是可能的附加價值。由於已經從另一個方向取得收益,店家不必費過多的心力來處理「如何讓顧客買書」這道當代難題,進門的讀者也可以以更恬淡、無壓力的方式去與對方想要陳列出來的想法相碰撞。
  蚱蜢對於自己的死亡並不感到後悔,因為他如此選擇自己的生活。他選擇終日遊戲而非做那些他不想做的事情,並在終結之日接受了自己的命運。但這個故事的另外一個解釋是:蚱蜢的無悔人生除了說明了「工作」的非必要性之外,也揭示了螞蟻勞苦的生命就像一場遊戲一樣--其實一直是「自願去克服非必要的障礙」。
  奧運正式開幕之後的數日,兩百公尺賽跑決賽的頒獎台上,金牌與銅牌選手兩人帶著一左一右的黑色手套(據悉是因為卡洛斯將自己準備的手套放在選手村未帶進會場),在美國國歌響起時,全程低下頭並舉起手。並最終在觀眾的噓聲中離開頒獎場合。
  當然,我們不能消抹掉歷史,不能消抹掉那些確實發生過、甚至仍在發生的苦痛。但我們可以不去把它納入所謂的歷史進程當中。我們需要嚴格地去指出,那些事情不是我們通往更好世界的必經之路。沒有人應該要為了更好的世界被以那樣的方式犧牲。大屠殺不可能--或者說不可以在歷史裡面得到證成/稱義。
  生命的意義不是必要條件,只是用以協助仍不了解這些作品的人認識會場的導覽手冊。看展時能拿到的話,的確挺令人高興的(畢竟誰都不喜歡空手而歸)。但在仍需要你以作者身分給出更多繼續推展風格的作品時,手冊這類的事情,如果尚沒有造成你太多的煩惱,或許就先擺在一邊,以後再思考。
  如果想要讓別人知道自己是怎麼想的,對我來說,最直接有效不是闡述自己得出的結論,而是把重心放在描述自己看過或經歷過,使自己得出這個結論的那些「畫面」。如果我認識到這個對象的方式能夠被盡可能清晰地再現出來,我相信看到的人總能或多或少產生我產生過的感受,去自發地認識到所謂「作者的觀點」。
  在這樣的設計下,書店成了「推書者們」的畫廊,顧客的核心體驗也轉化成了欣賞,購買則是可能的附加價值。由於已經從另一個方向取得收益,店家不必費過多的心力來處理「如何讓顧客買書」這道當代難題,進門的讀者也可以以更恬淡、無壓力的方式去與對方想要陳列出來的想法相碰撞。
  蚱蜢對於自己的死亡並不感到後悔,因為他如此選擇自己的生活。他選擇終日遊戲而非做那些他不想做的事情,並在終結之日接受了自己的命運。但這個故事的另外一個解釋是:蚱蜢的無悔人生除了說明了「工作」的非必要性之外,也揭示了螞蟻勞苦的生命就像一場遊戲一樣--其實一直是「自願去克服非必要的障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第十四週回覆心得與感謝文
Thumbnail
我以前要寫來這裡之前我會先寫在私密社團 撰稿完之後才會複製過來,結果剛寫了700多字 因為跳離開而已,再回去,字全部不見了..... 因此,往後我直接就寫在這裡,因為方格子 有自動儲存功能,就算跳掉也有草稿 結果我忘記剛剛寫什麼了,又要重想......
Thumbnail
以前有一段時間,見不得Line有未讀訊息,常常沒有一個一個讀好讀滿,就直接按〔一鍵已讀〕,讓未讀數歸零。 但不知從何開始,Line的未讀訊息一直都是999+的狀態,除了一定要看跟想看的,大多數的訊息是連點下已讀都發懶。 這是強迫症默默治好了?還是另一種懶惰症?(笑) 為了不讓訊息量被洗到居
Thumbnail
這篇整理了我這個月讀到一些不在我分類中但很不錯內容,我也都有附上來源,如果你想了解我這個月發現了什麼不錯的內容都可以在這裡找到,而且我還會加上我的一點個人回饋。 另外每月資訊量不同,造成每一類的內容不一,有的內容會比較多,如果你只想看精選,我會在每一類中都挑出 3 篇我最推的,前面會有星號 🌟
Thumbnail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無名小站網紅、熱烈討論的PTT八卦版、珍藏的奇摩文,現在還找得到嗎? 你是否想過,如今習以為常的網路生活,有一天可能也會消失得無影無蹤? 中國大陸的網路世界正經歷一場浩劫,大量的網頁、影音資料如同被按下刪除鍵,消失在數位洪流之中。這種「數位失憶」現象,值得我們台灣民眾提高警覺!
Thumbnail
不知道你有沒有遇過一種情形,突然有一天想回頭找之前的資料,但因為檔名相似,因此需要將想找的檔案一個個打開查看,若是檔案太大常常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檔案才能開啟。
Thumbnail
在數位的時代裡,電腦、手機、相機幾乎已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各種3C的儲存單位也從GB來到TB,文檔、照片、影片和各式各樣的程式、APP,海量的資料佔據每個人的資料庫,混亂的資料庫不僅影響工作效率,也容易打亂思緒,那麼我們該如何開始做數位整理呢?
還是再開一篇文章好了。 消除通知欄的紅色數字的方式,如果想消除但找不到一鍵已讀選項,手機版方面,只要點選框框裡面灰色區塊,不要點選到文字,就可以直接消掉通知數。 通知部分官方的今天已經有顯示內容,早上看還沒有底下查看全部的按鈕選項。 剛剛看已經有了。 點進去還有這個顯示更舊通
Thumbnail
一早起來收信,看到某篇文章又上了精選,what? 這不是我兩年半前發表的短文嗎? 我記得那時方格子甚至還無法給自己文章類型分類,也沒有點讚功能,都快忘記寫過這樣的內容了,那豈不表示,我在這裡滿資深的??(有點汗顏)。不知不覺又過了兩年多... https://vocus.cc/article/61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第十四週回覆心得與感謝文
Thumbnail
我以前要寫來這裡之前我會先寫在私密社團 撰稿完之後才會複製過來,結果剛寫了700多字 因為跳離開而已,再回去,字全部不見了..... 因此,往後我直接就寫在這裡,因為方格子 有自動儲存功能,就算跳掉也有草稿 結果我忘記剛剛寫什麼了,又要重想......
Thumbnail
以前有一段時間,見不得Line有未讀訊息,常常沒有一個一個讀好讀滿,就直接按〔一鍵已讀〕,讓未讀數歸零。 但不知從何開始,Line的未讀訊息一直都是999+的狀態,除了一定要看跟想看的,大多數的訊息是連點下已讀都發懶。 這是強迫症默默治好了?還是另一種懶惰症?(笑) 為了不讓訊息量被洗到居
Thumbnail
這篇整理了我這個月讀到一些不在我分類中但很不錯內容,我也都有附上來源,如果你想了解我這個月發現了什麼不錯的內容都可以在這裡找到,而且我還會加上我的一點個人回饋。 另外每月資訊量不同,造成每一類的內容不一,有的內容會比較多,如果你只想看精選,我會在每一類中都挑出 3 篇我最推的,前面會有星號 🌟
Thumbnail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無名小站網紅、熱烈討論的PTT八卦版、珍藏的奇摩文,現在還找得到嗎? 你是否想過,如今習以為常的網路生活,有一天可能也會消失得無影無蹤? 中國大陸的網路世界正經歷一場浩劫,大量的網頁、影音資料如同被按下刪除鍵,消失在數位洪流之中。這種「數位失憶」現象,值得我們台灣民眾提高警覺!
Thumbnail
不知道你有沒有遇過一種情形,突然有一天想回頭找之前的資料,但因為檔名相似,因此需要將想找的檔案一個個打開查看,若是檔案太大常常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檔案才能開啟。
Thumbnail
在數位的時代裡,電腦、手機、相機幾乎已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各種3C的儲存單位也從GB來到TB,文檔、照片、影片和各式各樣的程式、APP,海量的資料佔據每個人的資料庫,混亂的資料庫不僅影響工作效率,也容易打亂思緒,那麼我們該如何開始做數位整理呢?
還是再開一篇文章好了。 消除通知欄的紅色數字的方式,如果想消除但找不到一鍵已讀選項,手機版方面,只要點選框框裡面灰色區塊,不要點選到文字,就可以直接消掉通知數。 通知部分官方的今天已經有顯示內容,早上看還沒有底下查看全部的按鈕選項。 剛剛看已經有了。 點進去還有這個顯示更舊通
Thumbnail
一早起來收信,看到某篇文章又上了精選,what? 這不是我兩年半前發表的短文嗎? 我記得那時方格子甚至還無法給自己文章類型分類,也沒有點讚功能,都快忘記寫過這樣的內容了,那豈不表示,我在這裡滿資深的??(有點汗顏)。不知不覺又過了兩年多... https://vocus.cc/article/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