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梅迪奇效應》激發創新的火花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梅迪奇效應(Medici Effect),指的是創造跨領域的交會,當不同文化、知識、專業,能夠在同一個場域裡交叉碰撞,就容易產出令人驚奇的創新。

梅迪奇效應的由來可以追溯到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由梅迪奇家族(Medici family)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梅迪奇家族是一個強大且富有的銀行家和政治家家族,他們以贊助藝術、科學和文學等不同領域,並在15至16世紀對文藝復興的推動起到了關鍵作用。

梅迪奇效應由本書作者本書作者弗朗斯·約翰森(Frans Johansson)提出,約翰森研究了梅迪奇家族時期的跨學科合作,並將這種創新模式稱為“梅迪奇效應”。他指出,不同領域、文化和學科之間的交叉和碰撞可以產生創新點子,正如梅迪奇家族所創造的那樣。


現代怎麼讓異領域更加蓬勃發展

作者提出現代有3種力量讓異領域碰撞更加發達,

  • 人口的流動各個地區之間的移動更加容易,讓人們更容易接觸到各地的文化,帶給豐富的文化交流。現今的社會通訊社群軟體的發展,讓人們只需擁有網路就可以知道各地的文化知識。讓著個世界的異領域碰撞更加發達。
  • 科學的整合作者在書中舉一個例子,生物科技專家把蜘蛛生產蛛絲的基因,剪接到山羊身上,目的是讓山羊生產含有蛛網物質的羊奶,紡出跟蛛絲相同特性的線。這樣的蛛絲可用在各種用途上,包刮氣囊、釣魚線等。
  • 電腦能力的躍進傳統的動畫是用手繪的方式,到現在的電腦製作技術,讓動畫勝為生動活潑。


這三種的力量,讓世上的各種文化、物質結合更為快速,碰撞的結果創新更加新奇。

那我們怎麼讓我們自己也創造出異領域碰撞?



怎麼創造「梅迪奇效應」

接觸不同的文化

從傳統文化中徹底脫離、或是徹底接觸過兩種文化以上的人,再善於考慮多假設方面,較有優勢,他比較能從多角度去看待事情。

網際網路的發達,讓人們不需要出國就可以瞭解到各國的文化,像是日本的結婚禮金是用白色的信封、印度在婚禮上新娘會在手腳塗上圖案來獲取祝福、南韓在生日時會喝海帶湯藉此感謝母親的養育之恩。

用不同的方法學習

有句話說,如果你的小孩對畫畫很有天分,那一定不要帶他去學畫畫課。

傳統的教育會框架住孩子的發展,雖然會得有系統性的教育,但缺點是會讓人變得比較容易堅持特定的思考方式。

Highland Capital創投公司的創辦人梅德(Paul Maeder)表示,他覺得善用異場域碰撞創新的人才的共通點就是自學,「發明家經常都自學成功,通常是自己努力學習的人,經常有廣泛的學習經驗,精通一個領域後,又學習另一個領域。」

扭轉假設

擺脫先入為主的想法,使用顛倒假設是有效的方法。

例如開餐廳的想法,那要怎麼設計與眾不同的樣子呢?

  • 有菜單VS沒菜單
  • 供應食物要收費VS不用收費
  • 提供食物VS不提供

運用這幾個想法來延伸思考,就像越來越多餐廳是無菜單料理、私櫥料理的蓬勃發展,還有些親子餐廳只提供桌子與遊樂場,食物需自備,這些都是讓人印象深刻的想法。

採取不同的觀點

你有看過花朵生長的縮時攝影嗎? 在短短的影片中就看到花朵從土壤中發芽、開花、凋謝和枯死的過程。

那如果轉換視角,從花朵的視角看出去能看到什麼呢?氣候、雨量、蜜蜂摘取花蜜。

達文西認為「要充分了解一種事情,必須至少從三種不同的觀點看待」。遇到事情,從不同角度看待、問不同的問題,從新的觀點看這個問題,就會有新的答案。

多多創作

《天才的起源》裡提到「發明家不是因為成功才多產,而是多 產才成功。」

成功往往是由大量嘗試和不斷創新所帶來的,而不是僅僅依賴於單次的成功。

異場域碰撞

創意是峰迴路轉的觀念結合,兩個不同的東西結合讓人印象深刻。

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座落於石門的貝殼廟,貝殼廟不同於傳統的廟宇,全是用珊瑚及貝殼裝飾而成,宛如海底神宮。

創新不是專家的本事

我們以往認為創新是該領域的專家才能做出的事情,但作者卻不是那麼認為,他認為專家會被限制住框架,而成就不了新奇的創新。就像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沒有受過專業訓練,靠著自學建築,在1995年獲得建築界最高榮譽普利茲克獎。


總結

《梅迪奇效應》讓我們明白,創新的火花往往在不同領域的交會處迸發。我們應該勇於探索未知,打破傳統的思維框架,接觸並學習不同的文化和知識。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推動創新,讓自己的思想和行動在這個多變的世界中持續閃耀。希望這本書能啟發更多人,勇敢地走出舒適圈,創造屬於自己的“梅迪奇效應”。


博客來購買《梅迪奇效應》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香氣四溢的伯爵紅茶
8會員
52內容數
哈囉,我在一成不變的人生中,愛上了閱讀,歡迎你們來跟我一起看看別人的故事。
2025/02/10
本書作者郝旭烈(郝哥),就是擅長用白話解釋複雜的知識,而《富小孩與窮小孩》也延續這種風格。這本書我覺得很適合國高中生的孩子閱讀,同時也能幫助大人重新理解財富的本質,建立正確的觀念。
Thumbnail
2025/02/10
本書作者郝旭烈(郝哥),就是擅長用白話解釋複雜的知識,而《富小孩與窮小孩》也延續這種風格。這本書我覺得很適合國高中生的孩子閱讀,同時也能幫助大人重新理解財富的本質,建立正確的觀念。
Thumbnail
2025/02/08
春節連假已經結束一個禮拜了,我明明知道該開始做正事,但就是提不起勁。一想到要寫閱讀心得,就得先整理摘要、釐清自己的想法、再匯集成文章……光是想到這些步驟,就讓我瞬間卻步,只想繼續耍廢。 但這種狀態,誰沒有過呢?我們不可能一直這樣擺爛下去,那該怎麼突破這種卡住的感覺呢?
Thumbnail
2025/02/08
春節連假已經結束一個禮拜了,我明明知道該開始做正事,但就是提不起勁。一想到要寫閱讀心得,就得先整理摘要、釐清自己的想法、再匯集成文章……光是想到這些步驟,就讓我瞬間卻步,只想繼續耍廢。 但這種狀態,誰沒有過呢?我們不可能一直這樣擺爛下去,那該怎麼突破這種卡住的感覺呢?
Thumbnail
2025/01/15
在人生當中,我們經常要面對他人的期待,但有些期待並不是自己所要的,拒絕對方後,對方可能會有失望、挫折等負面情緒的產生,以往我面對這樣的情緒,會感到很痛苦,但接受對方的期待,我也會不開心。那我們該怎麼做呢?
Thumbnail
2025/01/15
在人生當中,我們經常要面對他人的期待,但有些期待並不是自己所要的,拒絕對方後,對方可能會有失望、挫折等負面情緒的產生,以往我面對這樣的情緒,會感到很痛苦,但接受對方的期待,我也會不開心。那我們該怎麼做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經濟學教授尤里.葛尼奇研究提供有效誘因的設計,並分享品質與數量的衝突,長短期的目標糾結,認同的社會訊號,混合訊號的問題等多重架構。他強調設計誘因時必須考量對象的認知,展示心理帳戶應用效果,以及用誘因促進行為改變的動力。推薦這本書給對誘因設計有興趣的讀者。
Thumbnail
經濟學教授尤里.葛尼奇研究提供有效誘因的設計,並分享品質與數量的衝突,長短期的目標糾結,認同的社會訊號,混合訊號的問題等多重架構。他強調設計誘因時必須考量對象的認知,展示心理帳戶應用效果,以及用誘因促進行為改變的動力。推薦這本書給對誘因設計有興趣的讀者。
Thumbnail
馬基維利者是一種「成功者」常有的人格特質,注重務實與成效,關注自身與組織的利益,經過成果效果的盤算後,只要「利大於弊」,不惜採取欺騙行為、操縱他人,不講情面、不會優先考慮道德。
Thumbnail
馬基維利者是一種「成功者」常有的人格特質,注重務實與成效,關注自身與組織的利益,經過成果效果的盤算後,只要「利大於弊」,不惜採取欺騙行為、操縱他人,不講情面、不會優先考慮道德。
Thumbnail
★願意多方嘗試、累積多重專業、能策略思考才是未來最需要的人才!
Thumbnail
★願意多方嘗試、累積多重專業、能策略思考才是未來最需要的人才!
Thumbnail
梅迪奇效應(Medici Effect),指的是創造跨領域的交會,當不同文化、知識、專業,能夠在同一個場域裡交叉碰撞,就容易產出令人驚奇的創新。 梅迪奇效應的由來可以追溯到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由梅迪奇家族(Medici family)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梅迪奇家族是一個強大且富有的銀行家和政治家家族
Thumbnail
梅迪奇效應(Medici Effect),指的是創造跨領域的交會,當不同文化、知識、專業,能夠在同一個場域裡交叉碰撞,就容易產出令人驚奇的創新。 梅迪奇效應的由來可以追溯到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由梅迪奇家族(Medici family)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梅迪奇家族是一個強大且富有的銀行家和政治家家族
Thumbnail
寡頭統治的鐵律,是德國社會學學者羅伯特·米契爾斯針對政黨等政治組織進行研究後,所歸納出之現象。該現象是政黨和其他大型政治集團總是形成官僚化組織,其領導人發展成為寡頭權力精英。 核心論點 政治組織的形成和發展是民主的自我毀滅因素,並使其成為寡頭政治:「組織機制顛倒了領導者與群眾的關係。
Thumbnail
寡頭統治的鐵律,是德國社會學學者羅伯特·米契爾斯針對政黨等政治組織進行研究後,所歸納出之現象。該現象是政黨和其他大型政治集團總是形成官僚化組織,其領導人發展成為寡頭權力精英。 核心論點 政治組織的形成和發展是民主的自我毀滅因素,並使其成為寡頭政治:「組織機制顛倒了領導者與群眾的關係。
Thumbnail
博客來書局 https://shoppingfun.co/2W4DW 這本書,是訪問多名成功又極富創造力的丹麥企業及個人,藉由他們的言談得知創造力的奧秘   在這裡對創造力做了個筆記 1.恐懼能激發創造力 2.每個人都具備創作力 3.【沿著已知的的邊界向未知探索】這是丹麥創新的核心,
Thumbnail
博客來書局 https://shoppingfun.co/2W4DW 這本書,是訪問多名成功又極富創造力的丹麥企業及個人,藉由他們的言談得知創造力的奧秘   在這裡對創造力做了個筆記 1.恐懼能激發創造力 2.每個人都具備創作力 3.【沿著已知的的邊界向未知探索】這是丹麥創新的核心,
Thumbnail
麥當勞如果沒有經歷品牌想像的節奏,從專注餐飲內容變成房地產大亨 那也就只能成為"職人精神的一間速食店" 不管你是看麥當勞CEO的故事、臉書CEO的故事、賈伯斯的故事等等電影或書籍 他們必然會附帶著心機算計與道德缺陷,創造行銷但也在偷取創意的模糊地帶 不過也是因為有算計才能創造"習慣
Thumbnail
麥當勞如果沒有經歷品牌想像的節奏,從專注餐飲內容變成房地產大亨 那也就只能成為"職人精神的一間速食店" 不管你是看麥當勞CEO的故事、臉書CEO的故事、賈伯斯的故事等等電影或書籍 他們必然會附帶著心機算計與道德缺陷,創造行銷但也在偷取創意的模糊地帶 不過也是因為有算計才能創造"習慣
Thumbnail
《影響力》的第一把武器「互惠原理」,真的是非常有影響力的一把武器。 記得,用它來做真正「互惠」「雙贏」之事,那麼你將會無往不利。 如果你別有所圖,「影響力」這一把武器也會日益漸退,失去它的峰利。 所以,當你誠心真意的去幫助他人,你才能真正收獲到「互惠原理」的最大效益。
Thumbnail
《影響力》的第一把武器「互惠原理」,真的是非常有影響力的一把武器。 記得,用它來做真正「互惠」「雙贏」之事,那麼你將會無往不利。 如果你別有所圖,「影響力」這一把武器也會日益漸退,失去它的峰利。 所以,當你誠心真意的去幫助他人,你才能真正收獲到「互惠原理」的最大效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