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9|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最大的收穫是對自己說沒關係|十年大學談 Ep.1

讀完大學還很廢,有沒有關係?

我真心覺得「沒關係」是源自於,我的生活好壞並不關大眾的事

如果看著菁英大眾的成就拿來和自己的現況比,很多沒關係都會變得有關係,然後我們很難認可自己的足跡,在不比爛的情況下就會把自己的心態逼到絕境;就是說這個很廢感,就是個「感」,不是基於事實

那你說,如果大家都這麼看自己,覺得自己爛,還有辦法不覺得自己比較差嗎?

就這其實還是同一個命題:你的評判標準還是來自別人、來自大眾、來自社會價值觀,這是你接下來會繼續在社會裡迷失的主因;這個過程並不鼓勵你真實的認識自己,所以基本上金錢信仰非常重的人,不是頂級菁英就是社會底層

人生自由的第一步,就是沒了這些頭腦自己生出來的恐懼焦慮,你的人生有沒有關係。


...


被當

我在大學的第一個沒關係,從被當掉開始。

以前好朋友跟我說,他讀高中的時候就被當過;本人其實很驚訝,以半個學霸之姿選讀數學系,沒想過自己會有課業當的稀哩糊塗的一天,但當時並沒有真的生出「沒關係」的念頭,倔的要將學業完成。

不適讀的下場就是自請離開師大的大門,想當老師還當不了。

於是輾轉來到成大經濟讀書,但因為在學業上沒有什麼雄心壯志,當了數個學期的排名學渣,開始深刻的接受「先這樣吧」的想法:從成績的角度看我確實廢到有剩,但已經可以認同努力後沒有得到好結果的自己。

然後我開始想保留這種可以努力的感覺,要帶到其他地方去,帶去適合我的地方



研究所

緊接著迎來的第二個沒關係,是同學都有研究所讀,而我決定延畢的時刻。

大四的時候我依然沒想清楚讀大學對我來說是個什麼,偶爾看看 Dcard 文章在討論學歷的現實、有多重要,覺得非常無感;我是同意一個人掛的學歷多少可以區別篩選一些人帶來的影響,那這種事有其他人做就好,我只享受他們帶來的好處。

就 ... 為什麼我要做一件是給別人主觀評判的一件事,還要花我好幾年

在還沒想清楚「這」是個什麼之前,我無法貿然作出讀研究所的決定,同班的環境下學渣多年也就認了,被看不起也沒關係,心態早早認聳還可以放自己自由幾年;直到認清學歷於我而言是個虛榮的表徵,那我就是個虛榮的人

這下好,有繼續的理由了。


...


這個「沒關係」顯現的結果之一是做了二年的小學霸

因為覺得,好像弄清楚了生活值得在意的事沒有那麼多

甚可以在沉迷電玩的時期零補習,四學期連續考出 90 高分,或班上前幾;我會因為在乎自己的表現能不能再超越上回,來維持自己的成績,而不是「社會覺得要學這個、老師希望我表現好、職場感覺要我怎樣」這種不加思索的情境下做事。

就如果我分明是個會為自己著想的人,就不需要別人由成績來定義、提醒我什麼。

可以這樣說吧:每一次的沒關係,我就更靠近自己一點,更知道自己是什麼性子的人;如果你深知自己待人誠懇,那就不要和硬是要貼你「虛偽」標籤的人相處,更不要把他的標準當一回事,現在只是把這觀點放大到社會看你、大家看你。

不努力 ... 是真的沒關係啊,何必給人糟蹋自尊的機會呢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INFJ|靈異體質|喜好狼殺及競技電玩 😈 本人不好相處,擅察人際關係、書寫自我議題,謝絕女權、廢死與情勒長輩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