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我沒進公司,直接來到Newington我們常去的一家Cafe, 那是我和管理團隊經常咖啡時間閒聊的“老地方”。
一直以來,我都傾向於和他們三人做“非正式”的聚會。其實那是個商談重要事件的場合,是我刻意營造出閒散的氣氛,希望他們感覺有點夥伴的談話,而不是嚴肅的會議。
這樣做,有沒有比較好,我不太能確定。至少大家坐在一起,邊喝飲料邊聊天,感覺大家都平等,也都知無不言,少有人能夠壟斷談話的主軸。這就是我要的互動模式。
我找了張靠角落的桌子,先給自己點了一客Sausage Roll 和一杯黑咖啡。我也幫Timmy 叫了一份三明治和他喜歡的冰凍可樂。還沒上菜他就到了。
他剛一坐定,我就告訴他我剛才找Kevin來問昨天Harry離職手續辦理的狀況。然後我就問他,其他州的經理知不知道Harry 離開的事?他回答:
「Harry 已經一個一個打電話給他們了。告訴他們,他要去那家他關係不錯的機場設備公司當總經理,也跟他們一一道別。」
我專心聽他說,微笑點頭。但是,沒出聲,讓他繼續說:
「我本來不打算通知他們,想等你回來再處理。誰知道 Gus(墨爾本經理)急著找我,來問這是怎麼回事。我才知道這情況,我只好再打給其他人,告訴他們Harry 有了更好的工作機會,很為他高興。不過,雪梨這邊的運作一切正常,若有什麼總公司可以協助的地方,可以直接跟我說,我來處理。」
不愧是營運的負責經理,很快就做了“無縫接軌”的處理,公司的日常運作一樣的四平八穩。這也要歸功於一年左右公司管治團隊的集體運作,對於公司層次的大小事務,他們三人都有著共同的熟悉度。遇上這樣的高層主管異動,它的衝擊自然不會太大。還有他的主動任事,我也感到蠻欣慰的。
在他們三人中,Timmy最年輕,行事也最低調。依照經理的必要條件,他其實是有欠缺的。他完全是靠他的處事能力,而獲得前雇主的賞識,破例多次拔擢,才達到當時的最高層級管理職。
雖然他的教育背景是大學肄業,但是屬於知識性的技能需求,他沒有任何比另外兩位遜色的地方。按我的個人觀點做個評量,他的‘’通識教養‘’反而是他的強項。以至於他對產品知識的掌握,行政流程的建構和管理,工廠管理,以及公司資源的調度等等,都做得非常出色。
若一定要指出他的弱項,以他的資歷來看,他是比較沒那麼有國際觀。另外,他沒有任何的財務會計背景,更別說閱讀財務報表的能力。
對我而言,他所缺乏的,正好都是我專業背景的一部份。那一年左右的觀察,我對他的“態度”尤其印象深刻。我看過太多靠耍嘴皮爬上高位的經理人,還有,只重門面,不重裡子的高層“職海遊龍”。這些,我在Timmy的身上是看不到的。
我當時急缺的是, 一位能夠跟我高度互補的工作夥伴,看起來,這個人就是一起共事已經一年的Timmy。這真的應驗了一句古詩詞裡寫的:「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至此,答案已經非常明顯了。我不必再拐彎抹角,我就單刀直入,我正面告知他:
「Tim, 我今天約你來這裏,是要正式的邀請你擔任我們公司的總經理,希望獲得你的協助,幫我把這個公司帶到澳洲同業的領導地位。希望你能接受我的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