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7/17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認知行為療法 Des thérapies comportementales cognitives, TCC

認知行為療法運用斯多葛派思想,認為我們無法改變已發生的事情,但可以改變對這些事情的認知。

認知行為療法運用斯多葛派思想,認為我們無法改變已發生的事情,但可以改變對這些事情的認知。


「認知行為療法」目前廣泛應用在治療憂鬱症1、恐懼症等有心理疾病的患者上,其效果可能比傳統藥物有效。根據認知行為治療的理論,任何困擾或問題,其實都是由人們自己賦予某個事件的意義,所以雖然已發生的事情無法改變,但我們對這件事情的認知與想法,仍是可以改變的。換句話說,是一種將患者的負面消極思維轉換成正面積極思維,進一步修正其行為的治療方式。聽起來是否像斯多葛主義的主張?確實,很多人將兩者做類比3,認為此療法承繼了斯多葛派的思想。

 

事實上,開創了理性情緒行為療法4,同時也是認知行為療法的始祖亞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 1913-2007),以及發明貝克憂鬱量表5的美國精神病醫生亞倫.貝克(Aaron Beck, 1921-2021)都深受斯多葛派思想影響。

 

然而,波爾多大學哲學教授瑪莉昂·波旁(Marion Bourbon)持有不同看法,指出認知行為療法和斯多葛派思想之間存在著本質上的差異。她認為此療法過度簡化病情,將病患呈現的症狀簡單地歸類成認知失調9,而它之所以可以獲得肯定及成功,在於它能快速達到效果及在操作上相對簡易。然而斯多葛派主義卻不允諾這種捷徑:

Ces thérapies se contentent plutôt de substituer une représentation positive à une autre, négative, sans vraiment interroger dans son ensemble la nature de notre rapport au réel ni notre manière de nous y engager. La technique relève alors plutôt du wishful thinking, de la pensée magique. (這些治療只是用對事物持有正面的想法來代替負面思考,而不是真的從整體來探究我們與現實之間的關係的本質,或是思考我們如何活著。)

 

簡單來說,認知行為療法著重於短期治療,但斯多葛派思想更在乎長期預防;而前者的目的在於心理健康,後者則將理性與智慧設為人生最高目標。

 

無論如何,人們對於事物的觀念和看法,深深影響他們如何去定義幸福與苦惱,而認知行為療法的確妥善運用某些斯多葛派思想的觀點。這源自於古希臘的智慧,使我們的心靈變得堅韌,不被外在事物蒙蔽,不受外界干擾。

 




Lexique : 

1.     La dépression : (n.f.) 在指病理上的憂鬱症時,前面習慣用定冠詞,而非不定冠詞une,其他疾病如le cancer(癌症),le sida(愛滋病)及 la tuberculose(肺結核)也是一樣用法。

2.     La phobie : (n.f.) 如同前述,在phobie前使用定冠詞,泛指所有恐懼症。這名詞也可當作字根,和其他詞做搭配,如xénophobie(仇外),claustrophobie(幽閉恐懼症)及acrophobie(恐高症)等等。

3.     Une analogie : (n.f.) 類比,類似。

4.     La thérapie rationnelle émotionnelle。Rationnel,理性的;émotionnel,情感上的。當兩個形容詞修飾一個名詞時,會把較重要特質的形容詞擺在名詞後,此療法強調以理性的方法去思考、感覺和行動,所以將rationnelle至於émotionnelle前面。

5.     L'inventaire de dépression de Beck 。Un inventaire (n.m.),清冊、清單;faire l’inventaire de qqch. 盤點(某物)。

6.     Un psychiatre : 精神病專家、醫生。字根-iatre有治療、醫藥之意,和其他詞做搭配,其他如小兒科醫生pédiatre。

7.     Simplifier (v.t.) : 簡化。

8.     Un symptôme : (n.m.) 症狀,徵兆。

9.     Un dysfonctionnement cognitif。Dysfonctionnement (n.m.),機能失常,dys-為否定字首。cognitif,認知的。

 

 

參考資料:

Octave Larmagnac-Matheron, « Les âges du Stoïcisme », in Philosophie Hors-série- Stoïcisme, pp. 14-17

Océane Gustave, « Stoïcisme, TCC et psychanalyse, trois projets de transformation de soi » , in Philosophie Hors-série- Stoïcisme, pp. 50-54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