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著春天的涼風,那是需要搭著輕薄風衣出門的宜人季節。找了個喜歡的街角,在大樹的林蔭下不時有陽光從枝葉間隙灑落。撐起腳駐,架好桌板,點起爐火,製作了第一份餐。確認流程沒問題後拍照上傳社群網站,開始第一次的單車餐車擺攤。
回想起開始單車擺攤那天的畫面還是那麼清晰,選擇的地點並不是人來人往的鬧區,只是單純覺得那個地方很美。很浪漫不是嗎?那一天的營業額可是連食材成本都不夠付啊!不過沒關係,在那個風格單車尚未氾濫的年代,有美美的照片也算掌握了流量密碼,讓後續有更多元的機會站穩腳步。
很多人把單車擺攤當作小資創業的方式,我們也不例外。我們是指筆者與太太,當時小孩到了送幼兒園的年紀,太太也終於從全職媽媽的苦難中解脫,在白天有了空閒時間,但尚無法直接投入職場。想要做點事情又得保留時間彈性,那就來擺攤吧!進一步思考機動性跟便利性,在不考慮開車的情況下,結合騎單車的習慣,選擇兼具機動性及收納功能的單車成為最佳方案。
我們所選的單車並非坊間常見的三輪車,而是加長前貨架的雙輪貨單車(cargo bike)。一方面當時模板車的設計不是很喜歡,做到好的費用也不再預算內,再看到國外雙輪貨單車的操控性及機能,決定要採用這類型的車,並且自己設計符合心中期望的貨架空間。
創業的人通常都想好要賣的商品,再來決定採用店面或攤販等營業模式,我們是先有了車子,才開始看它的貨架尺寸,可改造的彈性,如何規劃出適合營業的商品及服務方式。由於對結構設計都是天馬行空的想像,沒有繪圖能力的當下只好開始搬救兵,請了從事建築設計的友人來幫忙。這人情債一欠可大了,除了教會我基本的3D繪圖,從營業器具的規劃到收納空間的設計,整個人跳進來一次幫到底。連最後的貨箱板材選擇及施作都一起搞定。完全是神一般的隊友!
在單車上營業所有的空間都要斤斤計較,從大件的爐具、保冰箱、飲料桶、收納籃,甚至是陽傘,小到夾子、餐盤、包裝袋等耗材,還有最重要的食材原料跟容器都要完美的收納。在規劃時經過了幾輪的討論與測試,評估單次出勤的備貨量是否能達到期望的銷售額,結合露營時喜歡的輕便爐具設備及現做熱食的感覺,定調以熱壓吐司為主要商品。熱壓吐司是每次露營時都會製作的餐點,配方隨興且多元,是老少咸宜的點心。在仔細地調整配方之後,推出了幾款心中理想的口味,並沿襲愛好露營野餐的精神,取名為「這個野好」。
回到踏上街頭的那天,還記得是四月清明節前後,天氣涼爽,讓滿載的單車騎起來沒那麼費勁。第一次上街擺攤心裡大概產生了一百萬個問題,會被佔位老鳥驅趕嗎?會被檢舉嗎?會不會用到私人土地?
「真的有人會來買嗎?」賣力騎車的我想著。
不得不說,好多規劃時期都沒想過的問題在此時一口氣浮上來,畢竟製作時期滿腦子只會想著如何讓單車擺攤的功能最完善,燃燒著夢想的小宇宙哪會考慮那麼多後續問題。這些問題隨著帶著好奇心的客人停下腳步試吃兼賞車之後,終於慢慢放下。其中有兩位客人聊了好久,對於單車擺攤的方式有非常濃厚的興趣,也提到自身的創業規劃。就這樣在沒賣幾份餐,卻收集一堆回饋的擺攤初體驗在聊天中結束。
在幾次更換位置跟時間調整的探索之後,開始找到適合擺攤的位置,時間固定下來,也才算慢慢的累積顧客。拜自己改造的獨特單車,開始前進市集,認識更多在創業路上的朋友。其中也包含了最初擺攤聊到的客人,他們是一對姊妹,也成立了自己的品牌在市集上碰面,並且在幾年後成為小鎮上小有名氣的貝果工作室。
至於我們呢?在單車擺攤的路上開始看見許多流動攤販所面臨的問題與現實,也遇見許多貴人,從路邊攤、市集到專案合作的經驗滋養著我們,也直接影響了後續開店的契機。說到開店,那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單車擺攤給人自由、親近又帶點文青的感受,加上初期成本相對便宜,確實是一個創業的好方法。實際上路之後,在這個過程中也有了更深層的發現,也許是尚未走上這條路之前不會特別思考的事情,下一回將分享單車擺攤每個人需要思考與面對的現實情況。夢想很美,加上務實的經驗滋養,才能全力去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