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Threads上的讀者提到,
他在做證明時,常常思考數學物件到底與人的直覺,
外在世界,有什麼關聯。
而這些問題的答案通常只能用「實際上常常很好用」的歸納法來回答。
數學被許多科學使用,
但我們卻沒有很好的理論解釋數學和世界的關係。
這個觀察真的很銳利,注意到這層以後,
就不會被數學給控制。
我當時在大學注意到這件事時,
問朋友大家也是說「實際上很好用」就用了。
而他們覺得很好用,
其實還對應他們的訓練有做實驗,
實驗的結果就真的可以用那些數學模型描述得很好。
但我們如果是來自比較數學與理論的學科,
尤其研究對象是人群的學科,
幾乎不可能自己重做一次實驗,
看看這些數學理論「是不是實際上好用」。
我那時候就體會到,
數學只是一種空中樓閣,
我們還需要有具體的實驗數據,
來把數學與世界接地。
而什麼領域既能有數學理論,
又能透過研究實驗數據,
讓社會獲得數學的力量呢?
那個領域就是「統計科學」。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在數學系畢業後,
轉向研究統計學,
攻讀統計學博士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