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學中文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眾所周知的5W1H的六何法(why、who、what、when、where、how),運用的層面相當廣泛,在第二外語教學的理論中也經常提到。今後,想以此為基礎,針對自己所處的菲律賓華語教學現場,做一個通盤的檢討,但我不打算以一個教師的角度去探究這個理論在中文教學時的應用,而是轉由學生學習的方向來切入。首先,我想提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孩子要學中文?這個問題,不僅僅是由家長、師長們來回答,更希望能由學生們自問自答。

  在菲律賓,僑校實施中文(亦稱漢語、漢文、華語、華文)教學由來已久。早在四、五十年以前,隨著國民政府播遷至台,一些沿海地區的住民也都紛紛移居他方,以菲律賓的華僑結構來說,福建省(特別是閩南地區)的居民占大多數。在彼時所設立的僑校,進行中文教學有其必要性存在,因為縱使身在異地,但與故土的連結仍深,中文是母語,是大多數人日常生活溝通之所需的語言 ,學習中文更是中國人不能忘本的美德的一種表現。然而時至今日,上述的種種學習動機,是否依然存在?或著已然轉變?

  就我個人觀察,上述的學習動機中,唯一剩下的就只有「不能忘本的美德表現」了,但這個動機當中潛藏著一個更加複雜的問題:身分認同。在我所面對的絕大多數學生當中(幾乎占九成以上)的國籍都是菲律賓籍,他們操持著一口流利的菲語和英語,身為第三、第四代的僑民,對於自己的身分認同,早已不是中華兒女,雖說所具的國籍身分並不影響個人心理的認同感,但我想多數的學生已經具有這樣的想法:我又不是中國人,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我有什麼關係?菲律賓有其自身的文化傳統,為什麼我要捨近求遠去學習他國的文化傳統?

  歷經西班牙、美國、日本多次殖民統治的菲律賓,其文化的基礎更多是來自西方。「不能忘本」對於中國人來說,或是一個普世價值,但在西方人眼裡可能不屑一顧。曾經耳聞一位中文老師談到她的女兒的相處問題,她的女兒自中學畢業後,隨即負笈美國攻讀音樂學位,這幾年來,她深刻地感受到女兒與她漸行漸遠,這不僅是地域上的遙遠,而是血緣關係的連結性越來越薄弱,她說女兒一次也不曾邀請她到美國,甚至對於母親的主動來訪視為一種麻煩,更遑論母親退休後的照養問題。畢業於菲國僑校的女兒,擁有一個來自中國的母親,行為準則卻是標準的西方人,以此觀之,那不能忘本的美德神話,當真能成為今時今地的學生們的學習動機嗎?答案已經呼之欲出。

  那究竟為什麼孩子要學中文呢?父母親的立場已經和小孩們的觀點產生相當程度的隔閡。身為學習主體者的孩子自己應該有屬於自己的答案。對孩子而言,學習中文必須是一件有趣的事,這樣才能激得起學習的慾望,不論何種學科都是一樣。近幾年來,韓國文化在東亞地區崛起並廣為流傳,最近更有風靡全球的騎馬舞,一如我們那個世代的哈日,現在這個世代的年輕人那個不哈韓?如果不能講上幾句韓語,簡直就是跟不上時代,甚至可能會在同儕中遭受排擠。我有一個學生,上中文課時總是意興闌珊,成績在班上是倒著數過來的,有一次替他補課時,他一如往常地表現出那種對中文深惡痛絕,僅想快點敷衍了事讓我放他一馬的態度,正當我的憤怒值已達臨界點時,耳邊突然傳來時下流行的韓國騎馬舞的音樂,他一聽到這首歌曲,眼睛為之一亮,嘴裡也跟著音樂一同哼唱著,原本萎靡的精神全然一掃而空。此事讓我思考良久。家長、老師們所著重的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對於孩子們來說,就像是一個飄邈虛無的神話,他們想要的並不是死硬呆板品德美德教條 ,而是充滿了聲光娛樂效果的流行文化的感官刺激 。

  除有趣之外,成就感也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因素。對於成績表現平平的學生來說,在眾多必修的學科當中,不可能每一項都達到盡善盡美,挑選能夠給自己帶來成就感的科目,投入心力認真學習是每個學生的必然心態。以自身為例,我從小面對數學就只能舉雙手投降,每次大考過後,考卷一發下來,數學分數都是慘不忍睹,班上的成績排名也都是數學這一科在扯我後腿,相較之下,我的國文成績就漂亮許多,讓我獲得的成就感也最大,因此從小學到高中畢業,我花在國文這一科目上的時間遠比數學要多上許多。所以要能讓學生拳拳服膺,學習的成就感是必不可少的。

  但成就感並非來獲自於老師在批改考卷或作業上的放水。曾有家長要求我在批改考卷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並言之鑿鑿地說:老師,如果你改考卷這麼嚴格的話,學生會沒有信心、興趣去學習華文。家長的這一番說詞,讓我啞口無言。我所看到的是學生在考卷上的答案錯誤百出,這分明是學生不夠用心學習所致,問題怎麼會是老師批改考卷的標準太過嚴苛? 但我卻被迫接受家長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要求,甚至被要求重新批閱試卷。如果學生以敷衍塞責的態度面對學習 ,卻還是能從老師手上拿到高分,長久下來,學生只會把老師視為一顆軟柿子,只要隨便應付就能輕鬆拿高分,更加不可能用心讀書。如何能面對和突破種種挑戰,並從老師手上獲得自己理想中的分數,這才是真正成就感 的來源。當然在菲律賓這樣的教學環境中,這幾近一樁天方夜譚。

  如果缺乏動機,學習必然是一個慘痛過程。想起年少時自己對日本文化的熱愛,督促自己去學習日文,接觸日本歷史的種種過往,至今仍是少數幾個美好的學習回憶。各位孩子們,現在面對我的詢問:為什麼你要學中文?你們是否已有答案了呢?希望這個答案不是為了滿足任何人對你的期待,而是滿足你自己對於學習的期待。


avatar-img
7會員
47內容數
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見所聞,一些散文隨筆和讀書筆記,以筆會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回憶裡流浪 的其他內容
  看到板上對於算牌手這部電影普遍負評,我也來說說自己的看法,說不上是為這部片平反,但是提供幾個觀影的方向,和大家討論討論。    電影的劇情沒有太過明確的起承轉合,比起許多大場面的英雄動作片,很容易讓人感到沉悶,迷失在一些看似毫無意義的對話之中不明所以。    整部電影是由伊薩克. 奧斯卡飾演的威
  回台至今,一直心心念念的一件事就是要讀一本散文。對於小說的閱讀雖然數量上比起從前要少了許多,但一直都是斷斷續續地讀著,而卻已經忘記那種讀到一篇令人悸動不已的散文的感覺。   那天,走進了台大對面的誠品書局,逛著逛著,王丹老師的散文集《人面桃花》突然地跳入我的眼簾,隱約想起不久前在老師的臉書粉專
  從90年代起,就有不少關於AI人工智慧的小說或是電影,當中最負盛名當屬大導史蒂芬.史匹柏於2001年上映的《A.I. 人工智慧》。在彼時我對於人工智能的發展,仍覺得是一種遙遠的未來。直到2016年的Alpha GO擊敗了韓國的職業頂尖棋士李世乭,我才驚覺那電影中的未來或許已經不再遙遠……    
試著投稿了本屆Myphone 行動文學獎的故事接龍第一階段, 可惜第一階段入圍名單沒有獲得青睞。第二階段再接再厲吧! 把第一階段的三篇投稿貼出來~~ =========================================== 哈,真的笑醒我! 剛剛夢裡,我看見主管站在公司陽台自拍,一如以
  因為臉書廣告不斷地推送,<十三個原因>(Thirteen Reasons Why)這部影集的預告,最終我被激起了好奇心,還有因為飾演第一季女主角漢娜.貝克的女星──Katherine Langford實在太漂亮了,想要一睹這影集所講述的故事。或許是因為文化差異的因素,這部影集在台灣似乎並沒得到太
  看到板上對於算牌手這部電影普遍負評,我也來說說自己的看法,說不上是為這部片平反,但是提供幾個觀影的方向,和大家討論討論。    電影的劇情沒有太過明確的起承轉合,比起許多大場面的英雄動作片,很容易讓人感到沉悶,迷失在一些看似毫無意義的對話之中不明所以。    整部電影是由伊薩克. 奧斯卡飾演的威
  回台至今,一直心心念念的一件事就是要讀一本散文。對於小說的閱讀雖然數量上比起從前要少了許多,但一直都是斷斷續續地讀著,而卻已經忘記那種讀到一篇令人悸動不已的散文的感覺。   那天,走進了台大對面的誠品書局,逛著逛著,王丹老師的散文集《人面桃花》突然地跳入我的眼簾,隱約想起不久前在老師的臉書粉專
  從90年代起,就有不少關於AI人工智慧的小說或是電影,當中最負盛名當屬大導史蒂芬.史匹柏於2001年上映的《A.I. 人工智慧》。在彼時我對於人工智能的發展,仍覺得是一種遙遠的未來。直到2016年的Alpha GO擊敗了韓國的職業頂尖棋士李世乭,我才驚覺那電影中的未來或許已經不再遙遠……    
試著投稿了本屆Myphone 行動文學獎的故事接龍第一階段, 可惜第一階段入圍名單沒有獲得青睞。第二階段再接再厲吧! 把第一階段的三篇投稿貼出來~~ =========================================== 哈,真的笑醒我! 剛剛夢裡,我看見主管站在公司陽台自拍,一如以
  因為臉書廣告不斷地推送,<十三個原因>(Thirteen Reasons Why)這部影集的預告,最終我被激起了好奇心,還有因為飾演第一季女主角漢娜.貝克的女星──Katherine Langford實在太漂亮了,想要一睹這影集所講述的故事。或許是因為文化差異的因素,這部影集在台灣似乎並沒得到太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隨著113年性別平等工作法的修正施行,職場性騷擾的問題備受關注,根據勞動部公佈的統計資料,543件的通報申訴中,多數來自年齡25至44歲的受害者。 而本文介紹了雇主的責任、受害者的申訴流程、保護權益、及常見問題整理,希望能夠增進大眾對此議題的理解。
隨著113年性別平等工作法的修正施行,職場性騷擾的問題備受關注,根據勞動部公佈的統計資料,543件的通報申訴中,多數來自年齡25至44歲的受害者。 而本文介紹了雇主的責任、受害者的申訴流程、保護權益、及常見問題整理,希望能夠增進大眾對此議題的理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慧根與「會跟」一樣重要﹗這裡的會跟,以跟到「實力者/非指權力者」解釋。 《孟母三遷》(希望是耳熟能詳的故事)裡,孟子的母親為了他,到處搬家—或許就是今日「文教區」是熱門的房地產熱點的起源?﹗目的就是希望他有優質健康的成長環境。剛開始這個故事只是讓我心存懷疑,真是如此嗎?畢竟我是個從小就和「問題
聽一個到台灣求學的外國人說,因為語文基礎差所以需要在心裡把老師講的中文念好幾遍才能理解意思…… 就覺得,這情形我也有過啊? 難道我其實是外國人?! 大概進入國小正式開始有系統的學習之後,我就一直不太能理解為什麼一個老師用一個方式就要三四十個小孩都達到一樣的理解?是這樣的,如果在開始
Thumbnail
「中文系畢業能幹嘛?」這句話從上一輩問到現在,至今還沒有令人滿意的答案。
Thumbnail
為了自我實現而學習,探求人生意義;自古至今,學習的意義與人生需求息息相關;從先秦時期的個人修養,到香港的教育自由,教育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然而,仍然還有許多地區的人無法獲得教育,教育對於人的生活和國家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Thumbnail
孩子們對於學習英文的目的往往有不同的理由,因此導致了各種不同的學習方法。文章中提到了三種不同類型的目的,分別是應付學校考試、精進英文學習以及達到海外求學或工作的能力。此外,作者也強調了要將英文學習目的設定在生活中找到有趣的感覺,以此來激發學習興趣,並提出了一些具體的學習方法。
Thumbnail
補習文化在臺灣社會的蓬勃發展,從戰後經濟起飛,到現今白領階級的父母需要補習班和安親班來照顧孩子,甚至英文補習測驗也成為社會焦點。儘管成績突出的例子顯示沒有補習也能取得好成績,但補習對於不同的學生成效也不盡相同,自制力及引導均可能影響成效。
Thumbnail
語言在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探討了為什麼孩子需要學習英文以及英文的重要性。
Thumbnail
臺灣英文教育從小學起源,但是英文學習程度始終未達到普遍性的提昇,考試成績雖有提升卻仍然低於理想水平。本文檢討這樣的問題所在並提供自學心態的建議。
Thumbnail
 在漫長人生裡,我們無數的選擇中,影響我們情緒起伏最大的,應該就是伴侶的選擇。但是我們花了很多時間陪孩子做功課學才藝,卻沒有花任何時間教導孩子學習愛情。假如「愛」是一種能力,就應該是可以學習,可以討論的。如果父母與師長不跟孩子談,他們只能自己去碰撞。
每次的課綱調整就像是環境工程,也難怪所有人都想檢視這些調整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和對社會未來的期望。
慧根與「會跟」一樣重要﹗這裡的會跟,以跟到「實力者/非指權力者」解釋。 《孟母三遷》(希望是耳熟能詳的故事)裡,孟子的母親為了他,到處搬家—或許就是今日「文教區」是熱門的房地產熱點的起源?﹗目的就是希望他有優質健康的成長環境。剛開始這個故事只是讓我心存懷疑,真是如此嗎?畢竟我是個從小就和「問題
聽一個到台灣求學的外國人說,因為語文基礎差所以需要在心裡把老師講的中文念好幾遍才能理解意思…… 就覺得,這情形我也有過啊? 難道我其實是外國人?! 大概進入國小正式開始有系統的學習之後,我就一直不太能理解為什麼一個老師用一個方式就要三四十個小孩都達到一樣的理解?是這樣的,如果在開始
Thumbnail
「中文系畢業能幹嘛?」這句話從上一輩問到現在,至今還沒有令人滿意的答案。
Thumbnail
為了自我實現而學習,探求人生意義;自古至今,學習的意義與人生需求息息相關;從先秦時期的個人修養,到香港的教育自由,教育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然而,仍然還有許多地區的人無法獲得教育,教育對於人的生活和國家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Thumbnail
孩子們對於學習英文的目的往往有不同的理由,因此導致了各種不同的學習方法。文章中提到了三種不同類型的目的,分別是應付學校考試、精進英文學習以及達到海外求學或工作的能力。此外,作者也強調了要將英文學習目的設定在生活中找到有趣的感覺,以此來激發學習興趣,並提出了一些具體的學習方法。
Thumbnail
補習文化在臺灣社會的蓬勃發展,從戰後經濟起飛,到現今白領階級的父母需要補習班和安親班來照顧孩子,甚至英文補習測驗也成為社會焦點。儘管成績突出的例子顯示沒有補習也能取得好成績,但補習對於不同的學生成效也不盡相同,自制力及引導均可能影響成效。
Thumbnail
語言在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探討了為什麼孩子需要學習英文以及英文的重要性。
Thumbnail
臺灣英文教育從小學起源,但是英文學習程度始終未達到普遍性的提昇,考試成績雖有提升卻仍然低於理想水平。本文檢討這樣的問題所在並提供自學心態的建議。
Thumbnail
 在漫長人生裡,我們無數的選擇中,影響我們情緒起伏最大的,應該就是伴侶的選擇。但是我們花了很多時間陪孩子做功課學才藝,卻沒有花任何時間教導孩子學習愛情。假如「愛」是一種能力,就應該是可以學習,可以討論的。如果父母與師長不跟孩子談,他們只能自己去碰撞。
每次的課綱調整就像是環境工程,也難怪所有人都想檢視這些調整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和對社會未來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