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5|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我的雞和你的雞

最近為了一個計畫案,不但做了幾次不同版本的「三杯雞」料理,算是把我們臺灣的特色料理給徹底學好,另外同場加映,看了許多關於「三杯雞」的學術研究與影音介紹,關於這道菜,彼時擁有文化優勢者總是適切的同時擁有話語權,於是「三杯雞」就成了來自江西的產物,甚至維基百科也這樣說著。但經過這幾天的爬梳,我還蠻喜歡以下這二種關於我的雞,「三杯雞」來源的說法。

三杯雞

三杯雞


(一)節儉說
反映早期臺灣珍惜食材的節儉習慣,當農家察覺雞隻精神不好或可能生病時,會及早宰殺並以薑片、蒜頭、醬油、麻油與酒等烹飪食用,以免浪費雞肉。

(二)麻油雞
臺灣民間俗諺,「生得過雞酒香,生不過四塊板」,比喻婦女生產的艱辛及危險性。如果生產順利就可以吃雞酒坐月子;若不幸難產,則必須準備棺材辦後事了。另一類似說法是「生贏雞酒香,生輸四塊板」。傳統社會婦女產後多以「雞酒」(麻油雞)補身,但酒精比例高加上哺乳需求,有些婦女適應上有問題,因此有人將「麻油雞」改成「乾式」,成為「三杯雞」雛形。

在歐洲的時光倒也偷學了幾道別人的雞肉料理,正所謂『你的雞』,這些別人的料理都屬實用,簡單方便。像最容易上手的紅椒烤雞,只需將買來的全雞均勻的塗抹紅椒粉、鹽巴和胡椒,醃一個下午,送進烤箱,烤出來外皮酥脆極富滋味,紅椒上色後又挺能增加食欲,就是一道宴客好看,自己吃也很有飽足感的美味。但這些料理和我們的「三杯雞」由來卻大不相同,不為節儉,也不因做月子,但倒是與風土有著不小的淵源。

匈牙利紅椒栽種地 (作者攝於 Schallaburg)


紅椒烤雞(Paprika-Hähnchen)最重要的角色就是紅椒,這個特別的食材在臺灣不那麼常見,但在歐洲卻是許多料理之必備。在一次古堡巡禮中,意外得知紅椒的種植與多瑙河竟有著不解之緣。

昔時多瑙河水道


多瑙河是歐洲第二大河,發源於德國黑森林地區,最後注入黑河,它雖然是中東歐重要的國際貿易河道,但也因經常泛濫而造成不少災害。原本不少匈牙利人是靠著多瑙河中的漁穫賴以為生,但卻因河道泛濫改道無以為繼,而後聰明的漁人總是得生存,於是想出應變之道,他們利用改道後的肥沃河川地種植紅椒,讓匈牙利紅椒順理成章地在這裡生長。就這樣漁夫成了農夫,漁獲成了紅椒,一切都為了生計!既然紅椒多產,自然要好好利用,於是紅椒烤雞、傳統的匈牙利燉牛肉(Gulasch)都是因此應運而生。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歐洲咖啡館走讀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